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2+2”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ing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及人才培养已逐渐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课题。虽然各高校都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但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文章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探索性地提出了“2+2”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并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构建立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希望为高校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予以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大众化;“2+2”;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05-02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转向多样化的大众教育,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以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虽然各高校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符合自身特点且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难以突破,人才培养的稳定性、系统性和持续性难以保证。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成为各高校教育研究和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教育规模及目标的转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今的人才培养需求,但在探索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有:
  1.在专业设置上,很多高校盲目追求专业涵盖面大而全或追求发展热门专业,不能够依据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理环境、发展战略等结合高校自身特点,设置或调整专业,导致专业特色不鲜明,办学实力不足。
  2.大部分高校在实践环节方面依然比较薄弱,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实践的机会不多,即使能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也往往因为同质化教育,没有主体针对性,学生的个性和潜质没有充分得到挖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甚至会出现白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现象。
  3.人才培养没有系统性,部分特色培养缺乏深度和可持续性。一些实践教学或合作培养没有真正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计划和系统中,只是零散地、不规律地偶尔出现在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无法真正达到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因此,依据市场需求及高校自身特点,系统地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人才类型及“2+2”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1.人才基本类型。人才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人按行业类别把人才划分为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自主创业人才1],还有人依据教育分类把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2],本文针对本科高等教育,从社会需求角度将人才分为精英型、复合型、应用型三大人才。三大类型人才同时强调创新能力。
  2.“2+2”立体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前两年基础专业课程学习,后两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及实践锻炼,即在二年级末选择发展方向,实行分流教学,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分为精英型、复合型及应用型三大教育模块,每一个教育模块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及实践锻炼机会,大学四年级时学生可以进行更精细化的学习和实践,根据自身特长及选择的今后发展方向,进行毕业设计环节综合专业及创新等能力的学习及挖掘,为就业及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基础。三大教育模块间融会贯通,相互促进补充,联动发展。实施全方位立体的教育模式,争取做到结合社会需求及学生特点类型量身定做系列培养方式;施行学分互认制,学生可以在三大教育模块间随时转换,已达到培养多样化个性化人才的目的,最终实现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实现高校教育能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满足社会需求。
  三、构建立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措施
  1.构建模块式梯形递进课程体系,实现立交桥式培养体系。模块式课程体系就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若干教学模块,以利于相近课程内容衔接及融合。同一模块内的课程层次不同,具有梯形递进关系3]4],学生逐一进行修读,最终达到一定知识水平及能力。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即采用此种方式。同时,模块式课程体系可以更明了方便实现学分互认。三大培养模式间建立相互对应的课程体系模块,学生在自己选择的培养模式下,修读若干模块课程积累相应模块的学分,即建立自己的学分银行,当学生想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其他模式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分银行进行转读,实现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体系。
  2.加强实习环节交叉与贯通,创建立体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合理安排各类实践教学环节:课堂实践、社会实践、市场调研、企业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在保障实现专业理论、实践、创新环式贯通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的校园内外结合、学科结合、国际结合,强调各实践环节内容链式、网式立体的递进式关联,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社会认知度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可以使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提前规划,缩短适应社会及工作环境的磨合时间。
  3.创建精英班,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众化平台上的精英教育体现的是一种“质”的教育,即在大众化平台上的高层次教育,不再是量的概念。各高校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区域经济布局,通过分段贯通、联合培养、学科交叉等模式,在优势学科领域培养精英人才。针对性地选拔优秀学苗,创建“精英班”,制定独立的培养方案、教学运行机制及培养模式,注重学科专业建设是前沿性、国际性、示范性,实行因材施教、重点培养,以“优中更优,强中更强”为目标,始终保持“问题意识”,进行学习、实践、创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内在潜力,重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更新能力、自我创新能力。   4.加强专业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类型多样化,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已经趋于普遍化,加强专业融合,促进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同时,培养复合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复合型人才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科或相近专业的兴趣,渴望在专业交叉领域有所发展或创新,通过实施双学位制度、增设辅修专业、进修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索,安排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共同实践、研讨,合作完成课题、项目等,培养学生相互理解和培养合作精神的同时,拓宽并加深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及层次,达到培育“双知”或“多知”型复合人才的目的。
  5.引入“工作室制”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培养。构建校内教师和外聘专家结合的不同类型工作室培养方式,并参照研究生教学引入“导师负责制”,与统一授课相结合,将教师的研究方向、项目、课题等引入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想法,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实际项目研究和动手能力。“工作室制”和“导师负责制”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课程内容实践的平台,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和长项,适应并具有潜力引领未来行业的发展,多元化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6.加强合作教育,实现专业人才全方位培养5]。合作教育,即高校以校校联合、校企共赢、产学研基地等形式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开展实现环境设施、师资(含企业专家)队伍互惠共享,互派学生(含企业员工)进行学习交流,以课程、课题等形式完成合作培养学生的目的,实现人才无障碍培养。同时,各相关院校、企业和科研院以团体形式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研讨,解决即时问题并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探索专业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促进教育体系,切实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实力和水平,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立体需求。
  各培养方式交叉互动,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培养方式,在配套的管理、监控及评价机制下,最终实现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总之,高等教育在质量工程背景下,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特点的人才教育模式,着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切实有效地开展高等教育,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庆东.新形势下的人才分类[J].前沿,2005,(11).
  [2]严雪怡.再论人才分类与教育分类[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3]刘文清,张学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7(2).
  [4]梁建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J].科技创业,2004(增刊).
  [5]孙清立,吴翠玲.论合作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启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资产重组活动愈发频繁,资产重组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形式趋向多样化、复杂化,企业对资产重组的涉税问题越来越重视。本文介绍了资产重组的概
【摘要】学生“群体思维”对网络舆论演化过程中的多个阶段产生作用,这些作用也将会对学校与学生、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等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产生影响,探究学生群体思维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的作用关系,可以为我们引导舆论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微观解读,探究学生“群体思维”在社会化媒体中的新特征。在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发展过程中的潜伏、爆发、蔓延以及缓解四个阶段中,学生群体思维的新特征
本文从高职院校物流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入手,阐述了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正>一、创新理念,营造所区文化的浓厚氛围所区文化着力于提高劳教人员的人文素养,重塑他们的人文精神,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所区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劳教人员做有文
期刊
10月22日、2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分别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摘要:如何构建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关系,已成为当今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试图从高校管理部门的角度探索协调两者关系的方法。  关键词:科研;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74-02  一、引言  前上海大学校长、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曾指出,办学理念的核心是“拆四
建立了1种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对纺织品中百菌清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该方法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超声萃取纺织品中残留的百菌清,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
【目的】研究外源ABA和GA对苦瓜种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揭示外源ABA和GA对苦瓜种子蛋白质累积进程调控的生理机制。【方法】以密瘤小果型苦瓜MC26为材料,在花后第5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和经验,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和脑,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去不
摘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更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了一系列适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障碍;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000 文献标识码: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