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初产妇、单胎、头位、产科检查认为可行阴道试产的100例产妇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的评分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第2产程、第3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分娩镇痛方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分娩镇痛 椎管内阻滞 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安全、无痛的分娩已不仅仅是一种愿望,而是作为每1位产妇及胎儿的权利得到关注。椎管内阻滞麻醉可阻滞支配子宫及阴道的感觉神经,达到起效快,镇痛效果安全的方法[1]。2011年5月起将椎管内麻醉技术应用于分娩镇痛,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于我院产科住院的孕妇为研究对象,自愿要求分娩镇痛100例孕妇为观察组,该组孕妇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随机选择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
方法:观察组实施椎管内阻滞麻醉,产妇于宫口开大约3cm开始施行分娩镇痛术。先建立静脉通道,取L3~4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成功后将一长于硬膜外腔穿刺针2cm的25号腰穿针,置于硬膜外穿刺针芯中,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一次性注入芬太尼15μg+布比卡因1.7mg共2ml,取出腰穿针,置硬膜外导管于硬膜外腔,并将之与微量注射泵相连接,连续注入药液(0.075%布比卡因100ml+芬太尼200μg)入硬膜外腔,滴速8ml/小时,宫口开全后停止注药。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药物。
观察指标:①镇痛效果:根据WHO镇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心情平静;Ⅰ级:轻度腰腹疼痛,心情尚可;Ⅱ级:明显腰腹疼痛,心情不安;Ⅲ级:强烈腰腹疼痛,心情明显不安[2]。②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采用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分以上为正常。③临床指标:记录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麻醉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镇痛效果:观察组94%的产妇可在完全无痛状态下分娩,5%的产妇在轻度疼痛状态下分娩。对照组产妇均有明显的腰腹疼痛。两组之间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产程时间影响: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三产程时间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產后出血量分别是127±59ml,132±48ml。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椎管内阻滞组与对照组行剖宫产术的出血量分别为259±78ml,239±89ml,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椎管内阻滞组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讨 论
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中94%的产妇可在完全无痛状态下分娩,5%的产妇出现轻度疼痛。椎管内阻滞麻醉对于分娩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的作用,能明显减轻宫缩引起的疼痛感,并可显著的缩短总产程。观察组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椎管内阻滞麻醉通过有效的缓解产痛,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也可化解产痛带来的不良生理反应。避免了子宫 表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例)胎盘的血流量减少,改善胎儿的氧供应和产妇子宫收缩的失调现象,从而增加顺产的几率并避免疼痛过度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剖宫产,使产妇真正享受到分娩得子的喜悦和快乐。
参考文献
1 郑斯聚,段世明.麻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0:84-86.
2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5-272.
关键词 分娩镇痛 椎管内阻滞 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安全、无痛的分娩已不仅仅是一种愿望,而是作为每1位产妇及胎儿的权利得到关注。椎管内阻滞麻醉可阻滞支配子宫及阴道的感觉神经,达到起效快,镇痛效果安全的方法[1]。2011年5月起将椎管内麻醉技术应用于分娩镇痛,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于我院产科住院的孕妇为研究对象,自愿要求分娩镇痛100例孕妇为观察组,该组孕妇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随机选择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
方法:观察组实施椎管内阻滞麻醉,产妇于宫口开大约3cm开始施行分娩镇痛术。先建立静脉通道,取L3~4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成功后将一长于硬膜外腔穿刺针2cm的25号腰穿针,置于硬膜外穿刺针芯中,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一次性注入芬太尼15μg+布比卡因1.7mg共2ml,取出腰穿针,置硬膜外导管于硬膜外腔,并将之与微量注射泵相连接,连续注入药液(0.075%布比卡因100ml+芬太尼200μg)入硬膜外腔,滴速8ml/小时,宫口开全后停止注药。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药物。
观察指标:①镇痛效果:根据WHO镇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心情平静;Ⅰ级:轻度腰腹疼痛,心情尚可;Ⅱ级:明显腰腹疼痛,心情不安;Ⅲ级:强烈腰腹疼痛,心情明显不安[2]。②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采用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分以上为正常。③临床指标:记录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麻醉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镇痛效果:观察组94%的产妇可在完全无痛状态下分娩,5%的产妇在轻度疼痛状态下分娩。对照组产妇均有明显的腰腹疼痛。两组之间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产程时间影响: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三产程时间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產后出血量分别是127±59ml,132±48ml。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椎管内阻滞组与对照组行剖宫产术的出血量分别为259±78ml,239±89ml,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椎管内阻滞组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讨 论
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中94%的产妇可在完全无痛状态下分娩,5%的产妇出现轻度疼痛。椎管内阻滞麻醉对于分娩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的作用,能明显减轻宫缩引起的疼痛感,并可显著的缩短总产程。观察组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椎管内阻滞麻醉通过有效的缓解产痛,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也可化解产痛带来的不良生理反应。避免了子宫 表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例)胎盘的血流量减少,改善胎儿的氧供应和产妇子宫收缩的失调现象,从而增加顺产的几率并避免疼痛过度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剖宫产,使产妇真正享受到分娩得子的喜悦和快乐。
参考文献
1 郑斯聚,段世明.麻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0:84-86.
2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