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与其《芳林园赋》

来源 :中华书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是看过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人,无不对剧中主人公“刘罗锅”刘墉智斗巨贪和坤的情节所吸引。孰不知在清乾隆朝与和坤作正面交锋的并非刘墉,而是左都御使、东阁大学士王杰。《清史稿》中记载:“王杰持正,恒与(和珅)忤,和坤势方赫,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后来,嘉庆皇帝查办和坤时,也是王杰挺身而出,担任主审官。王杰毫不畏惧地与和珅斗争,一方面因为其为人刚正不阿,另一方面是因为“上(乾隆)知之深,和坤虽厌之而不能去。”
  耐人寻味的是,王杰的才能被乾隆皇帝所赏识,竟是以书为缘。
  王杰,字伟人,号惺园,一号畏堂,又号葆淳。陕西韩城人。出身贫寒,自幼好学,敏锐超人,工诗文、书法,素有“文盖三江,字冠中原”之誉,通《易》学,著有《葆淳阁集》、《惺园杂说》等。乾隆二十六年(1761)殿试点为状元。初任翰林院编修,升任侍讲,五任内阁学士,历任吏、礼、工、刑、兵等各部侍郎以及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尚书房总师傅,六任会试主考,四任学政。后为东阁大学士(宰相),总理礼部。嘉庆即位,为首辅。王杰为官清正,敢于直言,被称为“真状元宰相”。嘉庆七年(1802),以病辞官。嘉庆皇帝以御制诗送行,其中两句“直道一生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可视为其一生为官的写照。《王文端公年谱》记载:“乾隆二十六年,殿试进呈卷列第三”,“高宗熟视字体如素识,以昔为尹继善缮疏,曾邀宸赏,询知人品,即拔置第一”,年仅26岁的王杰是有清以来陕西第一个状元。虽然乾隆皇帝“拔置”王杰为状元,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但是,“及引见,风度凝然,上益喜”。
  王杰书法宗赵孟頫,尤工小楷,吴修《昭代尺牍小传》谓“杰工书”,李玉芬称其“行楷有仙佛气,具富贵姿”,与张照、曹秀先齐名。《王文端公年谱》中记载:“雍正十年壬子,八岁,能书匾额大字。”梁章钜《吉安室书录》引《四朝书录》称“(王杰)辛巳成进士第—人,书名震天下矣,晚年工力益进,直入山阴之室,浑雄朗润,遂为艺苑正宗。”
  王杰《芳林园赋》行书四屏,笔法刚劲秀挺,潇洒飘逸。行笔张弛有度,结体沉稳端庄。整幅作品结字近于赵孟頫、董其昌,而又超迈大气,纵逸多姿。钟明善《艺林絮语》称此作“笔势、字势、气韵,为王右军一脉,直率、丰润处可见自家面目。”
  作品内容为摘录南朝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王融,字元长,琅琊临沂人,其文章《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在当时就极负盛名,《南齐书·王融传》载:“(永明)九年,上幸芳林园,禊宴群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该文被萧统收入《文选》。一般来说,南朝文人“气格卑弱”,笔下自然难于创造雄奇、壮阔的美学境界。他们所追求和创造的,大都是那种精致、华丽和轻柔之美,而王融的这篇骈文,写得豪迈雄健,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与雄心壮志,具有那个时代罕见的须眉丈夫气概。王杰此作摘录《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作为书写内容,自然也是其志趣的体现。
  虽然,王杰并没有像书法家那样专注于书法,但此幅书法作品豪迈雄健的文字内容与沉稳端庄又不乏潇洒飘逸的书写风格交相辉映,正是他刚直不阿、忠贞守节的人品气格与人生追求的艺术表现,他在此幅作品的书写过程中体现出的即兴随意,自然发挥,也达到了“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王官梁
其他文献
学书四十余年,经常萦环脑际的一个问题是:“书法是什么?”今天,如果有人以此为问,我将会说“书法是融汉字符号、气韵与游戏为一体的毛笔书写活动。”汉字,是书法作品的符号外壳,可感而且可见;气韵,是作品的内核精神,依附汉字符号而存在,可感而不可见;而游戏的心灵,则是令两者融合为一的催化良方。  在艺术的天地里,形式符号胜过一切雄辩。不同的符号,标志着不同的艺术门类,也象征着不同的情感意义。汉字作为中华书
期刊
沈尹默、白蕉作为20世纪突破碑学笼罩、弘扬帖学的代表性书家,在不断深入学习、领悟帖学精神并形成各自书法风格的同时,还殚精竭虑地著述了大量帖学理论文章。他们的书论以其自身成功的创作实践经验作为基础,对帖学的学习重点、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思考,开启了帖学在当代的复兴之路。  一  沈尹默书法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民国时期,在海派碑学书风盛行之际,沈尹默凭借一己之力,以其精到娴熟、气息雅正的帖学
期刊
何怀硕,1941年生于广东。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美国纽约圣若望大学艺术硕士。曾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北艺术学院、台湾师范大学美研所。出版有《怀硕三论》《煮石集》《绘画独白》《何怀硕文集》等。  这本画集距离20世纪最末一年我那本名为《心象风景》的画集刚好二十年。现在我已到俗称“喜寿”的年纪(因为草书“喜”字很像七十七)。不知不觉间,也配称老画家了。但二十年不开画展、不印画册
期刊
崔传富研习书学近三十年,真、草、隶、篆齐头并进。其正书以小楷为主,结字平正典雅,法度森严,行笔徐缓中略见浓淡,故其庄重之中多显灵秀,既端庄稳健,亦复爽朗舒泰。其章法以“势”造“意”,布局平和舒展,观之如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应该说,崔传富的小楷创作独具匠心,初具大家风范。梁启超评价正书时曾有八字:“界格森严,法书深刻。”笪重光《书筏》云:“名手无笔笔凑泊之字,书家无字字叠成之行。”崔传富的小楷創
期刊
皖雅吟社是以安徽诗人为主,以籍贯、学习、工作等方面与安徽有渊源者为辅而组成的诗社,崇尚雅正诗风。社长潘乐乐。  陈书达(一首)  宜兴团子  家乡有团子其味美难论。过年食团子风俗古已存。无人不喜食,我视若命根。早起一大碗,煮熟不待温。味美须慢嚼,味美直欲吞。食后不觉饿,力及朝复昏。食后不觉冷,热到脚后跟。村人食团子边食边串门。门前时围坐,笑语常喧村。自入公门里,饭局或推尊。珍馐横宴席,豪气纵乾坤。
期刊
如果说,在自我探索和承继传统、借鉴外来经验三者问寻找创作的突破,期望不随波逐流而能在潮流中贡献出价值,一直是我持守的心志与价值的话;那么,我的创作课题便可追溯到东海大学美术系时,接受蒋勋老师的艺术启蒙,以及向吴学让老师学习中国绘画时所察觉到的问题意识。  中国绘画在遭受西方强势文化的进逼,历经150年的冲突、交流而逐渐趋向相融,至今尚未定局,仍处于变化的过程中。吴老师毕业于杭州艺专,主张将金石画派
期刊
岑学恭一生从事山水画创作和研究,在其创作中,又以画三峡为最,他的三峡情结无以言表。他曾说:“从少年时代起,我对三峡就有着深深的向往。如今乘船漂泊在万水千山之间,饱经风霜,风帆出峡又入峡,更增加了我对三峡的一往情深。”他把对三峡的眷恋和向往之情,汇成了“直笔大斧劈皴”点写三峡,创自家样。  岑学恭爱三峡、画三峡,可谓到了痴迷的程度,为此人们尊称其为“岑三峡”。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对其艺术实践、艺
期刊
恭达老师心境极其恬淡、平静,却又深沉、多彩。谈起人生品格,他说他欣赏的品格:“正直、真诚、单纯”,再加“平实与宽容”。“一个艺术家到了一定的社会层面,要保持平常心很不容易”,他感叹着。他并不把“头衔”当回事,“艺术家最终靠作品说话,当了什么‘长’,只会助长你的优裕感,要时时清醒啊!”然而,他又坦率地表示:“这个‘长’要挂,是便于工作。职务不是荣耀,是一种责任。”看来他十分珍惜他的工作环境,他对朋友
期刊
林铨居,1963年生,台北万里人。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学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艺术史硕士结业,美国Goddard Couege跨领域艺术硕士(MFAInterdisciplinary Arts)。曾任《典藏杂志》执行编辑、东海大学美术系专任助理教授,现为专职艺术家。出版有《皇孙逸士溥心畬》《胸中有丘壑》《我经过的所在》等。  作为一个长期研究台湾当代艺术并且关注台湾水墨发展的人而言,我注意到近
期刊
1903年 癸卯 1岁  1月6日生于湖北武昌。原名稷勋,号然犀、楚凫、负翁、一枝、非叶、怀旦等。别署安处楼、然犀室、晚年易字初升,浙江萧山人。  1909年 己酉 7岁  湖北省谷城县读书。  1911年 辛亥 9岁  辛亥革命成功,随父由武昌回浙江萧山,就读于沧桥小学(私塾),师来广增。  1913年 癸丑 11岁  萧山襄庄小学,师来广增。  1915年 乙卯 13岁  萧山沧桥小学读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