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中国,让我为你燃烧吧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_3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篇 奋斗者、攀登者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长征2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前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3个月的“宇宙出差”任务。6月23日,习近平专程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航天员通话。习近平说:“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你们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
  回眸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一次次托举起我们这个民族尊严与自豪的是这样一种精神:爱国、奉献,自强、创新,团结、协同。
  中国人能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内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一直令外国人很困惑。20世纪80年代,来华访问的美国航天界专家,向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的孙家栋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当时经济那么落后,条件那么艰苦,到底是什么让你们创造了这个奇迹?”孙家栋脱口而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人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细节。因此,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对世人来说,“两弹一星”是怎样成功的,仍是一团迷雾。
  迷雾背后,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是历史选择的一代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他们是创造历史的一代人。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他们才华卓越。他们中有让老师赞叹“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的物理奇才,有在11个国家和地区担任科学院院士的國际物理学家,还有“无论在哪里都可抵五个师兵力”的空气动力学家。
  他们无私崇高。他们从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自力更生,以超常的毅力和投入向世界宣告:“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为了研制“两弹一星”,许多人扎根大漠,隐姓埋名,默默奉献,连家人都不了解他们具体从事的工作,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是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
  就在苏联撤走专家的第二年,正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开展基本粒子研究的中国科学家王淦昌悄悄回国,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中年龄最大的科学家。就在世界科学界寻找这位著名科学家的时候,他已化名“王京”,随着解放军的军车,一路颠簸向着西北大漠深处挺进。此后17年,王淦昌在中国科学界彻底消失了。多年后,王淦昌的女儿回忆道:“我们也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有些邻居问我父亲到哪儿去了,我母亲说父亲在信箱里。”
  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毅然决定回国。接受原子弹研制任务时,妻子许鹿希问他去哪儿、做什么、去多久。他连续回答了三个“不能说”。此后,邓稼先隐姓埋名,在试验场度过了8年时间。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他率领研究人员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因核放射性影响身患癌症,临终时留下一句“死而无憾”。
  1965年9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再次启动,著名力学家郭永怀受命参与卫星相关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搭乘夜班飞机。12月5日凌晨,飞机失事。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的遗体紧紧抱在一起。被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资料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
  ……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些远离妻子、藏身大山、隐姓埋名的英雄们,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
  2019年9月25日,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表彰“最美奋斗者”的决定》授予“两弹一星”先进群体“最美奋斗者集体”荣誉称号。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技事业,是建党百年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的篇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本刊选取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记录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甘做隐姓埋名人、苦干惊天动地事的奋斗历程。
其他文献
“作为党员,就是要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回家了,终于回到家了……这回国的路看似平常,可竟走了11年。当时真想大喊一声:祖国,我回来了!”  陆元九(1920- ),汉族,安徽来安人,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2021年6月29日荣获“七一勋章”。  2021年6月29日,“七
期刊
失踪33年的“一级战斗英雄”在朝鲜的军事博物馆里,柴云振亲眼看到了自己的“遗像”它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遗像并排摆放金日成說:“柴云振不是烈士,是活着的英雄。”  柴云振(1926-2018),汉族,四川岳池人,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8连7班班长,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荣获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2021年
期刊
“基层工作很难做,但总要有人来做”“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用自己的力量,努力作出贡献。”  黄文秀(1989-2019),壮族,广西田阳人,201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原副科长、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
期刊
向世界报告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期颐之年,许多往事都已不再清晰但是,当被问到“您还记得父亲翻译的《国际歌》吗”老人眼中闪光,高唱起来  瞿独伊(1921- ),汉族,浙江萧山人,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2021年6月29日荣获“七一勋章”。  瞿独伊是瞿秋白的继女。瞿秋白英勇就义,几天后,瞿独伊才在蘇联共青团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大哭晕倒。作为革命先烈后代,当有人问起
期刊
扎根社区50年的“小巷总理”多次放弃调任去街道上班、私企高薪聘任的机会“她70多岁的年纪,却有着17岁的激情,身上的那股韧劲、拼劲,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林丹(1948- ),汉族,福建福州人,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2021年6月29日荣获“七一勋章”。  “昔
期刊
“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无悔”“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在讲台上。”“人生老病死都正常,豁出去一点,怕什么?”  张桂梅(1957- ),满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國脱贫攻坚楷模”等称号。2021年6月29
期刊
尊敬的主编:  您好!  读罢贵刊今年第6期《英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党史,是由无数革命英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本期重点介绍的黄公略、邓萍、刘志丹、董振堂、杨靖宇、赵尚志、左权、杨子荣、董存瑞、黄继光……这些英雄,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不断努力,持续拼搏,创造了
期刊
“党是我一生的追随”“我在党旗下宣过誓的,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可以退职但不能退休。”  周永开(1928- ),汉族,四川巴中人,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原达县地委副书记。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2021年6月29日荣获“七一勋章”。  2021年6月29日,周永开被搀扶着走进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获颁“七一勋章”。   周永开17岁加入中国共
期刊
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个英雄群体。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新中国
期刊
中哈边境上“永不移动的活界碑”他的家被称为边防站的“夫妻哨所”“我要一直守下去,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  魏德友(1940- ),汉族,山东沂水人,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9师161团退休职工。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2021年6月29日荣获“七一勋章”。  一根牧鞭,一架望远镜,一台收音机,每天陪伴着魏德友走在巡逻路上,萨尔布拉克草原100多平方公里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