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记忆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记忆是数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记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数学记忆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大程度反映在记忆能力上,培养学生的数学记忆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按照记忆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关键词:记忆数学记忆记忆能力记忆规律
   数学记忆是数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记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数学记忆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是由数学这门特定的学科所决定的。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大程度反映在记忆能力上,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记忆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学生接受老师传授知识时,许多信息不断地输入学生的大脑,通过信息加工处理后,信息就存储起来。当需要应用已有的知识时,已经输入存储的信息就会在大脑中重新反映出来,将存储的信息应用于现在的场合。无庸讳言,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活动。良好的记忆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因而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另一方面是如何将输入的信息纳入学生的信息库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为学生创立学习活动的优裕条件。
   按照记忆规律和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怎样有效地进行数学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
   一、揭示知识的精髓,培养理解记忆
   记忆以理解为基础。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牢固地记住它。要有效地进行记忆,就必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定义、定理、公式。相应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清楚每一个定义、定理、公式的本质属性和意义,揭示出数学知识的精髓,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知识真正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捕捉到数学知识,尽量地减少机械记忆,并把一些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学生常常误为。只要理解到等比数列为,,,,…,就很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
  二、讲清材料的联系,培养类比记忆
   记忆以联系为内容。把数学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类比记忆,使新旧之间的信息得以融合,组成新的记忆系统,使新的信息得到强化,无疑是一种好的记忆形式。“旧知识积累得越多,新知识联系得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联想,越容易理解和记忆新知识。”数学中有许多可供联系、类比的材料,将这些材料“串”起来组成信息链,就可以“触类旁通”。
   我们来看反三角函数的值域:
   为;为;
   为;为
   只要记住了正、余弦函数的值域,就可以通过类比记住正、余切函数的值域。“正”对“正”、“余”与“余”,后者仅仅是不能取到端点。正、余切不能取到端点是容易理解的:当,时,不存在,当然它的反函数也不存在了,余切函数也是类似的。
   三、抓住材料的特点,培养组织记忆
   记忆以组织为关键。培养和提高记忆能力,最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组织上。学生在课堂上每时每刻都在输入信息,随即对信息进行组织,即分析、加工、编码,并使之纳入已有的信息系统,或者组成新的信息系统,但重要的是,如何在数学中讲清数学材料的特点,有效地使学生对输入大脑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形成记忆网络,以便既能牢固保持,又能灵活检索。如果在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对输入信息的加工、编码,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将会是杂乱无章。即使是将知识记住了,这种记忆也是零散的,无条理的,不利于提取时的检索,因而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
   三角函数中,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与,与,与,与等几组,机械记忆有所困难。其实只要把看成是第一象限的角,那么,,,就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三象限,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的角,“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很容易就记住了。
   四、复习和运用数学知识,巩固记忆
   最后,还得回到记忆的目的上来。学习中记忆的目的是信息长时期的存储,以便于提取。为了巩固记忆,就必须与遗忘现象作斗争。一般说来,在识记之后,遗忘很快就开始了,最初一段时间不仅遗忘得快,而且遗忘得也多,以后便逐渐减慢下来,这条最根本的遗忘规律,为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发现。根据遗忘规律,为了使学生能牢固地记忆,复习是必不可少的。复习必须在识记之后“趁热打铁”及时进行,不要等遗忘了以后再去复习。复习可以增加信息的“冗余量”,使信息反复刺激大脑。但是,增加信息的冗余量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识记之后一种有机联系的复杂过程。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e的不同,表示着不同的圆锥曲线,教学中历来反映出学生记忆困难。如果对圆锥曲线和离心率进行加工、编码,却容易记忆。把圆锥曲线排列为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再将离心率e按顺序分为四种情形:e=0、01,与上面排列的圆锥曲线相对应,就得到e=0时为圆;01时为双曲线。
   提取信息是记忆的最终目的。经常提取信息使之运用,不但能时常尝试回忆,而且还能扫清信息检索的通道。根据“用进废退”原则,大脑信息时常被提取则越容易提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适当地多作一些有助于保持学生记忆和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练习是有好处的。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切不可忽视记忆能力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但一些教师过分强调活动的作用,并把这些形式当成了课堂上的主要内容,而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今天的茁壮成长和明天的可持续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有效教学”,而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是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如何在现有状况下构建有效的英语活动课?  关键词:构建,有效,英语,活动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化,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多变,实际和学生学习方式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当今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中之重。今天,我结合自已多年的教学经验就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作如下反思。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1、创设情境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英语教学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也缺乏足够量的语言输入,这十分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因此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就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说汉语,所以,体态语便成为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的必要手段。  体态语言可以让教师的讲课更加精彩,在很多时候,它的作用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它能够更生动地传授知识和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常用手势  手势语言是有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人们总是对感兴趣的事物给予高度的注意并为之吸引着,愿意积极地去从事它,进而去探索它的奥秘。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学习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既用到前面密度、重力、二力平衡、二力合成、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等有关知识,又承接了浮力知识,启发浮力的应用,是这两部分知识的桥梁。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航海船舶、盐水选种、潜水艇、热气球等),因此它是浮力应用的必备知识,是浮力应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  ⑵知道轮船、潜水艇、飞艇和密度
情感因素是人的诸多心理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不仅渗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中,而且也是触发其它心理因素的诱因和推动其它心理活动的发展的动力。数学教学不仅是一种活动,而且更是一种充满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有与学生的情感达到和谐统一,互敬互爱,并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动力,才会使学生对数学课充满兴趣。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摘 要:中职学生是现代教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本文列举了部分中职学生厌学的表现,从学生、学校及教师、家庭、社会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他们厌学的原因。  关键词:中职学生;厌学;原因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经历,各自的学习感受也应该说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正常情况来讲,学习应该是少年时一件快乐的事情。但对于今天的很多中职学生来说,学习是苦恼的事情,是令他们厌倦的事情。厌学一般指厌学情绪,厌学症对青少年的
摘要: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入手,简述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及怎样创设情境,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关键词:创设情境优化教学  创设多种情境 , 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  1、创设故事性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关系时,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另外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因为一
[摘要]作为新形势下的班主任,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试着从三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班级管理 应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借着这股东风,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似乎人们的眼光往往局限于信息技术在
【摘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研究以过程性和主体性为主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内在的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将评价与学生发展相结合,评价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全面、动态的看待学生,对评价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评价关注激励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