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晚清巨儒俞樾经学成就显著又诗文创作才华横溢,一生著诗填词颇丰,其诗词创作“温和典雅,近白居易”,语言晓畅,直抒胸臆,真挚感人又观照历史,关注民生,是晚清江南诗坛之巨擘。
关键词:俞樾 春在堂诗编
晚清巨儒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早入翰林,殚心著述,启迪后进,人望允孚”a。其经学成就斐然,著有《春在堂全书》五百余卷。《清史稿》赞誉其“生平专意著述,先后著书,卷帙繁复,而《群经平议》 《诸子平议》 《古书疑义举例》三书,尤能确守家法,有功经籍”b。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云:“俞樾是从顾炎武、戴震、王念孙、王引之等一脉相承下来的清代著名朴学大师”c。 尽管俞樾精于经学,但“精研朴学,旁及艺文”d,在诗文方面亦有造诣和成就,有《春在堂诗集》《春在堂词录》、戏曲《老园》、笔记小说《右台仙馆笔记》等传世。《清史稿·俞樾传》以“温和典雅,近白居易”概述其诗词创作之风格。
一、“随笔而书随意”,诗词创作畅抒胸臆,不事雕琢
才华横溢又严谨治学的俞樾,其诗文创作持续一生,《春在堂诗编》存录1600余首。俞樾的诗文创作深受白居易影响,提倡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生平最喜白太傅诗”,其早年诗的风格接近白居易,喜欢用歌行体咏叹民情,记述其心怀。他在与妻子的对答中写道:“君虽不饮苦吟诗,吟诗太苦伤心脾。劝君并诗亦勿作,胸中浩浩又落落。吾谓卿言虽复佳,无诗何以写吾怀?吟诗不求好,不雕不琢全吾天。”e可以看出其诗文创作的初心是直抒己怀,即白居易所倡导的“歌诗合为事而作”,上继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文语体不事雕琢,文笔浅近平白。青年时期俞樾求学在外,长年与家人分别,其诗作多记述时事,抒发思念家人兄弟之情,有《佚诗》97首。与夫人姚氏恩爱相谐,缱绻情深:“泥金帖子出京华,纸阁芦帘笑语哗。不作寻常欣幸语,为余援笔赋梅花。”姚氏素来有气喘病,病发后常常夜不能寐,凄然语之曰:“吾不起矣,君亦暮年,善自保重。”俞樾作诗记之:“听尽残更总不眠,拥衾重与坐灯前。自言吾病今休矣,珍重君家是暮年。”姚氏病逝后,俞樾作《百哀诗》100首、《咏物诗》 21首追忆,思念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如 《百哀诗》:“萍踪岁岁客新安,门户支持大是难。春仲辞家冬仲还,一年几月得团圆。天涯游子已欷歔,更读闺中一纸书。堂上亲衰儿辈小,可知憔悴辟纑庐。”夫妻之恩爱、伉俪之情深,动人心弦。罢官后俞樾渐生隐逸之心,在其诗作中直抒胸怀,毫不掩饰和隐晦。如《西湖杂诗》四首之一:“布衣蔬食向来堪,隐士家风事事谙。麦秸粗疏编作扇,竹筠精巧结成篮。饱尝莼菜柔还滑,细嚼毛根涩亦甘。携得曾孙随杖履,不嫌娇小发鬅鬖。”作于诂经精舍之任上的《水龙吟》一词:“卅年抛却渔竿,浮生惯欠烟波债。虚名误我,莼鲈秋味,鸡豚春社。”表现了作者隐逸生活的自由闲适,看功名如缥缈虚无之境,自信风雅。晚年病重之时,作“十别”《别家人》《别诸亲友》《别门下诸君子》《别曲园》《别俞楼》《别所读书》《别所著书》《别文房四友》《别此世》《别俞樾》以及《临终自喜》《临终自恨》。其中自别诗饱含对人生磨难的淡然:“平生为此一名姓,费尽精神八十年。伺候独将真我去,任他磨灭与流传。”《临终自恨》又有人生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苦闷:“茫茫此恨竟何如,但恨秕糠未扫除。七尺桐棺三尺土,此中了却万言书。”力求洒脱却不得,哀怨苦闷求解脱的矛盾纠结于内心,表露于文字。
二、记叙人生轨迹,自传亦史观
尽管俞樾的诗歌主题形态较多,但大多是记载史实和生活状态。有学者认为,俞樾的诗歌既可为晚清史观,亦可为曲园自传。纵观俞樾一生诗歌创作历程,与其一生经历紧密相贴合。年方十五的俞樾以《兰陵菊花歌》为发端,一方面踌躇满志对人生未来充满希冀,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青年时期的诗作多记述时局,亦写亲朋怀念,如《闻戒篇》《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作家书》等。《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有《水灾叹》《赈饥行》《流民谣》《米贵歌》四章,从诗篇题目即可体察其内心对灾民的同情和关爱。还有部分游山玩水之作,如《七里拢》《钓台》《徐堰五祠》《夜发玉山》《大雾发钱塘江》等。道光三十年(1850),俞樾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开篇的试帖诗深得曾国藩的赏识而得以重用,为官八年,其间所作诗歌多记述同僚交游宴饮,但数量不多。咸丰八年(1857),俞樾遭遇罢免,失官后辗转于苏杭宁绍沪等各地,看尽战火纷飞所造成的人间百姓疾苦,这一时期所作诗歌大多感慨自身之际遇,并反映国事,如《放言》《感事四首》。同治四年(1864)俞樾返回蘇州,在苏杭两地各书院讲学,其中主讲诂经精舍,远离政坛纷扰,俞樾潜心经学,著书立说,《诸子平议》《群经平议》主要在这一时期完成,其间还有一些师友交游、风景记游的诗作,如体现与曾国藩师生情谊的《丁卯五月至金陵谒湘乡师相赋呈四律》,与王補帆、李鸿章、彭玉麟和恩锡的交游之作,集成《吴中唱和诗》195首,以述怀写景为主要内容。晚清重臣翁同龢与俞樾交往颇深,作《和俞曲园、郋亭同作》一诗:“春到先生气自暄,寻常下笔已千言。文章自合关时运,人物终当属上元。细韵雄篇皆入妙,祥麟威凤各高骞。山农不识韶韺奏,独唱真无例可援。”f
自光绪五年(1879)姚氏病逝,俞樾身边的至亲挚友先后离世,社会动荡、民族命运多舛,俞樾的诗词创作进入高产期,此后的诗歌约占其一生诗歌创作的近七成,其诗歌风格趋于哀婉情深。悼亡姚氏的《百哀篇》100首、《咏物》21首,追忆挚友彭玉麟的《哭彭雪琴尚书一百六十韵》,追思缅怀,也有对人生哀叹和无奈的不禁流露,读之感人肺腑。
戊戌变法后,各地书院改为西式学堂,俞樾执掌的诂经精舍难以继续,其《补自述诗》 第三十四首:“高据西湖第一楼,居然三十一年秋。明年勇撤谈经席,坐看滔滔逝水流。”g寥寥数语,述其讲学三十余载却一朝遭变革的内心无奈与坦荡胸怀。时局巨变,俞樾一方面表露出对西学的涌入而造成中国传统文化衰微以及国家命运之走向的焦虑和担忧,一方面也无能为力地寄希望于后学之士,无奈忧愤与希冀之心交织,有《余主诂经精舍讲席,至今三十年矣,闻课之日,慨然有作》一诗:“万国同文西学兴,西方教士发鬅鬙。已愁禹迹淹将尽,更恐秦坑焰又腾。……老我行将与世辞,诸生努力强支持,守先待后百年事,会有天元极盛时。”晚年退居苏州,俞樾追念杭州西湖畔的时光,写下《西湖感旧》一诗:“万古江湖时局变,小楼风雨我心灰。尚留旧物君知否?只有孤山几树梅。”岁月沧桑心底凉,光阴荏苒弹指间,晚年凄凉孤寂的俞樾追忆过往,概括万千凝聚成小诗一首,悲怆又洒脱的情绪弥漫整篇。
关键词:俞樾 春在堂诗编
晚清巨儒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早入翰林,殚心著述,启迪后进,人望允孚”a。其经学成就斐然,著有《春在堂全书》五百余卷。《清史稿》赞誉其“生平专意著述,先后著书,卷帙繁复,而《群经平议》 《诸子平议》 《古书疑义举例》三书,尤能确守家法,有功经籍”b。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云:“俞樾是从顾炎武、戴震、王念孙、王引之等一脉相承下来的清代著名朴学大师”c。 尽管俞樾精于经学,但“精研朴学,旁及艺文”d,在诗文方面亦有造诣和成就,有《春在堂诗集》《春在堂词录》、戏曲《老园》、笔记小说《右台仙馆笔记》等传世。《清史稿·俞樾传》以“温和典雅,近白居易”概述其诗词创作之风格。
一、“随笔而书随意”,诗词创作畅抒胸臆,不事雕琢
才华横溢又严谨治学的俞樾,其诗文创作持续一生,《春在堂诗编》存录1600余首。俞樾的诗文创作深受白居易影响,提倡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生平最喜白太傅诗”,其早年诗的风格接近白居易,喜欢用歌行体咏叹民情,记述其心怀。他在与妻子的对答中写道:“君虽不饮苦吟诗,吟诗太苦伤心脾。劝君并诗亦勿作,胸中浩浩又落落。吾谓卿言虽复佳,无诗何以写吾怀?吟诗不求好,不雕不琢全吾天。”e可以看出其诗文创作的初心是直抒己怀,即白居易所倡导的“歌诗合为事而作”,上继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文语体不事雕琢,文笔浅近平白。青年时期俞樾求学在外,长年与家人分别,其诗作多记述时事,抒发思念家人兄弟之情,有《佚诗》97首。与夫人姚氏恩爱相谐,缱绻情深:“泥金帖子出京华,纸阁芦帘笑语哗。不作寻常欣幸语,为余援笔赋梅花。”姚氏素来有气喘病,病发后常常夜不能寐,凄然语之曰:“吾不起矣,君亦暮年,善自保重。”俞樾作诗记之:“听尽残更总不眠,拥衾重与坐灯前。自言吾病今休矣,珍重君家是暮年。”姚氏病逝后,俞樾作《百哀诗》100首、《咏物诗》 21首追忆,思念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如 《百哀诗》:“萍踪岁岁客新安,门户支持大是难。春仲辞家冬仲还,一年几月得团圆。天涯游子已欷歔,更读闺中一纸书。堂上亲衰儿辈小,可知憔悴辟纑庐。”夫妻之恩爱、伉俪之情深,动人心弦。罢官后俞樾渐生隐逸之心,在其诗作中直抒胸怀,毫不掩饰和隐晦。如《西湖杂诗》四首之一:“布衣蔬食向来堪,隐士家风事事谙。麦秸粗疏编作扇,竹筠精巧结成篮。饱尝莼菜柔还滑,细嚼毛根涩亦甘。携得曾孙随杖履,不嫌娇小发鬅鬖。”作于诂经精舍之任上的《水龙吟》一词:“卅年抛却渔竿,浮生惯欠烟波债。虚名误我,莼鲈秋味,鸡豚春社。”表现了作者隐逸生活的自由闲适,看功名如缥缈虚无之境,自信风雅。晚年病重之时,作“十别”《别家人》《别诸亲友》《别门下诸君子》《别曲园》《别俞楼》《别所读书》《别所著书》《别文房四友》《别此世》《别俞樾》以及《临终自喜》《临终自恨》。其中自别诗饱含对人生磨难的淡然:“平生为此一名姓,费尽精神八十年。伺候独将真我去,任他磨灭与流传。”《临终自恨》又有人生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苦闷:“茫茫此恨竟何如,但恨秕糠未扫除。七尺桐棺三尺土,此中了却万言书。”力求洒脱却不得,哀怨苦闷求解脱的矛盾纠结于内心,表露于文字。
二、记叙人生轨迹,自传亦史观
尽管俞樾的诗歌主题形态较多,但大多是记载史实和生活状态。有学者认为,俞樾的诗歌既可为晚清史观,亦可为曲园自传。纵观俞樾一生诗歌创作历程,与其一生经历紧密相贴合。年方十五的俞樾以《兰陵菊花歌》为发端,一方面踌躇满志对人生未来充满希冀,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青年时期的诗作多记述时局,亦写亲朋怀念,如《闻戒篇》《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作家书》等。《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有《水灾叹》《赈饥行》《流民谣》《米贵歌》四章,从诗篇题目即可体察其内心对灾民的同情和关爱。还有部分游山玩水之作,如《七里拢》《钓台》《徐堰五祠》《夜发玉山》《大雾发钱塘江》等。道光三十年(1850),俞樾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开篇的试帖诗深得曾国藩的赏识而得以重用,为官八年,其间所作诗歌多记述同僚交游宴饮,但数量不多。咸丰八年(1857),俞樾遭遇罢免,失官后辗转于苏杭宁绍沪等各地,看尽战火纷飞所造成的人间百姓疾苦,这一时期所作诗歌大多感慨自身之际遇,并反映国事,如《放言》《感事四首》。同治四年(1864)俞樾返回蘇州,在苏杭两地各书院讲学,其中主讲诂经精舍,远离政坛纷扰,俞樾潜心经学,著书立说,《诸子平议》《群经平议》主要在这一时期完成,其间还有一些师友交游、风景记游的诗作,如体现与曾国藩师生情谊的《丁卯五月至金陵谒湘乡师相赋呈四律》,与王補帆、李鸿章、彭玉麟和恩锡的交游之作,集成《吴中唱和诗》195首,以述怀写景为主要内容。晚清重臣翁同龢与俞樾交往颇深,作《和俞曲园、郋亭同作》一诗:“春到先生气自暄,寻常下笔已千言。文章自合关时运,人物终当属上元。细韵雄篇皆入妙,祥麟威凤各高骞。山农不识韶韺奏,独唱真无例可援。”f
自光绪五年(1879)姚氏病逝,俞樾身边的至亲挚友先后离世,社会动荡、民族命运多舛,俞樾的诗词创作进入高产期,此后的诗歌约占其一生诗歌创作的近七成,其诗歌风格趋于哀婉情深。悼亡姚氏的《百哀篇》100首、《咏物》21首,追忆挚友彭玉麟的《哭彭雪琴尚书一百六十韵》,追思缅怀,也有对人生哀叹和无奈的不禁流露,读之感人肺腑。
戊戌变法后,各地书院改为西式学堂,俞樾执掌的诂经精舍难以继续,其《补自述诗》 第三十四首:“高据西湖第一楼,居然三十一年秋。明年勇撤谈经席,坐看滔滔逝水流。”g寥寥数语,述其讲学三十余载却一朝遭变革的内心无奈与坦荡胸怀。时局巨变,俞樾一方面表露出对西学的涌入而造成中国传统文化衰微以及国家命运之走向的焦虑和担忧,一方面也无能为力地寄希望于后学之士,无奈忧愤与希冀之心交织,有《余主诂经精舍讲席,至今三十年矣,闻课之日,慨然有作》一诗:“万国同文西学兴,西方教士发鬅鬙。已愁禹迹淹将尽,更恐秦坑焰又腾。……老我行将与世辞,诸生努力强支持,守先待后百年事,会有天元极盛时。”晚年退居苏州,俞樾追念杭州西湖畔的时光,写下《西湖感旧》一诗:“万古江湖时局变,小楼风雨我心灰。尚留旧物君知否?只有孤山几树梅。”岁月沧桑心底凉,光阴荏苒弹指间,晚年凄凉孤寂的俞樾追忆过往,概括万千凝聚成小诗一首,悲怆又洒脱的情绪弥漫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