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短裤的风波

来源 :大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的晚上,天闷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喝了点“大麦烧”酒的小洋村的村主任华勇一人独自躺在大木板床上,想着心思。他看着和妻子阿红结婚合影的老照片一时像走了神。忽然,妻子阿红的面孔一下子变了,变成了他初恋的情人——荷香儿。
  荷香儿和华主任原来是同村同组人,从小一块儿长大。她长得特水灵,特别是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早把华勇的魂给勾去了。他们早就私下里订了终身。但那时,华勇是贫农的儿子,荷香儿是地主的后代,为了分清阶级界限和今后的前途,华勇家中的人阻止了他们的这桩好事。无奈之下,华勇娶了现在的妻子阿红,荷香儿只好含恨嫁到了二十多里外的姚舍村。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华勇和荷香儿都是五十岁出头,当了爷爷奶奶的人了。尽管他们没做成夫妻,但俩人之间暗地里的来往却一直没有间断过。
  华主任闭上了双眼,意念着荷香儿。他怎么也睡不着,便随手摸起了床头柜上的电话,忐忑不安的打通了荷香儿家的电话。还好,电话是荷香儿接的,荷香儿告诉他她老公前几天就已经外出打工了。她多话没说,匆匆挂断了电话。
  华主任不放心又打去了电话,可对方一直不接。聪明的他觉得荷香儿在生他的气了。是的,他已经有二三个月不和她见面了,甚至也没去个电话。但刚才她又告诉老公外出打工了,这分明是她在向自己发出求欢的信号。
  想到这儿,华主任决定去会她一会。于是,他迅速爬了起来,从草堆傍推上了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直奔荷香儿家而去。
  也许是他见面心切,脚下虎虎生风,路上自行车的链条掉了好几次。就在上坡的当儿,不料脚下一用力,链条又突然断了。华主任只好摸黑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吃力地推着坏了的自行车一路前行。忽然,他脚下一空,便连人带车掉进了路边臭水槽里。他好容易才爬了上来,借着星光把衣服脱了下来胡乱地洗了一通,然后再把衣服往自行车后架上一挂,由它们自然风干。他想,这黑夜里鬼都碰不上一个,身子上下光着也不碍事。再说,这衣服不要到天亮就会干的,干了就再立即穿上,是出不了丑的。
  就这样,他光裸着全身,推着车子叮叮咚咚地走着。走着走着,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车架上的湿衣服。
  “哎!不好,衣服怎没了呢?什么时候掉的?”华主任嘴里一边念叨,一边紧张起来。要知道,这天就要麻花亮了,如果没了衣服可要出大洋相的,因为他现在浑身上下没一根纱丝呀。他急急地来回找了好几趟,可天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找不着衣服。
  狼狈不已的华主任只好又光着全身向前摸进。他到底是当干部的人,脑瓜子喜欢急转弯,主意多着哩。他心中忽生一计,想想觉得挺妙,心中也就不着急了。
  前面就到荷香儿家的村子了。从远处看,依稀看见有少数农家门窗里透出了温柔而明亮的灯光。这起得早的人家无非是两件事,要么是洗衣服,要么是煮早饭。华主任鬼鬼祟祟地摸进了一户亮灯人家的院子。他见女主人在烧早饭,木桶里的衣服还未泡水,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借着微弱的亮光,火速抓起一件短裤就套到自己身上。尔后,他推上自行车就跑。不料,心慌吃不得热粥,“咣当”一声,他的坏了的自行车闯上了这户人家放在巷道边上的猪草缸。
  这响声一下子惊动了正在灶间烧火的女主人。她大喊“有贼,快抓贼啊。”
  她大呼大叫把个华主任魂都吓掉了。他慌乱的丢下自行车,撒腿就往荷香儿家的方向跑去。然而,他没跑多远,就被赶来抓贼的村民们围了起来。
  有好事者找来了一把手电筒对他照了照,在场人不禁都轰场大笑。原来呀,这华主任下身正不伦不类地穿着一条女人的花短裤哩!这时,那户人家的女主人从人群中挤近了华主任。她“妈呀”一声尖叫,对华勇大声地指责说:“你这是哪家的瘟贼,怎好意思把我的花短裤偷了穿在身上?真是死不要脸!”说着上前就给了他二个响亮的耳光。
  “放屁!这花短裤怎是你的?是我的!”就在华主任被抽得两眼冒金花的当儿,想不到荷香儿从人堆里冲了出来。她上前拦住了要继续揪打华勇的那个女人。原来呀,这荷香儿也是赶来捉贼的。她当时晕了,怎想到会发生面前的一幕。她站在人堆里看了一会儿,她想华勇一定是有什么隐情和意外,而且是为她而来的。她再也顾不上脸面了,非得给他解下子围。因此,她就不顾一切的发起了人来疯。
  在场人听荷香儿一吼,先是一愣,再又定神一看,大家都明白过来了。原来,荷香儿与华主任相好的事村上的人早就有耳闻了,只不过是没见过华主任的尊容罢了。
  荷香儿“美女救英雄”这招一出,使得那户人家的女主人更是愤怒了。她立即把前前后后发现贼和抓贼的经过全讲了出来。为了让人相信她,她特地回家把洗衣的木盆拿了出来。她一件一件的数,说:“昨天晚上自己换短裤的,现在全家换洗的脏衣服,就差被偷的这条花短裤了。
  荷香儿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她大声地说;“这世上一模一样的人不多,但一模一样的衣服多着呢!”那户女主人一时被她气得哭不出声来。
  最后,荷香儿对围观的人舞舞手说:“没什么好看的,大家都晓得他就是我的老相好,这花短裤是我让他换上的。”说完就上前把一直僵在那儿的华主任往人群外拉。她一边拉,一边说:“走,我叫你晚点回去的,你硬是要早点走,真是没事找事。走!还是到我家里去歇着。要说短裤,我再拿两条同样花头的给他们看看!”
  尽管荷香儿这么凶,但没镇得住那户人家的女主人。你说,那女主人怎能咽下这口气?不一会儿,三人便扭打在一起。
  “打110!”,在场的一个男人边说边报了警。
  没一刻钟的功夫,派出所的警车呼啸而至。此时,天已放亮。那上身光着,下身套着女人花短裤的华主任,在围观的人们眼里显得十分的滑稽和好笑。
  来出警的警察简单地问了问情况,便把三人带上警车。
  “吱!”,就在华主任抬腿弯腰上车的当儿,他那套在下身的花短裤可能是由于太紧太小的原因,裤裆忽然撕破裂开了,瞬间便毫不吝啬大大方方地露出了他那白花花的屁股。他知道不妙,赶紧用双手遮捂,但还是被车下的人看见了。
  此时,围观的人群暴发出一阵阵比警笛还响的嘲笑声。
  
  那山芋,那萝卜   前几天,已近八十高龄的老母亲托人从老家带了一袋子我从小喜欢吃的山芋干给我,还嘱咐说:“山芋干吃多了对胃不好,要细细吃……”言语当中似乎我还是她老人家从前那个没长大的孩子。
  山芋、萝卜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是我们农村里社员们的主要“代食品”。因为那时粮食不仅产量低,而且少。人均口粮每年也就三、四百斤,而且都是没加工过的稻子和麦子。自然,吃不饱挨饿的人也就不在少数了。为了能让全家老小吃上个饱饭,各家各户都各显神通把山芋、萝卜做出各种各样的花式饭菜来。
  我的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家中没下饭的菜她就就着山芋、萝卜翻着花样做。我印象较深的是“咸菜山芋羹”。就是把山芋切成小丁丁状,然后和着老咸菜一起熬,这又当饭又当菜;还有就是“萝卜响”。这是一般没菜下饭时的即时之作。就也是把萝卜切成小块块后,抓把盐放在盆里抖一抖就能当咸吃了。吃起来确实是“嚓嚓”的响,那“萝卜响”可真是名符其实啊!
  我的母亲有一副聪明的脑子。为节约粮食做好饭粥,她变着法子煮给我们吃。那时,早上大人要上工,我们小的要上学,早上喝碗光粥自然是撑不到中午的。母亲舍不得我们挨饿就做起了“蒸山芋、萝卜”。她用竹篾子编个比锅口小两圈的蒸垫,把洗净的山芋或萝卜往上一放,底下烧着粥,上面蒸着山芋、萝卜。当我们一边喝着薄粥,一边啃嚼着那些有点能让人经得住饥饿功效的山芋、萝卜时,母亲的心似乎放下了许多。记得那小时候我们的嘴馋,但又没零食吃,总是流口水。为此,母亲就把山芋、萝卜煮熟,切成条块放在太阳底下晒成干子。嘿,还真甜!那时感觉到都甜进了心里。每逢我们上学时,母亲都会抓些山芋、萝卜干放进我们的书包。这样既可解馋又可充饥,可谓一举两得。
  我的母亲有一颗慈爱的心。我记得那时我们家难得的煮一顿干饭,但煮饭时还是山芋、萝卜多,米活象个“药引子”少得难见。锅一掀开,我们弟兄几个就“呼”的一下子围住了灶台,抢着“挖米”,全把山芋、萝卜丢在那儿。母亲看着,从没责备过我们,她自己便闷声不响的盛起山芋、萝卜坐在一旁吃着。后来,父亲见我们弟兄几个煮饭时总是抢着“挖米”,就要我母亲把山芋、萝卜切碎了和着煮饭,可母亲怎么也不肯。现在我才意识到,如那样煮成了饭,我们弟兄几个是很难从中挖出米的了!
  也许是母亲那时常年以山芋、萝卜为“代食品”,自个儿营养严重的不足原因,至今还落下个终身难以治愈的“老胃病”,并且时不时的折磨着她。为了治愈母亲的“老胃病”,我时常给她买点药捎些营养品,她都手摇摇,对我说;“小伙,这些都不要买,现在有米饭有米粥的,我的病早好了……”
  其实,我心里很明白母亲的心思,她还不是怕增加儿子们的负担?
  我掂了掂母亲捎来的这袋山芋干,我仿佛又回到了青涩的少年时代,仿佛又闻到了久别的浸透了母爱的山芋、萝卜香。
  韩世凯与著名学者、评论家叶橹(右)在兴化
  韩世凯,大学文化,1962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戴窑镇。热爱杂文、散文、诗歌、民间文学和小小说的写作。现为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终身会员、江苏省杂文学会会员、香港特别行政区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侨报》、香港《新文学》、《中华作家》、《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日报》、《农民日报》、《中国人口报》、《新华日报》、《领导科学》、《乡镇论坛》、《故事会》、《东海民兵》、江苏《党的生活》(反腐倡廉版)等数十家国内外报刊上发表杂文、小说、散文、诗歌。有多篇作品在国家、省级文学创作征文大赛中获奖或收编入书。
其他文献
《金锁记》描刻了一个市井女子曹七巧在现实中心理变态扭曲的过程。害了自己,亦害了身边所有人。张爱玲用一个锋利的视角,细致而精确地镂刻了整个故事,细密地像是要渗出血来。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张爱玲曾说,七巧是她书中唯一很偏激的反向人物。她尖酸、刻薄,浑身带刺地努力生活。其实不过是保卫内心的那一点弱势与惶恐吧。初读《金锁记》前半段的时候,我是用
期刊
雅悦,取意于“优雅于形,喜悦于心”。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就显得更为紧迫。伴随着小康社会的来临,中国必将迎来一个对世界产生更大影响和震撼的新时代——礼仪时代。人们将普遍重视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与管理,这包括优雅的外形、得体的举止,和良好的文化与修养积淀。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形象管理在当下都已经开始变得越发重要。员工形象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整体形象,直接影响企
期刊
青花是高温釉下彩之一,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中国青花瓷烧造始于唐代,经过元代的发展,至明清时已经高度成熟,且历久不衰。明清青花瓷以景德镇窑所制为代表,历代均有极为成功的佳作传世。因其纹饰清晰,呈色清新雅致,幽靓苍翠,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由此也常被后世人所仿制。但历代青花的器型、胎釉、青料、纹饰、款识、以及呈色均有不同,故而这些就成为鉴定时的依据。  器型:明代青花瓷器型稳重端庄,敦实古朴,如洪武时
期刊
五月的江阴热情似火,霞客故里喜迎四海宾朋。2012年5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旅游日”,当天上午,第七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在华西村隆重开幕,这是在无锡市启动的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之一,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徐霞客精神,加快江阴旅游发展。  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会长张宏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参加开幕式,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蒋洪亮致欢迎辞,无锡市副市长方伟宣布活动开幕。江阴市领导赵国权、王进健、高佩、
期刊
6月3日上午10时,兴化市文联与上海市普陀区书法协会联合举办的两地书法交流展开幕式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分馆隆重举行。兴化市宣传部副部长刘定荣、文联副主席孙祥携兴化市书法家协会主要成员出席了开幕式;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雄伟,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马理路,甘泉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韩先锋到场祝贺;中国著名书法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先生参观了展览的所有作品。兴化市参加这次两地书法交流
期刊
10年前,一个6平米的烟酒小卖店,如今发展到200多平米的豪华阔气的专卖店——溧阳丽欣烟酒茶专营店。店的主人叫曹丽芳,如茶芬芳,如酒醉人,一个漂亮美丽的江南女子。  溧阳丽欣渭河烟酒茶专营店坐落在溧阳市南门大街123号,店外,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店内,窗明几净,酒茶飘香。  2012年5月28日9时18分,正式开业。南京欣糖酒业有限公司一行4人前去祝贺,准点到达,正是鞭炮齐鸣,欢天喜地之际。曹丽芳
期刊
听说过有人画茉莉花吗?有,南京就有一位专心致志画茉莉花的人,他叫夏西北。  茉莉花象征着清纯、贞洁、质朴、玲珑、迷人。江苏民歌《茉莉花》,从六合流传,经过多次改编,现已成为全世界名曲。茉莉花还被誉为“中国第二国歌”、江苏省花等。许多国家把茉莉花作为爱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间,互送茉莉花以表达坚贞爱情。茉莉花也作为友谊之花、博爱之花,在人们中间传递。把茉莉花环套在客人颈上,使之垂至胸前,表示尊敬与友好,
期刊
五粮陈是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的产品。1985年、1988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及金爵奖,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88年获香港第六届国际食品展览会金龙奖,1989年获日本大孤第三届89关西国际仪器展金质奖,1990年获泰国国际酒类博览会金奖,1991年获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国际展览会金奖及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19
期刊
身在云中不识云,  时雾时雨峰峦隐。  松石一派水墨意,  ——画中行。    俯看云深不似云,  连天苍茫涛万顷。  若得胸怀纳百川,  ——凌绝顶。  注:乘坐缆车上黄山,周围一片朦胧。象雾象雨又象风,就是没有想到此时正在云中过。及至山顶,放眼望去,山间云岚浩浩荡荡白茫茫一片,深不可测,难以想象刚才从中穿过。  生活中是否会常有这样的困惑:身在何处、去哪里?不知怎么又到了这里?  之二:登鳌峰
期刊
天刚亮,有人敲门。  从急促的敲门声判断,四弟友玉来了。昨天他才给我发来短信,说要来南京,没料到会来得这么快。再一想,目前铁路提速,公路高速,无论从哪路来,都比过去快。我的家乡呵,离我越来越近了。  开门一看,果然是他。  兄弟五人,他是老四。岁月流逝,我们一个个都从老窝里飞走了,他却一直在那几亩盐碱地上摸爬滚打。那时父母都还在,他便充当了我与家乡的联络员。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我在徐州贾汪煤矿上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