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从2008年开始实施新的《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数据管理》首次进入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课程,这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破、一次尝试。本课题的目的是为《数据管理》模块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方案,积累教学经验,为今后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为《数据管理》课程的推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研究内容
(一)《数据管理》教学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1.《数据管理》教学方案
根据《高中信息科技教学指导和基本要求》中《数据管理》的教学要求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详细教学方案,共18课时左右,形成该课程的完整教学方案。
2.“数据库设计”教学的可行性和教学方案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管理》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研究切实适合高中教学的“数据库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数据库设计的教学难度和教学内容。
3.《数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用例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两种不同教学用例方案:一是每节课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分别使用不同教学用例;二是用一个教学用例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本课题研究以第二种教学用例为主,研究用一个教学用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数据管理》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
网上教学平台包括网上教学资源、网上作业、网上评价等。
● 《数据管理》教学设计
教学用例:旅游业务管理
某旅行社推出了很多旅游项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希望通过计算机来处理有关的数据。例如,旅游项目、客户信息、客户参加的旅游项目、每个旅游项目涉及的详细旅游景点等。因为数据量很大,数据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表格处理软件Excel已经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现在要求使用数据库来对数据进行管理,请学生运用数据管理的知识设计数据库。
(一)“数据库设计”教学设计
1.需求分析
针对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调查数据需求并确定要关注的具体对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存在的联系。
2.建立概念模型
建立概念模型,是指在确定要研究的对象后,对这些对象进行进一步分析提炼,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用E-R图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建立概念模型的四个步骤:
(1)确定实体。
客观存在且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如一个旅游项目、一个客户、一个学生、一个班级等(E-R图中的图形符号——矩形框)旅游业务中会有很多人要参加旅游项目,如刘小兰、徐小林、张力等,把这些人抽象出来,概括为“客户”,这个“客户”就被称为实体。
(2)确定实体的属性。
用来描述实体特性的数据称为实体的属性(E-R图中的图形符号——椭圆框)。旅游业务中每个客户的特征有很多,如姓名、年龄、身高、体重、血型等,这些特征都可以作为客户的属性。
(3)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
实体间联系的三种类型:一对一、一对多(1对N)、多对多(M对N)(E-R图中的图形符号——菱形框)。
(4)用E-R图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E-R图,即实体联系模型图,是用图形的方法直观反映概念模型。旅游业务管理的概念模型E-R图(部分)如下页图。
配置文件服务器:
◇在ODBC数据源管理器中建立系统数据源:ftpdb,数据库使用filesev.mdb。
◇Serv-U ODBC数据源设置如表3。
(三)网上评价
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在网上教学平台中,我整合了两种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主要整合了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发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与评价平台》。
2.结果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完成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结果性评价主要以考试的方式,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 研究内容
(一)《数据管理》教学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1.《数据管理》教学方案
根据《高中信息科技教学指导和基本要求》中《数据管理》的教学要求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详细教学方案,共18课时左右,形成该课程的完整教学方案。
2.“数据库设计”教学的可行性和教学方案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管理》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研究切实适合高中教学的“数据库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数据库设计的教学难度和教学内容。
3.《数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用例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两种不同教学用例方案:一是每节课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分别使用不同教学用例;二是用一个教学用例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本课题研究以第二种教学用例为主,研究用一个教学用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数据管理》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
网上教学平台包括网上教学资源、网上作业、网上评价等。
● 《数据管理》教学设计
教学用例:旅游业务管理
某旅行社推出了很多旅游项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希望通过计算机来处理有关的数据。例如,旅游项目、客户信息、客户参加的旅游项目、每个旅游项目涉及的详细旅游景点等。因为数据量很大,数据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表格处理软件Excel已经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现在要求使用数据库来对数据进行管理,请学生运用数据管理的知识设计数据库。
(一)“数据库设计”教学设计
1.需求分析
针对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调查数据需求并确定要关注的具体对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存在的联系。
2.建立概念模型
建立概念模型,是指在确定要研究的对象后,对这些对象进行进一步分析提炼,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用E-R图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建立概念模型的四个步骤:
(1)确定实体。
客观存在且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如一个旅游项目、一个客户、一个学生、一个班级等(E-R图中的图形符号——矩形框)旅游业务中会有很多人要参加旅游项目,如刘小兰、徐小林、张力等,把这些人抽象出来,概括为“客户”,这个“客户”就被称为实体。
(2)确定实体的属性。
用来描述实体特性的数据称为实体的属性(E-R图中的图形符号——椭圆框)。旅游业务中每个客户的特征有很多,如姓名、年龄、身高、体重、血型等,这些特征都可以作为客户的属性。
(3)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
实体间联系的三种类型:一对一、一对多(1对N)、多对多(M对N)(E-R图中的图形符号——菱形框)。
(4)用E-R图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E-R图,即实体联系模型图,是用图形的方法直观反映概念模型。旅游业务管理的概念模型E-R图(部分)如下页图。

配置文件服务器:
◇在ODBC数据源管理器中建立系统数据源:ftpdb,数据库使用filesev.mdb。
◇Serv-U ODBC数据源设置如表3。
(三)网上评价
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在网上教学平台中,我整合了两种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主要整合了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发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与评价平台》。
2.结果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完成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结果性评价主要以考试的方式,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