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兔与非孕兔休克复苏后肺损伤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sions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产兔和非孕兔失血性休克复苏后急性肺损伤的差异.方法 将18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产兔组和非孕兔组,每组9只.采用颈动脉放血致失血性休克1h,乳酸林格液复苏持续3h建立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分别于产前期、产后期(休克前期,0h)、休克期末(1 h)、复苏期间(2.5 h)以及复苏期末(4 h)5个时间点采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复苏期持续3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干/湿重比值(D/W),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结果 产兔产前期血清TNF-α(ng/L)、IL-10(ng/L)含量与非孕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87.6±6.8比83.2±5.3;IL-10:44.9±3.9比42.7±3.4,均P>0.05);休克前期TNF-α水平显著增高(102.5±8.1比87.6±6.8,P<0.05).产兔与非孕兔休克1h后TNF-α、IL-10均升高;各复苏时期产兔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孕兔(1 h:230.0±14.9比202.0±10.1,2.5 h:290.0±18.6比236.0±14.4,4 h:265.0±15.9比217.0±12.8,均P<0.05),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非孕兔(1 h:104.3±6.9比135.0±7.8,2.5 h:146.8±9.4比178.3±11.7,4 h:126.0±7.9比165.8±9.6,均P<0.05).休克复苏后产兔肺组织MDA、MPO、D/W比值、NF-κB活性和ICAM-1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非孕兔[MDA(nmol/mg):52.6±5.9比39.4±4.7,MPO(U/mg):4.62±0.85比3.26±0.62,D/W比值:0.186±0.025比0.143±0.016,NF-κB(A值):0.89±0.27比0.46±0.15,ICAM-1mRNA:4.6±1.2比2.5±0.7,均P<0.05];而SOD(U/mg)水平较低(47.8±6.7比63.5±8.2,P<0.05).结论 分娩可致产兔血清炎症因子TNF-α显著升高,失血性休克复苏后产兔出现肺组织炎症损伤较非孕兔更为严重,炎症因子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休克复苏后炎症应答差异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一种HBV耐药突变的反向杂交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优化和评估.方法 针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3种药物10个耐药位点的常见耐药突变形式,合成兼顾HBV 8
采用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紫外可见光谱及污泥内源呼吸耗氧速率等指标,探讨了不同剂量γ-射线对不同含水率剩余污泥的辐照效果.结果表明,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污泥上清液
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免疫应激的影响.选取18头健康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对照组、LPS组和NAC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日粮,NAC
为了获取大空间建筑火灾下张弦梁结构响应规律,分析不同区域受火对该结构响应影响,优化结构抗火设计方法,本文结合大空间建筑特点及火灾特征,考虑张弦梁结构边跨受火、跨中受
本文以我国1990~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国家标准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90 to 2009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
研究次粉能量饲料中化学成分对其消化能(DE)的影响,探讨通过化学成分估测次粉能量饲料猪DE的可行性.选取体质量(35±2)kg、遗传基础接近和健康良好的(杜×长×大)12头三元杂
目的 了解大鼠肝再生中8种肝脏细胞的凝血反应相关基因转录谱及其预示的生理活动.方法 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的分离,基因表达变化检测,预示的生理活动分析用Cluster等软件及生物
介绍了宝钢股份烧结锅炉热废气综合利用情况。将一烧结锅炉热废气作为二烧结保温炉热风来源,并对保温炉进行改造。改造后,二烧结料层表面的烧结矿强度得到提高,能耗指标和成
肝卵圆细胞(OCs)是肝脏的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及其他细胞,亦与肝再生和肝脏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简要地总结了近几年有关肝卵圆细胞的来源、定位、增殖、分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Kim是一种新入侵的有害生物,仅危害刺桐属植物Erythrina spp.,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为了有效控制刺桐姬小蜂的危害,本研究通过施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