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因为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每年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85岁高龄的她,也是第一位摘取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送走幼女搞科研
屠呦呦之名缘于《诗经·小雅》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这不仅令人惊叹,从父亲为她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就注定要与这种神奇的蒿草连在一起。
1930年,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市,是家中5兄妹中唯一的女孩。因在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治病救人的场景,她对中医一直很感兴趣。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她被分配在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丈夫李廷钊与屠呦呦是中学同学,他曾到前苏联留学,回国到北京时,见自己曾经暗恋的女同学尚未结婚,就大胆表白,于是世间多了一个幸福家庭。婚后,冶金专家李廷钊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兼管一切家务,是个模范丈夫。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屠呦呦,在生活中是个粗线条的人,不太会照顾自己。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就焦急地打电话向丈夫求助。李廷钊骑着自行车赶了很远的路,冒着小雨来到妻子的单位宿舍,从桌子到皮箱,他一边寻找一边收拾那些杂乱的物品,证件找到了,原本乱七八糟的房间也被他拾掇得井井有条。
尽管在生活上是个马大哈,但工作中的屠呦呦一直十分严谨,兢兢业业,并有着一股拼命三娘的倔强劲儿。1969年,她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大型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代号523,志在帮助北越“打击美帝”。
国家对该项目十分重视,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时年39岁的屠呦呦因工作能力突出而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丈夫被派去云南的五七干校工作,无力照顾两个幼小的女儿,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咬牙把不到3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了宁波家乡。
这样做并非没有代价,两位自幼被送到外地寄养的女儿,被屠呦呦夫妇接回北京后,一直不愿喊爸爸妈妈,母女之间的疏离感至今尚在。
以身试药得肝病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我国从1964年就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但一直到屠呦呦加入研究组的1969年,仍和英、美、法等国一样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后,屠呦呦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入手,还走访了大批老中医。因长期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她的视力在此期间迅速下降。
研制新药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是调查收集,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由于当时研究组使用酒精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味,甚至患上了中毒性肝炎。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我是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我细细琢磨这段记载,才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屠呦呦回忆道。
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没有先进设备,只能用土办法,屠呦呦和同事们把买来的青蒿先泡一泡,再将叶子包起来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浸泡。直到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第一次用乙醚成功制取出青蒿素,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而在此之前,她和同事们在实验中已经失败过190次。
做完动物实验后发现100%有效,屠呦呦和同事们又作出一个大胆决定:为了确保安全,他们先把青蒿素试用到自己身上,以试验药的毒性。经多次亲身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一行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了30例青蒿素抗疟成功的临床效果。
在1972年3月,在“523任务”报告会上,屠呦呦公布了相关研究以及临床试验报告。随后,山东、云南等地项目组从黄花蒿等植物中提取了相似的抗疟物质。1975年,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新药研制成功,1979年通过全国鉴定,至此“523工程”大功告成,这被视为集体协作大作战的优势,也为谁是青蒿素的发明者埋下了争论的隐患。
迟来的荣誉
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升级版”的双氢青蒿素,其抗疟疗效为前者的10倍。
十几年来,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全球亿万疟疾患者的救命药。中国领导人访问非洲时,也经常特意把它带过去。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荣获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该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她因此被称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而诺奖评委会将大奖颁给屠呦呦,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
其实屠呦呦60岁时就可以退休,安享快乐的晚年生活。但已经81岁高龄的她仍在做博士生导师,每天忙碌于挚爱的科研事业中,精神矍铄,思维清晰。
“虽然把奖颁给了我,但它属于‘523项目’科研团队的每一个人……”这段获奖感言,被屠呦呦写在一张纸上,今年12月,她将带着全中国人的骄傲赴瑞典领奖。
送走幼女搞科研
屠呦呦之名缘于《诗经·小雅》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这不仅令人惊叹,从父亲为她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就注定要与这种神奇的蒿草连在一起。
1930年,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市,是家中5兄妹中唯一的女孩。因在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治病救人的场景,她对中医一直很感兴趣。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她被分配在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丈夫李廷钊与屠呦呦是中学同学,他曾到前苏联留学,回国到北京时,见自己曾经暗恋的女同学尚未结婚,就大胆表白,于是世间多了一个幸福家庭。婚后,冶金专家李廷钊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兼管一切家务,是个模范丈夫。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屠呦呦,在生活中是个粗线条的人,不太会照顾自己。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就焦急地打电话向丈夫求助。李廷钊骑着自行车赶了很远的路,冒着小雨来到妻子的单位宿舍,从桌子到皮箱,他一边寻找一边收拾那些杂乱的物品,证件找到了,原本乱七八糟的房间也被他拾掇得井井有条。
尽管在生活上是个马大哈,但工作中的屠呦呦一直十分严谨,兢兢业业,并有着一股拼命三娘的倔强劲儿。1969年,她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大型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代号523,志在帮助北越“打击美帝”。
国家对该项目十分重视,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时年39岁的屠呦呦因工作能力突出而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丈夫被派去云南的五七干校工作,无力照顾两个幼小的女儿,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咬牙把不到3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了宁波家乡。
这样做并非没有代价,两位自幼被送到外地寄养的女儿,被屠呦呦夫妇接回北京后,一直不愿喊爸爸妈妈,母女之间的疏离感至今尚在。
以身试药得肝病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我国从1964年就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但一直到屠呦呦加入研究组的1969年,仍和英、美、法等国一样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后,屠呦呦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入手,还走访了大批老中医。因长期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她的视力在此期间迅速下降。
研制新药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是调查收集,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由于当时研究组使用酒精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味,甚至患上了中毒性肝炎。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我是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我细细琢磨这段记载,才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屠呦呦回忆道。
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没有先进设备,只能用土办法,屠呦呦和同事们把买来的青蒿先泡一泡,再将叶子包起来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浸泡。直到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第一次用乙醚成功制取出青蒿素,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而在此之前,她和同事们在实验中已经失败过190次。
做完动物实验后发现100%有效,屠呦呦和同事们又作出一个大胆决定:为了确保安全,他们先把青蒿素试用到自己身上,以试验药的毒性。经多次亲身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一行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了30例青蒿素抗疟成功的临床效果。
在1972年3月,在“523任务”报告会上,屠呦呦公布了相关研究以及临床试验报告。随后,山东、云南等地项目组从黄花蒿等植物中提取了相似的抗疟物质。1975年,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新药研制成功,1979年通过全国鉴定,至此“523工程”大功告成,这被视为集体协作大作战的优势,也为谁是青蒿素的发明者埋下了争论的隐患。
迟来的荣誉
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升级版”的双氢青蒿素,其抗疟疗效为前者的10倍。
十几年来,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全球亿万疟疾患者的救命药。中国领导人访问非洲时,也经常特意把它带过去。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荣获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该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她因此被称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而诺奖评委会将大奖颁给屠呦呦,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
其实屠呦呦60岁时就可以退休,安享快乐的晚年生活。但已经81岁高龄的她仍在做博士生导师,每天忙碌于挚爱的科研事业中,精神矍铄,思维清晰。
“虽然把奖颁给了我,但它属于‘523项目’科研团队的每一个人……”这段获奖感言,被屠呦呦写在一张纸上,今年12月,她将带着全中国人的骄傲赴瑞典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