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尤其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内容中每一位物理学家的奋斗经历,更能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执著追求的良好个性品质和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渗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博古论今,纵观物理学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上有关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较多地方提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1.1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科技发展史上,曾经对世界文化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課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成就或一些重大科技发明的小故事。在学“声现象”时,习题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我国早在宋代就对声音有了研究,并且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而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更有三处有着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的建筑;又如在“磁场”一节中关于磁偏角的介绍中,学生可知比西方早400多年的宋代沈括已提出。这些足已使学生的爱国热情迸发出来。
   1.2 增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我国虽在一些方面赶上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但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监禁在孤岛上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地回到祖国。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等。这些事迹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等意识。
  2 在概念、定律、原理的讲授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本身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每一个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为教师,不仅要讲清楚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这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方法论的掌握都有积极作用。
  2.1 挖掘知识点中隐含的德育内容。物理的每一个知识点本身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我们在备课与教学中注意挖掘,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点为突破,将辩证唯物的思想贯彻进去,潜移默化,使教学内容与德育达到完美的统一。例如,在学习“电和磁”这章内容的时候,学生普遍对电能产生磁,感觉很有意思,但一般不会再做深一步的思考,这时,如果我们紧接着反问一句:“磁能否生电呢?”直接将学生带入对立的一面。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将知识点与辩证法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2 抓住奇妙的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以观测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运动的形态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因此,教师可以以实验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渗透。以“做功和内能的改变”这一节为例,学生在观察“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实验时,对棉花不点火就燃烧的现象的反应先是惊奇,后是困惑不解,甚至怀疑有“神灵”来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抓住时机,带领学生亲自实验,并通过讲授知识使学生明白棉花不点自燃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从而使棉花燃烧的缘故,并非“老天爷”显灵。这样不仅对破除学生们的迷信思想大有裨益,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 在课外活动中中,要注意渗透德育教育
  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应的道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3.1 指导阅读科普读物。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很容易被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所吸引,教师应抓住学生心理,积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兴趣教育,诱发爱科学的萌芽。
   3.2 指导生活中的物理应用。物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在学完家庭电路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日光灯安装、电风扇检修、家庭电路设计、家庭电路简单故障排除等,在教到相关知识时不妨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共同研究,动手实践,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3.3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在学习完“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调查社区或学校的噪声来源,并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善环境的方法,向社会提出倡议,让学生从小就具有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们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品德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必须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对教学的要求,使选择内容建立在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上,这样,教书、育人才能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
  收稿日期:2011-10-22
  
其他文献
【摘要】交际能力是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具体体现,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本文旨在阐述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对遵义中小学英语交际教学的作用及影响,从而表明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以及培养学生语言学习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以此达到最佳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红色文化;交际能力;   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浸润在文化中,是文化的主
期刊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共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
期刊
过去学生沉溺在题海中,费时低效,减负之后,教师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对搞好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就要精心设计课外作业,贯彻新课程标准,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彻底改革过去那种枯燥、繁重的作业形式,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作业,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应当是我们共同探索的奋斗目标!也是小学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  1 从形式上,设计弹性课外作业
期刊
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1 发扬民主作风,让学习内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上,应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营造宽松氛围,创设创新环境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作文。为此,教师应采取生活再现、实物演示、音
期刊
教师不但要有一般的素质,还要具备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1 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新世纪对我们的要求。实施创新教育,需要转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运用最新的教育方法。例如,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强调教师是教育的主宰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动者。近代教育学是随着工业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学校的出现对教育的普
期刊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教师除了要注重自己人格的修养之外,还必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 从名人身上寻找对人生的认可   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说明他们智商的高低。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或勤奋努力不够,每次考试时都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冷言相讽,或另眼相看,而应该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  如何使他们树起信心,扬帆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可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1 结合实际,确定培养目标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心灵纯洁如纸,教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作为教师,要树立明确的教育观念,不能只将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下,结合学校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训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
期刊
【摘要】大学语文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正在逐渐丧失,甚至被其他课程所取代。应当从文化精神的角度重新树立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促使学校和学生重视大学教学,还大学语文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思考  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校中面向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但是,目前各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却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的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但观行教材中存在某些弊端。如:单词的汉语注释不够全面,难以使学生做到在实际生活中的“沟通合作”。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使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