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嬗变拓宽大学生村官发展渠道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xin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组部、中央编办等6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为了缓解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意见》要求逐步提高面向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比例,3—5年后,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公务员的比例应达到当年公务员录用计划的15%左右。2015年一半行政村配备大学村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职务。2008年开始,这一方式在中国内地全面实施,有人将之称为“新一代知识青年下乡”。
  为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1999年,我国启动高校扩招计划,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较98年增长48%,之后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几年之后,大批学生毕业,这项本为缓解就业压力而实施的“应急”之策,却带来了新的就业难题。
  大学生村官制度应势而生,它不仅有让年轻人深入了解社会,为农村工作提供人才支撑的含义,也有缓解近年来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带来就业难题的意味。山西省在2006年提出5年内“为每个村、每个社区选配一名高校毕业生担任干部”的计划,并在2009年率先成为中国内地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的省份。
  2008年,我国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至2011年底,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数量已经高达21万人。据《人民日报》报道,大学生村官中已有3万多人进入各级党政机关,3200多人走上乡科级领导岗位,有37人当选省级党代会代表。今年更有4名大学生村官首次成为了十八大代表。
  但总体而言,“应急”之策并未有完善的规划,3年选聘期满后,大学生“村官”的“去留”,成为这些“村官”们心头的困惑。近年来,大学生村官“下不去”、“待不住”的现象也颇为严重。四川省先后选派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但现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000人,任村(社区)干部的不足500人,流失率达70%以上。
  针对这一现象,6部门近日下发的《意见》提出,要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因此,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鼓励大学生村官留村任职。任满1个聘期、当选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可参加面向优秀村干部的乡镇公务员定向考录,录用比例一般应达到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总数的70%以上。此外,任满2个聘期、当选并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满一届、考核称职以上的,经省(区、市)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可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聘用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可继续留村工作。
  《意见》还要求,在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优先聘用大学生村官,逐步提高面向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比例。经过3至5年,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公务员的比例一般应达到当年公务员录用计划的15%左右,其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的比例一般应达到30%;除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和专业限制的岗位之外,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聘工作人员一般应达到当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岗位数量的30%左右。
  《意见》同时提出,到2015年,全国有一半左右的行政村配备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第一年,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从第二年开始,考核称职、符合任职条件的,原则上应担任村“两委”委员或以上职务并明确分工,3—5年后,平均每个乡镇有2名左右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正职,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每个县(市、区)至少有3至5名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岗位性质,《意见》规定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其工作、生活补助和享受保障待遇应缴纳的相关费用等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大学生村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
  中组部等6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只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规划、政策、体制、机制,才能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人民日报》对此发表评论称,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不是解决就业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为党和国家长远发展培养可靠接班人的大业。因此,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培养和选拔力度,确保大学生村官选得优、干得好、流得动。
  与此同时,大学生村官要坚定人生选择,在农村广阔天地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让“心系三农、报效祖国、甘于奉献、创业创新”的大学生村官精神不断丰富、永远传承。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理解支持,为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使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其他文献
近日,世界银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儿童发展伙伴组织的联合考察组,前往广西都安县、青海乐都县实地考察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考察组先后参观了农村地区的5所学校,访谈了教师、学生,并与省(区)、县教育部门和专家举行了座谈。  在评估意见中,考察组指出,中国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到2600万名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效率非常惊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始于20
期刊
“白鹿乡约,德业相劝,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修其家,能伺父母,能教子弟,能守廉洁,能救患难,能决是非,能解斗争,能与利除害。”电影《白鹿原》刚开始不久,白嘉轩带领着村民一起背诵刻在祠堂石碑上的“乡约”。对于没看过小说直接看电影的观众来说,这是不被理解的。  在小说里,白鹿村族长白嘉轩带着“没有了皇帝的日子怎么过”等一大堆疑虑去向姐夫朱先生讨教,朱先生拿出一份文稿,这便是白鹿“乡约”。白嘉
期刊
不久前有条新闻:某位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并且总成绩排在专业岗位第一名的应聘者,却在准备上岗前被告知取消录用,理由是——性格内向。  关于“内向者是否适合职场生存”的话题,早已有人进行过讨论。不久前,苏珊·凯因出版了她的新作《安静:内向者在一个滔滔不绝的世界中的力量》,凯因认为,性格内向的人并不需要假装自己很外向,事实上,内向的性格也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哲学博士Jennif
期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言得之甚妙。人生一世,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有谁能一错不犯呢!余以为,人之错有些情有可原,有的甚至因势在难免,然有两错不可饶恕:贪财和迷色。  贪财者,或贪污受贿,或损公肥私,或巧取豪夺,财欲无边。迷色者,或养“小蜜”、“二奶”,或诱人妻女,或出入花街柳巷,色壑难填。此二者与认识水平高低无关,与情势所迫无缘,与知识多寡无涉,完全是人格、品质问题,故余认为不可饶恕矣!  此二
期刊
一个楚国人打算出售一颗珍珠,他用名贵的木兰、上等的熏香和翠鸟的羽毛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如此华贵的盒子吸引了一个郑国人。郑国人对盒子爱不释手,高价买了下来。可第二天郑国人回来将珍珠交给楚人说:“我买的只是盒子,不要这颗珍珠。”  “买椟还珠”的故事,出自《韩非子》一书。后人引用它,一般都是讽刺像郑人那样没有眼光,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不过,这则寓言本来指向的却是楚人,是说他营销策略出了偏差,不会卖
期刊
最近,我为一家全球顶级的专业生产高端美容产品的公司组织了一个高管团队工作坊。工作坊之前,我们让每个人都准备好分享一项近来令之受到启发的产品、服务或体验。唯一的要求是,不能和美容有关,哪怕和美容有半点关联也绝对不行。接下来的工作坊上,一位负责供应链的同事带了一张在新泽西郊外拍摄的当地木材场的照片。桌上少数几个纽约同事一开始十分困惑,但随着那位同事开始解释为什么拍这张照片以及从中得到了哪些灵感,你会发
期刊
有否想过未来的居所会因顺应你的情绪而做出改变?当你感到愤怒,墙壁立即会变为平和的绿色或蓝色?当你厌倦了毕加索的挂画,只需发出一个简单的语音指令,便可把它变成莫奈或孩子们最新的“杰作”;你亦可透过投射荧幕来接待不能亲自到访的模拟访客……在法国奥尔良的一场未来建筑设计大展中,建筑设计师们预想:当第三个千年到来时,全球一体化将进入到高度发达的阶段,人口的流动性将加强。与此同时,通讯手段日益发达,人们几乎
期刊
今年夏秋以来,钓鱼岛问题持续升温,日本政府和日本右翼人士不断上演“购岛”闹剧,罔顾我国政府和人民的一再劝告和抗议,粉墨唱和,极尽挑衅之能事,其侵占手段昭然若揭,其贪婪之心迫不及待。  那么,中日之间何来钓鱼岛之争?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呢?  先说说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钓鱼岛自古就是属于中国,这一点毫无疑义。但是一百多年以来有几个事件让日本自认为它可以拥有钓鱼岛。第一个事件是,1894年的中
期刊
日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农民状况报告”研究成果《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该报告以农民为研究对象,对涉及农民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涵盖了农民生产、生活消费、生活感受和农民经济状况指标等多项基本内容,力图呈现农民经济行为及经济活动的发展与变迁。  本项调查是依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建立的“中国百村观察平台”进行的。2009
期刊
中国的北方人,吃饭一般不吃米饭,故只以吃馒头、馍馍为吃饭。而南方产稻地区民众一般一日三餐离不开大米,不爱吃面食。我虽南人,却有点北化。因为少时穷困,老吃南瓜、山芋、杂粮,故与面食有缘。现在我的早餐,不是馄饨,就是面条。  中国人吃面始于汉代,那时面的形态不是细长而是扁平,属于面片一类的,叫作汤饼。以至古时风俗,生了男孩都要举行汤饼会。关于汤饼,古书记载很多,唐代刘禹锡和宋代苏东坡都曾经写过吃汤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