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中国农技推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栗蘑学名灰树花,原产于深山野外,其外形美观,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有野山参之美称。栗蘑属于天然、营养、多功能食品,并具有药用功效。《神农本草》中早就对栗蘑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记载,灰树花性甘、味平、无毒,具有补虚固本,益肾抗癌、利水消肿之功效,常食能补身健体,益寿延年。栗蘑的生长分菌丝生长期和子实体生长期两个阶段。菌丝生长期是在菌袋生产厂的培养室进行避光培养,子实体生长期就是农户采购长满菌丝的菌袋进行栽培。
其他文献
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耕地面积3.68万亩,总人口超过3万人,是永安市人口最多和耕地面积最大的建制镇。境内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辖区内海拔在350 m以下的耕地有2.4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蔬菜、玉米、烟草、柑橘等,农作物收入占农民全年人均收入70%以上。
四季草莓对光周期不敏感,在温凉区域可实现一年四季挂果。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夏季气候冷凉,适宜栽培四季草莓。本文主要介绍云南四季草莓的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管理技术,为其他地区发展四季草莓提供参考。
在广西南宁地区湿热气候条件下研究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气灼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气灼病发病率低、病情指数低、果实品质优良的砧木。以“SO4”“5BB”“1103P”“夏黑”“贝达”和“美人指”6种砧木嫁接的“阳光玫瑰”以及相同树龄的自根成年树(对照)为试材,调查和测定“阳光玫瑰”葡萄的气灼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以“美人指”“SO4”“贝达”“5BB”以及“1103P”为砧木能显著降低“阳光玫瑰”的气灼病发生率,除“夏黑”有着更高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外,其他均显著
中国荔枝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世界首位,单产近年增加快但仍有较大提升潜力。相较于其产业规模,进出口贸易规模很小,且呈现净进口。2019年荔枝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征: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区域减产差异较大;产量因灾大幅下滑,价格水平达历史峰值;荔枝示范园示范效应凸现,抗风险能力显著;荔枝出口同比略减,进口小幅增加;荔枝产业引领乡村振兴,三产融合模式多样化。针对荔枝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导致比较收益下降、荔枝加工业发展滞后于产业发展需要和冷链流通成本高企阻碍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在蓝莓“夏普蓝”着果初期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进行处理,分析其对果实单果质量及主要营养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发育进程中单果质量呈双“S”型变化,其中仅75mg·L-1 NAA处理成熟果实单果质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喷施100mg·L-1 NAA对提高成熟果实的花色苷、多酚含量作用显著,而200mg·L-1 NAA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通过测定果实中元素含量,发现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100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和生产率不高的问题。基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需讨论土地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荔枝主产区广东、广西的392个农户调研数据为样本,以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来估算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和衡量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是否存在拐点,用多元函数模型进一步证实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为35.78%,荔枝种植户通过相互学习,合理利用现代化科技来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门槛模型存在单门槛值,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
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对临洮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在乡村振兴中也将持续发力。文章介绍了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优势,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武义县作为全国首批100个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单位,采取“五个一”措施扎实推进试点县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现梳理本县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秀珍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栽培量渐增的新兴食用菌[1],其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秀珍菇生产以夏季设施栽培为主、春秋自然季节生产为辅的周年生产,均是袋料出菇栽培,但真正大规模的工厂化栽培还没有实现。近年来,秀珍菇周年袋料栽培技术不断成熟,各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制约秀珍菇生产的原材料短缺特别是人工费上涨等问题日益显现。针对这一情况,作者进行了秀珍菇工厂化瓶栽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秀珍菇工厂化瓶栽技术总结如下,为相关
安吉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导向”,以发展绿色低碳农业为目标,以“肥药两制”改革、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