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少年”愿做北极星照亮他人天文梦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08eb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2日晚间,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李远走出蒙古包,沐浴在英仙座流星雨下,心潮澎湃。为这一场“空中焰火”,他特意从北京赶来。屏息抬头,银河清朗。无数颗流星划过星空,他睁大双眼,静赏着大自然摄人心魄的瑰丽。几个月前,他还在太平洋彼岸。2月14日,美国西部时间凌晨3时许,李远在闹铃声中摸黑起身,洗了把冷水脸,驱赶走困意。一万公里外,国内的一群中学生正在电脑前守着。作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护航计划”的海外学长,李远即将为他们直播科普一堂天文公益课。
  北京男孩李远是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创意研究学院物理专业的大一学生,“观星”经历始于5岁。曾在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第12届亚太地区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中折桂。高中时两次下乡支教,为当地初中生讲解天文知识。李远憧憬着,行进在探索宇宙的途中,能有幸成为一颗北极星,将自己曾接收到的温柔和善意传递给别人,成为他人追星路上的引路人,照亮并“唤醒”他们的天文梦。
  “多动儿童”到“天文偏才”
  Pleiades(昴星团)是李远的微信名和微博名,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五年级时,他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我记得爸妈带我去郊区观星时,透过望远镜看到的第一个星体就是昴星团。”幼儿园时期的李远极其淘气。其母亲回忆,“经常在沙发上跳个不停,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小学低年级时,李远不喜睡午觉,午休时间他钻到课桌下,在教室的地板上爬来爬去,一会儿戳戳这个同学的小腿、一会儿拍拍那个同学的板凳。除了“坐不住”,他的嘴巴也停不下来,“念叨个不停,我妈和老师都怀疑我有多动症。”
  于是,李远的母亲带他去了医院,医生称其并非“多动症”,只是过于淘气了些。
  然而他也有“坐得住”的时刻。幼儿园时期,李远就把《儿童百科全书》系列的天文册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内頁纸张皱皱巴巴,有的地方还脱了胶、缺了角。李远的父母发现天文画册有让儿子静下来的魔力,“有时候他可以拿着书看一下午不发出任何动静。”
  “你知道木星有几颗卫星吗?”“你知道恒星是怎么从生到死的吗?”“太阳系里的哪些行星上可能会有生命?”自打沉迷天文后,李远时常为父母科普、讲述他从画册里学来的天文基础知识。那一年他5岁,父母送给他一个小型的地平式望远镜,他常常趁天气好的时候架起来看月亮。
  小学三年级起,李远拥有了更多的科普听众。李远回忆,时任班主任并未对他的“多动”行为“另眼相看”,反而特别重视他的天文特长,“每周一次的‘十分钟队会’便由我承包了,给大家分享天文知识。大家都特别感兴趣,每次讲完我也觉得意犹未尽。”
  “引路人”
  李远说,研究天文主要是满足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而他一直在追星。“美国黄石公园、甘肃敦煌、西藏日喀则的星空是我见过最美的,下一站特别想去西藏阿里暗夜保护区。”
  于李远而言,追星路上,他的第一个“引路人”是他的父母,“不打压我的天性,亦不拔苗助长,因势利导。还经常抽出时间,陪我到郊外观星。”第二个“引路人”是上小学时期的班主任,“包容我的调皮,用爱栽培我,给我机会分享我挚爱的天文知识。”
  第三个“引路人”则是北京天文馆前馆长朱进老师。2011年12月10日晚间,“月全食”现象上演,北京天文馆前的广场上,一个男孩调试天文望远镜时的专业动作引起了朱进的注意。这个男孩就是李远。自此,10岁的李远和46岁的朱进因天文成为“忘年之交”。
  朱进曾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后改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2002年,朱进调任北京天文馆馆长,逐渐将工作重心转至科普。在李远的印象中,朱进身材魁梧,十分平易近人,李远有问题时常常请教他。这个“大叔叔”经常背着双肩包、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郊区之间。小学六年级,李远邀请朱进去学校天文社的开幕仪式,“他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
  梦想需要被“唤醒”
  高二暑假,李远和其他同学前往河北乡村某初中支教,他不讲三角函数或是英语语法,而是为学生普及天文知识。
  仲夏的夜晚,72名学生跟随着李远在学校操场上看星星。“那是什么?”一个男孩指着南方天空中的一个亮点。“是木星。”李远从他的眼眸里看到了好奇。“我告诉他们,星星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当用望远镜放大部分区域的天空时,恒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五颜六色的星云、星团亦开始显现。


  李远说,学生的眼中闪烁着欣喜和兴奋,当他看到他们脸上绽放出的笑颜时,他确信,天文学的魅力已经感染到这些学生。“为他们介绍美丽的星空时,我希望能为他们打开一扇大门。”李远期许,通过观星,他们能更加了解自然、了解宇宙以及自己,“自由、勇敢地追求心中所想,遇到挫折时能够更加谦卑、大度。”对李远来说,天文学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获得一种‘宇宙’的思维方式,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当我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时,我被它的浩瀚所吸引。我了解到大自然的威严和人类的局限性。我们是多么渺小,但渺小并不意味着自卑。因为渺小的我们,却能了解到这近乎无穷的宇宙。”
  “天文学一直是我生命中的北极星,不只让我得以目睹宇宙的壮丽图景,还滋养了我的身心,引导我渡过难关。透过天空,我更加了解自己和周遭世界。”李远说,也许天文亦能给这些孩子带来慰藉与快乐。“没有卑微的梦想,每个人都有仰望星空的权利。”未来,李远设想读博后,一边潜心“超新星”的科研工作,一边投身教育事业。
  “深受启发的我,想将自己接收到的善意和能量输出,也能成为别人追星途中的引路人,‘唤醒’他们的天文梦。”
  据《新京报》整理
其他文献
一年前,年过半百,却意外地加入到了初中母校———北京三十五中的校友足球队中,虽然和这些师兄学弟都不认识,但说起当年小口袋胡同(母校所在地)里的故事,还是津津乐道、滔滔不绝。只是……只是当年我的同班同学的下落,一片空白。  早些年,有一天路过小口袋胡同,一激动,竟径直地走进了那熟悉校园———此时的校园已经停用了,新校园挪到了新街口。所以,我有幸独自一人在静静的南北校园里待了好一段时间。一张张熟悉的面
期刊
因为今年长时间憋在家里,所以就爱胡思乱想。  今天想起了陕南的老家,想起了六排家属平房边上的那座无名小山,那是儿时驰骋的疆场,玩乐的天堂。后来有的同学考证说,小山名字叫公鸡山,很久很久以前,山顶还有一座庙,庙里也许有个老和尚。  公鸡山前的山坡靠近山顶处有两棵大核桃树,我们在那里练就了爬树摘核桃的本领。前山根有一个村庄叫叶家渡,记得爸妈说刚来厂里时,没有家属房,大家都租住在叶家渡的村民家里。为什么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05名成普林  1998年2月,我到普林斯顿大学任职。当时学校为我提供了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当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迅速。所以,我就打算研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这一系列工作都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为我们实验室树立了很好的名声。我个人也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认可,2001年被晋升为终身副教授。2003年,又晋升为终身正教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正教
期刊
近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中国硒都国际茶城内,尹炳珍来到自家的茶叶店,开始当天的“早课”:给22岁的儿子教授传统制茶技艺。  尹炳珍今年55岁,是当地的一名高级制茶技师。44年来,她坚持用传统技艺制茶,并耗时16年研制出一款“七味茶”,已申请了发明专利。  恩施州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是中国茶树原产地和“万里茶道”源头之一。据记载,茶叶在恩施已有3000多年的生产栽培历史。  由于母亲在茶厂
期刊
“那是1960年的1月19日,当时还是副连长的我,在新兵连第一次听到了雷锋的名字。新兵分配下连队前,雷锋作为新兵代表发言。个子矮,但精神饱满,有一张春天般的灿烂笑脸,这是雷锋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退休后居住在上海的雷锋当年连长虞仁昌,虽已年过九旬,但每次一讲起雷锋,总禁不住眼含热泪,深情不已。小个子雷锋总是面带微笑  虞老1949年入伍,1950年入党。他当年亲自把雷锋从新兵连接回连队,后又任命
期刊
“绣在指间”,这是“行走的非遗集市”里苏绣摊位的招牌。  在摊位上,有形状各异的十几个苏绣成品,山水、荷花、银杏与锦鲤甚至萌萌的招财猫都成了传统苏绣上的新图案。这个摊位是由全国青联委员、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郁丽勤姐妹绣庄的年轻绣娘吕小怡摆放的。“我想做年轻人喜欢的刺绣,能让传统手艺也成为一种流行元素。”她说。  2016年,凭借“个性化创意苏绣”,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期刊
在东京奥运会确认延期后,中国田径(跳高)名将张国伟,成为了第一个正式宣布退役的中国知名运动员(他曾被认为是刘翔退役后,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刘翔”的中国田径运员)。4月5日,曾跳出过3米38好成绩的张国伟在其有着300多万粉丝的微博上,发布消息说:“对不起,我真的跳不动了,我决定退役了。”  除了运动成绩十分突出以外,张国伟还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运动员,经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让人看上去觉得有些搞怪的行
期刊
不知不覺,又到了黄昏。从早到晚,一直都在忙个不停。究竟干了什么,自己也不清楚。尽管“生涯都是闲家具”(担当和尚语),但还是要“无事忙”,以免落入“顽空”状态。忙时愈闲,闲时愈忙。其实,这才是人应该有的生活状态。  刚一起床,就想着今天有一个重要事要做,学院有一节微信课要上,得赶紧准备一下。既然退休了,就应该闲下来,待在家里写写画画,自娱自乐。但“我辈岂是蓬蒿人”,又接受了学院的返骋,还得一如既往—
期刊
常言道,忙时愈闲,闲时愈忙,这才是生活应有的态度。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最无奈的就是今年的疫情了。它对谁都是一样的,都不能避免。自打一过年,人们就得被迫宅在家里,无论什么人都得耐着性子宅在家里盼着疫情早点过去。但是疫情期间,对于像我这样一贯喜欢游走的人就是个意外的休养期。  因为,文人自有文人乐趣,动静相宜。赶上此时,正好每天宅在家里。明窗净几,泡一杯清茶,燃一炉沉香屑,摸摸案上摆放的文石,蒲草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