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类书与文献传承——以朱彝尊的类书观念、收藏和实践为中心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328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彝尊对兔园策的激烈批评和存而不废在清初学者中极具典型性,这种新型的类书观,代表一种博雅会通的治学蕲向.朱彝尊的曝书亭不仅富藏类书,而且在著录时拔类书与四部并列,在利用类书进行治学时则有三种表征:一是注重唐宋类书,二是选择善本,三是重视考辨.作为清初一流学者,朱彝尊不仅指导其子昆田从事类书事业,而且躬身自纂类书,他的许多著述都体现出“博综旧义”的类书特征.朱彝尊指引朱昆田编纂的《摭韵》,对康熙敕编《佩文韵府》导夫先路.同时清初类书的文献传承功绩,对清中期编修《四库全书》以及乾嘉学者对类书的重视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基于上行社会比较的自我建构让个体制造出线上展演的“完美”幻象,而美颜技术在增强个体社交自信心的同时也伴随了形象焦虑,二者的循环作用让年轻女性深陷美颜依赖.美颜依赖引发的心理落差及消极身体认知可能引发包括节食减肥和整形在内的身体实践.习惯性自拍编辑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算法对身体的控制,技术表面上为理想自我建构创造条件,实质上却带来了机械化身体形态与标准化审美等问题.为避免被媒介幻象支配、减少负面情绪及有害的身体实践,年轻女性应尝试正视和接纳真实的自我形象,并对照片编辑(美颜)软件保持适度接触.
新产品研发目标不明确,新技术试错成本过高,知识产权创新性凝练不够……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怎么办?rn为此,江苏省首创企业柔性引才制度——“科技副总”,即通过政府立项形式,鼓励全国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到江苏企业兼任“科技副总”.
期刊
进的态势,好的机遇rn《决策》: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铜陵有着深厚的产业根基,推动经济追赶跨越,铜陵具备哪些优势和底气?rn孔涛:铜陵的广大群众对加快发展怀着迫切的愿望,对能取得好成绩非常有底气.
期刊
《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一次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rn一天齐宣王问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周文王的园囿方圆有七十里大,有这样的事吗?rn孟子回答:“有这记载.”rn齐宣王说:“这也太大了吧?”孟子说:“百姓却还认为它小了.”齐宣王问:“我的捕猎场方圆才四十里,但百姓还觉得它大,这又是为什么?”
期刊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问题有诸多重要论断,从权力本质的人民性、权力作用的两面性以及权力运行的现实性出发,强调必须通过严密的法律规范和严格的体制机制来进行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真正为人民所有,为人民所用.在具体路径上,则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以规范权力运作,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并通过监督机构的高效运作和拓展公民的政治权利范围,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
长三角旅游市场和服务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应加强交流与合作,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为统领,推动长三角旅游市场和服务观念、理念、管理、信息等方面互惠协作,尽快培育一支精通旅游市场和服务运作的团队,提高长三角旅游市场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动长三角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迈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作为现代学术转型时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梁启超先生对古代类书进行了多方位的审视.出于实用的理念,其饮冰室藏书楼中收藏大量类书,为读书治学提供了巨大帮助.不同于以往学者从政治角度看待古代类书编纂,梁启超先生回归类书编纂的文化本位,从文献保存的角度溯源类书编纂.关于类书的文献价值,梁启超先生以之为从事古书辑佚的主要资料来源,并认为类书越古,保存资料价值越高.在积极参加公共图书馆创办过程中,梁启超先生提出新式类书编纂的设想,其功用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并主张编纂工作交给以图书馆学会为主的学者团体.
《渊鉴类函》是考察清初官方和主流文学观念的重要典籍.《文学部》之设立,虽采用传统的文章、学术混融不分的广义文学概念,但并非简单因袭传统,而是融入了程朱理学的内容以及弥合文、学对立的现实需要.《文学部》所收文体,比传统类书有所增加,体现了在类书构建的知识谱系中文体疆域的拓展,但只是传统诗文范围的有限拓展,词、八股、戏曲、章回小说等后起、通俗文体未能进入编者视野.全书在文献学上的贡献,是大量增补唐代以后的史料.尤其是大量引录宋诗,体现了熔铸唐宋、兼容并包的通达文学观,对清诗的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完成之后,我国进入城市与农村贫困并重阶段,贫困治理迎来历史阶段性转轨,由绝对贫困治理逐步转向相对贫困治理.在新的发展阶段,对相对贫困的治理就是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这是亟待我们去深入研究并切实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强城乡贫困治理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是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内在要求,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方案.随着时代发展城乡贫困出现新趋势:贫困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趋势明显、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转变,在一些城市人口中的贫困问题日益
农民工回流为乡村全面振兴带来崭新机遇.得益于政策机遇和市场发展创设的激励条件,内生于社会支持与自我情感合成的驱动力量,仰赖于自身多元发展优势奠定的主体基础,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具有充分可能性和现实合理性.在与乡村社会的有序互动中,回流农民工遵循“创新创业趋向”“乡村治理趋向”“社会服务趋向”“文化交融趋向”的差异化机理助推乡村振兴.然而囿于社会环境、发展空间、微观个体的约束和影响,其助推行动依然存在提升必要.为此,需遵循递进逻辑破除对应的阻滞因素,以实现现实瓶颈的整体突破和助推路径的系统优化:一要促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