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职教集团;现状;办学优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3—0026—01
一、甘肃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现状
甘肃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定位是:对接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方式转变。目前,甘肃省经济集约化发展态势明显,河西风电、光电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制造业,陇东能源及煤炭化工,中部特色农业生产及加工、生物制药、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国家级甘肃区域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明显;兰州市新区正式成立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出了客观要求,营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
甘肃省先后成立甘肃贫困地区“两后生”(即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培训集团、甘肃省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兰州、白银、定西、庆阳等地成立了15个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基本形成集团年招生18万人以上,在校生人数达到50万人左右,承担社会培训近百万人次的教育培养能力。跨行业、跨部门、跨体制界限的不同模式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开始显现。甘肃省贫困地区“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集团,已注册为商标,申请了专利,每年招生6万人,成为甘肃扶贫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
二、甘肃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优势
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甘肃省内的职教集团已进入合作育人、提高质量的深层结合阶段。定西工贸中专与华腾公司联合创办东郊工业校区,建成机械加工专业实训基地,满足了机械加工、焊接技术等专业实习实训需要,形成“把学校建在工厂、把教室设在车间、校门对接厂门”的办学模式。兰州市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进行了合作洽谈,部分职业学校加入“校企合作VIP联盟”,与省内外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近50家签订了订单培养。
2. 专业试点,共享突破,合作共用。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集团化的资源利用率和共享率。一是公共实训基地对农村学生开放。如,甘肃省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机电加工类省级共享型实训中心面向天水地区开放,兰州理工职教集团共享型实训基地面向集团内所有会员单位开放,接受各县区学生实习实训。二是招生就业一体化服务取得积极进展。兰州、定西、庆阳、天水等许多市州教育局、职教集团都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省区建立了就业服务站,为区域内中职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和维权跟踪服务。
3. 特色先行,政府引导,优势明显。“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为集团体制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省政府扶贫、教育、人社等部门在不改变部门现行管理职能的前提下,依托某些行政项目构建合作平台,合作探究跨部门集成性管理制度,促进职教集团健康发展。并围绕返乡农民工再培训就业等扶贫项目,省扶贫办负责确定对象、招生和经费补贴,教育厅负责组织全省150所中职学校实施培训,省人社厅负责就业安置,多部门协作管理不但提升了政府项目的实施水平,而且促进了甘肃省职教集团化的建设。
三、推进与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策略
1. 加强集团组织建设。实现职业教育集团良好有序地运行,必须加强集团的组织建设。通过建立职业教育集团董事会、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建立跨职能部门、跨专业的领导或工作团队,把决策权分散到各个集团成员单位,建立自主、创新、灵活和相互紧密合作的组织形式,定期开展多项集团联动活动。
2. 建立集团协调机制。集团化办学的最大优势是集各成员单位的有效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与互补。在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境外合作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实行统一协调,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实行统筹。并围绕行业企业引进,在后勤管理、学生就业、专业开发、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和实践技术力量等方面实现有效对接。通过合理的协调机制,实现学校、学生、社会和企业的“四赢”。
3. 加强集团制度建设。积极建立集团的动力机制、制度机制和保障机制,从而形成在一个大目标下的全面合作,争取政府对职教集团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创设有利于集团发展的宽松环境。建立职教集团的进入门槛和优化机制,保证职教集团成员在一个高起点上共同发展;坚持“大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根据经济社会的需求,充分延伸职教集团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形成职业教育新的发展点。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期待尽快确立“省市主导、政策引领、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统一规划和市场运作”的集团化办学的基本思路,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协同推进,集成组建,通过走集团化办学之路,迎接甘肃省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新的春天。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3—0026—01
一、甘肃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现状
甘肃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定位是:对接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方式转变。目前,甘肃省经济集约化发展态势明显,河西风电、光电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制造业,陇东能源及煤炭化工,中部特色农业生产及加工、生物制药、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国家级甘肃区域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明显;兰州市新区正式成立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出了客观要求,营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
甘肃省先后成立甘肃贫困地区“两后生”(即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培训集团、甘肃省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兰州、白银、定西、庆阳等地成立了15个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基本形成集团年招生18万人以上,在校生人数达到50万人左右,承担社会培训近百万人次的教育培养能力。跨行业、跨部门、跨体制界限的不同模式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开始显现。甘肃省贫困地区“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集团,已注册为商标,申请了专利,每年招生6万人,成为甘肃扶贫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
二、甘肃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优势
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甘肃省内的职教集团已进入合作育人、提高质量的深层结合阶段。定西工贸中专与华腾公司联合创办东郊工业校区,建成机械加工专业实训基地,满足了机械加工、焊接技术等专业实习实训需要,形成“把学校建在工厂、把教室设在车间、校门对接厂门”的办学模式。兰州市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进行了合作洽谈,部分职业学校加入“校企合作VIP联盟”,与省内外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近50家签订了订单培养。
2. 专业试点,共享突破,合作共用。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集团化的资源利用率和共享率。一是公共实训基地对农村学生开放。如,甘肃省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机电加工类省级共享型实训中心面向天水地区开放,兰州理工职教集团共享型实训基地面向集团内所有会员单位开放,接受各县区学生实习实训。二是招生就业一体化服务取得积极进展。兰州、定西、庆阳、天水等许多市州教育局、职教集团都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省区建立了就业服务站,为区域内中职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和维权跟踪服务。
3. 特色先行,政府引导,优势明显。“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为集团体制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省政府扶贫、教育、人社等部门在不改变部门现行管理职能的前提下,依托某些行政项目构建合作平台,合作探究跨部门集成性管理制度,促进职教集团健康发展。并围绕返乡农民工再培训就业等扶贫项目,省扶贫办负责确定对象、招生和经费补贴,教育厅负责组织全省150所中职学校实施培训,省人社厅负责就业安置,多部门协作管理不但提升了政府项目的实施水平,而且促进了甘肃省职教集团化的建设。
三、推进与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策略
1. 加强集团组织建设。实现职业教育集团良好有序地运行,必须加强集团的组织建设。通过建立职业教育集团董事会、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建立跨职能部门、跨专业的领导或工作团队,把决策权分散到各个集团成员单位,建立自主、创新、灵活和相互紧密合作的组织形式,定期开展多项集团联动活动。
2. 建立集团协调机制。集团化办学的最大优势是集各成员单位的有效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与互补。在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境外合作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实行统一协调,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实行统筹。并围绕行业企业引进,在后勤管理、学生就业、专业开发、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和实践技术力量等方面实现有效对接。通过合理的协调机制,实现学校、学生、社会和企业的“四赢”。
3. 加强集团制度建设。积极建立集团的动力机制、制度机制和保障机制,从而形成在一个大目标下的全面合作,争取政府对职教集团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创设有利于集团发展的宽松环境。建立职教集团的进入门槛和优化机制,保证职教集团成员在一个高起点上共同发展;坚持“大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根据经济社会的需求,充分延伸职教集团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形成职业教育新的发展点。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期待尽快确立“省市主导、政策引领、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统一规划和市场运作”的集团化办学的基本思路,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协同推进,集成组建,通过走集团化办学之路,迎接甘肃省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新的春天。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