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备考攻略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sj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各省市共18套考题,其中全国一、二卷分别为河南、河北、广西、陕西、甘肃、黑龙江、吉林等10多个省区所采用,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为海南、宁夏两省区用,广东、山东两省各使用自己命题的课标卷。所有高考语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在内容考点和命题形式上与2006年大体相当,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18套试卷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大致情况是:选一段的有16套,每段平均六七百字,长的八九百字如重庆卷,短的五六百字如全国卷二和天津卷。上海卷和福建卷各选两段,前者合计四五百字,后者合计七八百字。从体裁看,记叙文12篇(内传记7篇)、议论文7篇(内序文2篇)和短篇小说1篇。选材已从过去单一的传记扩展到其他的记叙文、议论文和短篇小说了。广东高考语文课标卷的《郭生》一文选自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由于采用了删节和加注等方法,降低了阅读难度,符合于高中毕业生文言文阅读水平,便于快速阅读和理解。以文言短篇小说作为命题的文本材料是一种可喜的突破,使试卷洋溢着文学味,更有利于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提高“审美教育”的要求。同时,从《聊斋志异》中选取阅读材料,对培养和提高中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拓宽知识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200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检测的题型与前几年差不多,都由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组成。题目数,一般为4-5题,个别卷也有6题的,最多的一卷有10题。考查的内容均能遵循《教学大纲》,紧扣《考试说明》,突出了课内外密切结合,涉及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文言文断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其中对实词含义的理解、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两个考点18套试卷都分别设了题目;对理解虚词用法的考点有13套试卷设了题目;对筛选文中的信息和翻译文言语句两个考点各有16套试卷设了题目;对断句考点有北京、浙江、广东、辽宁4套试卷分别设了题目;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角度设题的有福建卷等,就文言文特殊句式单独设题的未曾出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文言文内容的分析、概括和评价,又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更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008年的高考就要到来,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冲刺阶段。本文将就以上八个考点分类剖析,谈谈备考对策,包括对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法。并汇编200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卷及其答案,供考生们参考,从而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把握主动权,考出好成绩。
  
  考点归类解析
  
  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实词”一是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二是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即一个文言实词往往有几个相关联的意义,甚至词性和感情色彩也都不同。一般说,词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因此要辨别并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一种能力。此外还要了解单音词与双音词、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考查实词含义的高考题一般采用四选一的形式,即挑选四个包含常见实词的句子,并分别给出加点词的解释,要考生从中选出错误的一项。2007年的所有高考语文卷中,除了上海卷要求对加点实词直接释义外,其他17套试卷都采用了这种形式。解此类题的方法通常用三种:(1)根据平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掌握的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包括一个实词最常用的几个义项,经过对加点词的反复揣摩,直接判断,确定正误。(2)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通过对所给句子的结构和它的上下文甚至全篇文义来琢磨、推断加点实词词义的正确与否。(3)运用替代法把提供的词义置于句子中去贯通文意,如果解释起来很顺畅,而无滞碍之处的,就是正确的释义;反之,如果无法与上下文文义准确贯通的,即为错项。如200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
  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济:渡过难关
  D、一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济”的本义为“渡河”,另外可释作“成功”、“帮助”、“接济”、“停止”等。但在选文的具体语境中是指孝文帝时由于“法废人慢”,必须使法令得以重振、弥补法令不振这一不足。韦丹的意见是应“以威”来“济法”。因此这里的“济”字就不作“渡过”解,而是“帮助”、“弥补”之意。因此c项释作“渡过难关”是错的。至于A项中的“孤”字,在古汉语里是指幼年丧父的人,也可指幼年丧父母的人。在选文中谈及韦丹丧父的事,故解释是对的。B项中的“城”字,古时既可作名词,指城墙、城市,又可作动词,指构筑城墙,选文中的“城州”正是构筑州治的城墙,故B项的解释是对的。D项中的“期”字从语法位置看,正是充任谓语的动词用法,所以这里的解释也是对的。再如2007年高考天津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正夔一足,信乎
  信:相信
  B、乃令重黎举趣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进:进用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节: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打水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信”的本义是“言语真实,诚实”;又可释作“讲信用”、“实在”、“的确”、“相信”、“音讯”、“随意”等。在选文的具体语境中,鲁哀公把“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的传闻向孔子请教,如果说“您相信吗?”就显得不郑重不在理,而说“您觉得真实吗?”才得体。因此“信”在这里是真实的意思。其实“信”释作真实,在考生学过的《曹刿论战》一文中曾出现过:“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的“信”即“言语真实”的意思。所以A项对“信”释作“相信”是不正确的。此外,B项的“进”字在古汉语中可释作“前进”、“到朝廷”、“进献”、“推荐”等,从选文的语境中分析,有“推荐”、“进用”的意思,故B项是对的。C项中的“节”字有“季节”、“符节”、“气节”、“节操”、“节制”、“关键”等义项,从原句的意 思看,对“节”解释为“关键”是对的。D项中的“汲”字,在一般的词典里只有一个义项,即“从井里打水,泛指从下往上打水”。因此D项的释义也是对的。又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弗能正也
  正:正确
  B.死不还踵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上唱而民和
  唱:倡导
  D.察其党与
  察:仔细看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正”的本义为“不偏斜”、“平正”,引申为“正确”、“正当”。这里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应释为“使……走正确的道路”。故释作“正确”是不对的。B项中的“踵”指脚后跟,“还踵”即决不回头,说明墨子的180个门徒由于受到深刻的教化而能赴汤蹈火,因此对“踵”的解释是对的。C项中的“唱”通“倡”是通假字,释作“倡导”也是对的。D项中的“察”字,有“观察”、“仔细看”、“考察”、“选举”等义项,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意思揣测,释作“仔细看”也是对的。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这和现代汉语的虚词概念不完全相同。所谓“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多种用法而言的,也就是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的意义和词性的能力。考查的方式往往采用给出4组8个例句,每组的加点词两两比较、考查其异同的方法。其中4个句子选自阅读文段,另4个句子常选自中学语文课本,但也有8个句子全都选自阅读文段的,2007年高考广东卷就是如此。这据说是由于广东各地选用的教材不同而进行的改动,体现了公平性。自1997年起,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开始明文划定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经过逐年简化,现在已从42个减少到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2007年18套高考卷中有13套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中考到“以”字的最多,有10套;考到“于”字的次之,有7套;考到“而”字、“之”字的各有6套;考到“其”字、“则”字的各有3套;考到“所”字、“为”字、“者”字的各有2套;考到“乎”字、“乃”字、“且”字、“焉”字、“因”字、“与”字的各有1套,全部锁定在《考试大纲》划定的范围之内(北京高考卷由于使用单独的“考纲”,另外考查了“至”、“咸”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们都要把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列为复习重点。
  解此类题,首先要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里的语法作用及其“多性多义”的特点。词性是根据语法特点来确定的,随语境的转换而变化,因此要“依句定类”。词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所谓“因文辨义”。一个虚词尽管多性多义,但其中必有主要的常用的词性词义。掌握了这一点,就可进行类推,以把握其他一些特殊情况。如“之”字最常见的用法是代词、助词,作音节助词则是代词的进一步虚化。还应注意兼词和两个单音词发展到现在变成一个双音节虚词等特殊情况,如“诸”等于“之于”、“之乎”,属兼词;“吾祖死于是”中的“于是”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于是”。说得具体些,可从以下三方面人手解题:(1)平时学习课内文言文时,先要理解并把握语句中虚词的特点,把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根据例句逐个落实,同时要注意梳理不同虚词的相同用法。有了这样扎实的基础,就能通过比较,推断所给测试文段句子里的虚词用法和含义。(2)把虚词放在句子中来了解其意义和作用。这就要注意它在句子中的位置(句首、句中、句尾)与前后的关系,搭配习惯和使用规律。(3)通过分析语句结构情况,比较虚词词性是否有变化,从而判别其含义和用法的异同。如2007年高考天津卷: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B组的两个“而”都释作“但是”或“可是”,转折连词。A组的两个“其”分别释作“它”(古砚)和“其中”,都是代词。C组中的两个“则”分别释作“那么”,承接连词;“可是”、“但是”,转折连词。D项的两个“者”分别释作“的”,结构助词;无义,凑足音节,助词。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旬式和用法。即所谓“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固定句式和词类活用。
  
  (一)判断句式。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很不相同,它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还可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成为“……者,……也”的基本形式。有时,“也”字可以不用,甚至“者”字、“也”字都不用。副词“乃”、“则”、“皆”、“即”、“亦”和动词“为”等也可表判断。古代汉语表示否定判断,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非”字。
  
  (二)被动句式。它除了用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内容、用“被”表示被动外,还有几种被动的形式,如在动词后面加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动词前面加“见”;既用“于”,又用“见”;用“受……于”;用“为”或者“为……所”等。
  
  (三)倒装句式。文言语句中有些特殊的词序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往往出现颠倒现象,这就是倒装句。一般有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现分别简述于下:
  (1)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2)宾语前置。即把宾语置于谓语之前,大致有几种情况: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一必须为代词,二必须为否定句,由“不”、“未”、“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孰”、“安”、“奚”等作宾语时,往往置于动词的前面。③介词宾语前置,即介词宾语置于介词之前。④一般宾语前置。为了突出宾语,在谓语和宾语之间用助词“之”、“是”等把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3)定语后置。这是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的句式。
  (4)介宾结构后置。在文言文中,如“于”、“以”这两个介词所组成的介宾结构作状语时,常常置于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5)数量词后置。文言文中的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往往置于名词的后面。
  (四)省略句式。这主要指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于”和“以”等省略。其中尤以主语省略和宾语省略为常见。
  (五)固定句式。这又称“习惯句式”,如“无乃……乎”、“其……之谓也”、“不亦……乎”、“得无……耶”、“如……何”等。
  怎样判别句式的类型和特点,考生可以借助题干提示语,根据上述各要点和标志进行分析推断,得出结论。   (六)词类活用。这是指在古汉语里,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在不同的语境中,可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加以灵活运用,即这类词可临时用作其他类词。词类的活用内容较多较复杂,主要有下面的一些情况:(1)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动词、意动词和状语。(2)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词、意动词。(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使动词、意动词。
  如何判定词类活用,主要根据句意和文意。
  2007年所有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未曾出现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单独设题,但是这不等于说这个考点不紧要,所以不考,恰恰相反,必须认真复习,理解和把握其要领和解法。这是因为这类题是分散和体现在别的试题尤其是翻译题中的。本文的翻译部分还是谈及这些问题。所以这里不从200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中选出有关语句作比较详细的剖析,以免重复。但为了使考生们做到心中有数,现将2006年高考广东卷就这个考点单独设题的情况简介如下:
  10、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此”句式完全一致的是(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题干中的“何为而至于此”是宾语前置句式,意即“(您)为什么会到这里呢”。“何为”就是“为何”,宾语置于介词之前。A项“君何以知燕王”,意即“你凭什么了解燕王呢”,“何以”就是“以何”,也是宾语置于介词之前,因此它与题干例句句式是完全一致的。B项“夫子何哂由也”,意即“您为什么哂笑子路呢”,“何”是疑问词,就是“为什么”,不作宾语,所以不是宾语前置。c项“夫晋,何厌之有”,意即“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何厌之有”即“有何厌”,宾语置于动词之前,所以与题干例句句式不一致。D项“何故而至此”,意即“什么原因来到这里”,“何”作定语,就是“什么”,属疑问句,与题干例句句式不一致。
  
  四、给文言文断句。给文言文段断句并非新的题型,上世纪80年代高考题中曾出现过此类题型。考查方式一是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选出标点符号用得对或错的项,二是主观题,让考生直接在原句上加标点。1999年以后停考。2004年起高考北京卷率先要求考用“/”给文言文段断句,接着有些省市高考卷也以此形式设题考查。2007年的高考卷中,北京、浙江、广东、辽宁分别设题断句。这就传递出文言文断句又逐渐成为热点的信息,因此在新一轮备考中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文言文断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在读断句子后,才能了解词意、句意、段意和文章的主旨。所以断句能力的高低。也可成为判断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准。断句的基本方法如下:
  
  (一)读懂文段,了解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要想准确断句,首先要认真通读文言文阅读材料,在明确文体的前提下弄懂词义,理解文章思路,把握内容要点。如2007年高考辽宁卷:
  13、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经过反复阅读所给文言文全篇,抓住情节要点——冉家狗常常咬伤过路人,但夜间盗贼进门作案时,它却躲在床下一声不响,因此被主人杀死烹食——明确作者是借此嘲讽社会上那些挂着差役、士兵的名义,专事欺压良民而害怕盗贼的流氓无赖的。明白了这些,再经过揣测,就不难得出断句的答案: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二)扣住动词,前后组合。通过阅读选文,抓住句内动词,把与动词有关联的前后各词和词组组合成句。这里特别要注意有些词的归属——属上还是属下;是句中停顿,还是句末停顿。此外有些对话的标志,如“日”、“云”、“言”等也可供断句时参考。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
  1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直线的部分断句。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解此题,首先可扣住句中动词如“好”、“得”、“谓”、“示”、“邪”等,揣摩它们与前后词语组合的意义,达到断句的目的。然后扣住三个“日”字琢磨所说的内容。至此,可断句如下: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说明: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
  
  (三)把握虚词,确定首尾。根据文言虚词用法的不同特点,可断定它们在句子里的定位情况,借以断句。句首虚词如“夫”、“盖”、“岂”、“且夫”、“若夫”等。句中虚词如“于”、“为”、“而”、“以”、“则”等。句末虚词如“也”、“矣”、“乎”、“耳”、“焉”、“耶”、“哉”、“而已”等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日:“夫赵之于齐楚扦弊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画线部分中的“也”、“也”、“矣”、“也”、“也”都是句末语气词,要断开。把这几处断开后,再结合具体语境、文意揣测,就容易画线了。正确答案为:夫赵之于齐楚/扦弊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四)关注句式,有助断开。利用文言句式整齐,对偶和关联词语较多等特点进行断句。如2007年高考浙江卷:
  15、(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解此题,可先抓住那些字数和结构各个相同的对偶句断开,如“明六经之指”与“涉百家之书”、“增益德行”与“敦厉风俗”、“父兄不可常依”与“乡国不可常保”。然后找关联词“纵……犹……”(纵然……还……),并对它构成的相关句子断开。这样就能得出答案: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此外,也可从句子成分的角度来发现和掌握一些断句的规律。一般是:在判断句和某些特殊的主语之后该断句,补语之后该断句,句首状语和全句之间该断句,并列句子成分 之间该断句,独词句和独立成分之后该断句;一般的主语之后不断句,带有宾语、补语的谓语之后不断句,带补语的宾语后不断句,状语与谓语之间不断句,定语与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不断句。经过这样处理,如果有的语句仍难断开,就要进一步仔细揣摩它与上下句的联系做出决断。
  
  五、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并且从2002年开始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加大了考查的力度和难度。考生直接动手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既符合学习文言文的特点,又能区分出考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纵观与分析200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可以发现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和前几年相比,稳中有变,出现了一些诸如“为动用法”等新考点。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力求“信、达、雅”,其中以“信”最为重要。“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改变,不歪曲,不遗漏。“达”,就是文句通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雅”,就是用词造句考究,文笔优美,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对高中毕业生来说,最后一点是较高的要求,但前两点必须做到,否则就不符合翻译的基本要求。译法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一一对应译出,并保持原有的风格,诸如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等。这里必须紧扣句中的关键词语,予以确切释义。这是重中之重。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译出全句。意译,就是按原文语句的大意来翻译,可以增减词数,变换句式等。这种方法一般是在无法直译或直译后觉得语句别扭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按直译是:“(张衡)视察事情三年后,就向皇帝上书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皇帝反而)下诏书封他为尚书。”这样的译文,使人看不明白,什么叫“视察事情”?什么叫“赐还自己的身体”?其实“视事”就是“到职管理政务”,“乞骸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请求退休”。因此,该句只能用意译的方法译为:“(张衡)管理了三年政务,就向皇帝上书请求退休,(皇帝反而)下诏书封他为尚书。”
  考生要达到上述文言文翻译的种种要求,首先必须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瞻前顾后,推敲上下文的意思,准确弄清词义句意,切勿望文生义,曲解原意。具体译法择要阐述如下:
  (一)袭用。这是保留的意思。凡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帝王名、官名、爵名、谥号、年号、书名等都宜袭用不译。如翻译“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2007年全国高考卷二)时,其中的“契丹”、“晋”、“重荣”都应保留。全句译为:“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二)增补。这是指补上缺少的句子成分和词语等。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补出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语句中有时会出现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现象,翻译时就要补出有关的省略成分,可用圆括号标明,否则会误解语意,甚至产生歧义。如翻译“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2007年高考上海卷)时,要在“游学”前增添主语“仲长统”,在“游学”后增添介词“于”,要在“与”后增添代词“之”(他)。全句译为:“(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的范围内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人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又如翻译“其军帅怒贲不先自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2007年高考四川卷)时,动词“白”后要补上介词“于”,“下贲”后也要补上介词“于”,“以”后要补上代词“其”。全句可译为:“他的主帅对贺贲不先(向)自己禀告就擅自献金很愤怒,把贺贲关(到)监狱里。世祖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要杀死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才作罢。”
  2、将单音词译成双音节词。这就要在单音词的前面或后面加字。如翻译“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2007年高考重庆卷)时,要把“游”、“托”、“名”、“关”等分别译为双音节词“游荡”、“假托”、“名义”、“关卡”等,全句可译为:“游荡不务正业的人,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搜罗商税。”
  3、翻译复句要增添关联词语。关联词语的增添,才能使译句连贯通畅。如翻译“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时,要补上与“若”(如果)呼应的关联词“那么”、与“虽”(即使,即便)呼应的关联词“也”。全句可译为:“如果惧怕威势而失去公正,(那么)我宋均即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向)。”
  4、要根据词类活用情况补上相关词语。如翻译“从衣文之媵七十人”(2007年高考湖南卷)时,要注意句中的“从”字是动词活用为使动词,应增补“使……跟随”。全句可译为:“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再如翻译“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2007年高考广东卷)时,要特别注意“异”是动词活用为意动词,应增补“以……为异”,即“感到奇怪”。全句可译为:“(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又如翻译“民不知礼义,法不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2007年高考北京卷)时,要注意句中的“正”字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应增补“使……走正确的道路”。全句可译为:“人民不懂礼义,法律不能迫使人民走正确的道路。不推崇美好的风尚,废除丑恶现象,(人民)就不会追求礼义。”
  (三)替换。文言文中有不少词语,虽然古今都用,但意思不同,翻译时要用现代汉语恰当替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文言文中词的意义现在仍用,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词表示,而用另词替换,翻译时就要改换今词。如翻译“知其入而已己疾也”(2007年高考湖南卷)时,要把“人”、“已”、“疾”分别译作“服用”、“治好”、“疾病”。全句可译为:“知道服用良药就能治好自己的疾病。”
  2、古今同形异义词要替换。如翻译“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2007年高考江苏卷)时,要把“设备”译作“设置防备”,不能以今义“32作、生产或生活上需要的各种设施和器械用品”来解释。全句可译为:“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又如翻译“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本走报公”(2007年高考湖北卷)时,要把“走”译作“跑”,不能以今义“走路”来解释。全句可译为:“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3、通假字要换作本字。如翻译“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2007年高考湖南卷)时,先要弄清楚其中的“倡”通“唱”,然后全句可 译为:“歌手癸唱歌,走路的人停下来观看,建筑工人不知道疲倦。”
  (四)调整。文言文中常有“倒装句”,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这类句子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习惯调整语序,使译文准确顺畅。此外对那些有倒置现象的充当谓语的数词、充当定语的数量词和充当补语的副词也要作适当调整。如翻译“大哉,尧之为君也”(《论语·泰伯》)时,要把谓语“大哉”调到主语“尧之为君也”的后面,全句可译为:“尧做国君,真伟大啊!”翻译“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2007年高考山东卷)时,特别要注意疑问代词“安”作动词“出”的宾语的倒置现象,必须调正位置,全句可译为:“钟会讨伐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他)在计谋方面打算提出什么。”翻译“然则何以慎”(2007年高考天津卷)时,要注意“何”这个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的倒置现象,并与“以”对调位置,全句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能做到慎重呢?”翻译“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2007年高考湖北卷)时,要把数量词“一株”调到“槐”字的前面,把作补语介宾结构“于其下”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状语,调到“作糜”的前面,全句可译为:“家门前种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们吃。”
  (五)合并。那些运用互文修饰方法的语句,要合起来翻译,才能使意思完整,语句畅达。如翻译“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时,不能分开理解为:“(他)率领着疲劳的士兵,带领着几百个人,转过来就进攻秦国。”而要互相补充,合译为:“(他)率领着疲劳不堪且仅有几百人的队伍,转过来就进攻秦国。”
  (六)拆开。那些合叙的文言语句,要把它们拆开来,分成原本的两个意思翻译。例如翻译“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时,不能理解为“作奸犯科者”也要“论其刑赏”,为什么要赏?“为忠善者”,也要“论其刑赏”,为什么要罚?所以要分开来翻译,全句译为:“倘使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的人,应由有关部门判定他们受罚;倘使有忠良的人,应由有关部门评定他们受赏。”
  (七)删减。有些文言虚词如助词、语气词等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可直接删去。如翻译“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年高考辽宁卷)时,可删去起舒缓语气等作用的助词第一个“之”,全句可译为:“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啊。”此外,翻译偏义复词要删去陪衬的词素。如“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2007年高考天津卷)其中的“溉汲”可视为偏义复词,“溉”是浇灌的意思,而“汲”是从下往上打水。这里只取“汲”的含义,词素“溉”起陪衬作用。全句可译为:“宋国的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因而常常派一个人到外面打水。”
  
  六、筛选文中的信息。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它要求考生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水平和能力。考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先给出6个句子,分别编为4组,每组3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说明某一关键问题的一组。另一种是先设立两个信息重点,然后用两两相配的方式构成4个选项,要求选出分别说明这两个内容的一组。2007年除了福建、湖南、安徽、四川、上海高考卷未设此类题外,采用第一种方式设题的有全国卷一卷等9套试卷,采用另一种方式设题的有全国卷二卷等4套试卷。内容涉及选文主旨、说明道理、事件发生的原因或结果和主人公的行为举止、志向才智、道德品质、性格特点等。解此类题,首先要认真读懂原文,整体把握文意,尤其要正确理解所选的用来作判断的例句的含义,扫除文字障碍,捕捉到重要信息。其次是明确题干意思。弄清具体要求。第三,按照题干要求,找到每个例句所在的原文,结合上下文仔细阅读揣摩,逐个分析,排除与题干要求无关的句子,筛选出与题干要求相符的句子,再对照编组情况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答案。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一: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  )
  ①禁人丧葬不得侈长
  ②诣阙乞还者数千人
  ③百姓耆老为祷请
  ④其为民爱若此
  ⑤使中黄门慰问
  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解此题,首先要理解和明确题意,题干提问的是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感动的对象是民众;同时要分析每个例句的主要内容,与宋均有何关系。其中①句说的是宋均担任上蔡县令时,当时的政令。⑤句说的是皇帝厚待宋均的情况。⑥句说的是皇帝感念宋均的忠直。这三句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而只有②③④句才是反映宋均感动百姓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再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
  ①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②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④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⑥人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解此题的关键是在阅读理解文意的前提下紧扣“直接反映”四个字进行分析推断。①句是对法律局限性的剖析,与重礼义教化思想无关。③句是以越人文身求荣为例,论证圣王推行礼义教化的可能性,未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⑤句是比喻的说法,也未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只有②④⑥旬才符合题干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又如2007年高考广东卷: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
  


  解此题,关键在于把握题干中“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对比关系,即供选答案的两个例句应分别与此对应。B组中的前句写王生仔细琢磨被狐狸弄脏的诗作的情况,与郭生虚心态度无关;后句写郭生渐不信狐的情况,不直接表现他的骄傲态度。故正确答案为B。A组的前句描写郭生积文以询学求道,是虚心表现;后句描写郭生因多次考试顺利而心高气傲,是骄傲表现。c组前句写郭生以狐为师得到提高后,认可狐狸对自己文章的判断,是虚心表现;后句写郭生认为狐狸现在否定那些以前曾认可的文章是狐狸的荒诞行为,是骄傲表现。D组前句写郭生购买闱墨名稿时由狐狸来抉择,是虚心表现;后句写郭生因不信狐狸判断文章的水平而撤去供馔,锁起范文选本,是骄傲表现。故A、C、D三组都是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 度的,不符合题干要求,都应排除。又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先祖“讲究孝道”和“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解此题,要站在对原文整体认知的高度,从备选组的例句中排除干扰,选取与题干要求相适应的信息。c组的前句写忠勤公侍奉三位继母就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属“讲究孝道”;后句写善人公时常煮粥给饥民们吃,属“乐善好施”。故c为正确答案。A组前句中“事诸兄”不属“讲究孝道”,后句是说善于持家。B组前句写对待兄弟的情况,不属“讲究孝道”;后句写救济乡里贫民,属“乐善好施”。D组前句写高祖王重光对颍川公逝世悲哀尽礼的情况,属“讲究孝道”;后句写忠勤公做事刚直不阿,胸怀大志,不属“乐善好施”。
  
  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又一重点和难点,也是检测和体现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在内容设置上可以看做是对原文采取意译的方法进行叙述、转述和分析。这种分析是对所述事件、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或结果,以及有关人物的性格特点等。2007年18套高考卷对这个考点都设了题目。其中以“选出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题干的有13套,以“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和“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题干的各有1套,以“选出对文章阐述不正确的一项”、“选出对文章有关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选出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题干的各有1套。从中可见第一类题干的立意已逐步定型,以后也不会轻易改变,考生应高度重视,对其他5种要求的题干、特别是赏析题也不能忽视。由于此类题型的设计方式一般是在大体正确的叙述中掺入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项,因此解题时通常要“先找后比”,就是先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原句,加以理解、对照、比较、分析、综合、做出判断,得出正确答案,而探究命题人设计错项的方法和性质,从而识别陷阱,可为突破文言文分析概括这一难点提供一条便道。通过对2007年此类高考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设置错项的几种主要特点,现阐述如下:
  (一)无中生有。原文并未表达某种意思,而选项却偏离实情,随意发挥,或不合事理,或强加给有关人物某些意愿、行为等。解此类题要在认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意,辨析错项。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驼医”治死驼者的故事作比,指出了官吏不择手段催缴赋税的危害,表达了作者对饱受催科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B、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驼医”辩白说,自己的职业是治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C、负责催科的官吏,不顾百姓的死活,采用刑杖相加、牢狱关押等手段催缴赋税,是出于私心,欲求自保。
  D、作者把当时的催科与前代、二祖时相比照,认为催科过于严厉而致百姓于死地。其主要责任在于朝廷,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B项中“驼医”所说的话是符合原文的,但是原文说“其子欲鸣诸官”,只是打算去告官,选项却称“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这样把想法说成事实,是无中生有,故正确答案为B。其余各项的叙述、分析、概括都是对的。
  (二)曲解文意。这是指命题人在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概括时,不结合选文前后语境和实情,而曲解文意,或胡乱发挥,或凭空虚拟,从而导致某些分析、概括的错误。解此类题的有效方法是吃透选文的内容,特别是对议论文,必须明确中心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以发现差错,正确答题。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
  10、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
  B.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心。
  C.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自己唯命是从的人。
  D.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原文确有“无法不可以治也”的观点,但这并不等于“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因此这是对原意的曲解。“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原文并无此说,实属虚构。故正确答案为D。又如2007年高考上海卷: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
  B.天下安定之时,文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C.后世的文士、武装只注重自己的名声。
  D.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这是因为它与原文所说的“天下无事则文士胜”相符。A项所说的“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与作者的观点“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檐也,必有料敌之智”是矛盾的,其实文武的精神是统一的。C项把原文“凡后世谓文武者,特其名也”中的“名”解释为“名声”,实际上是“称谓”、“名称”的意思,所以也不符合文意。D项错误明显,作者在文中十分明确地表明“剑楯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怎么可以说他擅长写文章和行军呢?这是脱离文本、歪曲原意、信口开河的不实之词。
  (三)张冠李戴。选项在表达时,把有些“人物”与“事件”错位配搭,混淆对象。解此类题,如不找到相关原文仔细比较、分析,就可能判断出错。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
  6.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卖出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由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就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相堂,记得石纪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C项中所说的“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十斛”是错的,这是张冠李戴,代人受过,因为粮食“乃权吏所夺”,不是仓库主管侵吞的。故正确答案为C。其余各项均符合原文内容,并无错误之处。
  (四)时间错位。在人物传记和叙事类选文中,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开端、发展、结局都是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而命题人有时会把前后的时间顺序颠倒,造成叙述上的混乱,以此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解此类题,只有仔细阅读原文,把握文意,特别是理清时间 顺序,从而判定正误。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B.高进之初次拜谒刘牢之,态度倨傲,但刘牢之仍然以礼相待;由于他具有测算隐秘之事的特长,被刘宾之任命为行军司马。
  C.檀道济自称为朝廷的“万里长城”,是因为他忠于刘宋王朝,曾经平定桓玄的叛乱,拒绝参与徐羡之、傅亮等废立宋帝的阴谋。
  D.高进之、薛彤、檀道济三人志义相合,结为生死之交,最终檀道济为朝廷所收,高、薛二人也慷慨赴死。
  A项的叙述存在着时间错位的问题,从原文看,应是“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在先,然后才是“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故A项为正确答案。其余选项都符合原文内容。
  (五)以偏概全。选项表达内容,有时命题人会夸大其辞,以局部概括全体,混淆视听。解此类题,要详读原文,弄清事实,排除干扰得出正确结论。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一:
  10.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追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己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的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荣举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B项的前一句阐述安重荣对高祖屈尊事夷的愤慨和对契丹使者的敌对行动都是符合大意的。但后一句所说“高祖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就不完全符合事实。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高祖对重荣的做法也有不坚决反对的,如重荣诱吐浑白氏入塞,契丹责问高祖时,高祖“姑息重荣不能诘”。所以正确答案为B。其余各项都与原文文意一致。
  
  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表现得曲折而含蓄,因此有关这方面的试题的难度也相应增大。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从选文中筛选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肯定其积极意义,指出其消极因素。(2)如果作者的观点散布在字里行间,考生就要通览全篇,通过文中的人、事、理,揣测作者的观点,并进行概括、评价。(3)如果作者的观点含蓄、曲折,考生就要努力发掘相关语句所隐含的信息。由于这种考题要求较高,所以近几年来的高考卷就此内容设题的较少。2007年高考福建卷对该考点设了下面的试题:
  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性好斗,所以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
  B.袁州路长官施政,多有利民之举措,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然而他也因年龄大、品德好而自负,以致遭人陷害。
  C.臧使者因为袁守的一句话,而不惜滥用权力,以报私怨,实属狠毒暴横之人。
  D.博鸡者能够成名,是因为他见义勇为,既惩治了豪民,又为袁守申冤,并使臧使者被黜。
  此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正确答案为A。与A项对应的原句是:“博鸡者素无赖,不事产业,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下之。”其中的“下”字是服从的意思。再看下文:“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可见博鸡者在好多人眼里是有威望的,这其实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可以判断“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的说法是不对的。B项的对应句是“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和“守自负年德……臧怒,欲中守法”,所以其阐述是对的。C、D二项都是对文章基本内容的分析。也是对的。
其他文献
[热点概览]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家。  我国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当前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资源消耗的强度较高,特别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更加剧了资源供求紧张的状况,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构成严峻挑战。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作
期刊
[热点概览]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既包括能源供应的安全,也包括对由于能源生产与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能源的供给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是能源安全的最重要标志。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中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能源消费量仅次于美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能源自给率达90%以上
期刊
[热点概览]    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农民收入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期刊
[热点概览]    2007年11月7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世界遗产地代表在四川峨眉山召开会议,联合发表《峨眉山宣言》。这次大会声明了世界遗产保护的责任和承诺,关注旅游给世界遗产地带来的挑战和发展机会,有利于让世界遗产地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14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51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660处文化遗产、166处自然遗产以及25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期刊
热点概览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内涵丰富、充满新意。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国家不仅要着力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还将创造条件增
期刊
一篇文章审题立意构思布局结束后,就要进行对作文的具体展开,即行文过程。行文过程最能体现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那么,在行文中我们应该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呢?    一、行文语言要规范、准确、连贯。语言表达规范即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语言准确,要求语言表达恰如其分,能切合原意。语言连贯,指句子之间语意贯通,顺序合理,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如2007年高考北京考生《细雨闲制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期刊
2007年全国高考英语有13套高考试卷中都考查了情态动词,对情态动词考查密度较大,说明了情态动词是高考的一个考查热点,考生在备考时应加以重视。  下面对在20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试卷中涉及情态动词的试题进行归纳盘点并加以分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2007年高考情态动词考查大盘点  通过对2007年高考情态动词盘点分析,我们发现高考对情态动词的考查侧重于以下几点:  1. 情态动词表
期刊
请看下面一道高考题:  ________ I really don’t like art, I find his work impressive.(07 山东卷)  A. As B. Since C. IfD. While  分析:答案是D。此题考查关联词的用法。前一分句意为:“我真的不喜欢艺术”,后一分句意为:“我发现他的创作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很自然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条
期刊
have既可作一般实义动词,又可作使役动词,还可作助动词,其热点句型如下:    一、have sb do sth让/使某人做某事  If you can’t work out this problem, you can have your brother help you. 如果你解不出这道题,你可以让你的兄弟帮助你。  You can’t have me do what I don’t lik
期刊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装帧 旋律 声名鹊起 谈笑风声  B、欣赏 九霄 洁白无瑕 趋之若骛  C、亵渎 雕琢 弥天大谎 鸦雀无声  D、迁徙寒暄 人情事故 有恃无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