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并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 任务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TP3-4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以实用、够用为标准,着重培养学生专业课程实践技能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年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认为在计算机教学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地实施教学,达到中职学校技能的培养目标。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可分为设计任务、布置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总结几个阶段,在各阶段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使教学过程可控、有效地进行。下面以“组建对等网络”为课内容的一节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作为例子,论述如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
1、设计任务
任务要围绕课程知识点与实际问题进行设计,要能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学生对知识接受的能力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专业知识水平。任务的要求必须描述清晰,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
例如,在“组建对等网”为内容的一节课中设计的任务是:“张三家里有独立的两台电脑,他想让两台电脑里的一些资料文件共用,闲时还可以玩下两台电脑联机游戏,请你制作一条网线,帮他实现简单的两台电脑聯网。”此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多数学生都会接触到,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思考并动手解决问题的兴趣,可让学生在分析探索中掌握该节课的主要内容:网线制作及测试、IP地址及掩码设置、网络通信基本测试命令使用、文件共享等。
2、布置任务
布置任务时应先为学生准备好任务实现各种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同任务要求分组完成任务,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
例如,在布置“组建对等网络”任务前,先让实验管理员准备好40台电脑,每两台为一组,每组配网线钳一把,测线仪一个,网线一条,水晶头4个。根据任务要求及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将电脑水平较高的学生与较低的学生、学习风格和性格差异较大的学生每两、三人组成协作学习小组,使他们能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时,能看到问题的不同面,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3、分析任务
布置任务后,教师不应过早公布任务解决过程,应将任务尽可能阐述清楚,对学生在知识点的学习中所存在的疑问及时解答,并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布置“组建对等网络”任务后,针对对等网、IP地址及掩码、文件共享等概念进行了简明介绍,并点明相关查阅资料,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学习讨论并制定出完成任务的步骤,上交教师审阅。然后,根据学生制定的步骤,笔者提出疑问,帮助学生逐个分析、解决问题。
4、完成任务
在分析任务之后,学生就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着学生操作过程,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完成任务中发现的疑难问题适当指导。
例如,在“组建对等网”为内容的课中,学生在制作网线时,对网线进行剥线、剪裁、线序排列上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从而导致测线时出现各种不通现象,影响整个任务执行进度。教师这时应和实验管理员一起在各组进行巡视指导,讲明制作要点,必要时可进行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制作合格网线的过程。
5、评价总结
在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组织同学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的过程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努力探索,就要表扬。通过评价总结,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充分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三、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要注意的问题
1、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因此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答疑者,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再调动他们的创作欲望,使他们进一步地完成任务的可扩展点。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使他们能尽快地明确自己的切入点,并逐步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防止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学习。
3、课后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效果评价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效果评价,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这样做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使得他们了解其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强调“授人以渔”,强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更适合于应用到计算机课程方面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学科特有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得到应用,并在应用中得到及时的印证、体会和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了应有的引导、帮助、释疑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利用计算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 任务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TP3-4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以实用、够用为标准,着重培养学生专业课程实践技能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年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认为在计算机教学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地实施教学,达到中职学校技能的培养目标。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可分为设计任务、布置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总结几个阶段,在各阶段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使教学过程可控、有效地进行。下面以“组建对等网络”为课内容的一节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作为例子,论述如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
1、设计任务
任务要围绕课程知识点与实际问题进行设计,要能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学生对知识接受的能力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专业知识水平。任务的要求必须描述清晰,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
例如,在“组建对等网”为内容的一节课中设计的任务是:“张三家里有独立的两台电脑,他想让两台电脑里的一些资料文件共用,闲时还可以玩下两台电脑联机游戏,请你制作一条网线,帮他实现简单的两台电脑聯网。”此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多数学生都会接触到,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思考并动手解决问题的兴趣,可让学生在分析探索中掌握该节课的主要内容:网线制作及测试、IP地址及掩码设置、网络通信基本测试命令使用、文件共享等。
2、布置任务
布置任务时应先为学生准备好任务实现各种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同任务要求分组完成任务,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
例如,在布置“组建对等网络”任务前,先让实验管理员准备好40台电脑,每两台为一组,每组配网线钳一把,测线仪一个,网线一条,水晶头4个。根据任务要求及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将电脑水平较高的学生与较低的学生、学习风格和性格差异较大的学生每两、三人组成协作学习小组,使他们能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时,能看到问题的不同面,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3、分析任务
布置任务后,教师不应过早公布任务解决过程,应将任务尽可能阐述清楚,对学生在知识点的学习中所存在的疑问及时解答,并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布置“组建对等网络”任务后,针对对等网、IP地址及掩码、文件共享等概念进行了简明介绍,并点明相关查阅资料,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学习讨论并制定出完成任务的步骤,上交教师审阅。然后,根据学生制定的步骤,笔者提出疑问,帮助学生逐个分析、解决问题。
4、完成任务
在分析任务之后,学生就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着学生操作过程,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完成任务中发现的疑难问题适当指导。
例如,在“组建对等网”为内容的课中,学生在制作网线时,对网线进行剥线、剪裁、线序排列上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从而导致测线时出现各种不通现象,影响整个任务执行进度。教师这时应和实验管理员一起在各组进行巡视指导,讲明制作要点,必要时可进行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制作合格网线的过程。
5、评价总结
在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组织同学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的过程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努力探索,就要表扬。通过评价总结,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充分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三、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要注意的问题
1、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因此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答疑者,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再调动他们的创作欲望,使他们进一步地完成任务的可扩展点。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使他们能尽快地明确自己的切入点,并逐步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防止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学习。
3、课后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效果评价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效果评价,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这样做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使得他们了解其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强调“授人以渔”,强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更适合于应用到计算机课程方面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学科特有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得到应用,并在应用中得到及时的印证、体会和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了应有的引导、帮助、释疑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利用计算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