人、整体史与“中国原理”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k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六九年的一个初春之夜,一名瘦弱的少年在稀疏的星星陪伴下摸黑疾行于粤北的山道上。此刻,他的心情异常复杂:既因好消息的传来而兴奋不已,又对黑压压的南岭山脉传来的死寂感到丝丝恐惧。在此之前的“复课闹革命”时期,他因为被列为修正主义苗子而被剥夺了入学权利,随父母到了大山中的“五七干校”劳动。当晚九时多,从县城采购物资回到干校的人带来一个口信,学校通知他明天可以回到校园了。获知这一消息,只有十三岁的他决定独自一人,走二十里的山路回到县城,以便次日一早能够准时走进中学校门。而今,当年那个瘦弱的少年,已是明清社会经济史及历史人类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就是刘志伟教授。
  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所做的具有历史人类学研究取向的努力而产出的大量成果,刘志伟和科大卫、萧凤霞、陈春声、郑振满等研究伙伴逐渐被学界称为“华南学派”。尽管如此,华南研究群体却甚少对自身研究“范式”做“总结”,尤其是上升到“认识论”、普遍主义的追求方面,更是绝少提及。其缘由大致有二:其一,华南研究的群体更看重研究实践所揭示的问题,亦即后文孙歌所言的“流动的过程”,而非理论预设或总结;其二,他们认为自身的研究与认知,总是随着学术环境与具体实践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尚未抑或永远没有盖棺定论之时。因此,当谈到关于其研究过程中的认识论与历史观等大问题时,刘志伟坦言:“这样的议题,如果要我写文章,大概永远写不出来的……”正源于此,华南研究群体的很多学术见解经常被误读甚至曲解,由此促发包括刘志伟在内的众多学者意识到,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对华南研究的一些基本认识进行说明。
  在贺照田等人的推动下,一场被称为“人间思想”运动之一的对谈,让我们看到了《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史研究认识论的对话》一书在内地的付梓(该书曾于二0一四年十一月在香港大家良友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该书通过刘志伟和孙歌两位不同研究领域的历史学者之间的对谈而成稿。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名的对谈之一,恐怕非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与年鉴学派新生代代表人物夏蒂埃在一九八八年的对话莫属(《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布尔迪厄与夏蒂埃对话录》)。作为学术产出方式之一的对谈虽在国内甚为罕见,但在日本却颇为盛行,而熟悉日本学界动态的孙歌明白“对谈要求双方有合作的诚意与能力,有健康的论辩意识,有把问题开放之后再重新认识的胸襟”。
  既然把问题聚焦在“寻找中国”上,两人的对话就是围绕区域史研究中所可能呈现的“中国原理”展开。孙歌将整个对谈设置为三个部分:历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华南研究和制度史研究的基本经验、华南研究的原理性思考。根据这样的设置,他们的对谈在编辑成稿时分成“从国家的历史到人的历史”“形而下之理与普遍性想象”“从人的行为出发的制度史研究”“‘中心’与‘边缘’”“局部与整体”“区域研究中的‘国家’”“寻找中国原理”七个方面的内容。
  对谈伊始,两人就历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展开叙说,刘志伟在孙歌的追问下,提出历史研究的起点应是“人”。为说明“以人的行为作为历史解释的逻辑出发点”这一命题,他引用施坚雅区域理论作为例子,指出施氏区域理论中的“网状交叠层级体系”与“人之互动的空间形构”两大概念之所以具有范式意义,是因为施坚雅是“以理性的经济人之交换与交往行为作为论证的逻辑出发点”的,其理论有效摆脱了王朝体系与国家意识影响下的区域划分理路,形成更具解释性的范式。
  以此为基点,两人将话题转向历史研究中的普遍意义探寻问题。刘志伟的态度很明确,他是反对历史研究追寻明确、僵化的普遍主义的。在他看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塑造出来的人,他是社会的人,具有文化的属性,同时也只能在历史制造的时空结构、意识形态、社会关系、文化形态和国家制度下行动,他是一个能动者,他在既有的结构下行动并创造新的结构”。面对这样一个能动者,刘志伟所追求的“就是建立对这个结构过程的认识”。
  有了这个认识论上的理解,刘志伟在总结其所开展的制度史研究时,强调具体时空中的人面对各种制度而呈现的多元行动策略,并围绕明清赋役制度问题指出王朝国家与其“民”之间的从属关系变化是理解明清国家运行的重要方面之一,进而强调历史时空中的行动者在“实践机制”方面呈现的脉络。
  在理清了相应的历史主体认识论取向之后,两人的对谈进入到本书最为核心的部分,亦即孙歌所说的“开放你们的华南研究,让它提供更多原理性的要素”。她首先向刘志伟提出其对中心和边缘的问题之看法。刘志伟认为,中心一边缘的认知结构是研究的一种表述策略,其实质并非“一种物理上的空间格局,而是由人的活動形成的一种权力关系与交往空间”。倘若以人为出发点来构建这套表述话语,我们可以构建出非常多元的中心一边缘体系。但他更希望做的是摈弃中心一边缘的历史叙述结构,而仅将其视为一种历史研究的解释工具。
  以此为对谈指向,两人的谈话便具体到华南研究所揭示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问题。刘志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异常明确,他认为“整体史是我们的一个最基本的信念”,并将整体史视为“学术研究中的一种方法论取向和价值追求”。在他看来,从历史时空中的人出发,局部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由人的交往关系织造出来的整体。由此,他进一步指出,传统中国并不存在如西欧那般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国家与社会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体的,国家的在场是基层社会体系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此而论,华南研究的意义并非在于揭示作为区域的华南的特殊性抑或“典型性”,更不是以华南研究作为范式来解释中国历史,而是在整体史的概念下揭示一定时空中的人群行动及其相互交往关系的结构过程。
  基于以上一般性问题的认知,在对谈进入第六部分后,孙歌一直试图将问题指向华南研究的普遍意义,从而更系统、更准确地找出“形而下之理”所呈现的“中国原理”。不过事与愿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刘志伟是有点抗拒谈具有普遍主义意味的“中国原理”的。在他看来,如何认识中国是一条循环往复的道路,承认某种历史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等同于这个理论接近于无用。他始终认为,只有将人作为一切历史问题研究的起点,这里所讨论的“中国原理”作为一种流动的概念才更具解释力。于是他坦言,他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如果在不同的区域,中国是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为什么它还是中国?”这个被他视为“有点永恒味道”的问题,是其近十余年来较为关切的重要论题。   不过,为了使对谈更具指向性和建设性,刘志伟还是试图换一种方式来讨论华南研究的路径与贡献。他首先指出华德英的意识模型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中国历史与社会一统性的“认识论路径”。对他而言,意识模型理论所揭示的人群互视与自我建构路径,正是我們理解中国为何如此多样却还是一个大一统中国的关键。华德英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找到了观察传统中国发展轨迹的最核心要素,那就是“礼仪”概念及其实践。刘志伟认为,自宋代以来,国家的基本脉络是以违礼的方式把“礼”扩展到基层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人群主体基于“礼仪”构建出来的一套秩序结构及其演变,是中国在文化甚为多样的情况下依旧成为大一统国家的核心所在。倘若我们将之视为一种“中国原理”,则“礼仪”概念的实践所构筑的秩序与结构之演变过程,可使我们更好理解明清时代里的“人”之能动策略及其所构筑的意义体系。
  在此意义上,华南研究群体对于宋代以来国家运行中礼仪的演变及其作用展开的探讨,具有开创性意义。近十几年来,他们已经陆续指出,礼仪的作用不仅在于为宋代以来的国家之运行提供一套仪礼规范,更在于其实践过程中所呈现的中国社会动态运行机制。他们已经关注到,礼仪作为一种话语资源与文化象征,在历史上不同时期透过宗族、宗教、文字、师传等关键性要素成为中国不同区域人群表达自身社会与文化的重要路径。在此过程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如何透过儒家文化、道教传统、佛教文化、法师传统等文化资源来形塑自身社会,从而为我们呈现一种“结构过程”,成为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一种重要取径。
  就文本观察,整个对谈是成功的。两位学者通过高密度的发问与对答,呈现了以人作为历史研究的逻辑起点之重要性,同时由此更加系统地说明了中国并非一个不言而喻的言说对象,必须置于具体的人的历史中,它才具有核心价值与意义。该书末尾附上了二。一三年出版的一篇刘志伟的访谈。这篇访谈记录详细道明刘志伟所经历的研究历程及其核心观点,不失为本书的一大补充。
  总体而言,两人对谈的成功与前期两者“阅读彼此”的自觉分不开。当然,由于研究领域不同,我们也能看出两者在一些学术观点的表达策略上存在不同看法。对谈作为一种知识回溯与生产方式,需要参与双方有足够的诚意和对彼此的认知才能达成,这在中国学界仍需要不断实践。需要指出,由于对谈是一种半结构式的访谈与对话,存在诸多变数,因而本书在架构及对谈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表述上仍存在界定不是特别清晰的问题。读者若想更加全面地认识对谈中涉及的核心问题,就必须将对谈双方的论著拿来对比阅读。
  作为“现象”的华南研究之所以延续三十多年不间断,与刘志伟、科大卫、郑振满、陈春声、萧凤霞等主要成员对于学术研究认知的共同旨趣与开阔心胸分不开。科大卫在他的《告别华南研究》中说:“学者交流最好的情况是既有共同的兴趣,又没有竞争心态。我们这群人在学业上的交往,从没有出现感情上的冲突。”
  刘志伟也在本书附录的访谈中坦言,华南研究群体既有共通性,同时也坚持自己的兴趣与个性,但是他们不会追求个人的学术地位。在乱象纷纭的中国学界,华南研究群体展现了何为真正的“学术共同体”。而今,四十八年前那个匆匆赶夜路的少年,依旧用不再矫健的步伐探寻他所理解的“中国”。对于“跑”了三十多年田野的刘志伟和他的伙伴们而言,这条路永无止境。
  (《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史研究认识论的对话》,刘志伟、孙歌著,东方出版中心二0一六年版)
其他文献
八十年前,鲁迅在逝世前两个月,发表了著名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这封公开信,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都是争议不断,解读各异,述说不完。今天重新审视这一事件,还原历史现场,仍能促使我们思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人心思变,知识分子群情激奋。左翼文学成了世界流行的创作思潮,也是各国知识精英的主旋律。从苏联到日本再到欧美,一种亢奋的文学充斥着国际文化生态,成为公认的“红色三十年
近一段时间,菲律宾方面围绕南海问题动作不断。5月29日,菲海军宣称要为其“驻守”在中国南沙仁爱礁的海军陆战队员运送补给,并要组织国际主流媒体前往采访报道。此前一个星期,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访问日本,寻求支持。国际上主持正义的人士当然不会被菲“耍赖使奸”的花招所蒙蔽,但是与中国有领土争端问题的日本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访问期间,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确认,日本将加速制订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提供巡逻艇的计划。这是
人文精神作为概念的提出,对我来说是很新鲜的事。以我理解,所谓人文精神,就是知识分子,或人文知识分子治学、处世的原则和精神。人文精神伴随知识、思想、知识分子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精神不能谓之有没有失落。现在说它的失落——似乎人们都承认这一点——实际上是指人文精神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人文精神能被社会推崇、被社会承认,那么它就没有失落。反之,就是一种失落。  人文知识分子对社会的独立性相当大,特别是
在谈论全球化时,人们往往会把它说成是一种经济过程,即所谓“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如此定义:“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在这些描述
二○○九年初在英国议会大厦旁听下院辩论,一是感慨时为反对党领袖的卡梅伦口才之好,在逞口舌之强的议会政治下,这位借一席华丽演说荣任保守党主席的前王室后裔,继而问鼎联合王国首相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二是感慨昔时“日不落帝国”的权力中心竟如此晦暗不彰,十九世纪的瓦斯宫灯如记忆般昏暗地守护着这座哥特式建筑的每个角落。穿行在它幽旷的走廊里,时间回流了,移步换景处,维多利亚、小皮特、丘吉尔等一一从两侧巨大的肖像
乔恩在美国经营着一家很小的按摩店,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想找些其他的赚钱门路。一天,有个退伍老兵来做按摩。闲聊时,老兵抱怨说:“那时在军营又苦又累,连一杯解乏的美式咖啡都喝不着。”听了老兵的话,乔恩一下有了新想法——“如果在海外美军的军事基地旁开个咖啡馆,不是比现在要好?”当乔恩把想法说出来时,大家都以为他脑子出了问题。在战地上开咖啡馆可不是闹着玩的,更何况怎么才能把咖啡运过去呢?  不过,乔恩还是决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北京有批热心藏密修行的佛教居士曾捐资刊印一部《大乘要道密集》(以下简称《密集》)(我在下文引用的是这部《大乘要道密集》的影印本〔台北市:密乘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一月一版〕)。这是藏传密教修行法本的一种汇编,据说由元世祖忽必烈所封帝师萨迦派喇嘛发思巴(一二三五——一二八○)等译集。书尾刊记详细叙述了得书和刊书的因缘:“佛历二千九百五十七年庚午,同人等得蒙宝珍金刚上师于燕京极乐庵传授大威
叶文心女士在复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的讲稿《民国知识人:历程与图谱》(三联书店二○一五年版),在第二讲“踏出乡关”中以施存统为例,内称“五四”时期的浙江省第一师范(施当时是该校学生),学生反对省长主持祭孔,即“在‘五四’那一年,‘一师’的学生不但拒绝参加,反而跑去祭扫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刘师培的墓地”。  這个“无政府主义者”会是刘师培么?不错,此前刘师培的政治身份的确是无政府主义(还有他的妻子何震)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兴起使得诸如吃饭、穿衣、洗浴、如厕之类的历史成为职业史家和大众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作为十七世纪欧洲最显赫的君主,路易十四是否喜欢洗澡,一生到底洗过几次澡?就曾让职业历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反复纠缠、争论不休。日常生活史的研究琐碎隐微,探照到日复一日、衣食住行的每个细枝末节,看似波澜不惊,但同样映射着时代的特性和文化观念的演变。  从时人记述和已有研究来看,十六
五四白话文之争具有广泛的历史、政治和文化意义,绝不仅限于语言文字领域。从历史来源看,它与现代欧洲的个人、族群的主体构建和国族认同密不可分。因此,我们今天回顾五四白话文运动,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中、西方由传统帝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的不同道路,以及与此相伴随的许多重要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今天依然面对,迫切性甚至有过于一个世纪之前。一、从帝国到民族国家:中国道路与历史经验  实际上,作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