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精神文化食粮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wen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民生工作,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当前,文化民生已成为民生建设亮点。创造、享受精神文明,是人类独有的能力。相较于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是形而上、更高层次的生活,物质富裕而精神贫困,就没有真正幸福可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富裕和文化富裕齐头并进的时代,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首先是文化繁荣、文化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文化还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强大的文化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软实力反映国家综合国力,文化建设不仅承担着实现文化现代化重任,还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和遗传基因,从根本上关乎民族的精神信仰和生存根基。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一个没有文化、没有信仰的国家和民族,无论物质上多么富有,都不可能真正走向强大和复兴。
  文化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风尚,并推动时代进步。在文化认同上的共识,成为民族认同的根,成为维持民族统一繁盛的血脉和魂,在时间的长河中,文化一脉相承,传承不息,持久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支柱,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指引。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起来,推陈出新,创新发展,用好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文化财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民族复兴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充实的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生活。衡量高质量美好生活,文化不可或缺,是一个显著标志。
  让百姓分享文化改革发展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文化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不仅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创造了奇迹,精神文明建设也硕果累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战略地位,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文化领域推出300多项改革举措,重点难点实现了突破,基础性制度性框架基本确立;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投资布局更趋合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持续提升,文化小康目标正在实现。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指引下,全国各地坚持政府主导、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文化民生成为民生建设亮点,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走入城乡百姓日常生活,开始惠及更多群众。
  一是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文化民生,强弱项补短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持续增加,与2012年比,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915亿元,增长40.5%。“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基本实现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对“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设施开放、文体活动”等七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不断提高。与1978年比,2017年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521个,增长5.5倍;全國文化事业费855.8亿元,增长192倍。
  二是文化产业欣欣向荣。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利用“互联网 ”,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逐年增加。文化与互联网、旅游、体育等行业跨界融合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催生了许多新的文化业态。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5462亿元,比2004年增长9.3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年平均达到4.7%;与2012年比,2017年全国共有文化骨干企业5.5万家,增长51.3%,从业人员为854万人,增长22.2%。无论从就业还是文化消费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产业。
  三是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活跃、增长加速。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更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与2013年比,2017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支出为850元,增长47.3%,其中,与2013年比,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339元,增长41.5%;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61元,增长49.1%。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产品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我国是一个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主体,要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精神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服务的全产业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统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文化繁荣。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产品,激发人民的精神力量。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养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繁荣文化产业,丰富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
  虽然我国城乡居民文化精神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但从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文化精神消费的水平还很低。到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4.6%,农村则更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水平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短板突出,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文化与经济结合、经济打文化牌、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开拓市场,竞争发展,先以文化开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主要靠脑力劳动、智慧投入的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低碳产业,也是关乎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内容、品种、形式、层次等,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以及数字化、可视化等特征,老百姓对文化精神产品的审美标准也今非昔比,精神文化产品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没有高质量的产品,难以吸引眼球、打动人心。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艺术、群众文艺等,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创作生动形象、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所以,文化精神产品“要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双效统一”,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经济效益要为社会效益让路,这是任何文化企业“能生存、活得好、行得正、走得远”的底线,要以无形的文化产品,作用于人的精神,激发昂扬向上的正能量,产生社會和谐奋进的红利。
  新时代,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重点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更多实力强大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主体,创造更多文化精品,弥补高水平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短板,用更多更好的产品,释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潜力,让人民过上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
其他文献
这种心理满足,随着开学脚步的临近,演变成了一种“刚需”。  8月中旬,随着各省区市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渐次完成,2018年高考招生录取进入尾声。征集志愿和调剂结束后,是落榜考生们最心焦也是“野鸡大学”招生人员最活跃的时段。  在北京,“野鸡大学”的校园已难觅踪影,但在网络上,仍然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一方面是因为网站建设成本低且较为隐蔽,可以逃避监管;另一方面,花钱买假的考生也滋养了“野鸡大学”生存的土
去年底,邻居以130万元的总价在毗邻北京的河北大厂买了一套房,单价1.2万元每平方米,首付40万。  大厂是廊坊市辖县,和燕郊、香河并称“北三县”。近两年在北京市政府东迁及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北三县”房价狂飙。  9月初,邻居投资的那套房产单价达到了2.5万元,且还在往上蹿。最后,他以2万多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出手,然后又在更偏远的地方付了两套房子的首付。  买卖之间,从账面看他至少赚得百万。  
经过多年耕耘,枸杞已成为宁夏一张闪亮名片。但由于深加工和品牌产品缺乏,枸杞产业时常受到市场波动困扰。  尤其是近年来多地大规模种植枸杞后,这种影响更大。直接结果是,丰产并不意味着丰收,甚至可能成为负担。  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宁夏在做强、做优基地的基础上,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比如当地企业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将枸杞糖肽产业化。  枸杞之外,葡萄也是宁夏的重要产业。  资料显
既然旅游景区整治是一剂良药,也确实能够让景区重新获得生机,为何仍有被“摘牌”景区无视国家整肃措施公然带病经营?  近两年国家旅游局掀起景区“摘牌风暴”,对400余家景区进行摘牌、降级或警告等处理,其中摘牌3家5A级景区。媒体记者五一前回访此类景区发现,仍有部分景区存在被处罚的“安全隐患”“服务不达标”“不合理低价游”等顽疾,有的景区经营并未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未满摘牌年限便重新申报A级”现象。 
年夜饭,我们一起在叔叔家团聚。  婶婶从院子里的菜地上采摘了很多新鲜蔬菜,又从院子一角的池子里捞出一条鱼,不多会儿,一大桌香喷喷的饭菜就端上了桌。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各自汇报动态,一起聊聊新年计划。公公的后悔  在叔叔家的除夕夜,不吃饺子不看春晚,但一家人围成一桌聊着一年来的新变化,一样充实、有趣。叔叔说起现在住的崭新二层楼房一阵骄傲,一辈子没做过家务的他,年前忙了整整两天,将自己一砖一瓦建造的屋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成為网民。调查显示,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低,通过手机,青少年、儿童提早进入了复杂的网络世界。  诚然,网上有学习资料,应用商店里有益智软件,但不能否认的是,手机游戏、各类视频对孩子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他们难以抗拒。  一旦沉迷手机,他们的身心发育必然受到影响。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将“游戏障碍”添加到关于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中,这意味着游戏成
对不少人而言,光鲜亮丽的洋文凭有着极大的诱惑,为此,不惜主动选择非法办学、乱发文凭的“野鸡大学”。  今年高考考了165分,想拿个国外的本科学历。这个成绩能否入学?能否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  通过网络,19岁的戴铭将自己的信息和诉求发给3家留学咨询机构。经过一番交流,3家机构均表示可以推荐满足条件的大学。  留学中介发来的几份名单中,不乏排名靠前的名校,也有一些名字似是而非的大学。然而,名单中哪
平衡的,才是和谐的,健康的。  平衡是健康的基础,是健康的保障,身体的健康离不开全方位的平衡。我们的身体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平衡,如阴阳平衡、心理平衡、酸碱平衡、体温平衡、营养平衡、动静平衡等。在确保人体健康的各种平衡中,酸碱平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变化和生化反应都是在稳定的pH值条件下进行的,如细胞蛋白质合成、能量交换、信息处理、酶的活性等都需要一个稳定的酸碱度环境。在正常情
“制造业在湖南做出品牌不容易。”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仲秋向《民生周刊》记者感叹,“但也不是那么难,坚持做,功到自然成。”  许仲秋坚持做了40多年的是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机油泵,从普通技术员到董事长,伴随他身份转变的是企业改制及产品技术不断升级。  今年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对制造业的热情让他兴奋,他提交的建议也与制造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产品放在第一位  相对于沿海地区企业
转眼间2017年已经过半,“休个年休假,给辛苦了半年的自己放松放松,或者带孩子出去看看世界”,成了大多上班族的想法。那么,哪些職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何时休年休假,主动权是在个人还是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