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需从校园欺凌的现状与界定分析入手,在明确校园欺凌事件所造成的危害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及青少年自身方面等成因进行研究。
【关键词】校园欺凌;成因;对策
2017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关于全球校园欺凌现状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因体貌特征、性别与性取向、种族与文化差异等因素遭受欺凌的儿童和青少年有将近2.46亿。近年来,校园欺凌作为热点话题也不断被国内学者提起。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对学生欺凌做出明确界定。
《方案》明确界定:“中小学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除了《方案》中提到的发生场所的特定性、参与人群的特殊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危害的多方面外,校园欺凌还具有反复性、普遍性、不平衡性和隐蔽性。新环境下,校园欺凌呈现出欺凌事件低龄化、参与人群女性化、施暴手段残忍化、事件传播网络化等特征。另外,涉及欺凌事件的人员也区分为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
校园欺凌会使被欺凌者失去学习兴趣,成绩下降,逃课逃学甚至辍学;使其极其自卑,心理和精神压力巨大,引发抑郁症;使其容易愤怒并有报复,酗酒,和陌生人发生暴力行为,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恶性循环,甚至引发自残、自杀行为。
而对于欺凌者来说,他们在实施欺凌行为时会伴随高度的紧张感、丧失感、空虚感、罪恶感,加重个体的心理危机状态;欺凌行为具有延续性,很有可能会导致其形成畸形人格,使个体具有家庭暴力倾向,后续越轨甚至实施犯罪行为。
旁观者在目睹校园欺凌事件后,有的同学会因为没有出手阻止而感到内疚和自责,最终导致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丧失;也有的同学会在整个欺凌过程中模仿欺凌者的行为,接受错误的生活经验教训,从而习得欺凌。
校园欺凌影响校园和谐,同时也违背了人格平等的原则,剥夺了青少年在安全环境下受教育的权利,影响青少年今后成年生活,严重危害家庭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校园欺凌现象的形成原因既有同伴影响、校园氛围、媒体渲染等外部因素,又有生物遗传、人格、挫折、模仿学习、过度活动、情绪宣泄等内部因素。
(一)社会因素
青少年盲目崇拜社会帮派,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极易习得暴力行为和污言秽语;另外,负面电视节目、电影新闻、暴力书籍游戏或者色情录像的泛滥,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模仿欺凌行为;最后,校园欺凌事件的风险等级偏低,因此欺凌者行事随心所欲,肆无忌惮,社会影响恶劣。
(二)学校因素
学校过分注重应试教育,沉重的学习负担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使得许多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未得到培养;欺凌行为被发现后,学校不重视,管理缺位,甚至在教师对欺凌者合理惩戒后,竟强制要求其向欺凌者公开道歉,导致事态愈加严重。
(三)教师因素
教师的不良师德师风。有的教师变相体罚、取笑讽刺学生,有的教师泄漏学生隐私,还有的教师甚至以自己的权力与威望欺凌受其管理的学生,导致学生身心不健康发展,助长了校园欺凌现象。
(四)家庭因素
家庭冲突大,父母情感温度低,使得孩子也养成了暴力的行为习惯。许多家长形成浮躁和世俗的性格,容易培养出自私、叛逆的孩子;有些家长只关心成绩而不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不具备判断孩子是否遭受校园欺凌的常识,也不具备帮助孩子摆脱校园欺凌困扰的意识和能力,缺少维护孩子在校权益的意识。
(五)青少年自身因素
从生理上讲,青少年在成长发育时精力充沛,急需对外宣泄。从心理上讲,青少年有很强的自尊心、嫉妒心和报复心理,容易对他人的语言或行为产生曲解;另外,有些学生因不同于他人的体貌特征而受到孤立甚至侮辱;有些学生对同学的言行过分敏感,内心充满压抑和烦闷。青少年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属于归属与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当这些基本需求长期处于压抑匮乏状态,他们就会产生一些病态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一)社会应对
制定法律法规,肃清网絡媒体的不良影响,加强依法办学,完善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反校园欺凌权,加大对欺凌事件的惩戒力度。《方案》就情节轻微一般、比较恶劣且造成明显伤害、屡教不改或情节恶劣等欺凌程度,明确了对实施欺凌行为学生的不同等级的教育惩戒方式。
(二)学校应对
学校应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坚决抵制校园欺凌,使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相处的好行为;加强德育渗透和反欺凌教育,把反欺凌教育作为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心理测量的方式,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设备辅助释放和缓解消极情绪。
(三)教师应对
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公平看待所有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交际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构建健康的人格。教师应提高应对校园欺凌的素质与能力,积极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并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加以汇报,以尽可能减少减弱校园欺凌的消极后果。
(四)家庭应对
家长应为孩子营造安全、温暖、稳定的家庭氛围,以浓厚的亲情和亲子依恋关系作为基础,使家庭成为孩子心灵的归宿。进一步了解校园欺凌方面的知识,明确校园欺凌与同学之间嬉戏玩闹的区别,并在事件发生后及时传授孩子应对技巧,缓解孩子的恐惧情绪。
(五)青少年应对
青少年应注重与外界的沟通,消除孤独感、自卑等消极心理,并适当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从负面情绪的环境中抽离;使用艺术表达形式使消极情绪宣泄升华;运动释放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校园欺凌的范围不能被有意扩大,青少年之间的一般冲突也不能被无限度干预,学会处理矛盾冲突是青少年成长社会化的必要步骤,外界过度保护可能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1]Kathy Attawell.School violence and bullying: global status report[R].Seoul: UNESCO, 2017.
[2]周金燕,冯思澈.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现象的调查及分析[A].杨东平,杨旻,黄胜利.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15-229.
[3]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E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2017-11-23.
[4]孙豪.法律规制校园欺凌的若干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01):47-48.
[5]刘志杰.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6(39):181-182.
【关键词】校园欺凌;成因;对策
2017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关于全球校园欺凌现状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因体貌特征、性别与性取向、种族与文化差异等因素遭受欺凌的儿童和青少年有将近2.46亿。近年来,校园欺凌作为热点话题也不断被国内学者提起。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对学生欺凌做出明确界定。
一、校园欺凌的界定
《方案》明确界定:“中小学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除了《方案》中提到的发生场所的特定性、参与人群的特殊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危害的多方面外,校园欺凌还具有反复性、普遍性、不平衡性和隐蔽性。新环境下,校园欺凌呈现出欺凌事件低龄化、参与人群女性化、施暴手段残忍化、事件传播网络化等特征。另外,涉及欺凌事件的人员也区分为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会使被欺凌者失去学习兴趣,成绩下降,逃课逃学甚至辍学;使其极其自卑,心理和精神压力巨大,引发抑郁症;使其容易愤怒并有报复,酗酒,和陌生人发生暴力行为,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恶性循环,甚至引发自残、自杀行为。
而对于欺凌者来说,他们在实施欺凌行为时会伴随高度的紧张感、丧失感、空虚感、罪恶感,加重个体的心理危机状态;欺凌行为具有延续性,很有可能会导致其形成畸形人格,使个体具有家庭暴力倾向,后续越轨甚至实施犯罪行为。
旁观者在目睹校园欺凌事件后,有的同学会因为没有出手阻止而感到内疚和自责,最终导致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丧失;也有的同学会在整个欺凌过程中模仿欺凌者的行为,接受错误的生活经验教训,从而习得欺凌。
校园欺凌影响校园和谐,同时也违背了人格平等的原则,剥夺了青少年在安全环境下受教育的权利,影响青少年今后成年生活,严重危害家庭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校园欺凌的成因
校园欺凌现象的形成原因既有同伴影响、校园氛围、媒体渲染等外部因素,又有生物遗传、人格、挫折、模仿学习、过度活动、情绪宣泄等内部因素。
(一)社会因素
青少年盲目崇拜社会帮派,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极易习得暴力行为和污言秽语;另外,负面电视节目、电影新闻、暴力书籍游戏或者色情录像的泛滥,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模仿欺凌行为;最后,校园欺凌事件的风险等级偏低,因此欺凌者行事随心所欲,肆无忌惮,社会影响恶劣。
(二)学校因素
学校过分注重应试教育,沉重的学习负担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使得许多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未得到培养;欺凌行为被发现后,学校不重视,管理缺位,甚至在教师对欺凌者合理惩戒后,竟强制要求其向欺凌者公开道歉,导致事态愈加严重。
(三)教师因素
教师的不良师德师风。有的教师变相体罚、取笑讽刺学生,有的教师泄漏学生隐私,还有的教师甚至以自己的权力与威望欺凌受其管理的学生,导致学生身心不健康发展,助长了校园欺凌现象。
(四)家庭因素
家庭冲突大,父母情感温度低,使得孩子也养成了暴力的行为习惯。许多家长形成浮躁和世俗的性格,容易培养出自私、叛逆的孩子;有些家长只关心成绩而不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不具备判断孩子是否遭受校园欺凌的常识,也不具备帮助孩子摆脱校园欺凌困扰的意识和能力,缺少维护孩子在校权益的意识。
(五)青少年自身因素
从生理上讲,青少年在成长发育时精力充沛,急需对外宣泄。从心理上讲,青少年有很强的自尊心、嫉妒心和报复心理,容易对他人的语言或行为产生曲解;另外,有些学生因不同于他人的体貌特征而受到孤立甚至侮辱;有些学生对同学的言行过分敏感,内心充满压抑和烦闷。青少年同伴之间的人际交往属于归属与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当这些基本需求长期处于压抑匮乏状态,他们就会产生一些病态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四、校园欺凌的对策
(一)社会应对
制定法律法规,肃清网絡媒体的不良影响,加强依法办学,完善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反校园欺凌权,加大对欺凌事件的惩戒力度。《方案》就情节轻微一般、比较恶劣且造成明显伤害、屡教不改或情节恶劣等欺凌程度,明确了对实施欺凌行为学生的不同等级的教育惩戒方式。
(二)学校应对
学校应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坚决抵制校园欺凌,使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相处的好行为;加强德育渗透和反欺凌教育,把反欺凌教育作为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心理测量的方式,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设备辅助释放和缓解消极情绪。
(三)教师应对
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公平看待所有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交际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构建健康的人格。教师应提高应对校园欺凌的素质与能力,积极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并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加以汇报,以尽可能减少减弱校园欺凌的消极后果。
(四)家庭应对
家长应为孩子营造安全、温暖、稳定的家庭氛围,以浓厚的亲情和亲子依恋关系作为基础,使家庭成为孩子心灵的归宿。进一步了解校园欺凌方面的知识,明确校园欺凌与同学之间嬉戏玩闹的区别,并在事件发生后及时传授孩子应对技巧,缓解孩子的恐惧情绪。
(五)青少年应对
青少年应注重与外界的沟通,消除孤独感、自卑等消极心理,并适当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从负面情绪的环境中抽离;使用艺术表达形式使消极情绪宣泄升华;运动释放能量。
五、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校园欺凌的范围不能被有意扩大,青少年之间的一般冲突也不能被无限度干预,学会处理矛盾冲突是青少年成长社会化的必要步骤,外界过度保护可能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Kathy Attawell.School violence and bullying: global status report[R].Seoul: UNESCO, 2017.
[2]周金燕,冯思澈.北京市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现象的调查及分析[A].杨东平,杨旻,黄胜利.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15-229.
[3]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E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2017-11-23.
[4]孙豪.法律规制校园欺凌的若干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01):47-48.
[5]刘志杰.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6(39):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