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课堂探究活动中的“问题”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那么,如何设计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设计高中数学课堂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谈几点想法。
  一、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设计问题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就要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使问题落在其最近发展区内,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切人点,如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思维的盲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等来设计问题,能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时,在引导学生复习对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后,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探究问题。
  问题1:结合身边的例子思考一下有什么方法能判定两个平面平行?比如你怎么看出教室的天花板和地面是平行的?
  问题2:请思考,黑板墙面上的边线与地面平行,能说明黑板所在的平面与地面平行吗?黑板上下的两条边线与地面平行,能说明黑板所在的平面与地面平行吗?
  问题1将探究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起来,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且让他们知道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问题2是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借助实物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发现面面平行问题的本质是线面平行,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人到解答问题的关键之处: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针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设计问题
  要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在设计探究活动的问题时,教师就需要围绕数学知识的本质设计一些有关联性、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探究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正态分布》时,笔者针对样本容量和组距不同的两个分布直方图f见图1、21.设计如下的问题。
  問题1:观察一下这两个身高分布直方图,有什么不一样?
  问题2:比较这两个直方图,分析哪一个能更好地反映七年级学生身高的分布呢?为什么?
  问题3:如何能使得直方图更好地反应我们的分布呢?
  问题4:如果不断地增加样本容量、缩小组距,那么直方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问题1、2的起点低、坡度小,有助于学生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3、4趋于一般化,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会明白:增加样本的容量会使统计数据更加丰富;缩小组距会使统计数据更加精细;直方图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数据的分布情况,这样,学生便借助这样的问题,通过探究挖掘出了知识的本质,大大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把握好恰当的时机设置问题
  在探究时,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关注他们学习的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在其疑惑之处、顿悟之时设置相关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过程中,在探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问题1:能否利用60°、45°的正余弦值来求得COS15°的值?
  问题2:COS(60°-45°)是否等于COS60°-COS45°呢?
  问题3:对于任意角A、B,是否都有COS(A-B)=cosA-COSB成立呢?
  问题4:如何求COS(A-B)?
  在思考问题1、2的过程中,学生便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有了一探究竟的欲望,这正是开展探究活动的好时机,接着笔者便给出了问题3、4.学生仿照求COS 15°的思路来验证结论论:COS(A-B)≠cosA-COSB,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建立坐标系,借助单位圆和向量的运算从数形两个角度解决问题4.得出结果:COS(A-B)=cosAcosB+sinA sinB,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进一步学会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综上所述,科学的问题有利于增强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以问题为驱动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激发其探究欲望,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文系陇东学院2019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是2019-18.职前数学教师TPACK发展研究一以陇东学院为例,
  (作者单位:金晶,陇东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王小军,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白家小学)
其他文献
证明不等式的两个基本路徑
期刊
立體几何中两类常见问题的解法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明确指出:数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建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是课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下面笔者以几道2020年高考数学应用题为例,谈一谈这类试题的特征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例1.(2020年高考全国卷I理科,第3题),如图1.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以
期刊
有关中点弦问题结论的证明及其應用
期刊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为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和成长的契机.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然成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引入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高效.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与教学内容相整合,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一、整合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素材具有及时性、新颖性和多样性的
期刊
“数”与“形”本身就是数学中较为古老的两个概念,“数”就是指数字或者数量关系;“形”就是指幾何图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在解题时,如能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因此,教师要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辅助解题。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函数既有对应的表达式,也有相应的图象,因此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函数问题
期刊
解答高中數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期刊
一道二元函数最值问题的三種解法
期刊
相比初中数学知识而言,高中数学知识越来越深奥,越来越抽象,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经验告诉我们,精彩的导入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教师要注意优化新课导入的方法,使数学课变得直观、生动、有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导
期刊
一、選择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