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孵化场的核心任务是加强孵化设备的维护保养,了解种蛋和雏鸡的需要。种蛋储存要控制好温度。如果种蛋储存时间超过10天,从第一天开始就要将温度设定为12~15℃,同时湿度保持在75%~80%。如果种蛋储存时间在7天以内,建议温度设定为18~20℃,湿度保持在70%~75%。孵化期间蛋表温度要维持在37.8~38.3℃(100~101℉)并有适宜的水平衡,孵化18天时失水率要达10.5%~12.5%;孵化1~15天要翻蛋,角度在38~45°;捡雏前30小时出雏率要低于1%,捡雏时雏蛋比要达到67%~68%,捡雏时间适宜则蛋壳上胎粪少,雏鸡羽毛还未开始生长;雏鸡出壳后肛门温度应为39.4~40.6℃(103~105℉)。此外,应关注孵化场的卫生和安全问题。
一、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
1. 及时更换孵化器门胶条
孵化器门胶条破损可能被认为是小问题,但所有漏风的地方气流最大,这样经过种蛋的气流减小,会引起温度波动。
2. 定期更换孵化器喷头
有些孵化场在孵化器喷头喷不出水或喷成水柱时才会更换,建议最好每半年更换1次喷头,否则会出现喷雾不均现象。喷头更换不及时,可能还会出现出雏拖沓现象,不得不进行两次捡雏。
3. 定期进行机器校准
每个孵化场必须有1台电子测温仪以便定期对孵化器的温度进行校准,不然很难取得好的孵化结果。
二、加强蛋库、蛋表温度的检测
1. 避免蛋库温度波动太大
目前只有50%的孵化场对蛋库温度进行检测,如某一孵化场蛋库温度每天6时最高,随着种蛋不断地放入温度逐渐降低,最高温度为20.5℃,最低温度为17℃,温度波动会影响胚胎细胞发育,最终影响孵化效果。同一孵化场不同蛋库或同一蛋库不同位置温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应使种蛋远离空调风口或降低空调风扇转速,确保蛋库温度不出现太大波动。
2. 加强蛋表温度检测
同一批种蛋质量相差15克属正常,如果孵化场有两种以上的蛋盘可供选择,可将种蛋进行分级,否则大蛋之间的缝隙很小,同时产热多,在孵化后期大、小蛋温度设置上要相差0.2℃,对1台孵化器来讲是很难操作的,所以要求种鸡场提供的种蛋必须均匀。
生产中一般用耳温仪来测定蛋库温度和孵化器内蛋表温度。为了实时监控蛋表温度,可以用无线雷达系统,有的用“欧时”设备改装成先进的无线检测器也十分有效。笔者曾将孵化11~18天的蛋表温度分别设为37.8℃(对照)、38.6℃(偏高)和39.4℃(很高)进行试验,得出以下结论:蛋表温度高于37.8℃(100℉)时,孵化率和健雏率都下降;其中蛋表温度39.4℃(103℉)组的死淘率最高,孵出的鸡只心脏较小,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差,更易发生腹水症和猝死。
三、加强出雏器后期管理
1. 避免出雏器后期超温
当出雏器温度达到40.9℃(105.7℉)时,雏鸡开始张嘴呼吸;当出雏器温度过高时,还会发生雏鸡流鼻血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测定雏鸡肛门温度来确定出雏器温度是否合适。
2. 防止捡雏过晚
捡雏前30小时出雏率要低于1%,当5%的雏鸡颈部羽毛有些潮湿时捡鸡最适宜。如果捡雏时蛋壳上胎粪较多说明时间偏晚,过晚则雏鸡羽毛开始生长、出雏盘很脏。捡雏太晚不仅加大工人的劳动量,而且会影响以后的公母鉴别。
四、加强雏鸡存放间通风
雏鸡出壳后体温调节能力还不健全,存放区域的温度太高或太低,雏鸡都会产生应激消耗更多能量,甚至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正确的温度取决于风速和湿度,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如果离湿帘太近雏鸡也会感觉较冷,有时空调的冷风直接吹到鸡盒上雏鸡也会扎堆。
雏鸡存放间至少有两套通风系统:一套用于提供新鲜空气,另一套辅助空气在鸡盒之间流动,给雏鸡提供舒适的环境。辅助通风通过设置台扇或安装壁扇来实现。试验证明,雏鸡在中央空调环境下放置片刻,测定的二氧化碳(CO2)浓度为0.549%,开启台扇或壁扇后CO2浓度降低为0.2045%,这说明虽然多消耗些电费,但雏鸡感觉很舒服,等于节约了成本。养殖手册上规定鸡场CO2浓度必须低于0.31%,笔者建议雏鸡存放间CO2浓度最好控制在0.21%以下,因为鸡盒之间的浓度还会稍高一些,大约为0.25%。
五、尽量缩短雏鸡存放时间并保证温度适宜
将雏鸡捡出后分别放置2小时、6小时和12小时,温度设置为26.7℃(80℉)、34.4℃(94℉)和36.7℃(98℉),以维持38.3℃(101℉)、40℃(104℉)和41.1℃(106℉)的肛门温度,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温度越低或越高,肛门温度也随之逐渐降低或升高。在高温下,放置时间越长则雏鸡失水越多。如果只是轻微脱水,到场后立即饮水,那么对雏鸡的影响较小。若温度太高,会损伤雏鸡消化系统黏膜,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导致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
如果雏鸡肛门温度大于40.6℃(105℉),就会发生热应激,存放期间体重下降快,虽然7日龄体重没有明显差异,但是35日龄时肉鸡体重会偏低。因此,最好将雏鸡肛门温度维持在39.4~40℃(103~104℉),停留时间尽量缩短,这样意味着孵化场要调整好入孵时间、缩短雏鸡处理时间,种鸡场要及早给料、供水并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以确保雏鸡生长有一个好的开端。
六、孵化场卫生亟须改进
生产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出雏器排风系统内有很多绒毛,如果是自然排风,那么新鲜空气进不来、废气排不出去,会引起雏鸡缺氧;有的孵化器表面很脏,特别是巷道机因进风口在顶上则会影响风门的传动;有的蛋库将碎蛋壳、拖把堆放在暖气片旁,很容易引起霉菌滋生;有的将疫苗稀释液放在蛋库,这样稀释液就成了很好的培养基。在孵化场用肉眼观察卫生合格后,有时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测,才能确保卫生达标。
七、改进疫苗操作
在孵化场注射马立克疫苗要选用18号针头,如用其他型号的针头会破坏其细胞壁影响疫苗效价,并且不能重复使用一个针头或采用生锈的针头,否则疫苗会被污染,直接感染雏鸡。在疫苗中添加抗生素时,针头应从稀释液瓶下方扎入,这样气泡逐渐上升会对疫苗稀释液起到搅拌作用,能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建议兽医定期检查孵化场的免疫情况。
八、注重细节
若能给每个蛋车做一个号牌挂在前面,就可不费力地辨别是哪个蛋车,会给入孵带来很大的便利;在雏鸡存放间的地面上用漆画好线,每个格内放一车雏鸡,这样雏鸡存放有序、通风合理;事先将熏蒸消毒所用的高锰酸钾称量好,将有利于提高工人操作的准确性和便利性。由此可见,通过精细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孵化成功率。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16号开元大厦8楼 邮编:050091)
一、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
1. 及时更换孵化器门胶条
孵化器门胶条破损可能被认为是小问题,但所有漏风的地方气流最大,这样经过种蛋的气流减小,会引起温度波动。
2. 定期更换孵化器喷头
有些孵化场在孵化器喷头喷不出水或喷成水柱时才会更换,建议最好每半年更换1次喷头,否则会出现喷雾不均现象。喷头更换不及时,可能还会出现出雏拖沓现象,不得不进行两次捡雏。
3. 定期进行机器校准
每个孵化场必须有1台电子测温仪以便定期对孵化器的温度进行校准,不然很难取得好的孵化结果。
二、加强蛋库、蛋表温度的检测
1. 避免蛋库温度波动太大
目前只有50%的孵化场对蛋库温度进行检测,如某一孵化场蛋库温度每天6时最高,随着种蛋不断地放入温度逐渐降低,最高温度为20.5℃,最低温度为17℃,温度波动会影响胚胎细胞发育,最终影响孵化效果。同一孵化场不同蛋库或同一蛋库不同位置温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应使种蛋远离空调风口或降低空调风扇转速,确保蛋库温度不出现太大波动。
2. 加强蛋表温度检测
同一批种蛋质量相差15克属正常,如果孵化场有两种以上的蛋盘可供选择,可将种蛋进行分级,否则大蛋之间的缝隙很小,同时产热多,在孵化后期大、小蛋温度设置上要相差0.2℃,对1台孵化器来讲是很难操作的,所以要求种鸡场提供的种蛋必须均匀。
生产中一般用耳温仪来测定蛋库温度和孵化器内蛋表温度。为了实时监控蛋表温度,可以用无线雷达系统,有的用“欧时”设备改装成先进的无线检测器也十分有效。笔者曾将孵化11~18天的蛋表温度分别设为37.8℃(对照)、38.6℃(偏高)和39.4℃(很高)进行试验,得出以下结论:蛋表温度高于37.8℃(100℉)时,孵化率和健雏率都下降;其中蛋表温度39.4℃(103℉)组的死淘率最高,孵出的鸡只心脏较小,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差,更易发生腹水症和猝死。
三、加强出雏器后期管理
1. 避免出雏器后期超温
当出雏器温度达到40.9℃(105.7℉)时,雏鸡开始张嘴呼吸;当出雏器温度过高时,还会发生雏鸡流鼻血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测定雏鸡肛门温度来确定出雏器温度是否合适。
2. 防止捡雏过晚
捡雏前30小时出雏率要低于1%,当5%的雏鸡颈部羽毛有些潮湿时捡鸡最适宜。如果捡雏时蛋壳上胎粪较多说明时间偏晚,过晚则雏鸡羽毛开始生长、出雏盘很脏。捡雏太晚不仅加大工人的劳动量,而且会影响以后的公母鉴别。
四、加强雏鸡存放间通风
雏鸡出壳后体温调节能力还不健全,存放区域的温度太高或太低,雏鸡都会产生应激消耗更多能量,甚至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正确的温度取决于风速和湿度,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如果离湿帘太近雏鸡也会感觉较冷,有时空调的冷风直接吹到鸡盒上雏鸡也会扎堆。
雏鸡存放间至少有两套通风系统:一套用于提供新鲜空气,另一套辅助空气在鸡盒之间流动,给雏鸡提供舒适的环境。辅助通风通过设置台扇或安装壁扇来实现。试验证明,雏鸡在中央空调环境下放置片刻,测定的二氧化碳(CO2)浓度为0.549%,开启台扇或壁扇后CO2浓度降低为0.2045%,这说明虽然多消耗些电费,但雏鸡感觉很舒服,等于节约了成本。养殖手册上规定鸡场CO2浓度必须低于0.31%,笔者建议雏鸡存放间CO2浓度最好控制在0.21%以下,因为鸡盒之间的浓度还会稍高一些,大约为0.25%。
五、尽量缩短雏鸡存放时间并保证温度适宜
将雏鸡捡出后分别放置2小时、6小时和12小时,温度设置为26.7℃(80℉)、34.4℃(94℉)和36.7℃(98℉),以维持38.3℃(101℉)、40℃(104℉)和41.1℃(106℉)的肛门温度,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温度越低或越高,肛门温度也随之逐渐降低或升高。在高温下,放置时间越长则雏鸡失水越多。如果只是轻微脱水,到场后立即饮水,那么对雏鸡的影响较小。若温度太高,会损伤雏鸡消化系统黏膜,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导致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
如果雏鸡肛门温度大于40.6℃(105℉),就会发生热应激,存放期间体重下降快,虽然7日龄体重没有明显差异,但是35日龄时肉鸡体重会偏低。因此,最好将雏鸡肛门温度维持在39.4~40℃(103~104℉),停留时间尽量缩短,这样意味着孵化场要调整好入孵时间、缩短雏鸡处理时间,种鸡场要及早给料、供水并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以确保雏鸡生长有一个好的开端。
六、孵化场卫生亟须改进
生产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出雏器排风系统内有很多绒毛,如果是自然排风,那么新鲜空气进不来、废气排不出去,会引起雏鸡缺氧;有的孵化器表面很脏,特别是巷道机因进风口在顶上则会影响风门的传动;有的蛋库将碎蛋壳、拖把堆放在暖气片旁,很容易引起霉菌滋生;有的将疫苗稀释液放在蛋库,这样稀释液就成了很好的培养基。在孵化场用肉眼观察卫生合格后,有时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测,才能确保卫生达标。
七、改进疫苗操作
在孵化场注射马立克疫苗要选用18号针头,如用其他型号的针头会破坏其细胞壁影响疫苗效价,并且不能重复使用一个针头或采用生锈的针头,否则疫苗会被污染,直接感染雏鸡。在疫苗中添加抗生素时,针头应从稀释液瓶下方扎入,这样气泡逐渐上升会对疫苗稀释液起到搅拌作用,能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建议兽医定期检查孵化场的免疫情况。
八、注重细节
若能给每个蛋车做一个号牌挂在前面,就可不费力地辨别是哪个蛋车,会给入孵带来很大的便利;在雏鸡存放间的地面上用漆画好线,每个格内放一车雏鸡,这样雏鸡存放有序、通风合理;事先将熏蒸消毒所用的高锰酸钾称量好,将有利于提高工人操作的准确性和便利性。由此可见,通过精细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孵化成功率。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16号开元大厦8楼 邮编:05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