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天的秋天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daruanjiand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都快黑了你还知道回来啊,再说这秋都过了一半了,要是指望你啊,还不得等到冬天。”李秋天一进家门他妈就唠叨起来。“最近单位不是忙嘛,现在正好放了几天假,应该能忙完的,不就是过个秋嘛。”他边放车子边说。“要不是过秋你能回来?就你?”李秋天知道,他妈就是这个毛病,只要逮住一点理儿,就能数落半天,也许更年期的女人都这样吧。他无奈地笑笑,舀了瓢凉水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好不容易忍着母亲的唠叨吃完晚饭,李秋天拿起铁锨就去院里往房顶扔起了玉米。在平原的农村,玉米都是上房的,那样容易晒,也不占院子的空间。深秋的夜晚很凉爽,湛蓝湛蓝的夜空中,星星特别明亮,不过空气中总是透着一股玉米的清香,李秋天非常迷醉这种清香,他说这种清香是泥土成熟的味道。扔了一会儿,他觉得胳膊很酸,毕竟在外上班,平时不干什么累活,肥肉也一天比一天多,这一下子还有点不适应。他发现这些玉米要比去年的大很多,去年那该死的几场大雨正好赶在玉米授粉期,有三亩地的玉米连一车斗都没装满,想着想着他忽然觉得浑身又有劲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把两堆玉米都解决完。他妈很吃惊地看着他说:“别这么用狠劲,像头牛似的,慢慢扔就行,小心肌肉拉伤,明天割不了玉米秸了。”李秋天点了支烟,气喘吁吁地说:“早扔完早歇着,我就不信在家这几天过不完秋。”
  李秋天没有想到的是在那大片大片的地里就他家的玉米秸是站着的,别人家的地里全是打碎的玉米秸。他纳闷地问他妈:“你不是说用大型收割机的吗?怎么又变卦了?”他妈连看都没看他,说:“用收割机,那牛吃什么?”他这才回过神来,原来村里养牛的已经不多了,现在都是机械化,农活也用不着牛了,指望牛也挣不了几个钱,还白搭功夫和饲料。也就是李秋天家舍不得卖掉那头牛,在农村,没有牛就像没有灵魂一样,那一声长一声短的“哞———哞——”叫声再也不在村子里回荡了。母亲说,牛就是农村的命啊。其实,不光是他父母,就连李秋天对牛也是很有感情的,他清楚地记得以前那头生病瘫痪的老牛的眼泪,那种清澈和流淌是多么让人怜悯啊,那可是干了一辈子农活的老牛,可惜最后还是没有医好,不得已卖了。后来,李秋天一看到牛肉,总会想起老牛被宰杀的样子,而他再也没吃过牛肉。
  一天的时间,李秋天和父母把玉米秸都割完了,然后第二天扒完玉米,第三天捆玉米秸。眼看着周围都种上麦子了,他和父母也急得上火,可是活还得一样样干,总不能舍下啊。第四天垛完玉米秸,撒上农家肥,就匆忙找来“旋耕犁”旋地。看着一会儿就弄好的田地,李秋天连续几天紧张的心情,一下子舒放开来,他心里骂道:“还是这狗日的机器快,要是以前非得弄上两天不可。”当他看到父亲在地头默默抽烟的时候,忍不住走过去问道:“爸,你想什么呢?”他父亲猛吸了口烟,说:“你知道以前把地弄成什么样才能种麦子不?”李秋天说:“知道啊,用犁、用耙再用耢,地里几乎没有草,那土弄得跟面儿似的,踩上去软呼呼的。”他父亲沉思了会儿说:“是啊,那时候才真是伺弄土地啊,真是把土地翻了个个儿。土地是最不会骗人的,你对它好,它就回报得多;你耍它,它也耍你啊!”李秋天听完,也点了支烟,看着埋在土里上翘的杂草和玉米叶子,学着父亲的样子沉思。
  回家后,母亲和父亲互相往肩膀上和腰上贴了膏药,望着他们头上的白发和满脸皱纹,李秋天眼里湿湿的。他说:“爸、妈,我烧点热水,你们睡觉前洗洗脚吧。”后来他听到父亲跟母亲商量着明年能不能把牛卖掉,紧接着就是母亲激烈地反驳。他想跟父亲说,这牛不能卖啊。可是,他躺在床上浑身发软似的,怎么也动弹不了。
  那晚,李秋天做了个梦,他梦到小时候父亲套着牛犁地、耙地、耢地。那长长的缰绳和鞭梢甩出一个个漂亮的弧线,而他自己却在父亲后面飞起来了,越飞越高,飞着飞着忽然就到了牛棚,那头瘫痪的老牛正流着泪,呆呆地看着他。
其他文献
现代人的头脑,充盈着太多太多的知识;现代人的思维,充满了太多太多的逻辑……可是,在心灵的方面,我们也丧失了相当丰富的内涵。  如果翻开字典,找到心字底或竖心旁的字词看一看,就会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我们会看到,中国汉字中有如此多的字与“心”有关。比如说思想的“思”,就是“心田”所在;比如说感恩,从心而发,因心而起,才叫恩情;比如说慈悲,也是源自内心。  汉语里还有一些与情绪有关的词汇,也与心
期刊
尽管有些节日不过是生活的附属品,就像远处高楼上一声渺茫的歌声,像月色下一波笼着轻纱的梦,却能教人的性情更见风致。哪怕我们的生活淡的像一杯白水,静得像一湖面一样,我们依然要在薄薄的影里照见自己的心。在被赋予了浪漫元素的节日里,我们的心也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情人节,让我们来寻找自己的情人!  年少时,几乎每个人心中有个隐约的初恋情人。每到情人节这天,课桌间、抽屉里会忽隐忽现传递带着音乐的贺卡,裹了玻璃
期刊
在我们这个城市,几乎每个人、每一天都要吃馒头。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馒头是一种非常可怕的食物,长期食用馒头会有如下恐怖的后果。真的,我们有非常科学的统计数据为证。  1.我们这里的罪犯,90%以上都喜欢每天吃馒头。可见馒头是犯罪分子最喜欢的食品。  2.大多数的血案,都是在犯罪分子吃过馒头后24小时之内进行的。可见馒头与暴力犯罪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超过95%的超速驾驶是在吃馒头之后,只有不
期刊
生于1911年,卒于1942年,萧红只活了31年。但她的一生没有灰色的冷场,满是大红大绿的抒发,在热情刚烈和脆弱纤细两极之间活得正是悲壮。现代某名士称:“萧红命虽短但不薄,张爱玲长寿而不幸,我倒是情愿跟萧红笑闹一夜,也不同张爱玲喝一年咖啡。”  飘萍的“娜拉”  萧红在呼兰河边的小城里出生。1911年端午节,正是屈原投江自沉的忌日,家族里正忙着准备祭品,萧红出生了。刚生下来的时候,父亲给她取名张秀
期刊
秋雨萧瑟,一个结着哀怨的白衣少女渐走渐远,娉婷的背影写满叹息。而她身后,那棵秋叶飘零的老槐树下,我的爷爷凄然站立,怅然如百年老藤,落魄而木然……慈爱的奶奶对这个故事百讲不厌,每次我和梅到奶奶家都会伸长耳朵,依偎在她的膝边痴痴地听。  奶奶说,爷爷年轻时风流倜傥,伟岸英俊,提亲的人踏破门槛,其中不乏门第显赫的大家闺秀,但爷爷却只对一个叫香的女孩情有独钟,香很穷,但极清纯。每次说到这里奶奶便会隐约露出
期刊
亲爱的“伊兰特”小姐:  你好!  你我从“哈弗”大学毕业一年多了,记得我们是在学校“QQ”群里认识的。此时此刻,我怀着无比“佳美”的心情写这信给你。  虽然你已离开我多年了,但你那“阳光”的笑脸,“天籁”般的笑声,“锐志”的眼神和那“骏逸”的身姿仍在我脑海中浮现。你是一个“现代”型的女孩,长得“标致”,或许是因为我长得太“大众”,所以你后来离开了我。虽然在外表上我们不般配,但是我们有共同“劲取”
期刊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搬进新家,六楼,简单而又安静,非常喜欢。  之前住的房子,虽然宽敞,但附近就是一个小型垃圾场。声音嘈杂且每到清理垃圾的时候,空气中便会弥散出一股难闻的味道。自从搬了新家之后,自己感觉就像逃离出一个黑暗的地方,重新遇见了光明。新的家,坐北朝南,每日清晨,阳光静悄悄透过窗帘,溜进屋内,雅致,舒坦。坐于窗边的沙发上,沏上一壶铁观音,听听歌,写写字,生活宁静美好。  可是,突然的一个晚
期刊
怕老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不少饶有风趣的“怕老婆”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一、国公“三怕”妙论绝。唐朝的管国公任环特别惧怕老婆。他曾对人说:老婆有三个时期让你怕。刚结婚时,她端坐在洞房中像尊菩萨;生了子女,又像护犊的老虎;年老时脸上打皱,像佛经上说的吸人精气的冬瓜鬼。难道天下还有不怕菩萨、不怕老虎、不怕鬼的人吗?怕老婆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二、天子赐鸩归于“醋”。唐朝名相房玄龄怕老婆也很
期刊
翻开尘封已久的大学毕业留言册,第一页上就是老班长遒劲的字体:做好事,做好人,做好梦!老班长的身影一下子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1995年,我考入了省内一所极为普通的大学。那所大学位于一个县城,东临渤海,北傍碣石山,距离秦皇岛市不远,是个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新生入学后第二天的班会上,辅导员让我们上台自我介绍一下,以便同学们相互了解和熟悉。第一个上台“亮相”的便是老班长。他还没开口说话,下面就一阵骚动
期刊
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的作者金敬迈,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文工团、西南军区文工团演员,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演员、创作员,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组创作员。1968年遭迫害入狱,1975年在农场劳动,1978年平反,后任广州军区文化部创作组专业作家。其《欧阳海之歌》印数一度超过六千万册,差点超过《毛选》。但后来只因为江青的一句话,却遭到长达9年音讯杳无的牢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