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制度的演进及发展方向

来源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wk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室制度作为一种体制内的创业方式,是广电行业人事制度的重大创新.工作室打破了原有机构、部门、编制、身份限制,使人才流动趋于良性,实现了内容、产品、运营、技术服务、项目活动等各专业岗位的协同合作、共赢互利,成为创造价值的全新组织单元.工作室为传统广电和网络视听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工作室制度面临版权划分、经营风险和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等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迭代升级,股份制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山西彩塑内容广泛,历史源远流长,遍布全省各地.双林寺彩塑造像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大都为明代重建和修整的遗存,保存得较为完整,是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精华,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和学者争相研究.金刚造像在所有彩塑造像中非常突出,人物造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四大金刚的造型、独特的神韵以及服饰色彩特征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其最主要的艺术特征为造型动态夸张、装饰纹样丰富多样、色彩鲜艳.
本文在阐述现代性概念的基础上,梳理印象主义的脉络及特征,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时空重组的概念出发,分析印象派的现代性表征,探讨印象主义的现代性问题,挖掘二者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并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高度发达的传播媒介是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媒介仪式是信息社会中仪式文化的新形态,受众通过媒介接触行为参与到仪式活动中来,共享仪式意义.《中国考古大会》是一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综艺节目,其运用现代媒介技术,通过设置三条时间线索和三重情境空间交互影响的形式,构建了一个以考古为核心的新型电视媒介仪式.传播主体通过电视媒介仪式发挥引导观众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塑造更全面立体的考古形象的积极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现场性艺术与摄影的关系.现场性艺术与现场地点及观赏者联系紧密,其实践过程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现场性艺术因此无法保存或复制,只能以照片或摄影的方式留存.那么,留存下的影像是否等同于作品本身呢?客观纯粹的现场性艺术品照片是否存在呢?本文从当代学界对现场性艺术品记录与收藏展现出的问题出发,尝试提出一种留存与传播现场性艺术品的新可能.
视觉文化的核心在于影像,影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呈现的最佳方式,具有其他传播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以影像的生产地点、自身的地点和被受众观看的地点为路径,通过对文化符号的视觉化建构与表达的探讨发现,《中国考古大会》作为文博类电视节目的 代表,依托视觉化的技术表现进行文化符号的建构,塑造了文物物像符号、空间遗址符号、考古行为符号等不同层面的文化符号.同时,从中华文化认同的意识形态里找到了交点,使得各类受众在同样的文化符号上可以阐释出不同的意义,最终又能回归到中华文化认同的统一目标.
“主持人、大板块、直播化”的“珠江模式”的成功不仅仅表现在广东广播与境外广播竞争中所取得的胜利,更主要地表现在引领中国广播的全面改革.而且,“珠江模式”的创新精神一直沉浸在中国广播不断开拓、锐意进取的血脉里,成为其勇往直前、追求梦想的强大动力.因此,“珠江模式”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也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黑白木刻是版画的入门基础,它代表了版画的灵魂.黑白木刻不追求绚丽夺目的效果,没有太多的装饰,没有过多的渲染,可以一眼看清楚,可以尽情地表达纯净、质朴的感觉,观赏者可以从黑白中体会人生百味.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文化之光.一座博物馆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库.如何借助电视平台和新媒体传播渠道使博物馆里的文物重焕新生,在观众眼中“活”起来?如何让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好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在融媒体时代,如何通过“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联动,让博物馆类的节目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运用大众传播学的“议题设置”理论,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对这些问题做一讨论.
后现代艺术通过感性回归、审美改造、流行诉求、原创消解等方式实现了对精英艺术的叛逆式发展.精英艺术在后现代背景下面临的“曲高和寡、语义丢失、清高难持”等疏离感现实,需要通过大众审美信任、主动阐释沟通、创新市场运营等路径,处理好深刻宏大与雅俗共赏的平衡关系,实现疏离感的突围.
本文以“身体”作为艺术媒介的虚拟现实性为主题,探讨什么是“身体”以及身体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是具身还是离身,阐述“身体”作为艺术媒介在虚拟现实技术的主导下,主客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对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