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的调查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FFFA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往往是最先形成大量失地农民的区域,其失地农民权益的流失也较为典型。同时,由于城乡结合部在城市的边缘,产生在这里的失地农民在就业、安置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的失地农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权益的保护模式值得研究探讨。为了全面了解该区域失地农民问题的特点,我们通过实地访谈对天津市姚村和付村的村民进行了详细的访问调查,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扩大调查范围,以寻求更全面的细致了解。
  关键词:农民生活;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29-02
  一、调查点的选择及调查方法
  调查从生活各个层次方面展开,主要方式是实地访谈。我们在严格依照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原则,并在所要调查问题的基础上设置了一套适合于这两个村庄的实地访谈纲要。在行政村的选择上,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城市的远近、征地用途以及被征地占全村土地的比例等多种因素。具体选择的样本是姚村。
  调查选择的村庄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多经历了国家城市建设、绿化建设、大学城建设,以及区、乡镇和村开发建设等不同类型的征占用农地。调查小组重点就征地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和收益分配情况,农民失地前后的收入、生活质量、就业和社保、思想观念变化等情况进行了入户访问。共调查了2个村8户居民,从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2个村庄完全失去耕地,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但是户口性质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得知依然是农业户口并没有改编为城市户口。完全失地的村庄主要分布在大学城主建设区和居民小区以及绿化隔离带绿化建设范围。
  二、姚村基本情况
  姚村是有1900人的中大型村子,原来全村主要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主,村集体年收入仅百万余元。近年来,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姚村领导班子转变发展思路,依托临近大学城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规划并成立了姚村景福信德物业公司,承担了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的物业管理工作。整合村内土地资源,投资建设了姚村商业街,现有一万多平方米底商对外出租。村里还组建了工程车队常年与各建筑工地合作。这些举措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为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姚村启动建设汇成商贸城,该项目建成后能增加集体收入600余万元。
  三、主要调查结果
  (一)征地补偿标准的划分与分配。
  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虽然是对全村的地都进行了征用,但是每家的补偿标准却不是按照所拥有的地来进行核算的。这在访谈中就有明显的体现,如以下访谈所述(附件1):
  采访者:那您以前家里也有地是吗
  王阿姨:是是,有十几亩呢
  采访者:那是按征地面积给分房吗
  王阿姨:不是,都是按人口算的,三个人也就是170平米
  就如我们所访谈的对象王阿姨说的那样“我们家在没有征地前也有十几亩地,但是最后给我们的补偿标准是按照每家所有的住房面积和人口数来进行核算也就是每三口人170平米,而且只是分房并没有其他人所说的还有其他的补偿”,通过对姚村和付村的访谈可以看出两村的村民对现有的情况还是很满意的并没有过多的征地纠纷等等矛盾性问题。
  (二)失地农民就业在征地前后的变化。
  调查资料显示,失地对农民就业总体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农民对失地后就业相关情况的评价和感受不容乐观。因为在征地之前村民都是在自己家的几亩地中劳作,年轻人则是进入到市里去找一些自己能够适应的一些工作,都是在自己能力基础上来找工作。征地后每家没有了地的依赖加之村委会没有适当安排工作,使得相当一部分青年劳动力没有合适的工作,加上由于处于大学城,不少外地人的涌入对于本村的年轻人就业或者创业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当地村民倒是比较持开放的态度,有能力有本事就能有饭吃。这在王阿姨的谈话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得到。(见附件2)
  采访者:那你们都有什么固定工作吗
  王阿姨:现在都是自己找,现在没有本事的就是没有饭吃,对么,以前有地最起码是有饭吃不是。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调查中感觉到,由于征地每家能够分到三到五套房子,付村和姚村的村民显然利用到了地处最大消费有机体的优势—租房,可以说使得失地农民有了另一种较好的谋生方式。对于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的效果的评价,参加过培训的人当中超过6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或没用,认为效果较好的只占不到40%,表明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就业培训方面欠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失地农民收入和支出在征地前后的变化。
  总体上征地后调查户收入和支出均高于征地前。从调查情况看,征地对多数农民来说是机遇,对少部分农民是困扰。土地被大量征用以后,打破了农民多年以来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多数农村劳动力必须离开土地在农业之外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同时由于失地农户的村庄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多,接收息多,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的成功率也比较高。部分失地农民利用征地补偿费,开小商店经商、建房屋出租或买车辆搞运输,增加收入的门路比较多。还有一部分村集体利用部分征地款搞了一些企业或建厂房出租,每年都有一定的分红给村民。总的来看,由于农业比较效益差,经商务工的收入均比务农高,失去土地后农民总体上收入有所增加。通过对个别失地农民的访谈,了解当地失地农民对人际交往物质载体变化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到失地农民收入和支出在征地前后的变化。(见附件3)
  黄大爷,男,72 岁,原付村农民,大学城建设开始,黄大爷所在村的土地被征用,成为失地农民。
  “一条被面,两把挂面,五斤酒米,十个鸡蛋,这是当年邻里乡亲办大事时相互馈赠的礼物。”回忆起土地被征用前送礼时的情景,老黄颇有感触到说,“现在不同了,邻里乡亲家里办大事,我一出手就是 200 百元,关系好的给得更多。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负担得起,图个高兴,图个喜庆。”   当年,老黄的女儿结婚时,邻里乡亲前来祝贺,送的礼物除了几床被面外,就是一些鸡蛋和挂面,现金超不过 500 元;今年老黄的儿子结婚办喜事,邻里乡亲也来祝贺,送的毛毯、床套、鸭绒被、电饭堡、微波炉,堆了一房间,光现金就将近一万元。老黄感慨地说,“真是前后两重天地啊!”
  我们从上述调查和访谈反映出以下趋势和特点:
  1.失地农民由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其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2.失地农民由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其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
  3.由于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改变,使失地农民人际交往的物质条件在质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4.这种变化表明,失地农民人际关系的物质载体已经由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
  四、失地农民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收入结构发生改变,贫富差距呈拉大趋势。
  在征地之前一部分失地农民一直以来都是以种田为生,没有其它技能,征地后只能依靠征后剩余土地或者补偿费维持生计,这些失地农民失地后收入水平明显下降,生活陷于困难。同时,一部分失地农民失地后由于所分配楼房比较多拥有的资源也比较多使得他们收入则明显增多,这就造成了同村之间收入架构不同,所产生的差距也比征地前有所拉大。
  (二)就业受到外地劳动力的冲击。
  付村地处第三高教区,随着村内居民人数的增加和周边大学城人口的逐渐密集,为了完善周边服务设施,更好的解决群众所用所需,付村打造了一条长约1000多米的商业步行街,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当中。但是对本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也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外地民工普遍年纪较轻,能吃苦,工资要求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本地失地农民中年龄偏大的几乎没有竞争力。
  (三)消费支出增加,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降低。
  征地以后,失地农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从传统的自给自足型转变为市场商品消费型,生活的总体质量和舒适度还是有明显的提高的,但同时他们的生活开销也明显增加了。在失地农民生活消费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日常的生活负担。由于失地农民以前多半从事传统农业,土地被征以前,主要以种植蔬菜、水果等为生,从而换取部分粮食等其他生活必需品,除去用电,日常开销极少,农户的月生活消费一般在200元以下;但农民失地以后,柴、米、菜、食用油等很多生活必需品都要自己出钱购买,加上水、电费及有线电视、电话的安装费,以及垃圾处理、社会治安巡逻、排水道等人头负担费,日常开销无形中就增加了许多。
  五、调查的简要结论
  归纳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论:
  一是,在征地过程中,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失地农民对于征地后的生活状况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如以前的人际交往的变化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怀念的。对于村委会的作为,村民们还是普遍给于认可的,尤其是在征地后,小区内的绿化设施很到位,小区整洁卫生,这些都是之前所没有的。
  二是,姚村一般都是按照人口和之前的住房面积来进行补偿的,基本符合当前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但考虑到农民永久地失去土地这一基本的生产条件和生活保障,该补偿标准实在不高,与当地农民的期望更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比如在访谈中涉及到这方面时,受访者就说先前的补偿措施是可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补偿措施都是有所提高的,要说对于补偿的力度肯定还是期望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和提高。
  三是,从现在姚村的整体情况来看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失去土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再加上政府在帮助失地农民就业方面的作为不力,失地农民普遍对自己的就业状况和未来生活表示担忧。
  四是,姚村的征地补偿方式多以分房为主,并不是依据家庭所有土地来进行补偿,因为在这两村所有土地都是集体所有的。因此由于征地补偿方式过于单一,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不足,农民的生活保障权和长远发展权与失地前相较流失严重。
  作者简介:蔡世锋(1991-),男,回族,山东聊城市人,在读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年龄、神经类别、身体形态等进行检测与分析讨论,目的是做到对乒乓球运动员的科学的、有目标性的选材,以此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结合新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所形成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趋势,完成“多科融合的任务驱动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以198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为标志,我国离退休干部管理逐步纳入了规范化运行轨道.近年来,青海国有企业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
通过文献资料、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等科研方法,对厦门市高职院校的体育交流与合作进行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交流与合作能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活动氛围、优化体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人才是重要驱动力,畅通智力、技术、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意人文关怀和心理相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
年底是我们审视家庭财富的时候,而新年之初,就应该针对去年的理财状况,找不足,重新制订理财规划。 At the end of the year, when we look at the family wealth, at the be
近年来,民航不安全事件频发,如何飞行才能确保安全,成为大家都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仔细梳理这些空难和不安全事件,就会发现很多都归因于机组固有的理念和思维,其中之一就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