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宽幅条播机2BJK-6,宽幅条播、旋耕、施肥一体机2BMFZS-12/6型与普通条播机3种播种机型播种,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的出苗、分蘖影响较小。但其个体生长健壮,成穗率,1hm2穗数等性状处理间差异显著;(2)宽幅条播与普通条播相比,穗粒数较少,1hm2穗数、千粒重较高,产量也相应较高。(3)两宽幅条播处理相比,一体机型2BMFZS-12/6播种处理的产量比2BJK-6型处理略低,但差异不显著。一体机型2BMFZS-12/6集旋耕、深松、施肥、播种于一体,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小麦;不同播种方式;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49-02
播种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小麦出苗后苗全、苗匀、苗壮,后期才能取得较高的穗数,个体发育较为健壮。因此,播种看似简单却是小麦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基础,影响重大。目前关中大多数地区种植前整地不够精细,小麦出苗率低,加大播量仍是保证基本苗或者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措施,应用传统小型窄幅播种机播种容易形成籽粒扎堆、疙瘩苗现象,个体间争肥、争水、争营养,造成根少、苗弱,影响群体中个体的发育,不利于小麦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小麦宽幅条播技术将小麦的播种行幅宽由原来的2~3cm增加到7~8cm,扩大了单株生长空间,在播种量较大情况下,仍然能保证个体健壮发育。此技术已在关中地区有了一定应用,而用的多为较早研制的2BJK-6型,近两年新出现的新机型2BMFZS-12/6在原宽幅播种机基础上增加了旋耕、深松、施肥设计,一次作业更高效。本文分别采用宽幅条播机型2BJK-6、2BMFZS-12/6与普通条播技术播种,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了解小麦宽幅条播技术在关中地区的适应情况。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品种为中麦895。试验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咸阳市农科院试验地进行及户县、兴平等县市示范。设计三个处理,分别为:B1采用山东郓城生产2BMFZS-12/6型小麦宽幅播种机播种;B2采用普通条播机播种;B3采用山东郓城生产2BJK-6型小麦宽幅播种机播种;小区面积90m2(3m×30m),三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各生育期对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调查统计,收获期每个小区取5点(0.7m2/点)收获计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分蘖的影响 从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生长情况、产量因子情况(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之间基本苗、冬、春分蘖数量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的出苗、分蘖影响较小。1hm2穗数、成穗率均以B3处理最高、B2处理最低,说明宽幅条播种植的小麦分蘖能力与普通条播相似,但其个体生长健壮,分蘖消亡较少,成穗率较高,1hm2穗数较多,且处理间差异显著。
2.2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因子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 从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可以看出(表2),穗粒数以B2处理最多、B3处理最少,千粒重与穗粒数相反,与1hm2穗数相同,大小顺序为B3>B1>B2,产量大小顺序也为B3>B1>B2。由此可见,宽幅精播(B1、B3)与普通条播相比,尽管穗粒数较少,但其1hm2穗数、千粒重较高,产量也相应较高。两宽幅处理相比,B1处理1hm2穗数、千粒重较少,穗粒数较多,产量比B3处理略低,但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宽幅播种机为等行距(22~26cm)宽幅播种,比传统小行距(15~20cm)密集条播扩大了小麦单株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环境,小麦个体发育健壮,群体质量好。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种宽幅条播处理产量因子都较为协调,产量较高。
(2)2BJK-6型小麦宽幅播种机自带镇压轮,能压实播种沟,防止透风失墒,确保出苗均匀、生长整齐,且形成波浪型沟垄,有利于集雨蓄水,促苗壮根,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2BMFZS-12/6型在原有播种机基础上增加了旋耕、深松、施肥部件,一次进地能完成播种带旋耕、深松、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从试验数据看,2BMZS-8-4型较2BJK-6型播种方式下小麦产量略低,但其省时、省力,节约成本,仍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王彬龙.陕西关中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陕西农业科学,2011(2):86-87.
[2]王彬龙,蒋会利,李瑞国,等.小麦宽幅条播技术在关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12(5):12-13.
[3]王晓红.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试验示范报告.陕西农业科学,2013(4):139-140. (责编:吴祚云)
关键词:小麦;不同播种方式;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49-02
播种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小麦出苗后苗全、苗匀、苗壮,后期才能取得较高的穗数,个体发育较为健壮。因此,播种看似简单却是小麦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基础,影响重大。目前关中大多数地区种植前整地不够精细,小麦出苗率低,加大播量仍是保证基本苗或者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措施,应用传统小型窄幅播种机播种容易形成籽粒扎堆、疙瘩苗现象,个体间争肥、争水、争营养,造成根少、苗弱,影响群体中个体的发育,不利于小麦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小麦宽幅条播技术将小麦的播种行幅宽由原来的2~3cm增加到7~8cm,扩大了单株生长空间,在播种量较大情况下,仍然能保证个体健壮发育。此技术已在关中地区有了一定应用,而用的多为较早研制的2BJK-6型,近两年新出现的新机型2BMFZS-12/6在原宽幅播种机基础上增加了旋耕、深松、施肥设计,一次作业更高效。本文分别采用宽幅条播机型2BJK-6、2BMFZS-12/6与普通条播技术播种,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了解小麦宽幅条播技术在关中地区的适应情况。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品种为中麦895。试验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咸阳市农科院试验地进行及户县、兴平等县市示范。设计三个处理,分别为:B1采用山东郓城生产2BMFZS-12/6型小麦宽幅播种机播种;B2采用普通条播机播种;B3采用山东郓城生产2BJK-6型小麦宽幅播种机播种;小区面积90m2(3m×30m),三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各生育期对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调查统计,收获期每个小区取5点(0.7m2/点)收获计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分蘖的影响 从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生长情况、产量因子情况(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之间基本苗、冬、春分蘖数量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的出苗、分蘖影响较小。1hm2穗数、成穗率均以B3处理最高、B2处理最低,说明宽幅条播种植的小麦分蘖能力与普通条播相似,但其个体生长健壮,分蘖消亡较少,成穗率较高,1hm2穗数较多,且处理间差异显著。
2.2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因子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 从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可以看出(表2),穗粒数以B2处理最多、B3处理最少,千粒重与穗粒数相反,与1hm2穗数相同,大小顺序为B3>B1>B2,产量大小顺序也为B3>B1>B2。由此可见,宽幅精播(B1、B3)与普通条播相比,尽管穗粒数较少,但其1hm2穗数、千粒重较高,产量也相应较高。两宽幅处理相比,B1处理1hm2穗数、千粒重较少,穗粒数较多,产量比B3处理略低,但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宽幅播种机为等行距(22~26cm)宽幅播种,比传统小行距(15~20cm)密集条播扩大了小麦单株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环境,小麦个体发育健壮,群体质量好。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种宽幅条播处理产量因子都较为协调,产量较高。
(2)2BJK-6型小麦宽幅播种机自带镇压轮,能压实播种沟,防止透风失墒,确保出苗均匀、生长整齐,且形成波浪型沟垄,有利于集雨蓄水,促苗壮根,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2BMFZS-12/6型在原有播种机基础上增加了旋耕、深松、施肥部件,一次进地能完成播种带旋耕、深松、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从试验数据看,2BMZS-8-4型较2BJK-6型播种方式下小麦产量略低,但其省时、省力,节约成本,仍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王彬龙.陕西关中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陕西农业科学,2011(2):86-87.
[2]王彬龙,蒋会利,李瑞国,等.小麦宽幅条播技术在关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12(5):12-13.
[3]王晓红.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试验示范报告.陕西农业科学,2013(4):139-140. (责编:吴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