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大,我国的职业教育出现发展壮大的良好势头,而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体育教学问题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探讨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改革问题将对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职业学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153-01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复合型人才为核心,适应于广泛就业的素质教育。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是客观存在的,但因地制宜选编好教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重要原则应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实用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体育教育问题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与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没有实质的区别,没有发挥职校体育在职校教育中的功能。因此,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体育教学大纲和适应职业学校发展的体育教材
职业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普通学校的教学理念,把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混为一谈,针对不同的专业缺乏明确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总体目标,这与职校学制多元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教学方法的选择没有体现目标效果的单一性和多元性相结合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很少考虑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基本局限于实现运动技术这种单一的教学目标。
3.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发展性
职业学校要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树立职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延续和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扩大交往,丰富业余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参与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
4.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够
体育教师外出培训、进修以及参加各种专业学习的机会明显偏少,造成体育教师对本学科最新的信息动态的了解掌握以及更新等方面出现滞后的现象。同时,存在着对体育学科的偏见,影响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的调动,导致体育教师严重流失,或者因教学课时量不足等原因,直接造成许多体育教师转型或外调,对体育教学管理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1.明确课程定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大课程的观念,跳出学科进行学科定位。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某一门课程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进行定位,要考虑总体目标,要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从育人的角度来划分阶段,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
2.改革课程体系,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
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加强体育教材的开发和利用。职业学校教育应体现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针对职校课程实情,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体育教材,满足专业岗位的需要,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职业学校是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学校,除着眼于基本素质的提高,还应考虑职业学校对不同专业应具备的个性,即专业素质的培养。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不是单纯以身体训练为主,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多方位全面地发展其身体素质,朝着快乐型、健康型、多元型的方向发展。其体育教学在保证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使他们受到一定的专门训练,获得本专业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和实用技能,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整合教学内容,以未来岗位的专业素质需求为导向。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任务要适应未来岗位职业群的要求,虽然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纷繁,但不同的专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根据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基础+模块”的高弹性课程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总体要求时,如何组织教学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既要处理好教学内容安排的连贯性,也要处理好不同项目的教学要求。选择有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发展和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教学,以便学生适应本专业工种的需要。如:烹饪专业学生在实践操作练习时需要加强臂力和腰背肌的力量,才能完成炒锅的翻炒动作;宾馆、餐厅、服务员、礼仪等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托盘并接受形体教育,而且他们多是以站立为主的工作,由于长时间处于站立姿态,这就对下肢力量与耐力、屈伸肌的协调平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电脑设计、美术、文秘等专业的学生应加强协调性、灵敏性训练;对于户外工作的导游、保安、物业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就要加强体力、耐力及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训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如对旅游专业学生加强韵律操和艺术体操训练,以提高学生内在的气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微机专业的学生着力于数字游戏的设计,有意和微机专业知识紧密联系,使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使其愿意接受训练,达到上课的目标。从而促进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今后独立的职业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
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学生心理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在身体直接参与的游戏、运动和竞赛等实践活动中,不仅广泛地进行社会交往,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充分展示个性,而且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同学之间的交往,才能感悟到什么叫人际交往,以何种方式和同学交往,才能适应群体、适应社会。因此,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条件,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途径。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时,应该优选以下教学方法:游戏法、比赛法、分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建立以适应职业学校体育的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多样化的需要,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要。实现教学以学生为本、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经济的发展。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较晚,而新课程标准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都要以职业技能的需要重新审视、构建、选择、改革体育教学,使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能更好地为学生专业技能服务。
【关键词】新课程职业学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153-01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复合型人才为核心,适应于广泛就业的素质教育。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是客观存在的,但因地制宜选编好教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重要原则应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实用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体育教育问题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与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没有实质的区别,没有发挥职校体育在职校教育中的功能。因此,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体育教学大纲和适应职业学校发展的体育教材
职业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普通学校的教学理念,把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混为一谈,针对不同的专业缺乏明确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总体目标,这与职校学制多元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教学方法的选择没有体现目标效果的单一性和多元性相结合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很少考虑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基本局限于实现运动技术这种单一的教学目标。
3.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发展性
职业学校要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树立职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延续和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扩大交往,丰富业余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参与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
4.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够
体育教师外出培训、进修以及参加各种专业学习的机会明显偏少,造成体育教师对本学科最新的信息动态的了解掌握以及更新等方面出现滞后的现象。同时,存在着对体育学科的偏见,影响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的调动,导致体育教师严重流失,或者因教学课时量不足等原因,直接造成许多体育教师转型或外调,对体育教学管理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1.明确课程定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大课程的观念,跳出学科进行学科定位。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某一门课程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进行定位,要考虑总体目标,要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从育人的角度来划分阶段,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
2.改革课程体系,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
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加强体育教材的开发和利用。职业学校教育应体现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针对职校课程实情,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体育教材,满足专业岗位的需要,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职业学校是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学校,除着眼于基本素质的提高,还应考虑职业学校对不同专业应具备的个性,即专业素质的培养。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不是单纯以身体训练为主,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多方位全面地发展其身体素质,朝着快乐型、健康型、多元型的方向发展。其体育教学在保证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使他们受到一定的专门训练,获得本专业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和实用技能,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整合教学内容,以未来岗位的专业素质需求为导向。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任务要适应未来岗位职业群的要求,虽然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纷繁,但不同的专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根据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基础+模块”的高弹性课程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总体要求时,如何组织教学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既要处理好教学内容安排的连贯性,也要处理好不同项目的教学要求。选择有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发展和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教学,以便学生适应本专业工种的需要。如:烹饪专业学生在实践操作练习时需要加强臂力和腰背肌的力量,才能完成炒锅的翻炒动作;宾馆、餐厅、服务员、礼仪等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托盘并接受形体教育,而且他们多是以站立为主的工作,由于长时间处于站立姿态,这就对下肢力量与耐力、屈伸肌的协调平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电脑设计、美术、文秘等专业的学生应加强协调性、灵敏性训练;对于户外工作的导游、保安、物业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就要加强体力、耐力及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训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如对旅游专业学生加强韵律操和艺术体操训练,以提高学生内在的气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微机专业的学生着力于数字游戏的设计,有意和微机专业知识紧密联系,使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使其愿意接受训练,达到上课的目标。从而促进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今后独立的职业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
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学生心理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在身体直接参与的游戏、运动和竞赛等实践活动中,不仅广泛地进行社会交往,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充分展示个性,而且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同学之间的交往,才能感悟到什么叫人际交往,以何种方式和同学交往,才能适应群体、适应社会。因此,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条件,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途径。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时,应该优选以下教学方法:游戏法、比赛法、分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建立以适应职业学校体育的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多样化的需要,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要。实现教学以学生为本、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经济的发展。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较晚,而新课程标准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都要以职业技能的需要重新审视、构建、选择、改革体育教学,使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能更好地为学生专业技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