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井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城县的十字街边有一爿徐记生药铺,生意总是不温不火的。老板徐奉倒是个实在人,每当有人说生意上的事,他总是笑笑说:“我家生意不好也是好事,说明乡亲们生病少啊。”人们都说,徐奉这人心善啊。
  这日中午,徐奉正在店里看书,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扑通”一声响。他急忙出门一看,见个外乡汉子倒在地上,昏厥过去。徐奉忙命伙计将这人抬进店里,但见他面色发白,呼吸急促,再一搭脉,脉象很乱,明显就是中暑了。他给汉子服了些藿香水,又用冷毛巾给他敷在额头。
  过得片刻,那汉子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瞬间明白是徐奉救下了自己,起来就要谢恩,徐奉按住了他。汉子就暂在徐奉家住下来,徐奉每日里喂汤喂药,极是周到。
  那汉子名叫刘滔,京城人,是一家店铺的记账先生。这次出外讨账,想是走得急了,又赶上天气炎热,才中了暑,亏得被徐奉救了,不然后果難料啊。刘滔和徐奉二人聊得投机,就拜了兄弟。刘滔年轻,为弟;徐奉年长,为兄。
  这天,刘滔看着徐奉店里的生意很冷清,就对徐奉说:“哥哥你这生意可不怎么样。”徐奉又把他的老话拿出来说。刘滔却摇了摇头,说:“不是这么个理儿。你生意做好了,才能保证药材齐全,才能更好地给乡亲们治病吧。”他在店里店外转了几圈,然后指着店前面的一块空地说:“哥哥,你在这里打口井吧。”
  由于刘滔还要急着办事,说完就告辞了。徐奉遵照刘滔的意思,请来打井师傅,在那块空地上打起井来。
  三个月后,井打好了。井水甘甜清冽,是新城县里难得的好水。徐奉的大儿子徐小清高兴坏了,对徐奉说:“赶紧请几个泥瓦匠,砌道矮墙,把这口井圈起来,咱甭开药铺了,光卖水就能发财了。”徐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这井里的水一滴都不许卖!”徐小清迷惑不解地问:“咱掏了一百多两银子,就为了请大伙儿白用水?”徐奉点点头,啥话都没说。
  井水好喝,还不收钱,半个新城县的人都到这里打水。徐奉为了乡亲们打水方便,又置办了辘轳等物件,还在井台边放置了两个凳子,供打水的人休憩。对此,徐小清只能撇撇嘴,现下还是徐奉当家,他说啥徐奉也不听。可看着徐奉白白地往外扔银子,他心疼啊。
  说来也怪,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徐家的生意竞渐渐兴隆起来。不光是附近的乡亲、老主顾,连城外的人,甚至外县的人,都到徐记生药铺来买药。徐小清见到有银子进账,心里那叫一个乐,井水的事就暂时放到了一边。
  转眼就过了一年。这一天,徐奉忽然接到了刘滔的信,说是分别以后,相当挂念,很想和他一叙,无奈事务繁忙,脱不开身,请他前去京城,一来可以叙旧,二来可以逛逛京城、赏赏景。徐奉也很想到京城去开开眼界,于是把生药铺交给儿子打理,动身去了京城。
  徐奉一走,徐小清可就来了劲。他先雇来泥瓦匠砌了一道矮墙把井围起来,派伙计看守,每个打水的人收一个铜板。打水的乡亲们乱哄哄地嚷嚷,徐小清站出来说:“我家打这口井花了一百多两银子。不收你们钱,这笔账怎么算?我家凭啥白白扔钱?你们不掏钱,又想白喝水,哪有这样的好事儿?只收一个铜板,这算是最便宜的啦!”
  乡亲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没带钱的乡亲有的回去取钱了,有的就去城边的河里打水。带了钱的乡亲就按徐小清的吩咐,把铜板放到一个篓子里。到了晚上,徐小清抱过篓子一看,竟有半篓子钱,这可比卖药赚得多呀,他不禁兴奋得心花怒放。老爹要是早听自己的话,不知收进多少钱了。
  但是,一个月后,徐小清就发现不对劲儿了。来打水的人少了,来抓药的人也少了,而且,还在逐渐减少。再到后来,就门可罗雀了。再这么下去,这生药铺可要关门了。他想不通是为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天,有个孩子到生药铺里抓药。伙计正给他称着,一个婆娘忽然跑过来,劈手就给了孩子一巴掌,怒骂道:“我不是让你到广济堂去抓药吗?就知道你偷懒耍心眼儿。亏得我跟你来了。走!”徐小清急忙上去拦住她:“嫂子,你也是咱的老主顾了。你就跟我说句实话,你为啥不到我的铺子里抓药了?广济堂离咱这里可远呢。”
  那婆娘说:“你家药不顶用。”
  徐小清惊得险些跳起来:“我家药不顶用?我家药还是头年进的,咋头年就顶用,今年就不顶用了?”
  那婆娘白了他一眼说:“为啥不顶用了,你心里最清楚,别问我。你快让开,别耽误我抓药了!”婆娘拉着孩子就走了,留下徐小清在那里发愣。
  徐小清说的也是实情。徐记生药铺现下卖的药还都是去年秋上徐奉进的呢。今年的新药还没下来,也没进。怎么同样的药,去年就顶用,今年就不顶用了?徐小清想不透,就找到跟他爹关系很好的隋郎中问个根由。隋郎中听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一个劲儿地说不可能,徐家开了这么多年的药铺,保管草药有一套,绝对不会有问题。
  徐小清不死心,又找几个老主顾问,大家众口一词地说,就是他家的药没以前顶用了,这才换了另外一家药铺买药。徐小清又到库房去察看,那些药材保管得很好,没有丝毫问题。可怎么就不顶用了呢?想了几天,他还没想明白其中的缘由,来店里买药的人更少了,有时候一整天都没生意。万般无奈之下,他赶紧写了一封信给老爹送去。
  徐奉接到信,日夜兼程,赶了回来。
  一回到家,徐奉就命伙计们拆掉了围住井的矮墙,并让伙计们遍告乡亲们,这口井仍为公井,谁爱打水谁打,分文不取。安排好这些,他才把徐小清叫到跟前,说:“这口井若是公井,就是咱家的财源;若是私井,就是咱家的克星。”
  徐小清愕然地睁大了眼睛,迷惑地问道:“为啥?”
  徐奉说,他接到徐小清的信后,也是万分着急,马上就向刘滔辞行。刘滔问他出了什么事,徐奉就把徐小清写的信给他看了。刘滔看后微微一笑,说若是他猜得不错,定是徐小清为钱所惑,把公井变成了私井,断了徐家的财路。徐奉也想不明白是怎么个说法,连忙讨教。刘滔这才说,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附近的乡亲们若是喝惯了他家井里的水,再喝别处的水就会水土不服。喝他家的水,再吃他家的水熬出的药,自然是十分妥帖的,没有不适感,还利于治病。但他家卖水以后,乡亲们去别处打水,再吃别处的水熬出的药,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甭说治病了,反而会出现其他不适感。于是呢,乡亲们就会认为是他家药不好,却不会想到是水的缘由。
  徐小清愣愣地说不出话来。
  徐奉说,他听刘滔讲了这些,才明白当初刘滔为什么让他花银子打这口井,就是为了让乡亲们喝他家的水,适应他家的药啊。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多老主顾,却不承想被徐小清赶走了。徐小清愧疚地说:“真没想到,做生意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徐奉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做生意学问大,做人的学问也不小啊。儿子,好生学着点儿吧。有时候啊,该吃亏那就得吃点儿。”徐小清使劲地点了点头。
  徐家的井重新免费让乡亲们打水了,他家的生意又慢慢地红火起来。久而久之,那口井被乡亲们称为“善井”。徐家人却说,那是他家的生财井。
  (发稿编辑/黄素萍)
其他文献
金风送爽十月天,春华秋实果满园;  改革开放大巨变,千歌万曲响震天。  广西自治六十年,城乡旧貌变新颜;  实施扶贫攻坚战,人民生活比蜜甜。  广西壮乡东盟连,一带一路最前沿;  撤地改市谋发展,南地行署崇左迁。  记得二00三年,市委成立喜连连;  就在庆典好日子,新城开工在这天。  三届班子心不变,市委领导意志坚;  克难攻坚十五载,宏伟蓝图在眼前。  崇左新城生态园,市政规划正超前;  房产
期刊
南疆好山水  如果从空中俯瞰,你会看到黑水河从西往东,贯穿大新境内。这黑水河的水,是清凌凌的水。黑水河畔的群山,是绿幽幽的山。黑水河从源头的靖西市折进越南,然后蹦蹦跳跳、七拐八弯地在那边游玩了一番,又从大新县德天村浦汤岛回来了。  黑水河的河道是一道神奇的河道。她之所以叫黑水河,是因为她游走在喀斯特地貌之间,穿行在木棉花之间,两岸群山跟河水相映黛色,故美得其名。之后,黑水河融入婀娜的左江,汇进滔滔
期刊
有个小木匠,一次到外面做工,回家时天色已晚了。路上他要经过一座大山,动身时村里人对他说:“山上有个精怪,经常出来害人,没有人敢在夜里从那里经过。”小木匠听后笑了笑说:“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管它什么精怪鬼怪,没什么可怕的。”说罢,他带着一把斧头便上路了。  不多时,小木匠便来到了山里。月色很好,小道从林间蜿蜒伸向前方。小木匠只顾赶路,山风从耳边掠过,远近的山峦在朦胧的夜色里时隐时现。  走了
期刊
早些年,宝源县城有一家私人诊所,诊所里坐诊的是一位姓杜的老中医,县城的百姓无人不知。杜老继承了祖上的医术,一般的头疼脑热他只需开几服药就能祛除病痛,如果是大病重病,经他推拿再加上中草药调理,十天半个月也会大有好转。所以杜老的名气很大,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愿意到他的诊所来看病。  这天,杜老刚给一位患者写完药方,门外就进来了一个尖嘴猴腮的男子。男子站在杜老面前,一双小眼乜斜着杜老说:“听说你的医术很高明
期刊
清朝乾隆年间,陕西按察使刘墉这天正在家中读书,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刘墉合上书本,走出门来。  刘墉看到门外跪着十几个人,高举一块白布,白布上写着两个大字“冤枉”。  刘墉赶紧问出了什么事,护院刘大回道:“老爷,这些人一大早就来了,说他们家有天大的冤情,请老爷替他们申冤。”看到刘墉出来了,那十几个人高喊起来:“刘大人,冤枉呀,冤枉……”刘墉走上前,问为首一个青年男子:“你们有何冤屈,细细讲来。” 
期刊
这天中午,王强正在工棚里和工友们吃午饭。这时,一个骑着电动车的快递小哥过来问:“哪位是王强?”王强很意外,忙说:“我就是,有事吗?”“有你的快递。”快递小哥说完,将一个包得方方正正的小纸箱递了过来。  “这是谁寄来的呢?我没有网购啊!”王强很纳闷,签完了字,把包裹接到手中想看一下到底是谁寄来的,可包裹上并没有写发件人的名字和地址。王强想了一会儿,回过神来想要问一下快递小哥的时候,快递小哥已经骑车走
期刊
王迅和张坦是诺富特酒店的保安,两个人一起进的酒店。他们年龄相仿,都是二十来岁,不同的是,王迅喜欢打游戏,而张坦则喜欢看书,一有时间就去酒店附近的图书馆借书,还都是一些酒店管理方面的书。王迅就笑话张坦:“你就是一个小小的保安,不玩游戏也就罢了,看这些书有啥用?难不成下一步你要做总经理?”张坦没说什么,只是笑笑。  这天,两个人在停车场维持秩序。这时,来了辆老旧的小轿车,看起来至少有十几年的车龄了。小
期刊
星期天,我陪女儿去青少年文化宫上英语课。下课一出来,我们看到门口有个小贩在卖蚕宝宝,五块钱一盒,一盒里面有十多条蚕宝宝,还送几片桑叶。  女儿看到蚕宝宝白白的身躯,肉肉地在蠕动,甚是可爱,非常喜欢,缠着我一定要买一盒。我禁不住女儿的苦苦哀求,想着也不贵,既能让女儿学会照顾小生物,还能让她学习蚕吐丝织布的相关知识,于是便买了一盒。女儿高高兴兴地接过蚕宝宝,连蹦带跳地就要往家走,小贩突然叫住我们,问道
期刊
春天到了,随着厚棉衣一件一件脱去,老胡越发坐立不安。老伴看在眼里,心里觉得好笑,老胡的那点心思她能不知道?因为这个时候,老胡最喜爱的美食——香椿就要上市啦。记得在农村老家,每年的谷雨前,当屋后的香椿树长出第一茬嫩叶的时候,老胡就急不可耐地采来,在沸水焯一下,炒上两个自家老母鸡下的蛋,嗞一口酒,吃一筷香椿,满足地吁口气,说:“乖乖,就这菜,就这香气,给个皇帝当也不换!”  现在老两口跟儿子儿媳住在城
期刊
水锦发本来是个倒腾茶叶的商人,每年把云雾山的春茶运到县城里赚些薄利。干了几年,手头积攒了一些银子,他就思谋着做一笔大买卖。听说汉口的茶叶行情好,他就趁着春茶上市,收了一船云雾山毛尖运到汉口。  到了汉口,才知道汉口刚刚闹过一场鼠疫,市场上各种货物的行情都已经跌到了谷底,茶叶的行情也不例外。水锦发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要么把茶叶运回去,要么等市场行情好转。  可是把茶叶运回去的话,一来一去的运费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