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技术在结直肠癌个体化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为患者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直肠癌作为一种高发癌症,手术效果和化疗药物使用均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基因组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理解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并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对患者的预后和化疗药物反应进行分析,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结直肠癌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异质性,本文将介绍这一领域的新发现。遗传异质性方面主要包括微卫星不稳定(MSI)表型的分子机制与临床表现和化疗反应之间的关系;高突变亚型和零星突变与特殊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本文还将梳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AS、PI3K/AKT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以及通过与之相关的分子诊断筛选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取得更佳疗效方面的经验。并介绍检测循环肿瘤DNA (ctDNA)这一技术手段,帮助识别高危复发患者,提示化疗耐药风险;还通过动态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基因变化,进一步揭示肿瘤耐药的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手
随着近年来的肿瘤分子诊断的发展及靶向药物的推广应用,癌症治疗已经逐步进入了精准医学新时代。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和治疗充分体现了精准医学的理念,但是目前在GIST临床诊治的诸多方面(如基因突变与预后的相关性、野生型GIST的治疗策略以及耐药现象的应对等)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探索。
循证医学的兴起是从经验性医学向基于客观证据为导向的当代医学转变的重要节点。在生物医学数据大爆发的当今,新兴的大数据分析能够高效地解决生物医学和医疗卫生活动中的探索性或决策性问题。目前的问题是,我国还没有很好地开展和应用大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如临床决策或公共卫生决策,而不应该争论大数据分析是否将取代循证医学。无论是循证医学或是大数据分析,在我国最关键的基础是原始数据库的设计、建设和收集,这才是我们应
目的分析妇产科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子宫切除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用阴式子
目的 探讨微型管状牵开器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应用微型管状牵开器进行内镜脑室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人一次性成功建立工作通道,共有8例病人行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中晚期及产褥早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方法 200例孕妇,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不同分为妊娠期糖尿病A1组(70例)、妊娠期糖尿病A2组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了"精准医学计划",这意味着人类医学迈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与笔者2011年8月提出"精准减重手术"观点不谋而合,减重外科由开放到腔镜,由传统粗放外科模式到现代精准外科模式的转变,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精细术中操作、精良的术后管护以及科学随访,达到最少的术后并发症、最短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最佳的治疗效果的目标,从而为患者带来最大的益处,在未来拥有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4例)
外科治疗是炎性肠病(IBD)出现肠道并发症或内科治疗失败时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及时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外科治疗。随着外科手术操作的不断优化和手术方式的不断创新,IBD外科治疗的理念和手术方式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期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各种治疗理念和手术方式的发展历程,对深入理解及熟练掌握各类术式的适应证和手术技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随着生物制剂、腹腔镜、多学科合作等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