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决定物联网市场规模

来源 :物联网·智慧城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蛇迎新,万物见喜。一开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不仅确立了2015年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的目标,而且提出了政府财税优惠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等一揽子财税政策措施。
  有分析人士指出,智能家居、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产业将直接受惠政策,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有望迎来新的投资机会。
  经过三年的试炼,政策上的倾向和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使物联网产业一片躁动,仅此而已,能否解决物联网发展所面临的僧多粥少困境?中小企业怎么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政府扶持?2013年及未来几年资本市场又会有什么趋势?
  “这几年资本对物联网产业观望的比较多。”中国物联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要获得政府和政策资源的扶持,不仅要有独特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而且要熟悉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规划,积极参与到当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更多的让政府了解企业,才能真正获得支持。
  政府示范工程多不是件坏事情
  记者:据您观察,2012年资本对进入物联网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民间资本是否乐意进入物联网产业?
  陈骥:资本近些年来对物联网产业观望的比较多,一方面是觉得市场培育度不够成熟,另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核心技术不强,产业无法标准化,成本高。另外,商业模式不清晰也阻碍了资本的进入。从事物联网的企业一定要思考和找到商业模式。
  我建议资本在进入物联网前,首先要找准业务定位;在业务定位以后要思考如何进行业务积累,因为物联网是一个整合的东西,不是一个企业单打独斗就能实现的,在这个上面你怎么去计量物联网的流量和物联网应用的分配;三是价值关联方,就是说和这个相关联的各方资源;四是营运模式,是用BT模式,还是BOT,或是政府投资为主,都要研究清楚;五是它的现金流什么时候能形成,这是运营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腾讯、微信引入二维码,微软收购R2,GOOGLE推出Glasess,相信资本市场对物联网的青睐应该会越来越大。中国物联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接触了国内外30多家VC和PE,对于物联网他们都抱有极大兴趣,因为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已经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了,相信未来会越来越清晰,资本助推的力量也会使得这个产业朝着更多创新,更多应用,更清晰的商业模式方向前进。
  产业发展的最高形态是金融化,随着大量资本的竞相进入,物联网产业的竞争力将不断提高。因此《意见》中的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产业的这个提法让我们感觉振奋人心。
  记者:您如何看待国务院最新出台的《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您觉得政策上的扶持是否能够解决物联网发展以来一直面临的商业模式困境?
  陈骥:与《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相比,此次出台的《意见》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按照《意见》提出的目标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产值将提速发展,在2015年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
  此外,今年是国家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4个年头。通过前几年的发展,很多地方政府和机构、企业对物联网有了各自的理解,部分地方在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上存在盲目跟风,没能做到统筹发展。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国家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出台《意见》,旨在规范产业发展,从而让物联网企业和地发政府知道各自该怎么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的中段,国家在此时出台《意见》,首先是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政府部门有了指导性的纲要,同时也是给整个物联网产业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国家希望在更高的高度理清物联网,希望协同作战,各地因地制宜,再次的强调让我们更有信心去做好物联网,也将拉动带动更多优秀的企业向物联网转型,这是很好的开始。
  希望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能对政策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尽快出台更具体的实施细则,或者组织行业机构和优秀企业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需求,完善细则。我国物联网产业要发展,关键还是要打开门办事,用开放的心态让国际范围内的优秀企业都参与进来,从而早日将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做强。
  记者:除了在政策和专利资金的支持,现阶段我国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和示范工程特别多,您怎么看待这一情况?
  陈骥:政府示范工程多不是件坏事情,至少能提升城市的智能化,建设生态城市,减少民众对能源、水等方面资源的争夺,减少废水、废气、二氧化碳等排放,同时又能以此教育和引导城市居民对物联网知识的普及。
  政府牵头能对一个产业起到一个快速推进的效果,但是要杜绝利用权力变相赢利。既要谨防地方政府以此打造物联网地产和云地产。又要根据各地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示范工程的推广,避免陷入政绩工程的陷阱里,滋生腐败,劳民伤财。
  物联网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百姓诉求结合点的产物,缺一不可。如果科技不进步,就缺乏有效的手段;如果社会停滞不前,就没有政府政策;如果百姓不需求,它就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说它一定是三合一。我们不赞成在经济特别不发达和欠发达的地区全面推广物联网或物联网应用,它们需要足够的过渡时间。
  物联网虽然有着无穷多的创新的机遇和商业模式,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说有一个框架就能解决的。需要根据城市自身的发展进行优化配置,在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城市的方方面面整合起来,从数据采集、分析,直至应用,彼此间都是互联互通的,而不是各自为政,一朝天子一朝令。
  当城市实现定位准确、统筹协同、最大化利用资源、避免劳民伤财时,既完成了当地产业升级,又促成智慧城市建设的开始。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如何真正做好,需要中央和各地政府扎扎实实规划。
  记者:物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不少企业的转型,并滋生出一批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在您看来中小企业怎么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政府扶持资源?   陈骥:中小企业的出现,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牵涉到的产业链也很长。中小企业要获得政府和政策资源的扶持,第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是不可能获得支持的;第二,是要熟悉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规划,积极参与到当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让政府更多地了解企业,才能真正获得支持。所以中小企业要获得别人的支持,首先还是要了解自己的优劣,你要让别人看到你、了解你,知道你是千什么的,能够千成什么,这样获得这些资源就会相对容易。
  从产业链上看,物联网分三个层面,一个感知层,一个传输层,一个应用层。我觉得机会可能主要集中在两头,一个是感知层、一个是应用层。传输层,因为基本上是运营商的事,中小企业在这两层机会比较大,希望中国的企业找到自身定位,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市场和资源。
  物联网是应用驱动型产业
  记者:物联网产业自涎生日起,就备受国家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支持,“物联天下”以智慧家庭、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和二维码作为主打,是基于什么考虑?
  陈骥:物联网最早应用于工业领域,而今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环节。首先,它是应用驱动型产业,所以当我们进入这个产业的时候,我们就思考我们的定位,如果纯粹从技术角度出发做爱迪生派的话,无法独立存在于目前中国的环境。所以我们选择当苹果派,以应用这个最贴近最前端的角度去挖掘未来的机会。
  其次,物联网在中国已经很多年,之所以最近几年兴起与国家经济朝着以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转移和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的成熟与大发展相契合,让物联网成为建设中国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手段。
  正是看中了这个机会,我们选择关乎民生的衣、食、住、行、游、乐、购、医八个方面入手,结合目前相对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定位于智慧家庭、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和二维码为代表的手机物联网。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也恰恰印证了我们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
  而且,物联网是一个周期长、资金需求高、资质要求高、门槛很高的产业,选择民生应用能够取得很好的市场影响力和价值作用,让每一个人切实感受到这些应用给她们生活带来的智能化和便利化。
  记者:作为一个物联网企业,“物联天下”平台与普通电商有什么不同?是否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具体有哪些?
  陈骥:物联天下一物联网应用第一平台,我们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包含智慧家庭的四大实体应用平台,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推出了好来屋——物联网智慧家庭平台,开发了目前与全球同步的基于VViFi智慧家庭的控制平台(含软件、硬件与解决方案),这套系统目前也是中国最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能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和解决后装市场的难题。
  另外,我们也于12年推出了利用物联网二维码和大印In智能手机的基于本地生活服务的移动互联网项目——维码客,目前已经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始推广。同时推出能远程遥控、监控、报警等功能的“车神”智能汽车产品和“安智星”智慧医疗产品,根据集团规划,我们将不断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找到技术成熟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四大系列产品。
  第二步,我们一直在规划基于物联网感知系统的智能电子商务平台,利用AI、体感、嗅感等技术来实现未来消费者全面感知商品的电商平台,目前进展顺利。
  智慧城市是物联网的靶心
  记者:如您所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倾斜,根本目的是为了大规模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和应用,在您看来,物联网创新和应用目前有哪些特点?
  陈骥:物联网创新和应用未来将朝着两级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行业应用的大发展,如零售行业、物流仓储利用RFID、GPS和云计算系统构建的一个智慧零售和物流的应用,又如农业利用传感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完成对传统大棚的改造,扩大市场生产力。
  另一方面是基于含有片式传感器的智能手机相关移动应用,能帮助消费者实现购物、社交、娱乐等相关需求。
  物联网现已进入导入期的一个清晰阶段,慢慢能看到实际的影子,很多应用将逐渐成为局部的大规模应用,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还有很多基于人的需求,基于社会发展的有趣好玩的应用。
  记者:物联网未来还有很多机遇,在城镇化过程中,很多楼盘也应用到了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有什么机遇?
  陈骥:智慧城市首先要是一座城市,城市是社会资源的最大聚集中心,包括财富、文化、精神文明、产值等。一座智慧的城市又要能够根据当地资源进行明确定位,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拥有高品质的生活,最高性价比地使用资源,保证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工作、娱乐等是高效的,而不是千篇一律,或总是因为堵车破坏一天的好心情,经常性的偷窃抢劫让城市脸上无光。
  新型城镇化成为新一届政府主要施政纲领,正逐渐成为市场共识,而新型城镇化区别于过去城镇化主要将体现在城镇化的智能化、精细化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如果说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仍将以基建为主,那么智慧城市将成为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标志,因此未来的投资增加或主要表现在东部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数量的提高。
  对于东部城镇来说,智慧城市建设和节能环保建设或将成为重点。包括城市建筑的节能改造以及新建节能建筑;对城市道路管网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建设的完善;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和智能网络城市的建设等等。
  这些都需要物联网的参与,智慧城市对应的物联网传感器和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将从中受益!目前已有70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住建部预计“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亿,智能交通、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将迎来庞大市场商机,“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智慧城市是物联网的靶心,而物联网是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相信无论在东部城市的质量提升,还是在西部新城镇数量的提高中,构成一个智慧城市的城市基础建设、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物联网将大显身手。   记者:物联网是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物联网还有哪些不足亟待重点突破?
  陈骥: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多元化,它形成了云态,就是大数据。大数据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数据海加上异构数据,所以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云端的东西,所以物联网最终的发展要走向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整合,其中商业价值非常之大。
  不足的地方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缺失、相关标准的不统一和应用推广成本高企,这是制约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根本。核心技术是两化的趋势,以传感器为例,中国市场目前还是以中低端传感器为主,高端传感器占有率不高,核心技术仍被外商掌握。
  标准的不统一则直接影响到市场的规模及发展的速度。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家电厂商间的标准五花八门,家电与其他控制系统的标准也不一样时,将会严重阻碍市场的进程。所以需要标准统一,众人根据标准去研发相关的通讯协议,未来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就能节省成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式。当这技术和标准问题都解决了,成本也就不是大问题。
  记者:2012年是物联网落地的一年,2013年将是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一年。2013年,市场的发展趋势将是怎么样?
  陈骥:资本从前几年的观望,到逐步在一些局部领域投入,像传感层的企业、制造型企业和一些研究型企业都有相应的资金进入,但在其他领域进展速度相对缓慢。究其原因,一是产业的导入期比较长,二是前景不是特别明显,三是企业在整个产业中到底能走多远的疑问难以回答。物联网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比传统的产业都要复杂,所以前几年资金都是小心翼翼在投。
  进入2013年后,资本会更加倾向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现在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是比较放开的;而且物联网的推进也让企业接到更多的项目,项目落地,企业也逐渐壮大自己。我相信今年和未来几年,有更多的物联网企业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机会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移动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物联网的应用,都有大的投资机会的;二是基于传感器层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做大做强的机会;三是一些新型的企业,新技术和新应用为他们插上翱翔的翅膀。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脚踏实地,研发创新技术,自然而然就容易得到资本的青睐。
  记者:您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物联网产业具有创新应用的书——《物联网狂想曲》即将出版,在这本书里,您对物联网的未来都做了哪些预言?
  陈骥:《物联网狂想曲》主要谈及物联网未来的创业机会,预测有以下几点:首先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会很大。这两块市场很多人第一时间能够接触到,而且有趣,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二是物联网和云计算和谐促进,在数据处理方面将会诞生一批优秀的企业,例如数据处理公司、存储公司,这些企业的机会非常大。
  三是未来整个中国的发展将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都将经历从尝试应用物联网到普遍使用,最终达到不得不使用的结果。该阶段未来会出现在每一个环节,但人一定不能被取代。当一个产业完成整合时,就会带动上下游和周边产业全面往这边靠,例如交通自动化了,汽车自动化也就成了常态,随后对家庭自动化就会被提上议程,希望在驾驶途中能与家庭形成互动,等整个小区全面自动化后,当住的地方和行的地方形成互动以后,其他领域就应用互动了。
  未来,只要想得到的就能实现,就怕我们想不到,且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新。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投资基金的领导者之一,赛伯乐(中国)创业投资(以下简称赛伯乐)重点关注早、中期具有强大整合平台价值的企业。与创业者建立真正的事业伙伴关系,有助于我们开拓全球化发展的视野,一起创建中国市场的领导者和国际化的大企业。  赛伯乐拥有国内外顶级风险投资的资本源泉,在中国和美国有创业、成功上市及并购的直接经验,具有全球化的发展视野,以及全球领先的IT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目前,已经投资的领域涵盖了金融、
期刊
物联网智能停车场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节点监控并反馈每个车位的状态,为车主提供人性化的引导服务(见图1),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停出车效率,降低管理运营方成本,提升停车场的客户体验。系统实现停车场的网络化管理、车位状态发布以及反向寻车等功能的同时,可通过互联网使用多客户端访问(系统架构见图2)。使停车管理与使用更加人性化,实现远程车位预订,并且可以进行本地区多个停车场联网管理以及跨区域联网管理。  
期刊
视频摘要作为图像智能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以自动或半自动的方式,通过对视频图像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从视频图像中提取出有意义的部分,并对其进行重新组合,使用户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目标视频的最大信息量,或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充分的信息。因而,在各类视频图像应用系统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唐电信集团基于最先进的图像智能技术研究成果推出的视频摘要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类视频图像应用系统所普遍面
期刊
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系统区域组网工作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0米左右的服务精度已达到GPS的同等水品,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逐渐形成,车载北斗导航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久后的11月16日,深圳市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化联盟揭牌,依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技术积累而成立的北斗时空服务平台也正式展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重大专项第一个区域示
期刊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国内上百个城市和领域快速试点和布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平衡的社会、商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如果说道路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视频监控网络就是城市的眼睛。智能、高清、联网是视频监控网络的主流,并逐渐在公共安全、交通、应急和城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据统计,各种视频摄像头已经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部署,每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从交通智能卡的发展趋势出发,重点阐述了交通智能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便捷出行、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创意文化、产业生态、绿色负载和大数据决策等七大能力,并以广东省交通一卡通为例介绍了其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践与成效。  关键词:IC卡 交通智能卡 智慧城市 城市一卡通  智慧城市指的是基于城市级整合的信息平台,实现城市相关功能协同运作的城市治理新模式,是充分利用
期刊
2012年曾多次与业内人士谈及城镇化的本质,一位企业老总的感慨让我记忆犹新。“我国过去十几年的城镇化过程,可谓是一场‘农民进城’或将农民‘市民’化的运动。如此单一的城镇化,怎能不让城市与农村产生阵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衡量城镇化的标准就是农转非,即农民大规模地转入城市。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虽然首次超过50%,但是从2000年至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0%多,城镇面积的扩张明
期刊
自1999年北京提出了“数字北京”发展规划以来,北京市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紧紧围绕“数字北京”这一主题,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使北京市的信息化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不仅顺利实施了“信息惠民”、“信息强政”、“信息兴业”三大计划和“数字奥运”专项工程,而且全面完成了“数字北京”的建设目标,在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活动及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
期刊
还记得一个多月前的11月11日吗?对于一部分国人来说,这是神奇而又疯狂的一天。这一天,无数消费者前仆后继,像打了鸡血般埋头比价各种打折促销商品,一次就把他们半年乃至全年的预算花光了;这一天,金融市场上诞生了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身家破亿者也不鲜见。于是,“‘双十一’你网购了没?”成为了隔天最热门问候语。  而这一天,一向默默无闻的移动支付也破天荒有了超标准的表现:支付宝当天实现成功交易1亿多
期刊
智慧城市无疑是当前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被赋予了缓解城市病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使命。目前很多地区都提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口号,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在我国47个副省级城市以及省会城市中,已有28座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智慧”或“智能城市”发展战略。此外,在2013年1月住建部还对外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而据相关消息称在2013年3月住建部将再次公布第二批50个试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