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活动是课程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而“课堂教学总是围绕问题进行”的。课堂有效提问对于高效课堂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有效提问,教师需要进行高效的教学问题设计,设关键问题。在课堂提问中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注意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有效提问可以说是高效教学的生命线。
  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 “一要提问,二要指点”。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尤显重要。如何让语文课堂提问更有效。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确定好提问目的
  1、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
  2、激发学生思考,便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
  3、考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关于一个课题的内容,在授课之后,学生是否理解清楚,教师可发出问题,考察究竟,藉以反馈,促其进步。
  4、唤起注意重振精神。课堂教学时,如若看到有学生的注意未能集中于学习方面,这时,教师可用问题唤起其注意,使之重振精神,进行学习。
  二、有效提问的方法
  1、点穴提问法。要实现课堂有效提问,必须对所提问题进行合理的总体设计,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设计关键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个或几个中心问题展开,所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应点中课文的穴位,以一个中心问题贯穿全文,实现全文的整体生成。
  2、锁链式提问。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很“麻烦”的问题,当遇到较大、较难一下子所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将这类问题进行合理拆分,围绕一个大的主题进行层层“锁链式”|的提问。通过这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提问,一方面,可以减少问题过大过难所导致的学生无从下手而出现思维空白期,不利于教学展开;另一方面,通过互相关联的提问,再加上正确引导,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思维方法予以引导,提高学生探究、剖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再者,通过拆分此类问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我,更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换位设计问题。问题深度适宜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教师上课行云流水,学生听课自觉听得懂,但检测时发现自己并不会。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将自己的思维过度提纯,没有站在学生思维的立场,即没有将自己的思维还原稚化。作为教师除了应对教材有极高的把握度,还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充分的认知,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认识应还换位思考,不能想当然。进行课堂有效提问,应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思维方法的角度,根据学习程度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要触及到理解掌握的深度,力求师生双方的思维活动同步协调进行,这样才有助于反馈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信息。
  4、多样化提问激活课堂。提问形式多样,有直问、曲问、反问、激问、引问、追问等,在课堂中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把握提问的时机和注意提问的节奏,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对于其更加专心地听讲和思考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为实现有效提问,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问题,如:授课过程中要尽量杜绝“假问题”。听课和自己上课过程中都出现过类似是而非的“假问题”,如:有些问题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也并没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有些问题难度过小,没有提问、探究的必要。有些问题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太复杂,依学生现有的知识是全然不可能答上来的等等。这些假问题的提出,大量占用课堂上的时间,而收效却是甚微。这些假问题就是无效的问题,对于高效课堂实现非常有害。
  5、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要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在课堂授课中,甚至在提问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具有感染力的情绪,通过自身的这种举手投足、语音语调、眼神表情,与学生进行无声、有声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回答完毕,应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从而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成就感。提问中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交流,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催化剂”。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以自己心中的炽热情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高度热情,达到师生情感的良性互动,把语文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愉悦高效的情感内化过程。我从教十余年,始终以我的激情感染着学生,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情可以使师生共同感受作者的灵魂   没有激情的课淡而无味,无法吸引和征服学生,更不可能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进入作者的心灵。课讲得动人,讲得绘声绘色,能深深地吸引、打动和影响学生,
期刊
对于中学生而言,获取知识财富的主要途径是阅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与时俱进,就得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提高,正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而目前在农村学校,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采取这样的方法:  第一、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以人为管理为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企业之魂,生命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生产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is for the purpose of man
期刊
摘要:为了确保软土地基上构筑物的安全稳定,采用粉喷桩对某软土地基进行了处理,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其空隙水压力、沉降与侧向位移进行了动态综合监测,通过对观测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施工控制标准,并对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粉喷桩软土地基监测      1 概述  复合地基由于能显著改善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并有效抑止地基土体侧向变形这一特点而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软土地基处理
期刊
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分数是60分,从这个分数来看它占了语文总分的相当一部分比重,比例相当大,但这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家长担心。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这是困扰所有老师的一个难题,但自从听了我国著名教师胡道明的一节《快乐作文》后,使我茅塞顿开,对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见解和感受。   一、燃起写作兴趣   作文对孩子来说,往往是头疼的、无奈的。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如机器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分别是通过设计导语、跨越提问、增强课堂吸引力、运用错觉语言等方法来引发不学生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总结得出:小学作文教学,应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练习这三个方面能力,进而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强化学生作文能力.
摘要:本文就语文课程活力。开放教学目标、开放课程内容、开放学习方法来分析当前构建开放而活力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开放教学学习方法    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语文课堂上时空和教学内容的封闭,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再受到禁锢,使得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还语文的本来面目,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的语文课堂。  (一)开放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实施多年后,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原因仍是来自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滞后。即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大多数孩子,甚至与大多学生的学习方式相违背。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错误或不当导致学生学习困难。那么如何提高语教学效益?如何突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是我对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1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