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天津市2006年18个区县的相关财政数据,分析天津市的转移支付实施状况,通过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系数来测量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结果发现,各区县的财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天津市对各区县的转移支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非常有限。
关键词: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天津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2.5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2-118-03
一、背景及意义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央和地方实行的包税制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采取减免企业税收的方式来截留经济的发展成果,藏富于企,再加上经济发展中通货膨胀的不利因素,使我国的中央财政陷入严重危机。为解决这场危机,我国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1995年又出台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明确了事权和财权在中央和地方的责任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都有了稳定的渠道,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自1994年实施财政改革以来,我国的财政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收入由1993年的4348.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3080.32亿元,17年平均年增4631.26亿元,年均增长18.51%,这一切充分说明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功不可没。
转移支付这个国际上通行的概念也正式在这次改革中引入,并建立了转移支付制度来协调各级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大体上已经形成了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性转移支付的体系。在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加拿大、德国等,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已经拥有比较长的历史,也比较健全成熟,在转移支付规模的确定、采取的模式和计算方法等方面有借鉴意义。在我国,过去没有构建过此类的合理方案,所以目前该问题备受关注。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是现代财政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证不同地区居民享受大体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天津市的财政体制状况
(一)天津市的经济发展现状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2006年国家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 2010年天津市总人口为1293.8万(2010年普查数据),地区生产总值为9224.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53.1:45.3。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发展迅速,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许多经济指标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
从1999-2009年,天津市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其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人均财政收入从1999年的每人1177.6元增加到2009年的6693.7元,11年间,增加了5516.1元/人,增长了5.68倍,平均每年增长501.5元/人;人均财政支出从1999年的每人1643.1元增加到2009年的9155.4元,增长了5.57倍,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出现同幅度的增长。同时天津市的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从1999-2009年一直在1%附近徘徊,2009年达到了1.2%。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09年达到了2.5%;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是稳中增长,而占地方财政支出不断变化,2006年最低,为1.4%。2009年天津市 GDP 总量为7521.8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19%;人均 GDP 为62574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999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可见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天津市各区县发展步调是不协调的,各区县间存在明显差距,并且这差距存在逐渐拉大的趋势。
(二)各区县财政自给能力的分析
在政府的诸多能力中,财政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及保障,决定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总体来说,天津市2006年各区县的财政自给能力相对比较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但是各区县的财政自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在给定税基的情况下,财政努力程度越高,财政收入就越高,自给能力就越强,反之,自给能力就越低。通过分析发现,河西区、南开区、北辰区、园区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财政自给能力都超过了100%,分别为104.41%、101.75%、125.31%、115.76%,说明这些地区自身的财政努力程度较高。只有红桥区、汉沽区、宝坻区的财政自给能力不足50%,分别为48.54%、49.73%、49.42%。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北辰区与财政自给能力最弱的红桥区相比,相差高达76.77个百分点,这种情况表明天津市各区县的财力差距是比较大的,这就需要完善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来促进各区县间的均衡发展。
天津市的四大子区域中,中心六区的财政自给能力为87.75%,环城六区为78.72%,滨海新区为82.87%,市辖三县为53.50%。其中中心六区中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河西区与财政自给能力最低的红桥区相差55.87%;环城六区中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北辰区与财政自给能力最低的宝坻区相差75.89%;滨海新区中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园区与财政自给能力最低的汉沽区相差66.03%;市辖三县的财政自给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均衡的,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蓟县与财政自给能力最低的宁河县相差仅4.47%。这表明不仅这四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而且同一区域内区县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发展差别。越是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区域,其内部各区的财力差别越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发展较快与相对落后这样一种地区非均衡发展格局,大多数地区都是利用转移支付制度来平抑这种地区差异。一般情况下,转移支付资金应该下拨到财力最为困难的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高的区域就不需要太多的政府转移支付资金,2006年天津市确实如此。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4个区(从高到低):北辰区、园区、河西区、南开区,不仅不需要天津市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反而还贡献了一部分财政收入来促进各区县经济的均衡发展;而财政自给能力最低的5个区县(由低到高)红桥区、宝坻区、汉沽区、宁河县、静海县,获得的转移支付额却不是最高的,获得天津市转移支付额最高的5个区县依次为武清区、开发区、宝坻区、蓟县、塘沽,获得转移支付额度最高的武清区和开发区其财政自给能力分别为57.12%和88.32%。这说明天津市对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存在不合理性,没有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因此,天津市政府应积极调整对区县的转移支付结构,以此来平衡地区间的财力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天津市对各区县的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为了量化评估天津市对各区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我们采用转移支付前后天津市区县际间财力差异的变化率这个指标来表示,变化率的衡量使用的是天津市内各区县人均财力的加权变异系数指标。其中,假设用“本年支出”这一代表当年支出项目总和的数据减去该区县获得的净转移支付作为转移支付前的可支配财力,并用Xi作为转移支付前的人均可支配财力,i表示天津市第i个区县。用“本年支出”作为转移支付后的可支配财力,并且用Yi作为转移支付后的人均可支配财力。
假设我们使用CV0和CV1来分别表示转移支付前后的天津市内区县间的财力差异,则它们的公式表达依次如下: CV0 = (1) 其中,表示天津市所有区县的转移支付前人均可支配财力的平均值,表示第i个区县的财政供给人口占天津市所有区县财政供给人口的比率。 CV1= (2) 其中表示天津市所有区县转移支付后的人均可支配财力的平均值。天津市的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系数我们用TE来表示,则它的计算公式为:TE=(CV0- CV1)/ CV0 (3)
如果转移支付前的财力差异大于转移支付后的财力差异,则说明转移支付在天津市起到了均等化区县间财力的积极效果,反之,则说明转移支付在天津市起到了均等化区县间财力的消极效果。换句话说,如果TE>0,表明转移支付在天津市起到了区县际间财力均等化的作用;如果TE<0,则表明转移支付不仅没能缩小区县际间的财力差异,反而使得天津市各区县的财力差异扩大,是非均等化取向的;如果TE=0,则表明转移支付无助于天津市区县际间的财力均等。
从横截面来看,以2006年的数据为例,天津市人均财政收入为2424.3元,其中,最高的是西青区,人均财政收入高达4402.4元,高于天津市平均水平1978.1元;最低的是红桥区,人均财政收入仅为659.9元,相当于天津市平均水平的27.2%,仅是西青区财力水平的14.99%。天津市人均财政收入的极差率为6.67倍,这种巨大的差距造成了天津市各个区县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不均等,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衷。
衡量天津市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总体效应,我们采用人均财政收入与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这个指标,数值越小,说明天津市各个区县人均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变异程度越小,即均等化程度越大;反之亦然。2006年天津市人均财政收入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64,这个数值还是比较大的,这说明天津市各个区县的人均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变异程度比较大,也即均等化程度小。人均财政支出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47,表明天津市各个区县人均可支配财力不均衡,公共服务均衡化不高,可见政府间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并未完全释放出来。人均财政收入指标的变异系数与人均财政支出指标的变异系数之间的差额,为转移支付的总体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两者之间的差额越大,说明实施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果越好。2006年天津市人均财政收入指标的变异系数与人均财政支出指标的变异系数之间的差额为0.17,两者之间的差额比较小,说明实施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果不明显。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计算分析,得出2006年天津市的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系数TE值为0.223,TE系数为正,这说明了转移支付后的财力差异比转移支付前小,在观察期内转移支付在天津市各区县内起到了促进区县际间财力均等化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值还是非常小的,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并不是很显著,转移支付在促进区县间财力均等化的积极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研究财政收入的省内再分配效应以实现有效的区县际间财力均等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天津市对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发挥了积极效果,其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天津市近几年来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331.7亿元增加到1068.8亿元,年均递增26.4%,财政增收基础不断稳固,多点支撑格局逐步形成;另一方面,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国家对天津市的各项补助收入也不断增长,2005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等资金为45.1亿元,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收入从2006年的13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0.9亿元,增加了2.31倍。
四、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2006年天津市18个区县的财政数据分析,发现2006年天津市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系数TE值仅为0.223。天津市各级政府需要共同努力,逐步实现财力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正视天津市各个区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这个事实,充分发挥各个区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作用,实现各子区域的不同产业结构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采取相关措施来实现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和区域整体水平的提高;其次,优化政府转移支付结构,合理调整转移支付规模,更加关注和研究如何合理分配政府转移支付资金以实现有效的区县际间财力均等化,逐步缩小区县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得全市经济发展逐步均衡;最后,天津市较为发达的区域,其内部各区县之间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如果这些富裕区域内部的财政不平衡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严重威胁整个天津市的和谐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倍努力,减少区县际间的财力差异。
参考文献:
[1]郭素芳.天津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目标选择与协调机制[J].改革与战略,2009,(07):110-112.
[2]王银平、张宏伟、张雪花.天津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7,(01):65-68.
[3]郭素芳.天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J]. 现代城市研究, 2010,(10):55-58.
[4]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杨灿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文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田发、黄燕.上海市对区县转移支付的效应分析[J].财会月刊,2010,(02):42-43.
[7]曾军平.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平衡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0,(06):27-32.
[8]曹俊文、罗良清.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6,(01):43-45.
[9]田发.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10,(02):70-75.
关键词: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天津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2.5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2-118-03
一、背景及意义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央和地方实行的包税制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采取减免企业税收的方式来截留经济的发展成果,藏富于企,再加上经济发展中通货膨胀的不利因素,使我国的中央财政陷入严重危机。为解决这场危机,我国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1995年又出台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明确了事权和财权在中央和地方的责任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都有了稳定的渠道,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自1994年实施财政改革以来,我国的财政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收入由1993年的4348.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3080.32亿元,17年平均年增4631.26亿元,年均增长18.51%,这一切充分说明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功不可没。
转移支付这个国际上通行的概念也正式在这次改革中引入,并建立了转移支付制度来协调各级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大体上已经形成了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性转移支付的体系。在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加拿大、德国等,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已经拥有比较长的历史,也比较健全成熟,在转移支付规模的确定、采取的模式和计算方法等方面有借鉴意义。在我国,过去没有构建过此类的合理方案,所以目前该问题备受关注。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是现代财政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证不同地区居民享受大体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天津市的财政体制状况
(一)天津市的经济发展现状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2006年国家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 2010年天津市总人口为1293.8万(2010年普查数据),地区生产总值为9224.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53.1:45.3。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发展迅速,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许多经济指标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
从1999-2009年,天津市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其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人均财政收入从1999年的每人1177.6元增加到2009年的6693.7元,11年间,增加了5516.1元/人,增长了5.68倍,平均每年增长501.5元/人;人均财政支出从1999年的每人1643.1元增加到2009年的9155.4元,增长了5.57倍,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出现同幅度的增长。同时天津市的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从1999-2009年一直在1%附近徘徊,2009年达到了1.2%。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09年达到了2.5%;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是稳中增长,而占地方财政支出不断变化,2006年最低,为1.4%。2009年天津市 GDP 总量为7521.8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19%;人均 GDP 为62574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999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可见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天津市各区县发展步调是不协调的,各区县间存在明显差距,并且这差距存在逐渐拉大的趋势。
(二)各区县财政自给能力的分析
在政府的诸多能力中,财政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及保障,决定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总体来说,天津市2006年各区县的财政自给能力相对比较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但是各区县的财政自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在给定税基的情况下,财政努力程度越高,财政收入就越高,自给能力就越强,反之,自给能力就越低。通过分析发现,河西区、南开区、北辰区、园区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财政自给能力都超过了100%,分别为104.41%、101.75%、125.31%、115.76%,说明这些地区自身的财政努力程度较高。只有红桥区、汉沽区、宝坻区的财政自给能力不足50%,分别为48.54%、49.73%、49.42%。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北辰区与财政自给能力最弱的红桥区相比,相差高达76.77个百分点,这种情况表明天津市各区县的财力差距是比较大的,这就需要完善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来促进各区县间的均衡发展。
天津市的四大子区域中,中心六区的财政自给能力为87.75%,环城六区为78.72%,滨海新区为82.87%,市辖三县为53.50%。其中中心六区中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河西区与财政自给能力最低的红桥区相差55.87%;环城六区中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北辰区与财政自给能力最低的宝坻区相差75.89%;滨海新区中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园区与财政自给能力最低的汉沽区相差66.03%;市辖三县的财政自给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均衡的,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蓟县与财政自给能力最低的宁河县相差仅4.47%。这表明不仅这四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而且同一区域内区县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发展差别。越是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区域,其内部各区的财力差别越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发展较快与相对落后这样一种地区非均衡发展格局,大多数地区都是利用转移支付制度来平抑这种地区差异。一般情况下,转移支付资金应该下拨到财力最为困难的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高的区域就不需要太多的政府转移支付资金,2006年天津市确实如此。财政自给能力最高的4个区(从高到低):北辰区、园区、河西区、南开区,不仅不需要天津市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反而还贡献了一部分财政收入来促进各区县经济的均衡发展;而财政自给能力最低的5个区县(由低到高)红桥区、宝坻区、汉沽区、宁河县、静海县,获得的转移支付额却不是最高的,获得天津市转移支付额最高的5个区县依次为武清区、开发区、宝坻区、蓟县、塘沽,获得转移支付额度最高的武清区和开发区其财政自给能力分别为57.12%和88.32%。这说明天津市对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存在不合理性,没有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因此,天津市政府应积极调整对区县的转移支付结构,以此来平衡地区间的财力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天津市对各区县的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为了量化评估天津市对各区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我们采用转移支付前后天津市区县际间财力差异的变化率这个指标来表示,变化率的衡量使用的是天津市内各区县人均财力的加权变异系数指标。其中,假设用“本年支出”这一代表当年支出项目总和的数据减去该区县获得的净转移支付作为转移支付前的可支配财力,并用Xi作为转移支付前的人均可支配财力,i表示天津市第i个区县。用“本年支出”作为转移支付后的可支配财力,并且用Yi作为转移支付后的人均可支配财力。
假设我们使用CV0和CV1来分别表示转移支付前后的天津市内区县间的财力差异,则它们的公式表达依次如下: CV0 = (1) 其中,表示天津市所有区县的转移支付前人均可支配财力的平均值,表示第i个区县的财政供给人口占天津市所有区县财政供给人口的比率。 CV1= (2) 其中表示天津市所有区县转移支付后的人均可支配财力的平均值。天津市的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系数我们用TE来表示,则它的计算公式为:TE=(CV0- CV1)/ CV0 (3)
如果转移支付前的财力差异大于转移支付后的财力差异,则说明转移支付在天津市起到了均等化区县间财力的积极效果,反之,则说明转移支付在天津市起到了均等化区县间财力的消极效果。换句话说,如果TE>0,表明转移支付在天津市起到了区县际间财力均等化的作用;如果TE<0,则表明转移支付不仅没能缩小区县际间的财力差异,反而使得天津市各区县的财力差异扩大,是非均等化取向的;如果TE=0,则表明转移支付无助于天津市区县际间的财力均等。
从横截面来看,以2006年的数据为例,天津市人均财政收入为2424.3元,其中,最高的是西青区,人均财政收入高达4402.4元,高于天津市平均水平1978.1元;最低的是红桥区,人均财政收入仅为659.9元,相当于天津市平均水平的27.2%,仅是西青区财力水平的14.99%。天津市人均财政收入的极差率为6.67倍,这种巨大的差距造成了天津市各个区县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不均等,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衷。
衡量天津市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总体效应,我们采用人均财政收入与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这个指标,数值越小,说明天津市各个区县人均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变异程度越小,即均等化程度越大;反之亦然。2006年天津市人均财政收入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64,这个数值还是比较大的,这说明天津市各个区县的人均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变异程度比较大,也即均等化程度小。人均财政支出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47,表明天津市各个区县人均可支配财力不均衡,公共服务均衡化不高,可见政府间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并未完全释放出来。人均财政收入指标的变异系数与人均财政支出指标的变异系数之间的差额,为转移支付的总体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两者之间的差额越大,说明实施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果越好。2006年天津市人均财政收入指标的变异系数与人均财政支出指标的变异系数之间的差额为0.17,两者之间的差额比较小,说明实施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果不明显。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计算分析,得出2006年天津市的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系数TE值为0.223,TE系数为正,这说明了转移支付后的财力差异比转移支付前小,在观察期内转移支付在天津市各区县内起到了促进区县际间财力均等化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值还是非常小的,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并不是很显著,转移支付在促进区县间财力均等化的积极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研究财政收入的省内再分配效应以实现有效的区县际间财力均等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天津市对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发挥了积极效果,其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天津市近几年来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331.7亿元增加到1068.8亿元,年均递增26.4%,财政增收基础不断稳固,多点支撑格局逐步形成;另一方面,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国家对天津市的各项补助收入也不断增长,2005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等资金为45.1亿元,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收入从2006年的13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0.9亿元,增加了2.31倍。
四、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2006年天津市18个区县的财政数据分析,发现2006年天津市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系数TE值仅为0.223。天津市各级政府需要共同努力,逐步实现财力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正视天津市各个区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这个事实,充分发挥各个区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作用,实现各子区域的不同产业结构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采取相关措施来实现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和区域整体水平的提高;其次,优化政府转移支付结构,合理调整转移支付规模,更加关注和研究如何合理分配政府转移支付资金以实现有效的区县际间财力均等化,逐步缩小区县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得全市经济发展逐步均衡;最后,天津市较为发达的区域,其内部各区县之间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如果这些富裕区域内部的财政不平衡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严重威胁整个天津市的和谐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倍努力,减少区县际间的财力差异。
参考文献:
[1]郭素芳.天津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目标选择与协调机制[J].改革与战略,2009,(07):110-112.
[2]王银平、张宏伟、张雪花.天津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7,(01):65-68.
[3]郭素芳.天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J]. 现代城市研究, 2010,(10):55-58.
[4]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杨灿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文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田发、黄燕.上海市对区县转移支付的效应分析[J].财会月刊,2010,(02):42-43.
[7]曾军平.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平衡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0,(06):27-32.
[8]曹俊文、罗良清.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6,(01):43-45.
[9]田发.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10,(02):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