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百年历史的吉尔吉斯陕西村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_t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30多年前,我国的一些陕甘回民,穿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到了中亚,后来分别留在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卡拉库尔、托克马克、奥什、伊塞克湖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如今,居住在中亚陕甘回民的后代东干人,还保留着我国晚清时的回民习俗,依然信仰着伊斯兰教,并虔诚地遵照穆斯林的教规和习俗做礼拜。和他们交谈,你真以为自己在黄土高原上。
  和东干人交谈,你真以为自己在黄土高原上
  在吉尔吉斯斯坦一个叫卡拉库尔的小城,几个陌生人敲开了我的门。他们说,听说这里来了位中国女人,特地跑了10多公里来看看我。我记得其中一位30多岁的汉子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中国女人,而且是站在他面前,会说汉语的中国女人。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上次来看我的那位黑明先生又来了,他说,明天一大早开车来接我,去他们的农庄看一看,那里的许多人都想见见我。
  第二天,我随黑明先生来到离卡拉库尔八九公里远的一个大农庄。离大门还有百米远,就看见道路两旁挤满了人,男女老少有上千人。姑娘都是短袄长裙绣花鞋,梳着过膝的大辫子。妇女都是盘头长裙配着长褂儿,上岁数的男人还穿着长袍,带着礼帽或者小白帽,年轻小伙西服革履,大家几乎是满身簇新。站在前面的几个人吹着唢呐,敲着锣鼓大步迎了上来。一位长者端着一碗家酿的苹果酒,还有一位妇女端着一盘油香(油饼)来到了我面前。长者说:“我代表农庄欢迎你——中国舅家来的客人。100多年了,娘家终于派人来看我们了,祖国啊,没有忘了我们……”长者最后声音都有些哽咽。一群小孩高声喊着,大清国来人了!大清国来人了!直到那一刻我才相信,这些人确实多年没有见过中国人,更没想到还来了个能说他们陕西方言的乡党(乡党,陕西方言老乡的意思)。那一刻,我顿悟出血浓于水的味道。打那时起,我知道了生活在中亚这片土地上的东干人就是晚清时迁到这里的中国回民。
  清朝同治元年至十二年(1862-1873年),当地的陕甘回民,大约有2万人穿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于1877年1878年和1879年分三批进入了中亚,后来分别留在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卡拉库尔、托克马克、奥什、伊塞克湖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据悉,当时到达那里的实际人数大约有1万人。如今,130多年过去了,居住在中亚的东干人已达15万人。生活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亚三国的东干人,跨国走亲就如赶集一样平常。
  这些人迁到了中亚后,仍然信仰着伊斯兰教,并虔诚地遵照穆斯林的教规和习俗做礼拜和去麦加朝觐。一般东干女子也不允许与当地人通婚。目前,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库尔的清真寺就是130多年前,西迁的回民自己筹集资金修建的,至今仍在使用。只是这座清真寺外表是红砖绿瓦,屋檐和屋内全是雕梁画栋,纯木结构,整个建筑是靠榫卯搭建而成,没用铁钉和水泥。风格独特,一幅大清朝建筑的模样。如无人指点,现在的人哪能想到这是一座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我曾不止一次地问东干人,你们是中国的回民,来到中亚后为什么就变成了东干的称谓呢?20年前,初次见到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历史学博士穆哈麦德·苏三洛教授时,他告诉我,东干就是指东甘,即东部甘肃的意思,他认为东干是音译词。也有人说,东于是指东岸,这些穆斯林来自黄河的东岸,由于音变,东岸变成东干了。也有人说是陕西潼关的音变,可是我还是认为东干一词和突厥语有关。在新疆,突厥语将回民一般称为通岗,来到中亚,通岗一词疑受俄语的影响,其中的t音变成d音,通变成了东,而岗音后面的ng也随着当地突厥民族的语言习惯变成了干音,随西域突厥民族的称谓,就叫成了东干。时至今日,这些晚清西迁的回民还是喜欢称自己是中国的回回或老回民,而不喜欢东干这个称谓。
  你不得不钦佩这些中国回民的聪慧和睿智,在远离祖国13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不但在中亚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且还保留着晚清中国回民和中原人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特点。听他们之间的交谈,你真以为自己回到陕西和甘肃的黄土高原上。
  130多年来,东干人与俄罗斯、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等民族共处,且在通用俄语的环境中,还基本保留了中国西北方言,同时也吸收了一些俄语及突厥语词汇。东干语中的有些词汇保留了130多年前的中国西北方言,如称商店叫铺子,管政府叫衙门,管领导人叫头子,把警察叫做衙役,把妇女叫婆娘,将路费叫盘缠,把飞机叫风船,领导副手叫做帮办,中午饭叫腰食,银行叫钱庄子,朋友叫联手,把健康叫刚强,把玩儿叫浪,印刷叫拓,出版叫出世,只有学堂而没有学校这个词。因为长期生活在多民族的文化圈子里,东干语言里已经掺杂不少其他语言的词汇,例如,把汽车叫马西纳(突厥语),把星期天叫做瓦子可列歇里也(俄语),把凉菜叫做萨拉特(俄语)。
  如今在中亚,当地人也受到东干语的影响,对凉粉、粉条、韭菜一些词的发音和叫法,完全同汉语的发音一样。总的来说,目前,东干人的语言与中国西北方言大体一致,语法结构变化也不大。但是1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社会变迁而产生的新词汇,东干人不知道,他们也基本听不懂,更不会使用。
  东干妇女的社会地位悄然发生着变化
  这么多年来,东干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为民族的生存和兴旺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30多年前,东干人的祖先是甘肃陕西一带的贫苦回民,几乎都来自纯粹的农业家庭,同中国西北的其他回民一样,他们热衷于饲养和种植,是非常优秀的菜农、园丁、花匠和工匠。来到中亚后,东干人把中国的农耕技术等带到中亚。如今,在比什凯克市和阿拉木图市的市场上,卖菜的大多都是东干人。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东干人不来卖菜,全市的人就没有菜吃了。在吉尔吉斯比什凯克市,最大的清真寺——阿历克山德罗夫卡清真寺就是东干人自己修建的,1993年就已经正式开放了。
  值得欣慰的是,在中亚生活的东干妇女的社会地位已悄然发生变化。晚清时,妇女一般不许抛头露面,更不要说读书了。今天,在中亚,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小学,随处可见东干女子的身影。她们虽然深受父辈的影响,大庭广众之下比较内敛,不会大声说笑,打闹奔跑。但是,在学校她们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吉尔吉斯国立大学的几个东干女学生,还给我背诵父辈教她们的农谚和儿歌。东干人赞美自己的家乡,至今还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卧龙口,金盆碗,骑白马,佩金鞍。   可惜由于远离祖国的时间太长,东干人几乎不会写汉字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干人借用38个斯拉夫字母拼写东干语言,创立了东干文字,开办了自己的电台和广播,出版了报纸,很好地记录东干人的生活,一些著名的东干文学家和作家创作了大量反映东干人生活的小说和诗歌,甚至剧本和戏曲。许多东干老人还能弹奏扬琴,拉二胡和板胡,吹唢呐和小号。
  东干人至今还会演唱酷似中国《茉莉花》的歌曲,100多年前,原汁原味的中国民歌在这里保存了下来,比起当今的《茉莉花》,唱词质朴动人,生活气息浓厚,他们演唱的也更悠扬婉转。东干《茉莉花》的歌词是:
  好一朵毛栗子花儿哟,毛栗子开花谁都赛不过它,我有心摘一朵戴呀,害怕那个看花人骂哟。好一朵鲜花儿哟,开开的那个鲜花香了我。我一天呢不出门,陪着那个鲜花人坐呢。哗啦啦把门开,毛栗子花儿哟,开开哪一个门的门,那一个人进来。就是那个亲人来哟……
  在中亚享有极高声望的东干文学家,一位是雅斯尔·十娃子,被誉为东干书面文学的奠基人,吉尔吉斯斯坦授予他人民诗人的称号;另一位是尔利·尔布都,是东干小说最高成就的代表,他们去世后都葬在托克马克的梢葫芦乡。
  东干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回民的婚俗
  婚礼往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殊习俗,令人惊奇的是,130多年过去了,东干人生活在中亚这片土地上,还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回民婚丧嫁娶的习俗,尤其在乡村,东干人的婚礼非常隆重,东干新娘和新郎婚礼仪式上的穿戴打扮对当今的国人来说,只有在电影电视里才能看到。
  东干新娘必须在结婚前一天开脸,这项工作一般由自己的母亲来做,就是用一根长线搅成锯形状,将新娘脸上、脖子上的汗毛全部绞尽,方才可做出嫁的头发。新娘的秀发要在头顶上挽成一个高髻,上面插着一束束鲜花,脑后的头发则用木簪支撑,做成燕尾式,这种发式俗称燕子头。这个美丽的发型做起来工序繁杂,要提前几天准备。新娘在结婚的前一天戴好,只有在晚上睡觉时方可取下。
  新娘的服饰非常艳丽,多为红色、绿色或海蓝色的大襟绣花旗袍裙,长过膝盖,裙子的裙边和袖口都绣着牡丹和海棠,彰显富贵和华丽。新娘项戴长命锁或金项链,下身是从膝盖到腿边都绣着花卉的绾腿裤,脚穿绣花连袜,绣花鞋一般是出嫁的女子自己缝制的。
  新娘的嫁妆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在婚庆日前两天要把所有的“陪房”也就是嫁妆摆在院子里,供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参观,一般有床上铺盖,几套绣花被褥,春夏秋冬的四季衣服,家用电器等,这些物品婚礼前一天要送到新郎家里。
  婚礼这天,新娘家要宴请自己的亲戚朋友以及左邻右舍。孩子们欢天喜地出来进去偷窥新娘。新娘家人宰羊杀鸡大宴宾朋,桌子上摆满了糖果和油香、馓子、甜点。主人将男女来宾分开安排入席,不同桌用餐,小孩都随着母亲。主人专门请来了节目主持人和东干歌唱家,在院子里架起喇叭。随着美妙的乐曲,客人翩翩起舞,东干人能歌善舞,有的妇女刚从厨房出来,就参加到歌舞的行列。不过东干人的习俗还是有些细小的变化,我观察到一个细节,上菜和上抓饭时,先给女客人上,然后才给男客人端过去。
  东干人婚礼上的菜肴已完全受中亚民族饮食文化的影响,一般第一道菜是羊肉汤、蒸馍或者馕饼。第二道菜是手抓饭,是用羊肉、红萝卜和洋葱焖蒸而成,美味香甜。第三道菜就是薄皮烤包或拉面炒菜,有的人家是上手抓肉。东干人一般不喝酒,用茶招待客人。客人走时,厚道的东干主人还要给他带上一些食品。
  我参加了东干人拉赫玛的婚礼,中午12点左右,男方家来接新娘子拉赫玛了。汽车驶进巷道,有人来通风报信。据说过去东干人在迎娶新娘时,新郎必须站在村口,等待新娘家人的召唤。当新娘家人手拿一块红绢高高举起,冲着新郎的方向向里划圈,意味着允许新郎前来迎娶。这时的新郎就像中了状元一样,披红戴花,在朋友的簇拥下走进新娘家。新进门的女婿总要有个见面礼,在新娘家人的引见下,新郎一一拜见客人,还得双手合十一拜到地,直到对方说“好着呢”,方可停止。如果对方不发话,新郎就要一直拜下去。
  来接拉赫玛的新郎还带着满脸的稚气,新娘拉赫玛的未婚女伴和妹妹们一下子堵住大门,索要离娘钱。新郎给每个姑娘一个红包,据说一般给一千或几百索姆不等。(45索姆兑换1美元)
  最后,伴郎带着新郎欲闯新娘的房间,这时新娘的舅舅抱着新娘拉赫玛走出了房间,新娘拉赫玛早已哭成了泪人。新郎又进了丈母娘的房间,说了几句离别和感谢的话退了出来,站在车门边等候着新娘。新娘在舅舅和姑姑的陪同下上车后,新郎才坐了进去。
  迎娶新娘的车并没有顺顺当当驶近新郎的家门,他被远远地挡在了巷道里,“幸福的惩罚”开始了,这是迎娶新娘最热闹的场景。新郎的父亲、叔叔、哥哥等夫家人脸上被画满各种图案,或满脸被涂成黑色,在新娘车前被朋友“虐待”。只有朋友们的条件得到满足,方可解脱。今天,是新郎的叔叔和堂哥被抹成大黑脸。据说,居住在中亚的东干人100多年来一直保留着这种传统的婚礼习俗。
  迎娶媳妇的男方家今天也是宾客盈门,门上挂上了大红门帐以示喜庆,大红底子上绣着两只鸳鸯,令人浮想联翩。我看见新房的婚床上躺着两个酣睡的宝宝,一男一女,意为多子多福,让人看了忍俊不止,我抓紧时机拍了下来。
其他文献
行走缅甸,你能体会到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缅甸所有的交易都现货现付,1000元一张,100万元一捆,1000万元一编织袋,一袋钱合人民币6万多元,用多少钱数多少。
天山,无论是它不寻常的过去,还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它的存在,都如同一种图腾和象征,使得这里的一切都有了光彩和生机。在气象学家的眼里,天山就像是亚欧腹地的一座巨大的湿岛,
小城玉王    如同你在任何一个天涯游子的身上都能寻到他的乡音,在新疆且末县城,南部新疆作为古丝绸商道的浓厚特征体现在它的巴扎街市上。尽管街道经纬纵横,商铺鳞次栉比,市中心有浑天仪,文化广场有青铜鼎,大理石浮雕雄浑凝重,露天舞池光彩流溢,但且末县城里人气最高的地方,却是它那土里土气的小巴扎。君未见,麻片或红布就地一铺,各色物件随手一摊,白须老汉或红裙妇人席地一坐,人气就来了。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流
唯一的"臼凹孜"传人日杰甫·库酋喀琪历史上维吾尔族人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创造性的发明制造了适应环境的生产工具和独特的生产方式。有万能工具坎土曼,木匠用
确立考虑层间作用情况下多层球状纳米系统的物理模型和电子势能满足的方程,应用格林函数法和傅立叶展开,求出多层球状纳米系统的电子势能.以CdS/HgS/CdS球状纳米系统为例,讨论了系
托普鲁克墩佛寺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小的佛寺,其保存之完整、壁画之优美、雕塑之精湛、佛堂之典雅,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让我们通过它走向消失的于阗佛国,探询古代于阗曾经的辉煌文明。  世界上最小、保存最完整的古佛寺  1500年前,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也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使一棵巨大的胡杨树突然倒地,茂密的枝叶刚好罩住了一座小佛寺。年复一年,从沙漠里刮来的风沙渐渐在倒枯的树边堆积,裹挟着
我以为深秋时节的阿尔泰山多半已经万物凋零,没曾想进入大山之后,却发现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高处是白雪,山坡上红松与白松、青翠与金黄交织,河谷恰似彩色长廊,滔滔卓尔特河则
由全球环境基金赠款资助的新疆北鲵北鲵保护监测研究与公众意识提高项目正式落户温泉县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为新疆北鲵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有利的科研支撑。
由于新疆的纬度跨度大,春化可以自南至北,由东向西,从2月份一直开放到6月份。所以民问有“新疆入一年享受两个春天”之说。  整体上来说,新疆属于干旱性气候,这种干旱区环境受雄居新疆中部的天山的影响,又形成降水分布的地区性差异。同时,天山还阻挡了南侵的冷空气,成为新疆的气候分界线,北疆属中温带,南疆属暖温带。这种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使得南北疆区域的植物种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南疆以荒漠植被为主,北疆植
塔克伊巴希古代佛教遗址坐落在今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白沙瓦东北约80公里的一座高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