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悲剧 相似的人性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和曹禺的《雷雨》是两部撼动人心的家庭悲剧,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就各剧中的三组主人公(周朴园和卡伯特、周萍和伊本、繁漪和爱比)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形象的异同性来挖掘两部剧作相似家庭悲剧的深层成因。
  关键词:人物形象 异同性 悲剧 成因
  
  作为影响深远的家庭剧,奥尼尔在1924年发表的《榆树下的欲望》和发表于1936年的曹禺的成名作《雷雨》,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无论是主题形态、人物描写、表现技巧,还是两位作家对于其不同社会背景的深刻剖析,都成功体现出了中西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总的来看,奥尼尔剧作中,悲剧的根源是人物自身的物质欲,因此可以通过人物本身的救赎来得以解决。而在曹禺剧中,悲剧的根源则更多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它不是通过个人努力就可以调解的,因此,这样的矛盾必然是导致整个人的系统的崩溃。两部剧中的三组主人公,以不同的人物形象或大或小的推动了矛盾和冲突的爆发。
  1、周朴园和卡伯特:封建伦理与清教思想下的父亲形象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卡伯特一家是典型的清教徒农民家庭。老卡伯特像所有清教徒一样笃信上帝,“他们对信仰的要求苛刻而偏激,生活方式简朴而又毫无生趣。面对呈现在眼前的那充满原始森林、未开垦的土地和一片蛮荒的北美大陆,他们依据圣经教义,重建一个国家,重建一个失去的天堂,要将这片蛮荒之地建成一个新的伊甸园”。[1]
  老卡伯特坚强务实,勤劳节俭,他20岁时来到新英格兰,凭着他自诩的“比伊本十倍的强壮,五十倍的勤劳”,靠着把自己两任妻子和对儿子的当奴隶使唤,他硬是在“什么也没有,只是一片石头”的不毛之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会产生掠夺欲的农场。对于老卡伯特来讲, “老婆不是我本人。儿子才是我——我的血肉———我的。我的东西该留给我的后代,留给他们,这些东西才仍旧属于我—即使我在六尺之下还是属于我的。”老卡伯特恪守着清教原则,自己生存的意义就只是在于对于物质的占有,以此来证明自己就是上帝的选民。
  除了财产,他没什么可在乎的。对于妻子的死去,他没有愧疚;对于西蒙和彼得的出走,他没有挽留;对于爱比杀死了不是自己所亲生的儿子,他说“很高兴你杀了他”;一直到最后伊本和爱比的共同被捕,他都没有丝毫的怜悯。他是一个物质化财欲化了的清教徒,在石头底下挖出了一座农场之后,他的心就像石头一样冷酷,由此而生出了畸形的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物欲摧毁了他的人性,极端的清教式的财欲成了这个家庭悲剧的首要因素。
  而在《雷》剧中,周朴园同样也是一个极端自私残忍、冷酷无情的父亲。正如在第二幕中,鲁大海代表工会来找周朴园谈判受骗后,说的那样:“你的手段我早就领教过,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在叫江堤出险,……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2]周朴园也具有同卡伯特一样的对物质金钱的贪婪追求。除此之外,与清教徒的卡伯特相比,他还表现出来的是一副典型的中国式的封建家庭伦理原则。
  除了对财欲的追求,周朴园还希望自己有一个圆满的封建家庭秩序,这体现在他要妻子和儿子的绝对服从上。“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在他看来,妻子的唯一作用,便是“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而两个儿子的家庭职责也是服从。即使侍萍几十年后再回到周家,她对周朴园也仍旧是惧怕,对他的命令也仍然在服从着。面对具有强烈的抗争精神的繁漪,周朴园则用强迫她喝药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对权力的掌控,来达到稳固他“一家之主”的目的。正是他封建家长式的强权,压抑了他及他的家人的人性,最终酿成苦果。
  2、周萍和伊本:“俄狄浦斯情结”爆发下的儿子形象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中的用语。该词出自于古希腊神话中底比斯英雄俄狄浦斯王的传说,他在无意中杀死了生父,娶生母为妻。弗洛依德以这出悲剧为例,提出了“俄底浦斯情结”,用它来代表男孩在潜意识中被压抑的弑父恋母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每个男孩幼年心理都会生成的欲念。在其心理学经典著作《梦的解析》一书中,他解释道: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子女对异性生身亲长的性卷入的欲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对同性生身亲长的敌对感,始见于3—5岁。”[3]由于俄狄浦斯情结在童年时遭到压抑。那么在成年以后就会通过寻找伴侣释放出来,其实伴侣就是自己所恋之母的替代品。男人通过寻找妻子来寻找到另外一个母亲。因此,俄狄浦斯情结也常常被误与乱伦、罪恶等联系在一起,让人心生恐惧。
  在戏剧《雷》和《榆》中,伊本与周萍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典型。这种潜在的欲望被完全爆发了出来。究其爆发的原因,其中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在《雷》剧中,周萍的父亲周朴园是一个冷酷专制的封建家长的典型。他在几十年前为了娶到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在大年三十大雪之夜,不仅赶走了周萍的亲生母亲侍萍,而且连她刚刚生完的孩子都被他遗弃。可见,周萍在这样一个自私残忍的父亲的淫威下,以一个私生子的身份,在牢狱航的周公馆过的会是什么样的生活。他的童年是压抑的无爱的,他在什么都不缺的周公馆,唯一缺少的就是爱,就是他打从出生起就没有享受过的母亲的爱。但是,母爱对幼儿极为重要,因为“母爱是无条件的”,“母爱是极乐,是安宁,它无需去争取,也无需被恩赐。”[4]周萍就是在这样一个孤独寂寞的环境中渐渐成长——厌恶自己的父亲,渴望母亲的爱——这样的情绪和环境对他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而繁漪的出现,却恰恰能够满足周萍这种心理上对爱需求。于是,畸形的恋情就此展开了。
  而在《榆》剧中,伊本“俄底浦斯情结”得以实现,也是因为他对父亲强烈的憎恨和对母亲深沉的爱。居中的老卡伯特吝啬贪财,一生唯一看重的东西就是土地,就是自己的农场,他没有感情,不懂亲情,更不懂爱情。他不仅自己拼命干活,还像驱使奴隶一样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逼死了自己的两任妻子,包括伊本的母亲。在伊本的一生中,唯一给予了他慈爱的母亲被父亲活活累死,他对父亲的恨就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方面,他憎恶父亲,毫不避讳的希望老卡伯特早死。另一方,他内心深处,也在寻找着能温暖他心田的爱。而正是爱比的出现,满足了他的这种渴望。因此,他与爱比的情欲结合,正是他潜意识中“俄底浦斯情结”的驱使。
  同样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父亲,造成了同样的“俄底浦斯情结”的爆发。但是,两位男主人公却因为各自社会环境和性格的不同,有着各自不同的悲剧命运。在《榆》剧中,伊本认识到自己对爱比强烈的爱之后,勇敢和她共同承担起了杀子的责任,共同面对命运的惩罚,使得整个剧情得以升华。而《雷》剧中,周萍被鲁大海说成是“没有血性、半死的东西”,他迫于伦理的压力,父亲的权威和对未来的困惑而退缩,放弃了对繁漪的爱。以至于繁漪把自己对周萍强烈的爱变成了不择手段去报复的恨,铸成了全剧的悲惨结局。
  3、爱比和繁漪:爱情推动下的反叛女性形象
  爱比和繁漪是两剧中形象最为鲜活的女主人公。他们之间有更多的相似之处。“爱碧,三十五岁,丰满,充满活力。她圆圆的脸蛋很美,但这美却被一种粗俗的肉欲破坏了。她的嘴角有力、执拗,眼睛里有着一股坚决的、毫不退却的神气。身上有一种和伊本身上一样的骚动、野性和不顾一切的气质”。蘩漪呢,“一看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虽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也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5]
  在剧中,她们都大胆的追求爱情,并把它视为自己生命的全部,她们都有着惊世骇俗的反叛精神,最后都是为了爱情而毁灭了自己。她们陷入“乱伦”的爱情的原因都是因为她们有一个太过于冷酷无情的丈夫和她们本身对于自由的人性的渴望。在她们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之后,她们都做出了自己的反抗。
  在《雷》剧中,繁漪被周朴园禁锢在周家的高墙深院之内,像是生活一个不透气的“铁屋子”。她的地位如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一样,是一个“玩偶”,一个“摆设品”,一个“服从的榜样”。但是,她不甘心屈服于周朴园为她所设的“铁屋子”,在那样压抑、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她开始了自己的反抗,开始了自己追求爱情之路。她的勇敢在于她获得了自己所期望的爱情,爱情使她敢于蔑视封建礼教和伦理思想,大胆追求自由和幸福,并且不惜一切代价。这是任何一个生活在旧社会的女性所无法相比的。她是《雷雨》中,性格最独特,最复杂,最有人性的光辉的人物,但是,她却在失去自己爱情稻草之后,把强烈的爱变成了最可怕的恨,点燃了《雷雨》悲剧的导火线。做为一个旧式的中国女性,她对于旧秩序的反抗,不像爱比那样的果断和强烈。繁漪虽然有这种反抗旧传统、旧家庭的意识,但她不够勇敢,不够果断,没有与束缚她的旧婚姻彻底绝裂的勇气,她敢于向旧社会索取的只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爱情支撑。这也是她反抗的上限,她再也没有力量向前再反抗一步了,旧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虐待使得她最后只能转向自己内心的崩溃。这都是由她所处的封建的社会环境以及她自身的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榆》剧中的爱比身世凄惨,自幼丧母,过着悲惨的生活。结婚之后,她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家庭温暖,丈夫不爱自己,自己还要到别人家去做帮佣。最后,自己的孩子死了,丈夫也得病而死。她为了占有老卡伯特的农场而与之结婚,并且为了能够为这个欲望扫除障碍,她引诱了老卡伯特的小儿子伊本,并与之发生关系。她却在此时爱上了伊本,对他产生了强烈的爱情。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伊本与她产生了误会,她为了证明自己对伊本的爱情,亲手杀死了她与伊本的孩子。并在全剧最后,爱情冲破了物欲、宗教、道德、伦理的种种障碍,征服了一切,她与伊本共同承担了罪恶,让她们的爱情得到了升华。
  奥尼尔以自然主义的笔调,描写了爱比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与繁漪的反抗相比,爱比的反叛更加果断,更加理所应当。爱比有着更加独立的人格和更加不妥协的精神,她敢爱敢恨,为了爱情放弃了一切。这在当时的以金钱为主宰的美国社会是很少为人们所接受的。奥尼尔写作这个剧本的时候,正是192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荒乱时期,宗教信仰和道德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小,社会沦落为处处都是以金钱作为衡量的畸形状态。由此可见,爱比为了爱情而放弃物质的行为,正是她对于当时社会的蔑视和反抗。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
  两位作家都是通过对人性的深层把握和准确描写,为读者展示了动荡社会中的两幅相似的家庭悲剧的画卷。对于奥尼尔,他更多的把矛头指向人被物质和金钱异化的问题上,他感知到了他那个时代的“不和谐的、令人失望的、不可信的音律”,从而努力寻求人类欲求及挫败感的根本。[6]而却曹禺把“把外国悲剧中人物命运的偶然性、巧合性同中国民族戏剧故事的传奇性熔为一炉”。[7]以更加具有批判精神的姿态,展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人的人性及道德归属。用曹禺自己的话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见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与世态。……我才明白我正浮沉在无边惨痛的人海里,我要攀上高山之巅,仔仔细细地望穿、判断这些叫作‘人’的东西是美是丑,究竟有怎样复杂的个性与灵魂。”[8]
  参考文献:
  [1] [6] 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M]. 天津:南天大学出版,2003.
  [2] 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3]弗洛伊德著,赖其万译.梦的解析[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4] [美]弗洛姆著.冯川等翻译:《弗洛姆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7年。
  [5][7][8] 田本相.曹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从肯德基苏丹红、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丰田广告门、汽车召回门事件等一系列危机事件在网上被热议,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今时代,随着网络技术革新,网络社区公共自由意见市场的形成,社区论坛成员发帖、顶贴、转帖模式下的高效传播使得区域性、局部性危机事件迅速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危机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另外,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对企业的管理、产品、服务等也提出了更高的期
期刊
摘要: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我国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在布局调整中,教学点的撤并使得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学生进乡镇,小学生寄宿制出现。年幼的孩子远离父母住宿学校,学校对他们的管理不能照搬较高年级的管理模式。这些
期刊
摘要: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头衔,让日本电影《入殓师》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焦点,在欧美票房市场表现出色,但在中国市场似乎并没有那么声名赫赫。究其原因,中日在丧葬文化上始终存在差异,对于死亡、殡葬、入殓等敏感内容,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忌讳的。在东方文化中,死亡更多地带有黑暗,消极的意味。   在对《入殓师》这一影片仔细探究之后,让笔者本人对日本的丧葬文化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关键词:生 死 死亡观 入
期刊
摘要:微笑是面部表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言语交际的研究主体。它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中通用的无声的“交际世界语”,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具有其不同含义。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论述了微笑语的功能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所包含的特殊含义。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交流障碍,甚至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因此,了解和分析这种不同含义,有利于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出现,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微笑 面部表情 非语言交际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身份证核查立法上还存在着一些空白,并因此造成了公民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公民个人信息频遭泄露的严重问题。本文就我国身份证核查立法中存在的身份证核查主体与对象不明确、核查信息安全无立法保障、核查主体侵权的责任制度不完善、核查后对居民身份信息的保密规范不够明确等问题,在借鉴国外有关身份证核查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界定我国身份证核查对象, 明确核查承担主体及其责任,保障公民对于核查信息的监督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然而,通过对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交流方式的观察,我们推测声音并非一开始就在人类的表情达意中占据主导地位,声音作为交际介质的重要地位是凭借自身优势在人类进化过程里随着劳动的发展逐渐奠定的。相对其它介质,在人类交际中,声音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声音必然最终成为语言介质。  关键词:声音 语言介质 人类交际 劳动     关于语言的
期刊
摘要:关于英国湖畔派诗人之一华兹华斯,我们大都耳熟能详的不仅仅是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的自然观,不仅仅是那些干净优美的诗篇,更多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位诗人纯朴的童心,一个孤独的灵魂。  关键词:华兹华斯 童心 孤独      华兹华斯的童心思想是他自然观诗歌创作的重要桥梁,从他的诗歌《致杜鹃》、《我心跳跃》、《我们七个》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然的看到他那颗单纯跳动的童心,而从《致水仙》、《孤独的收割女》中
期刊
摘要:骑士文学是中世纪世俗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主要描述骑士的冒险之旅和典雅爱情来展现骑士精神。骑士精神不仅包括忠诚,谦卑,荣誉,勇敢,热情,谦逊和正直,而且包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冒险的虔诚献身。作为欧洲精神和文化现象,骑士精神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生活的理想方式。作为骑士文学的灵魂,骑士精神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篇主要讨论了骑士文学和骑士精神的产生背景,骑士精神的主要特点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和对其后文学和
期刊
摘要:空间批评主要涉及文学作品中的景观和空间,空间的社会属性、空间的文化属性和空间的身份属性。文本中的空间是一种多维意义的指涉系统。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分别从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三个角度反映了社会变迁时期南方贵族的没落和衰败以及新兴资本主义与旧势力之间的摩擦与冲突。主人公艾米莉便是被选中的既维护又反叛南方传统这样一个贵族代表。  关键词:空间批评 艾米莉 景观空间 社会空间
期刊
摘要:作为文艺复兴后期的玄学派诗人,安德鲁·马维尔把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以及对人世的深沉思索,结合说理的方式,采用新颖独特的意象,融入了这首《花园》诗中。本文先介绍马维尔的生平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然后结合田园诗和玄理诗的特点从大处分析此诗,再通过对文本的仔细解读,探讨此诗中“花园境界”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玄学派 田园诗 玄理诗 花园境界    一、马维尔其人其诗  安德鲁·马维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