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j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媒体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专业必修课“水质工程学”为例,探讨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并结合给排水专业的课程特色,实施了模块化教学与有机渗透的创新模式。深入挖掘课程培养环节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将传统经典内容的讲授、大国工匠课程思政的精选、师生高交互性课堂的研讨等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教学模式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 新媒体;课程思政;模块化教学;有机渗透;高交互性
  [基金项目] 2016年度湖北教育厅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新媒体环境下高交互式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2016132)
  [作者简介] 张 倩(1983—),女,湖北武汉人,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给排水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其他文献
在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忽视学生的外语产出能力,过度重视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程度.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课堂模式.在这种教学理念背景下的教学课堂,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不能为学生将来在社会实践中使用英语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 要] 近年来,为顺应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课程建设体系的一部分,“出国留学英语”课程首次开设,经过前期问卷调查、线上资料库建设,授课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切分,构建起“云课堂 QQ群 微信小打卡 其他手机App”的混合式多元互助互动学习环境,以测促学,营造主动学习、竞争性学习的良好氛围。另外,课程考评摆脱了过去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窠臼,改为不同形式的分模块阶段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逐渐向现代化转变,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改革,中学档案管理工作与中学发展有直接关系,在现代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受到重视.本篇文章首先对目前中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且立足当前发展情况对中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方式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以后中学档案管理工作实践提供借鉴.
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将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以增强高校教育管理的全面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二者的结合对于高等人才培养更是至关重要,因此,高校要发挥出育人的功能,就需要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结合思政教育,实现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目标,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从中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工作的相结合发展.
电视新闻语态在社会的发展变迁中不断升级,不仅贯穿电视新闻传播的全方面,而且结合时代媒介环境特点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当下,媒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央视《新闻联播》的短视频衍生栏目《主播说联播》作为一档潮流电视新闻节目,在电视新闻语态创新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方式为电视新闻语态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主要从新时期应急救援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思考分析进行阐述说明.强化档案管理,构建科学完善制度对于当前的应急救援保障档案管理来说有着关键的意义.在近几年的发展当中,社会坚持促进应急救援档案的全面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措施,积极创建以“管理手段数字化、基础设施规范化、文件归档精细化”作为主要的管理模式,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为应急救援提供更加基础的服务,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高校教材管理的德育属性,决定了高校教材管理与创新相生相悖的矛盾性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根据新工科背景下提出的教学高阶性和创新性要求,线下式“金课”的建设需要考虑线下教学资源的建设、课堂教学手段的改进措施及课外实践环节的完善等问题.西安科技大学把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立为线下“金课”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课程教学目标、完善线下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结合科技和生产发展的需求,同时进行了“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案例化”的教学实践.通过项目实施,使得课程更加符合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摘 要] 双语教学对教与学双方都提出了比普通教学课程更高的要求。分析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保证因材施教,对于促进双语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以海南大学“高等数学”双语课程为例,基于灰色关联实证分析了学生英语写作、英语听说能力、综合能力、数学基础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灰色关联分析因为仅关心各因素对目标的正反馈,可以看成仅正类标注方法,具有适应样本少和无先验分布的特点,分析结果
[摘 要] 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各高校的特点不同,对课程思政的研究视角、研究重点和实践模式也不尽相同。在梳理山东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的思路,以“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建设实践进行了研究,系统阐述了课程目标设定、思政素材选取、思政融入点设计、课程评价等课程思政改革关键要素的建设方法和实施路径。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