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但我们着眼于学校教育时,却发现武术所散发的武德教育并没有深入到中小学教学中去。本文首先言明发展武术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制约武术在中小学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小学武术改革策略建议。
【关键词】武术 中小学 因素 改革策略
一、发展武术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武术训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学习武术,可以减少学生对父母的依赖,培养学生勇往直前、不怕吃苦、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中小学生通过对武术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而且能够通过塑造完美的动作造型,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制约武术在中小学发展的因素
(一)学校、社会的宣传意识不足
学校和社会对武术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略了武术教学的积极作用,对武术的主观认识不够,对武术的宣传严重不足。
(二)教师能力因素
教师不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缺少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缺少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没有能够很好地研究武术的精髓,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也没能很好地渲染武术的气氛。
(三)学生自身因素
多数学生主观意识不够强,仅仅停留在为学习而学习的状态。
(四)政策因素
相关体育部门对武术发展政策引导的缺陷问题同样制约着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现在个别省市已经注意到要加强武术专业队伍的建设,但武术基础知识普及程度不高。
三、发展中小学武术改革策略建议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研究武术教学
明确武术教学的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武术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涉及很多领域,但应该有所侧重。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感受到体育集体的温暖和情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提高意志品质,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针对体育学科对教师身体素质和体力状况要求较高的特点,应重视武术教师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建设。尽管烟台市初中武术教师的年龄结构总体比较合理,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少,不利于教学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加大对高学历、专业性强的青年教师的引进,以扩大武术教师队伍。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需要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培训,使武术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深刻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课程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武术改革的重视度
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离不开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学校不能只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加大财政投入,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以及培训,同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
(四)学校领导应加大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武术教学在中小学的被重视程度不高,不像篮球、田径等传统项目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健身健心功能容易被忽略。学校要重新认识武术教学,了解武术的本质,认识到武术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作用。学校要努力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武术的魅力,实施新课程改革,使武术的健身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四、结论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要让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中小学武术改革策略建议,希望对广大体育教师有所帮助,促进武术教育地发展,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吉峰,康莉.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134-136.
[2]李臣锋,马君涛,赵忠海.新课标下武术在中小学推广发展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5(02):28-33.
[13]岳磊.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武术 中小学 因素 改革策略
一、发展武术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武术训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学习武术,可以减少学生对父母的依赖,培养学生勇往直前、不怕吃苦、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中小学生通过对武术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而且能够通过塑造完美的动作造型,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制约武术在中小学发展的因素
(一)学校、社会的宣传意识不足
学校和社会对武术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略了武术教学的积极作用,对武术的主观认识不够,对武术的宣传严重不足。
(二)教师能力因素
教师不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缺少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缺少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没有能够很好地研究武术的精髓,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也没能很好地渲染武术的气氛。
(三)学生自身因素
多数学生主观意识不够强,仅仅停留在为学习而学习的状态。
(四)政策因素
相关体育部门对武术发展政策引导的缺陷问题同样制约着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现在个别省市已经注意到要加强武术专业队伍的建设,但武术基础知识普及程度不高。
三、发展中小学武术改革策略建议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研究武术教学
明确武术教学的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武术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涉及很多领域,但应该有所侧重。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感受到体育集体的温暖和情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提高意志品质,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针对体育学科对教师身体素质和体力状况要求较高的特点,应重视武术教师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建设。尽管烟台市初中武术教师的年龄结构总体比较合理,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少,不利于教学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加大对高学历、专业性强的青年教师的引进,以扩大武术教师队伍。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需要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培训,使武术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深刻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课程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武术改革的重视度
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离不开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学校不能只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加大财政投入,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以及培训,同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
(四)学校领导应加大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武术教学在中小学的被重视程度不高,不像篮球、田径等传统项目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健身健心功能容易被忽略。学校要重新认识武术教学,了解武术的本质,认识到武术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作用。学校要努力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武术的魅力,实施新课程改革,使武术的健身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四、结论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要让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中小学武术改革策略建议,希望对广大体育教师有所帮助,促进武术教育地发展,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吉峰,康莉.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134-136.
[2]李臣锋,马君涛,赵忠海.新课标下武术在中小学推广发展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5(02):28-33.
[13]岳磊.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