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芝现象”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年届不惑的她,以一、两年仅拍一部片的“低产”率,没有太多的花哨,没有更多的宣传,竟然在神州大地掀起一股特殊的热潮——“赵雅芝热”。
  要解释清楚这种情况的原因,实在不易,我试着谈一下我的观点:
  (一)古典情怀的复归
  赵雅芝素以扮演古典女生而著称,是演艺圈公认的“古典美人。”如今的社会,传统文化(包括原本的精英文化)在光怪陆离的流行文化面前,已黯然失色。大众审美文化正经历着从美到丑,从美到非美的大逃亡。在吵够了、闹够了之后,当人们静下来细细品味生活的时候,发现周围的许多东西是那么乏味和无聊。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很多人会产生一种复古情怀。不管当时的真实状况如何,但在现代人的眼中,那是他们精神上的桃花源。在那里,没有烦恼,没有现实的利益冲突,一切都如古代山水诗一般的宁静、详和。赵雅芝所演绎的古装剧及她本身所具有的超凡脱俗的古典美,恰恰迎合了很多人的这样一种心理。
  (二)赵雅芝:灵性与母性的完美统一
  赵雅芝在步入中年后,并未像其他女演员一样,转型饰演与自己相同年龄层次的角色,她依旧轻着罗纱,绣带飘飘,步态轻盈的向人们走来,演绎着一个个温存、善良的少女、少妇角色。已做了多年母亲的她,在演绎这种与自己年龄相差较大的角色时,始终毫无生涩之感,显示出多年饰演此类角色所积累下的举重若轻的技巧。
  (三)别具一格的“轻戏曲化”表演
  细心的观众也许会发现,赵雅芝在表演时,并不是很生活化,她的表演有时微微有些夸张类似于传统的戏曲表演(只是程度较轻),并像戏曲表演 中一样,她的一举手、一抬头,一个眼神、一个笑,在什么场合怎样用,用到何种程度,都形成了她自己的一套程式。她的别具一格的“轻戏曲化”表演与其形象、气质及古装剧的氛围能较好的溶合在一起,并为整部戏增添了一种“雅”的魅力。
  我是个男孩,却也极欣赏赵雅芝,那是因为她不凡的“古典气质”。当代男性,尤其是年轻男性所欣赏最多的是现代气的、有活力浪漫的现代女性,眼光是现实的,少有幻想。在这点上来说,我不大相同,我对古典的东西有更多的追怀。相对而言,更多的年轻女性,她们多有一种委婉、细腻的心态更爱幻想,古典情怀的复归在她们身上体现得就较突出,赵雅芝的出现,一下子就吸引住她们的视线。
  张倩(长春)
  我是女孩,我渴望受人赞誉、渴望异性追求、渴望完美,而促成这些愿望实现的最终因素——真善美只有在赵雅芝身上才可以学到,赵雅芝一直以优秀文明的举止,默默无闻地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其薰陶下,在公众场合芝迷们即便情绪万分激奋行动却井然有序,体现出良好的自身修养。
  心姐曾说:“做一个到八十岁都有魅力的女人是一种幸福。”只要赵雅芝“仁美”的精神不变,不要说是八十岁,就是八百岁,八千岁都会魅力四射,因为我们崇尚真善美直到永远。
  胡春亚(江苏武进)
  现在的都市女性大都追求另类自我,体现个性魅力、爱酷善搞怪,传统型的温柔女性已较鲜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果敢、泼辣、前卫的“新新人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从内心深处唤起对温婉女性的追求,亦热衷于此,而赵雅芝则是这类深具女人味的纯粹女人。
  心姐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一个好女人,而赵雅芝深具好女人特质,所以,她们以阿芝为榜样要求自己、重塑自我,成为“Angie迷”。男同胞们想必是因为年龄与阿芝相差太多,又或是阿芝本身具备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莲式魅力”,人如其名,典雅似芙蓉,高贵如仙芝,让人心生敬慕。
  石瑞慧(湖北天门)
  我就如您所描绘的那样说不清为什么喜欢她。但我觉得雅芝的影迷以女性居多,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人活以世界上总是想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很多人的心里都觉得赵雅芝是很成功的女人。可她所拥有的美丽、善良、温柔、典雅等一些优点,并不是每个女性都有,也正是因为自身缺乏,所以才会喜欢、才渴望拥有这些。大家都把阿芝当做偶像(真正意义上的偶像)来仰慕和学习,难道人的要求完善自我的欲望不比异性相吸要更为强烈吗?
  文青(北京平谷)
  青少年追星有其特定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可以理解的。老师和家长不要太过严厉地阻挠禁止,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他们刚刚进入青春期,心理发育很快,但还不成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往往需要精神上的指引和慰藉,所以容易寻求一种较为理想的形象和行为模式。其实不管是我们的父辈还是祖父辈,也都有过崇拜偶像的是时候。只不过那时大众崇拜的雷锋、董存瑞或者向秀丽这样的英雄人物。但现在的孩子净崇拜一些唱歌跳舞的艺人,光顾比吃穿了。其实由于生存环境和成长背景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质的提高和媒体右左大众的力量的增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当然也会随之改变。
  另外,明星从外形上讲都是英俊潇洒或者美丽炫目的,他们的演艺生涯看起来也丰富多彩这对于生活范围相对狭小,阅历比较简单的青少年是很有诱惑力的。他们渴望拥有更加奇幻剌激的生活,追求偶像也是一个渲泄的途径。
  但是为了崇拜明星而搞得学业荒废、亲友不和则有些本末倒置了。相信赵雅芝本人也不愿意看到这一点,因为她就是个顾家的人嘛。赵雅芝如此受大众(特别是女性朋友的爱戴)仔细想来也并不难理解,因为谁不爱幽雅芝兰呢?但是希望追星族们不要太过热烈,因为毕竟星星是挂在天上的,离我们还是太遥远了。
  杨阳(江苏杨州)
  为什么崇拜她而放弃群星呢?我觉得现在的青少年面临学业、事业的种种压力,而父母也一味在耳边叮咛不管子女的感受,于是赵雅芝那独特的母性温柔慈爱及美丽韵味就成了许多人逃避的港湾,在受到委屈时,在受到伤害时,甚至在获得成功时,谁不希望有个温柔善良的人毫无怨言地分担享受呢?而此时此刻,具有赵雅芝这种典型中国古代美女及慈母气质的人可以挥去她的影迷们心中所有的愁云。
  筱昕(北京海淀)
  我并不是一个幸运的影迷,4年来的执着与痴迷还并没有换来我与雅芝的相聚,但我经常可以从贵刊中看到介绍赵雅芝的文字,从这些文字中我清楚的了解到雅芝那平易近人,虚怀若谷的情操,而让我坚信雅芝是值得我去爱,值得我去学,值得我去念的好明星,其实与其说雅芝是明星、艺人,倒不如说她是我们的芝姐,更亲切、更圆满。
其他文献
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剧组的人几乎都在陕西泾阳乡村的外景地忙碌着,施京明却躲在招待所的房子里看书!还未见到他本人,便听到有人笑称他为“医生专业户”,以前演中医大夫,眼科大夫,这次更绝,在电影《走出硝烟的女神》一片中演起了妇产科大夫。于是心想他应该戴个眼镜,文文弱弱又很睿智的样子。所以乍一见居然那么高,也没有臆想的镜片闪闪发光,大出所料。不过施京明的斯文长相,细声慢语的谈吐,还是不折不扣的一个文人形象
期刊
影片《五福临门》拍摄现场,摄影之一魏铎不断翻着他手中的剧本,凑上前一看,发现本子页边画满了一格格的铅笔画儿,画中小人儿有的还杏目圆睁、怒不可遏呢。一问,方知魏老师把每个分镜头都绘成了画。  这位国家一级摄影师,现任中国电影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48年参加革命,在部队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52年调入八一厂,74年调入珠影。主要作品有新闻纪录片《钢铁运输线》、《最可爱的人》、
期刊
新加坡、香港、台湾、大陆四地群星汇聚  新加坡三十集电视连续剧  清宫英雄录  监制:袁再显  统筹:李昭敏  导演:胡明凯 张龙敏 蔡晶盛  剧照摄影:石头  主演:方世玉……赵文卓饰  苗翠花……刘雪华饰  方 德……李文海饰  敖天成……徐锦江饰  雍 正……王绘春饰  纳兰德楷…翁清海饰  格 格……潘淑钦饰  八 宝……林梅娇饰  宋铁柱…淳于珊珊饰  一 笑……陈国华饰  清朝康熙年间
期刊
82岁高龄的孙少伟老先生在荧幕上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配角演员。演了几十年的戏,电影、电视剧拍了不下三十部,虽没获过什么大奖,但他对表演艺术那么执着,只有演戏才是他生命的乐趣。  退休后孙老才有机会接触电影、电视剧。开始两年他演得比较辛苦,主要是当了二、三十年的话剧演员,受舞台艺术的影响。现在,电影那种真实自然更贴近生活的艺术表演,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了,比较有代表的作品如电影《代理市长》,电视剧《商界
期刊
如果把瞿颖看作最具诱惑力的都市面孔,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无论走到哪里,你都可以在电影、电视、广告、海报乃至报刊杂志的封面上看到她很都市、很现代、很率性的倩影,于是便有媒体不断惊呼:瞿颖直逼巩俐!  真的,瞿颖的好运道想挡也挡不住,当电影《春天的狂想》作为国庆五十年献礼片在各地隆重推出时,她与刘德华、关之琳共同演绎的妙趣横生的“爱立信”手机广告也在荧屏上冲击着人们的视野。“火了”的瞿颖几乎闲不下来,在
期刊
陕西泾河以北的一个村子,可真够“闹”的——电影《走出硝烟的女神》剧组正忙着“干活”。拍摄现场:几座清代古牌坊,一片柏树林。战争的硝烟没见着,倒是一群熟脸生面、军装行头的“孕妇”们十分抢眼。    冒硝烟女侠率女神    说起珠影公司,不能不提王薇,也就是本片的导演。她先后执导过《血洒天涯》、《飞天神鼠》、《神捕铁中英》等多部武打片,被圈内人戏称“珠江女侠”。同时还执导过《军嫂》、《警魂》、《洋妞寻
期刊
这个“毛孩”并非辽宁的那个毛孩……  这个毛孩并不多毛,长得皮肤白皙,眉清目秀,这个“毛孩”就是空政话剧团的青年演员毛孩。  毛孩75年3月生于河南平顶山市,父亲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编辑,母亲是市话剧团的演员。自幼家教严格,孩提时因父母工作忙,无人照看,只好在姐姐带领下来到母亲的工作单位,躲在后台一隅静静观看妈妈的演出,谁知时日一长,竟在幼小心田里播下了当演员的誓愿。  毛孩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了半年
期刊
与张艺谋的其它电影相比,《我的父亲母亲》可以说是最“散文化”的影片,影片没有戏剧冲突的情节,有的只是淡淡的情感细流,而且流得又非常平缓,既没有经过崎岖,也没有遇到多少障碍,唯一的一次感情激荡,仅表现在骆老师由于牵扯到“右派”而被叫回县城,这样就出现了离别,这个离别戏可以说是影片的一个高潮,招弟拼命地追赶,想叫骆老师尝到她亲手包的饺子,可是最后没有追到,饺子反而被摔掉地上,招弟从此深深地思念着骆老师
期刊
我相信,章子怡的“火”,一定会在《我的父亲母亲》上映后愈来愈旺。因为只有“上帝”公认才是真“火”。在这之前,无论传媒怎么使劲渲染,也只是圈里热闹。就像《电影画刊》今年第四期的封面,没看电影的观众并不领情,反问我们“章子怡是谁?”  十月之后,“我”的“母亲”年轻时那张纯净的脸和甜美的笑,还有她那拙朴的初恋,不仅让“过来人”心领神会,又使多少个当代的少男少女若有所思。谁会忘记灿烂的印象?所以章子怡怕
期刊
走进杨树泉,首先要从“5分钱的电影票”开始。  杨树泉60年生于天津市,自幼酷爱艺术,有强烈的表演欲。为了了却看电影、模仿明星演技的心愿,他巧借“学雷锋”之名,到电影院打扫卫生,然后躲在影院一隅,认真看一场电影。“那时看一场电影才5分钱,可是我却没有,也不敢向家里要。”忆起当年往事,杨树泉思绪万千。“后来到电影院打扫卫生次数多了,和把门的也混熟了,就是不干活,也能白看电影。当然了,这一切都是背着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