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观念的更新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zxx_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高校培养的学科及专业结构、就业环境、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外,大学生个人的择业观念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因此,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择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
  
  择业观是人们关于职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择业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反映。现阶段大学生择业观存在如下问题:
  1.“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随着大学升学率的提高毕业生找工作出现了困难,但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盼望有朝一日苦尽甘来,能够出人头第。怀有毕业后有一份相对轻松、有地位、收人高的工作的大学生较多,大学生的优越感依然存在。
  2.依赖学校和家庭的消极等待思想仍未根除。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在许多人心目中已经形成定势,因此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虽有强烈的竞争愿望,但缺少竞争的勇气,当真的面对竞争时或畏首畏尾、疑虑重重,或坐等靠要,依然认为学校、社会甚至家长给自己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反之就消极沉沦。
  3.一次就业定终身观念大行其道。高校毕业生在择业目标上求稳求富,是传统就业观念的延续,在心情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我国人事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各种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将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社会将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破产、裁员、分流等会时有发生,所以大多数人企求的一次就业定终身变得不现实。
  4.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困扰着就业成功。长期以来,我
  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专业性的大学教育,并且认为大学的专业分得越细越专越好,无形中为各专业之间画上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客观上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强调专业,导致对大量工作机会的冷然相对、漠不关心或失之交臂。
  5.缺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思想准备。不愿到基层、劳动生产第一线工作。这些学生大多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从小生活
  在比较优裕的环境中。在家庭中大多又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根本没有做艰苦奋斗的思
  想准备。
  不良的就业观念一方面会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另一方面,频繁的应聘失败更会使求职者由初期的雄心壮志一改为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为再次就业增加更多的心理负担和变数。因此,转变择业观念,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加强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保持积极、乐观、务实、稳定的就业心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大学生改变择业观念的思考
  
  转变就业观念,是我国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的关键因素。部分原因是因为客观存在的矛盾制约,比如,结构性矛盾、供求信息不及时、就业机制不完善等,这种客观存在的改变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一味地被动等待客观条件的改良是不现实的。而我国存在的人才总量矛盾即供不应求的状况说明,大学生就业难更多的是因为主观上就业观念和就业大众化的现实脱节。所以,正视现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就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理想。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思想结合起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岗位,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和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并根据不断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理想,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要确定合理的理想期望值,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一时不能实现岗位目标也要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努力,先就业再择业。
  2.摒弃沉渣,树立广义的就业观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特别是普及化时期,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相对多數人的权利,接受高等教育也将是很平常的事情,大学生应逐步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素质的一种手段。对大学生而言,只要具备就业条件,无论是在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工作,还是从事个体经营;无论工作地点在农村、城镇,大学生要按市场经济需求实现多元化就业,要树立就业不分贵贱,适应社会需要,靠劳动体现自我价值的新观念,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择业氛围,走由安稳就业到竞争就业,由单一产业就业到三、二、一产业就业,由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到多种所有制单位就业或自己创业,由城市就业到城乡并举就业的路子,实现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3.与时俱进,树立动态终身择业观。大学生不要把工作仅仅看成生计,只考虑其稳定性、城市的优越性、过分关注薪水和短期效应,而应把工作看成是实现自身价值,展现自身才能,符合市场要求和促进个人、企业和社会共同进步的事业。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各种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将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社会将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破产、裁员、分流等会时有发生,所以大多数人企求的一次就业定终身变得不现实。即使已经就业,由于部分学生有学历没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缺少工作经验等原因,也不能保证不被淘汰。这就要求每个毕业生要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学习发展,要有随时有重新择业上岗的思想准备。
  4.淡化专业,树立跨专业的择业观。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的专业分得越细越好,专业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事实上,大学教育只是一种基础教育的延伸,毕业生所掌握的只是专业所涉及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大学生还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择业领域。大学生应根据个人气质、性格和特长勇于跨专业就业。对于在非本专业有特长,甚至有一些基础和实践的大学毕业生,跨专业就业更容易挖掘其潜力,发挥其特长,也能弥补高校学科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差距,以降低人力资源浪费,促进扩大就业。从就业角度来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关键,至于专业是否对口并不重要。事业的成功并不取决于学的是什么专业,而取决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5.转变依赖观念,树立自己创业性择业观。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在就业中凭能力而不单凭身份竞争岗位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就决定了毕业生就业必须抛弃特权思想,转变依赖社会、学校、家庭的观念,要依靠自身的实力,要对自己准确定位,大胆推销自己。
  大学毕业生独立或合伙创办有收益的经营性实体称为创业性就业。创业性就业是一种逐渐被认识和实践的就业类型。现在各高校都开展了创业教育,国家又为创业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这将是一条大有作为的就业之路。大学毕业生中业务素质扎实,具有创新意识,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的人群,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在国家社会需要的行业里自主创业以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也应去乡镇村做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发展,这样,既能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又能加快农村向城镇化改造,进而创造岗位。
  
  编辑:呼格
其他文献
本文从焊接接头再热裂纹的形成机理、预防措施及如何进行检验检测三个方面介绍了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焊接接头再热裂纹的研究进展。研究不同焊接工艺(焊接方法、焊接参数、消氢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高校大合并,客观上形成了中国的多校区大学。多校区办学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提升了高校的办学竞争力,但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给学生教育管理下作造成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多校区大学都是由原有的单校区大学合并、整合而来的,原有的单校区大学的学生管理特点是
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走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路子,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壮大县域实力,摆脱财力贫弱的治本之策。作为湖北省第一版图大县的房县,发展要
<正> 主持人:今年年初大家最关心两个话题,一个是汽车,一个是股市,两个都在降,车价也降,股市也降,但是降对百姓的心态影响不一样,车价降老百姓高兴。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
时至11月17日,小灵通在北京正式开通已经整整半年了,从春季以破竹之势进京,引起顾客排队购买的火爆,到夏末初秋销售的冷冷清清,再到目前市场销售速度的平稳加快,小灵通在北京市场可
在新加坡,人力资源是惟一可利用的资源,正因为如此,它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人才立国”的政策,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倍受重视,这也是新加坡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内人口素质提高如此之快的
人们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发财致富.通过职业或事业的收入.或通过投资收入积累足够的财富,以达到终生财务自由的生活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职业生涯的路径不同,对
【正】中国焊接博览会自诞生到今天已走过了20余年,但仍以朝气蓬勃的发展趋势,展示了其年青的风采、独特的魅力,为我国的焊接事业起到了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20多年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需要站在较高的思想起点去理解、去思考。单纯地从概念到概念、从逻辑到逻辑,就容易导致认识上的表面化、简单化。
去年底,宁夏商务厅传出捷报:宁夏外贸出口高速增长,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任务。据统计,1—10月,全区外贸实现进出口总值49107万美元.同比增长43.64%。其中出口3.92534亿美元.同比增长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