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对拟”:古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个特点——以古文(批评)家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文学中存在着一种因人而施、随人赋文的"文体对拟"现象:精心摹拟某一作家的文体,并把这种摹拟的文体反施于所摹拟的作家,从而在文体的相互映发、两两相对之中,达到并且强化赞美、悼念、批评、商榷等特定效果。"文体对拟"发轫于两汉、兴于六朝,自唐宋诗人,特别是古文家登上文坛,"文体对拟"更极其盛。而明清以来对"文体对拟"批评、的格外重视,又与唐宋诗文在这一时期受到普遍尊奉大有关系。而从更广阔的范围看,"文体对拟"还与古代文学创作、批评中的其他许多现象如论诗诗、"当行"、"以汉人语对汉人语"等在文心与文学观念上
其他文献
<正> 苯本分析月美国苯现货价格疲软,价格下跌到了1.12美元/加仑,这减弱了亚洲购买商的购买兴趣。月初一韩国生产商以295美元/t(fob韩国)的价格售出了1万t货物,其后一批3000t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连30年的宏伟战略工程,国家所确定的西部发展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特色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教育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及旅游业等。&#39;十五&#39;期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分析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指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的本质。然而,作
多向度的社会变迁是塑造我国城市社区的基本动力,然而现有的各种社区建设理论却仅仅选择社会变迁的某一向度作为自己的基础,这使得它们不仅相互冲突而且脱离现实。从社会变迁
近年来,在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评论中,有人认为现行哲学的板块结构体系及其弊端都是起源于斯大林。同时提出了诸如:斯大林究竟是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
~~
<正>~~
<正> 据Freedonia集团对美国电子化学品市场的调查表明,今后美国电子化学品的市场需求将以年均8.5%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时将达到近60亿美元。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主要源于高价
&#183;Pc/ABS合金具有力学性能高,尺寸稳定性、耐高低温性和加工工艺性好等优点,可制作大型薄壳、中空、刚性好而且耐冲击的制品,广泛用作手机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