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的法治建设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法治建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之路
关键词:时代坐标;法治社会;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D91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03-01
一、在创建新中国的进程中破旧立新,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框架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j经过了艰苦奋斗了创立了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政治前提和政权基础。随后,我们党又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着手创建社会主义法制,我国的法制建设由此开始。我国法制建设初期的目标是“破旧立新”,即粉碎并摒弃剥削阶级的法律思想,提出具有社会主义的法律思想和原则。第一,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存在的意义和原因。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第二,创立了比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理论。毛泽东同志深刻揭示了国体和政体的科学内涵与阶级本质,并深刻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思想。他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就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确立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立法原则。有了这些重要的法律思想和原则,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就会永远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二、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拨乱反正,确立法律的根本地位和权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深刻的自省和经验总结,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与此同时恢复国家文革以来的法制建设,使我国法治建设迈向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之后我国的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明确:“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展示了法治的基本精神,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它为依法治国成为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1982年宪法作出庄严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至此法律以根本大法的形式保障了其地位和权威
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下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方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另一方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依靠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保障其运行,从此,我国的法治走向新的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依法治国,完善法制体系建设显得格外重要。江澤民曾在1996年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而我国成功实现治国理政模式的根本转变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颁布,它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确立党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统一,由此为中国法治建设的翻开了新的一页。确立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对党中央而言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因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与法治的关系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旺和。依法执政的最终确立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大会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一战略性决策是在党在总结过去几十年经验的基础上,为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建设法治国家而做出的重大选择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迈向法治新时代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过去中国法制建设,立足新世纪国际和国内形势,首次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重视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搞改革,促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需要对法制思想教育进行宣传,对法治精神进行弘扬,对法治理念的塑造,使每个人都能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与此同时要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深化改革、提高领导干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使每一个干部都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法律制度约束权力。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标志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到了又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各项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随着国际形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也是前所未有的……只有走走依法治国之路,才能完成这一艰难但又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实践探索永无止境,创新发展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将大步走在依法治国的大道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 2012年第30期
[2]法制日报 2012年12月12日
[3]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作者简介:吕娇,(1990.2-),女,汉,陕西渭南人,单位:西安工程大学,职务: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阮怀堂,(1962.8-),男,安徽马鞍山人,副教授,西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时代坐标;法治社会;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D91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03-01
一、在创建新中国的进程中破旧立新,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框架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j经过了艰苦奋斗了创立了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政治前提和政权基础。随后,我们党又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着手创建社会主义法制,我国的法制建设由此开始。我国法制建设初期的目标是“破旧立新”,即粉碎并摒弃剥削阶级的法律思想,提出具有社会主义的法律思想和原则。第一,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存在的意义和原因。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第二,创立了比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理论。毛泽东同志深刻揭示了国体和政体的科学内涵与阶级本质,并深刻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思想。他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就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确立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立法原则。有了这些重要的法律思想和原则,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就会永远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二、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拨乱反正,确立法律的根本地位和权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深刻的自省和经验总结,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与此同时恢复国家文革以来的法制建设,使我国法治建设迈向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之后我国的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明确:“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展示了法治的基本精神,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它为依法治国成为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1982年宪法作出庄严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至此法律以根本大法的形式保障了其地位和权威
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下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方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另一方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依靠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保障其运行,从此,我国的法治走向新的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依法治国,完善法制体系建设显得格外重要。江澤民曾在1996年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而我国成功实现治国理政模式的根本转变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颁布,它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确立党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统一,由此为中国法治建设的翻开了新的一页。确立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对党中央而言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因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与法治的关系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旺和。依法执政的最终确立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大会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一战略性决策是在党在总结过去几十年经验的基础上,为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建设法治国家而做出的重大选择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迈向法治新时代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过去中国法制建设,立足新世纪国际和国内形势,首次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重视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搞改革,促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需要对法制思想教育进行宣传,对法治精神进行弘扬,对法治理念的塑造,使每个人都能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与此同时要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深化改革、提高领导干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使每一个干部都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法律制度约束权力。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标志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到了又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各项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随着国际形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也是前所未有的……只有走走依法治国之路,才能完成这一艰难但又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实践探索永无止境,创新发展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将大步走在依法治国的大道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 2012年第30期
[2]法制日报 2012年12月12日
[3]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作者简介:吕娇,(1990.2-),女,汉,陕西渭南人,单位:西安工程大学,职务: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阮怀堂,(1962.8-),男,安徽马鞍山人,副教授,西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