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丰厚语文底蕴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感能力,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表现。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形成博雅书香文化教育,养成学生儒雅气质的一个关键。那么,怎样在小学中低学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对此进行浅析。
  一、联系具体物象,培养语感
  语言的感受以感性为主体,它离不开直观生动的形象。小学中低学段语文课文大多选用浅显易懂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直观生动的具体物象来反映客观事物。中低学段语感的培养需联系具体物象,才能领会并丰富其内涵。比如,在教学《卖木雕的少年》“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一句时,教师先展示木雕图片:“你们看,这就是木雕。木雕是非洲常见的工艺品,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们大多来自民间艺人之手,常见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它又被称为‘非洲式照片’。”通过图片和教师的介绍,学生形象地认识了“非洲木雕”。接着,笔者出示四字词语“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引导学生用上这些四字词语说一说:“我看到了        的木雕。”学生会说“我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木雕”“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木雕”等等。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木雕的句子,并用横线画下来,通过反复的朗读,理解内容,感受“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再以“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为起始句、总结句进行引读。这样,通过直观的物象,结合朗读与说话训练,学生既理解了“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等词语的内涵,丰富了语言的积累,也培养了语感。
  二、加强语言理解,强化语感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中低学段语文教学的根本。对词句的理解感悟,是强化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在中低学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不仅感知语言,还加强了语言的理解,进而把课文语言的感悟与语感的训练统一起来。例如,教学“爱不释手”时,笔者先出示词语,请学生找出文中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并画下来。接着,指名学生读出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再引导学生从关键词语“释”入手,理解“爱不释手”的意思,让学生动笔,在书上画下这个词,在“释”字下面加上“△”,旁边写上“放”。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找出哪些动词可以看出“我”爱不释手,指导学生读句子,并说说作者当时的内心想法。有的学生说:“这象墩子栩栩如生,我一定得把它买下来!”有的学生说:“我想把它买下来,带回国做个纪念。”……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先引导学生理解“爱不释手”的意思,然后挖掘词语背后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作者当时喜欢但不得不放弃购买的矛盾心理,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语感训练。
  三、进行角色体验,丰富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充分感受语言文字内涵,能丰富并发展其语感能力。在教学《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少年向‘我’推销木雕”的片段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销售员推销商品的情景,演一演卖木雕的少年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进行角色体验。
  生(读):买一个吧!
  师:不管是谁来到摊点前,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会说“买一个吧”,这位少年非常热情!(板书:热情)
  师:当他发现我非常喜欢这个象墩子时,他又说——
  生:夫人,买一个吧。
  师:他诚恳地说(全班齐说)——
  生(齐):夫人,买一个吧。
  师:我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生学着语无伦次地说)
  (师评点,点明“语无伦次”的原因)
  在这里,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感受到了少年的诚恳与热情,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当时矛盾的心理。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丰富了语感。
  四、入情入境品读,升华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品词品句体悟了词句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读出句子的意境和情味;当入情入境品读时,更能进一步地理解和感悟作者运用这些词句的意蕴和精妙。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升华语感的过程。《卖木雕的少年》课中两次出现“遗憾”,但它们各有不同的含义:作者的遗憾是象墩子精美但不得不放弃购买;非洲少年的遗憾却不仅仅是文中的“我”不能购买他的工艺品,还有更深层次的遗憾。我们要带着学生深入文本,品读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感悟这两个“遗憾”的深刻内涵。当学生说从“遗憾”这个词读出少年因为作者不能买他的工艺品而遗憾时,笔者便问:“仅仅是因为‘我’没买他的工艺品吗?”生回答:“当她知道‘我’是中国人后,因为‘我’不能买而非常遗憾。”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当少年知道‘我’是中国人却不能买后而感到遗憾呢?”当学生对此感到困惑的时候,笔者适时引出有關中非友好交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学生明白了中国人民为非洲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样学生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不一样的情谊,也理解了“遗憾”背后的含义。原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少年难以用语言表达,所以“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笔者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接着通过引读、师生配乐读和齐读等不同形式指导朗读“不,不用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句话,在入情入境品读过程中,升华学生的语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李老师一直是校方和家长一致认可的模范班主任,也是教学能力很强的优秀教师,家长们都想把孩子送入李老师的班级,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李老师的班级中顺利成长。新学期伊始,班级“混入”了好些“家庭有背景”的顽劣学生,给李老师增添了不少麻烦。这些学生不仅自己不学习,还经常妨碍他人,惹是生非,无论李老师如何苦口婆心地说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都不为所动,依旧我行我素。一向颇有主意的李老师这回可愁坏了!这样一来
期刊
【教学目标】  1. 以吹泡泡活动激发儿童习作兴趣,为儿童习作创设素材。  2. 学会用连动词来描述一个活动的经过。  【教学重点】  在吹泡泡的过程中,捕捉一个个连贯的动词。  【教学难点】  用准确的连动词描述活动的经过。  【课前准备】  1. 每个学生一套吹泡泡的工具。  2. 事先拍摄吹泡泡的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板书:吹泡泡)  2.
期刊
重视数学理解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探究过程中形成有效的数学知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动手操作、课堂反馈等环节,从具体的教学实例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理解的过程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点,不断促成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理解过程  教学离不开生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实时创设生活实践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期刊
距离中考还有一个月,随着考试的临近,紧张的不止是学生,还有教师,杨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杨老师是某中学初三(3)班的班主任,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名校,每年中考升学率近乎100%,70%的学生可以升入该市的省示范高中。但是前不久的一次摸底考试,杨老师所带班级学生成绩不佳,这让她十分头疼,担心自己班级的升学率不能达到学校要求,会受到领导批评,也会影响自己的职称评聘,于是开始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甚至乱发脾气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充分交流,从而多渠道、多角度、有效地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有效
期刊
一直以来,“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争议不断,笔者认为,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而导致对所教内容的知识本质把握不当,因而导致争议的发生。  某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五上“谁先走”时,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学生从“3黄3白”的箱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球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摸完放回摇匀后再摸,让学生猜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为了证明结论,教师请学生动
期刊
依情定位  2012年7月,笔者从一所完小调到办学仅五年的县直学校——福建省长汀县第二实验小学(下简称“二实小”)主持工作。如何给学校定位,把学校打造成一所校风优良、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赞誉的品牌学校,这是摆在笔者和新班子成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实践告诉我们,办好一所学校需要一种教育智慧。笔者和新班子成员一起对学校的昨天与今天作了一番了解与研究。从中发现,此时的“二实小”有三个特点:一是创办时
期刊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2011年版课标”)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习语用文字的运用”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忽略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生对相关内容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就着急地进行所谓“语用”知识的教学的倾向。其实,“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中的“语用”学习,应该和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融为一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课文内容理解的过程中学习
期刊
课文插图(含图画、图片、照片、影印件、肖像等)是语文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发挥插图的作用,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低耗高效,师生和谐共长。  一、正确运用课文插图,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  当代研究脑生理的科学发现,人的大脑有六个信息输入通道,即视、听、尝、触、嗅、做。在被试群体中有37%的人属于触觉学习者,通过移动、触摸、行动来学习;有34%的人属于听觉学习者,借助声音和音乐来学习效
期刊
校本练习,是指基于本校师生实际、巧用校内外以及地方资源,因地制宜、以生为本而量身订制的,基于“减负提趣、适量求精”的校本个性化练习。  一、校本练习设计体现生活性  源于学生周边熟悉而亲切的生活实际的练习设计能极大激发学生完成练习的兴趣。因此,练习的设计要着眼于生活性,教师既要尊重现行教材,又要依据教材设计的目的意义,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巧用身边生活素材构思新颖而有趣的作业,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