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平台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qiang6455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利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接入的新媒体在好奇心和探索欲极强的大学生中极受欢迎。新媒体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并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开展全新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必能极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要点,为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教育
  作者简介:李宇清(1980-),女,广西桂林人,广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夏星(1981-),男,广西桂林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研究”(课题编号:2009LSZ0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95-02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人们获取、发布和交流信息已经不再仅限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以互联网、无线通信、卫星等传播手段为依托,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据《第31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74.5%,网民中20-29岁人群占比达到30.4%。而这一年龄层次的主体人群为高校学生。高校学生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对新事物有极大的接受能力,因此信息网络时代中的新媒体,如微博、空间、微信、QQ等的应用在高校学生中极为普遍,这些新媒体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形成期的学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和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因势利导将新媒体的影响导向正面方向,发挥新媒体的特性,提高学生思想教育水平,改善思想教育效果,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
  正确认识新媒体,辨析其正面与负面作用,是将之妥善利用的前提。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虚拟性、多样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对高校学生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正确认识并利用好这些特点,能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
  一、新媒体的参与是开放的
  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和信息受众的参与是开放的,只要拥有一个能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接收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如“QQ群记录”、“微博听众”和“关注”等都是面向所有用户开放。由于这种开放的特性,各种不同文化价值观可能同时交织,当中有我们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念,也不可避免会出现那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很容易利用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和易冲动性的特点,占据学生的思想意识。[3]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新媒体的信息内容有准确把握,一旦发现非主流意识形态抬头的苗头,应该及时将观点和讨论引导到主流方向,在摒弃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教育学生识别负面信息,学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观点来思考,并且经常性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评论引导新媒体的信息内容方向,使学生能在课堂之外接受潜移默化的引导。此外新媒体空间的参与与否也都是开放的,学生认为在他们的新媒体交流环境中出现类似于课堂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思想政治的宣讲,将带来他们对思想教育的反感,进而离开思想教育工作者所在的新媒体平台,导致思想教育无法进行。因此,采取时事评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新媒体上针对发生在身边的学习生活小事,乃至国家大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就事论事的过程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观点来引导学生,避免了课堂的理论宣讲,更易于被学生们喜爱和接受。
  二、新媒体的信息流通是交互的
  新媒体实现了信息发布者和受众之间的交互沟通,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同时作为信息受众接收他人发布的信息,并且不同形式的新媒体之间的信息也是交互的,例如,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微博上发布的信息“转发”或“同步”到空间等不同新媒体平台。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交流圈子的局限性,往往不容易广泛传播,但新媒体环境中任何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能很轻易地找到与之呼应的行为个体。相同价值观的行为个体,尤其是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个体接触后,通过相互的认可和相互推动,这些负面的意识会急剧膨胀,造成重大的隐患。[4]将社会主义核心理念的主流意识形态散布于学生日常使用的主要新媒体平台中,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相互交流也会植入学生心中,逐渐壮大,从而避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侵入。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经常性地加入学生微博、空间、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以发起讨论、转载等方式,让学生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识为基础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学生能进一步在其所参与的其他新媒体平台上,利用信息的交互流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散布到新媒体的各个角落,提高高校学生教育的效果。
  三、新媒体的信息是即时的
  在传统媒体时代,一条信息经过收集、编辑、审校再到最后发布,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并且发布的消息也是经过审定的,具备相当程度真实性的信息。而新媒体的信息几乎是即时同步更新的,只要用户有所见,有所想,就可以立即将信息发布于新媒体上,并同时通过“通知”、“推送”、“关注”等形式被所有的关注者们接收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事小情,一旦被新媒体使用者发布于某个新媒体平台上,往往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被迅速地传播到各大主要新媒体平台,被所有的新媒体用户迅速知悉,其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我们对生活中身边事件的了解速度。一些虚假的、负面的信息也得益于新媒体的这一特性,在尚未证实其真实性之前就被大肆宣传,甚至被一些心怀恶意的不良分子所利用,引发恐慌和混乱,破坏社会秩序。而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深,处于心理成长的发展期,对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负面信息影响,并不自觉地成为负面信息的协助传播者。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时,必须对社会突发事件及新媒体环境的事件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及时发现负面信息流传的征兆,采取预防和疏导的手段及早消解负面信息传播的基础,减轻负面影响。而不是在负面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已经广泛传播之后,才用删减堵截的手段进行补救,这样往往会激起识别能力尚浅的学生们的反抗情绪,造成负面信息影响的强化。   四、新媒体的关系构架是虚拟的
  新媒体的所有信息来源于现实,但这些信息又以新媒体特有的方式在传播过程中被加工和变化。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在数字化平台上,通过各种电子终端,构建全新的人与人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形成有现实的构成因素,与现实却又不同,但又能使人真正可以视听、感觉的虚拟空间。[5]加上新媒体的使用者身份与现实的真实身份通常不一致,由于这种个人资料的隐秘性,使用者在新媒体上的行为特点与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有巨大的差别,用户可以在新媒体的网络、数字形式构建的非真实生活圈子中开展一种与现实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声光电等信息加工形式,营造出甚至超越现实的虚拟生活空间,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新媒体使用者的认知方式。这种虚拟化的生活空间,对自制力尚不强的大学生的影响尤其强大,容易导致他们的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界限模糊,严重妨碍大学生主体特性的发挥。虽然虚拟的世界可以弥补现实中的很多失败和遗憾,带给使用者许多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满足,但是它却使大学生的心理离开了现实流连于不真实的虚拟空间而无法自拔,甚至产生过于偏激的行为。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使用应该有一定的程度限制,不能过多依赖新媒体与学生进行沟通,必须采取面对面的真实教育为主、新媒体引导为辅的教育形式,摆正新媒体工具所处的地位,才能避免新媒体虚拟性的负面影响。
  五、新媒体的表现方式和传输内容是多样的
  传统媒体的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形式只能提供既定的信息内容。而新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涵盖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在微博、空间、微信、QQ、论坛等交流平台,由使用者多维发布的海量信息内容。新媒体上发布的每一则信息都能激起关注者的群体思考,引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激起对更多相关信息的探讨,这能让大学生以其自主意识收集整理信息,而避免鹦鹉学舌,人云亦云。[6]但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以客体性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主体性的人,也能实现客体主体化,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可能造成大学生们在过多的思想面前迷失,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新媒体信息的追从者。故高校教育工作者也要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和观点,引导他们接受那些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信息和观念,始终在相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识别新媒体信息,成为学生们在新媒体海洋中傲游的灯塔,从而达到在学生心中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精神文化需求旺盛,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批判精神;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精、新思想,也容易受各种文化、观念的冲击。随着互联网及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放,原本正面教育的效果明显降低。面对新的形势,高校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贴近学生、教育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世界观,必能极大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甘珣,肖朋.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239-24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
  [3]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88(6):64-66.
  [4]陈陆陆.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153.
  [5]石霞香.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机遇与挑战[J].高等论坛,2012,61(2):154-155.
  [6]钱文馨.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引导策略初探[J].文教资料,2011,(15):206-208.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花开花又落,春去春又回.rn踏着时光车轮,我们都要长大,都要步入社会、走向独立.rn作为当代职高生,在机遇与挑战同时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里,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在今后漫长
摘要: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加强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探索了实施“集中管理分配使用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思路,以期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全面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思路  作者简介:刘棣中(1962-),男,江苏宜兴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实验师。(广
信息技术的发展早已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为了推动报业信息化的建设,早在1996年镇江日报社就开始规划信息化的发展,并在采编业务工作中首先应用新闻采编系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很小的时候,我就跟随母亲来到父亲所在的部队。在那里,军人迷人的橄榄绿、脱俗的气质、刚健的步伐、严明的纪律以及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
摘要:1999年以来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导致我国导师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研究生导师队伍应从引进优秀人才、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和分类管理、控制导师招生数量、严格审查导师的课题方向和经费、加强导师综合素质考察、健全导师定期考核机制和杜绝导师脱离科研一线等方面着手加强建设。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导师遴选  作者简介:邹志强(1984-),男,安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途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和险阻,但只要你坚持了,努力了,那么最终等待你的将会是成功的喜悦!人生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只有不断超越、不断进步,才能战胜自我、赢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主要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然而基于其职业教育的背景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应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中之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匮乏,原因是多方面的,努力改善师生比、制定高职教育入职标准、改革现有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的在职培训是缓解这一情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  
不知何时起,习惯了这样的动作,将头尽力地向后仰,看夜晚深邃美丽的星空,即使脖子已经僵硬,我还是倔强地不肯低头。因为,我喜欢看流星划破天际时那稍纵即逝的华美瞬间,它会将
立体影像技术立体影像技术是美国《大众机械》杂志近日预测了2009年将可能出现的10大科技概念之一。它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无需眼镜也可欣赏三维画面的技术。这项技术多年来一直
以前的媒体业务边界很明显,出版社,报社,广电,各有各自独立的业务。现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些边界,不仅如此,可以说各种媒体已经从形式上的融合上升到了内容的融合。像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