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问题意识与理论自觉

来源 :上海翻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的生态翻译学研究与发展表明,其话语体系构建的定位和内涵具有清晰的问题意识,既涉及中国翻译理论走向国际的“时代问题”,也关联中国翻译研究理论自觉的“学术问题”.生态翻译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问题意识归根结底是一个“生”字的问题意识,即以“尚生”为特征,包含“生命”问题意识、“生存”问题意识与“生态”问题意识.“尚生”的问题意识渗透到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之中,并在问题求解之中达到应有的理论自觉,标明了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理论取向和学术责任.
其他文献
“绘词法”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由作曲家若斯坎·德普雷提出的一种创作手法,旨在充分运用音乐的各个元素去描绘歌词的真意,是以听觉效果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创作手段之一.绘词法从诞生开始,就与歌剧艺术紧密相关,它不应仅被看作是作曲法的一种,还应得到歌剧表演者的重视,将它从音乐文本中移植到表演实践中去.如何增强中国民族歌剧的音乐表现力,而不是机械僵硬地复述乐谱?本文将在阐释绘词法起源、流变的基础上,论证将“绘词法”融入民族歌剧演唱实践的必要性,并通过具体的作品演唱分析,探索它与我国本土民族歌剧的演唱实践相结合的可能性
因传说故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张力,当代作者以之为蓝本,结合当代文化语境,不断重述创作出系列新作品.将传说故事的当代重述作为研究对象,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分析传说故事本身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论述当代作品重述的解构与建构手法,以创造性叛逆的手法,完成当代传说故事重述的文化意义升华.传说故事当代重述在表达原故事的思想上,更表现了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困境,与人们在这种困境中应该持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试图找出当代人们在生存困境中精神突围的正确路径.
此文通过有关史料的梳爬及考证,就“望帝禅位丛帝”和“成都荔枝消失之谜”两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为解决学科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参考,对推进天府文化的深入研究不无裨益.
以莲荷意象为载体,通过“莲荷”视觉文字的隐喻意象与莲荷在油画创作中的图像性语言解读为切入点,以图像的方式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意境.从“视觉符号”图像研究,聚焦莲荷油画创作语言实践.本文从莲荷意象创作的图文关系,谈文学语言的绘画转换.围绕艺术创作者、作品、观者三要素,以个人的创作案例,通过创作路径思索文学语言向绘画转换的关键方法论研究,以实现诗歌与绘画意象的跨文化共鸣.
明中叶以后,伴随商品经济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思想学术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肯定“自我”价值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各种文化艺术在学术思潮的推动下进一步加强“自我”的情感作用.明清时期的书画、戏剧、园艺等诸多领域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处处都彰显了个性解放的色彩.明清朝代更迭,清代的政治高压政策也没能扼杀住晚明“有我”的艺术思潮,自我表现的艺术活动反而风起云涌,他们对晚明的“个性解放”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并在清代的审美思潮中开始了新的转向,近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在各种艺术形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自我”情感在艺术创
本文以彩墨意象油画融入高校油画风景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在教学模式变革的脉络中,追寻特色表现技法背后的人文社会驱动力,尤其着重讨论彩墨意象油画的人文传承动因和地方因缘关系.这些变革既是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回应,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语境的再度审视.相对于具体技法的传承和发展,地域人文社会驱动力更是不容小觑.因为人文观念的相承,应该较之技法传承更为重要.相信这样的教学特色构建实践方向,会对中国彩墨意象油画之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助益.
春节,是我国最重大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培育华复民族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应加强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使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社会.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有漫长的发展史,有悠久的文化传承史,千百年形成的民族民间文化、年俗文化丰富多彩,极具特色,虽然组织开展的春节文化活动较为丰富,但是,四川作为人口大省,节日文化活动仍然呈现出总量不足、效果不好、节日氛围营造工作亟待提升等现实问题,因此,加大组织力度、广泛开展节日文
双钢琴演奏最早起源于16世纪,是目前钢琴演奏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别于常见的钢琴独奏和伴奏等表演形式,双钢琴演奏需要两名演奏者具备相对类似的审美能力且在音乐作品表达方面具有极高的默契.文章主要从节奏把控、语气语态训练、听觉和节奏训练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双钢琴演奏的技巧提升方法,并主要从演奏者合作的角度,探讨分析了双钢琴演奏的四种合作艺术.
2021年9月17日,“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的活力”征文总结大会暨黄浦论坛在上海国际饭店举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近百位教科院(所)负责人、科研专家和获奖教师集聚一堂,就“教育的活力”这一主题进行观点碰撞和经验分享.rn本次论坛由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协作共同体、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黄浦区教育局、黄浦区教育学院、《上海教育科研》编辑部联合举办.“黄浦杯”教育征文活动已历经18年,旨在探索教育教学领域中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引领教师进行专业的科研表达.
期刊
理论翻译学是通过反思翻译学理论研究中产生的核心概念、采用的研究方法、构建的译学理论以及形成的翻译学科等,提出关于翻译本质的理性认识,是对翻译学的元反思.本文以元学科构建为宗旨,提出从学科史、元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推动理论翻译学构建,具体包括:翻译学学科史的方向性,即融通中外、宏微兼具;翻译学元理论研究的主导性,即追问翻译本体研究的现状和问题;翻译学方法论研究的工具性,即藉由方法论构建理论体系,解决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