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探析。方法:筛选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各项生活指标。
  【关键词】老年整体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并且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床上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改善临床症状,同时需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笔者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进行探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筛选出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中有37例患者,女性患者为19例,男性患者为1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61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6岁;平均年龄(68.6±1.6)岁;病程范围3至14年,平均病程(6.8±1.6)年。实验组中有37例患者,女性患者為17例,男性患者为20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62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7岁;平均年龄(69.7±2.4)岁;病程范围4至15年,平均病程(7.5±2.2)年。两组患者从上述资料比较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除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以外,还要对患者口头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实验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心理干预;由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中疑虑,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生活干预;根据患者自身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患者需要多食用低盐、低脂、容易消化的食物。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锻炼,主要以有氧运动、轻体力为主。同时需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如穿衣、叠被等。(3)用药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核实患者的资料与药物名称,避免出现药物用错情况。严格的掌握药物的禁忌症与适应症,并且需要向患者讲解药物作用、用药的目的、不良反应,使用说明等。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等。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恢复情况越好[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参照组。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等评分情况,两组患者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组别 例数
  (n)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 活力
  实验组 37 78.9±4.21 78.6±3.72 78.2±3.68 79.6±3.71 78.4±3.98
  参照组 37 69.8±3.19 70.9±3.39 71.6±3.12 71.4±3.11 68.7±2.68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患病期间身体各项机能、情绪等均呈现下降趋势,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试验笔者通过对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用药指导、生活干预等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各项生活指标,改变了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情况。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3]。我院定期开展小型讲座,向患者宣传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体征、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并发症等情况,使患者更加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还可以利用发放宣传册、开辟宣传栏、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宣传[4]。
  研究显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模式的参照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等评分情况要高于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可见,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杨文笔.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5):1064.
  [2]刘芳.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6):7727-7728.
  [3]李丽楠,唐静.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2,8(12):510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0例患老年急性左心衰的病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B组及C组,三组各40人,对照C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照B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运用无创机械通气,研究组(A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参附注射液1ml/kg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缓慢静滴,1次/天,共3天。结果:研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阻肺伴有呼吸衰竭采取无创辅助通气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COPP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120例,对其采取BiPAP(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在整个治疗期间对病人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所有病人临床症状、体征都得到有效改善,全部成功治愈出院。结论:对COPP伴有呼吸衰竭采取BiPAP进行辅助通气,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产科危重症病人术后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8月我院ICU就诊的产科危重症术后患者84例,对所有患者采取有针对性、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84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通过对其配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对于产科危重症病人,其术后心理往往会承受较大压力,在采取积极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就诊的136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包括人性化的住院环境、全面准确的知识宣教,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服务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日常消毒的管理, 理论联系实际, 保证无菌物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强化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无菌物品的认识, 及时参与检查工作。结果: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结论: 加强对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动态管理,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职业素质、构建和谐的沟通渠道。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保证自身安全。  关键词 控制感染; 环节管理; 防护    To str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对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治疗的1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西咪替丁组和奥美拉唑组,观察两组使用药物后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西咪替丁组68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3.53%;奥美拉唑组68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1.18%;奥美拉唑组疗效优于西咪替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对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进行测定,并分析差异。方法:选取2013-02至2013-06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糖尿病组,选取同时期体检合格对象40例为健康组,其检测所有对象血清C-肽结果:糖尿病组两种方法检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放射免疫检测系统为对比方法(X), 时间分辨检测系统为评价方法(Y)。健康组直线回归方程Y=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的影响,对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ICU在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BNP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RR、PAP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A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15例胫骨后外侧平台粉碎塌陷性骨折采用关节镜探查关节腔,关节镜监视下关节面塌陷骨折撬拨复位,打压植骨、经皮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同时处理膝关节内伴随损伤。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时间18.6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分级,优12例,良2例 ,可1例,优良率达93
期刊
摘要:目 的研究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 法本次研究于2013年1月开展至2014年1月结束,研究中共有入选对象100例,均为该阶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雾化吸入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临床期间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50例,临床期间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