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时政话题研讨 助力时代新人培养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阵地,一定要提高自身站位,从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从人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学校的工作,自觉地把“育人”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要更好地完成育人工作,就必须搭建更多的平台,创新更多的载体,开设更多样而有效的课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探索体验,育才培德,提升综合素养。2019年暑期,黄冈中学组织专班在学校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整合、开发了一系列新的课程,编制了《黄冈中學2019级课程方案》,时政话题研讨就是新开发的重要课程之一。
  开展时政话题研讨的意义
  时政话题研讨是围绕当前国际、国内较有影响的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事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研读相关材料,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交流、讨论,并写出研究性文章的学习活动。扎实开展时政话题研讨,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崇高理想、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时代精英和创新人才”。
  (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立德树人,就是要德育为先,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时政话题研讨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胸怀天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在了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辉煌成就时,热情高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讨论香港骚乱事件时,忧心如焚,可以培育家国情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在探讨中美贸易战时,跃跃欲试,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培养奋斗精神,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对垃圾围城下的突围之路的思考中,自省自纠,可以加强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发展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时政话题研讨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思考社会热点,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比较鉴别、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品质,发展理性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互联网时代,信息铺天盖地,但难辨真伪。读到一篇微信文章觉得有道理,看到某个帖子观点不一样,但好像也很正确。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应该如何思辨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对每一个话题的探讨过程中,可以逐步培养说理意识,避免感情用事;学会理性怀疑,避免盲从他人;学习论证方法提升论证能力,培养理性精神;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创新能力;拓宽学科视野,学会综合学习……著名作家狄马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考试命题改革,优化考试内容,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
  时政话题研讨的内容,一般既与学生所学内容有关,又与国内国际形势、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贴近实际,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信息的获取、筛选、提炼和表达;案例设计注重设置真实的任务情境、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中美贸易战”话题研讨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美苏争霸、美日贸易争端两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应对贸易战的借鉴意义,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时,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学生方案”。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还可提高求知、思考和论辩的能力。
  如何有效开展好时政话题研讨
  时政话题研讨的参与者是学生,研讨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学生作为核心,牢牢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指导将会直接影响话题研讨的质量。
  (一)师先行
  学校成立时政话题研讨课题组,成员由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学术视野较宽的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组成。每次研讨前,课题组成员充分调研、广泛讨论、集思广益,确定供学生研讨的话题,以确保每一个话题都符合正确的政治方向,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具备探讨的价值和意义;话题确定后,指定课题组教师撰写话题研讨教学案例设计,先行研究,对研讨的话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之后课题组向年级话题研讨指导教师集中发布话题,由话题研讨教学案例设计的作者介绍各自话题研讨的背景、意义、阅读书目或文章、可研讨的方向、研讨的流程等,并回答指导教师的疑问;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前要吃透教学案例设计精神,弄清每一个话题的来龙去脉。
  (二)选准题
  每次研讨课题组会发布4个话题,指导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引导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话题。为了聚焦某一个问题,集中更多人的力量将问题研究得更透彻,每个班每次最好只选择1~2个话题。时政热点,很多时候都是较大的题材,如“美国退群对世界的影响”“一带一路助力全球发展”“精准扶贫的伟大意义”等,涉及的内容很广,信息量很大,学生难以了解得很全面。这就需要指导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确定尽可能多的小的研讨方向,引导学生在内容宽泛、开放性强的大的话题里,寻找一个小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围绕一个点力争研究得更深入一点,化大为小,“大题小做”。
  (三)开好会
  确定好研讨方案后,学生完成话题研讨要经历三个阶段:搜集、整理与话题相关的资料;自主阅读、研究相关资料,形成个人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写作小论文;举行班级交流分享会,7位同学围绕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学生只要写作了小论文,年级组就可以认定学分。但是在研究话题时,每一名学生都是围绕自己的研究方案,独立阅读、思考、研究、写作,观点难免有局限性。召开交流分享会可以将话题研讨引向深入,让学生产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进一步完善、深化自己的观点。指导教师要精心组织好交流分享会,确定好发言人,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努力使学生的收获最大化。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今天的学习已非传统意义上的接受、掌握,它更多地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思辨、发现和探究,经历了这些,才真正迈开了育人的步伐。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中学)
  责任编辑/杨万军
其他文献
2月20日凌晨,记者在《北京青年报》采访了正在值夜班的要闻版主编王林。虽然看起来很疲惫,但谈起伊拉克报道,王林的兴奋之情仍难以抑制。 从2002年11月起,王林就开始受命筹
2003年2月14日,第46届“荷赛”揭晓,《天津日报》记者祁小龙的《针灸减肥》获得了科技类单幅三等奖。 “祁小龙是谁?”这是很多摄影从业者的第一反应。2月20日晚,记者在新华
期刊
一 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发展和提升高中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价值,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策略与方法则是保障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有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有學生发展的需要。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落实国家政策的要求  是落实2003年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
期刊
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话语和批评方法正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采用生态批评视角,重新审视D.H.劳伦斯的《蛇》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征服、统治自然观”与“生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社会中获得课题为基本载体;以在研究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采取小组合作方式为基本形式的课程。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与确定是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研究性学习如何确定选题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中“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国家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共6个学分,共用108课时完成,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每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计3个学分。  研究性学习课程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它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
期刊
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撰写研究性学习的教案和学案能够保障研究性学习的落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什么要写教案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中的重要内容,从2001年起就被确定为全体普通中学生的必修课。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
期刊
针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及目前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分析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现以评促教的评估功能,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前的准备、评估中的组织和
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迭代,是通过多次甚至无数次的重复,接近一个目标,折返接近,再折返再接近,最终达到目标。它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通过不断重复完成的,但每次重复又比之前更好一点,这样一种非线性的进程。本文从社会调查类研究性课题为什么要迭代、如何迭代以及迭代后的课题应该是什么样的三个角度展开。  研究性课题为什么要迭代  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