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理解和欣赏文本的内涵,强调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课文的内容,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就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阅读教学是占有语文课堂教学比重最大的一类教学内容。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每个学生从小到大似乎都离不开阅读。 但是, 大部分高中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浓;阅读的品味不高; 阅读的能力较差; 阅读的水平参差不齐。 阅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读书,更应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空泛。这里的空泛是指:授课者设置的教学目标空泛、不明确、虚幻而难以达成,无法检测。例如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品质;
(2)通过教学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3)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这种空泛的目标根本不能称之为“教学目标”,它既不能用于教学,也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这种目标纯粹是空对空的泛泛之谈。
(4)教学目标过多。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并不考虑自己在一堂课中能否达成这些目标,总是想当然地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设计目标,为担心遗漏,常常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地设置了许多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教学目标。对一堂课而言,教学目标设计过多,面面俱到,而重难点却并不突出。一堂课要完成这些目标肯定无法实现。
(5)出现伪教学目标。在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出现将教学手段或过程混同于教学目标,或教学目标的设置脱离文本等伪教学目标的现象。
2、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由于新课改反对教师独霸课堂的“满堂灌”,十分注重教学对话;于是教学中看似注重对话的你来我往,有问有答,其实其中充斥着不少虚假对话、无效对话,课堂讨论变成自由市场式的集体聊天。随着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增强,教师的角色地位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反映出语文教学界对师生关系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个人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却忽视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讨论脱离文本。教师对学生的“探讨”“解读”不能给予正确导向的评价。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1、准确把握高中语文阅读水平标准的要求。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高中语文阅读水平标准, 才能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只是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的一个蓝本。对于一节有效的阅读教学来讲,教师不应是“照猫画虎”式地把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搬给学生,而是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处理。这个处理包括阅读内容重选或重组,或对阅读内容进行挖掘和拓展。而内容重选选什么,重组怎么组,挖掘多深,拓展多宽,要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阅读水平标准确定。因此,处理教材与课程的关系实质,就是要紧紧抓住学科的性质,依据学生阅读水平标准,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这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对阅读教学环节合理的设计,包括文本内容的解析、学生情况的分析、阅读目标的定位、阅读起点的选择、阅读结果的预设等,就是有效的阅读教学的必然过程。对学生阅读体验的关注,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和指导,以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必然会取得良好有效的阅读教学效果。在许多人打着新课程改革的旗号进行浮华的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更传统一些,更朴实一些,更有效一些.可能恰是自己个性的体现。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有所不为,但亦要有所作为,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站在主导者的高度,科学合理的引导课堂,鼓励学生的想象与创造。阅读中的想象与创造,并不是随心所欲、漫无边界的阅读和解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说的有创造性,才能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回答的好,一定要指出“好”在哪里,不要用“不错”“很棒”这样空洞的表扬。称赞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使他今后的阅读学习中更加主动、深入的探究文章的内涵。而在学生的阅读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的给予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得以顿悟。虽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不唯一的,但对与错之间还是有一定界限。
4、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本身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目标来看,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教学实施看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关注教学过程本身。教学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和谐发展,阅读教学要文意兼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教学文意兼顾的内涵是教学不仅使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思想、情感、道德、文化等信息,还应该让学生认识课文如何运用语言来负载信息,从中内化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表达技巧,积累语文感性经验.提高语文能力。
三、结语
阅读是高中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搞好语文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力提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 杨枫.提高閱读教学效率的几个环节[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3.
[2] 潘成红.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9.
[3] 尚晓巍.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阅读教学是占有语文课堂教学比重最大的一类教学内容。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每个学生从小到大似乎都离不开阅读。 但是, 大部分高中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浓;阅读的品味不高; 阅读的能力较差; 阅读的水平参差不齐。 阅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读书,更应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空泛。这里的空泛是指:授课者设置的教学目标空泛、不明确、虚幻而难以达成,无法检测。例如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品质;
(2)通过教学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3)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这种空泛的目标根本不能称之为“教学目标”,它既不能用于教学,也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这种目标纯粹是空对空的泛泛之谈。
(4)教学目标过多。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并不考虑自己在一堂课中能否达成这些目标,总是想当然地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设计目标,为担心遗漏,常常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地设置了许多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教学目标。对一堂课而言,教学目标设计过多,面面俱到,而重难点却并不突出。一堂课要完成这些目标肯定无法实现。
(5)出现伪教学目标。在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出现将教学手段或过程混同于教学目标,或教学目标的设置脱离文本等伪教学目标的现象。
2、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由于新课改反对教师独霸课堂的“满堂灌”,十分注重教学对话;于是教学中看似注重对话的你来我往,有问有答,其实其中充斥着不少虚假对话、无效对话,课堂讨论变成自由市场式的集体聊天。随着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增强,教师的角色地位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反映出语文教学界对师生关系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个人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却忽视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讨论脱离文本。教师对学生的“探讨”“解读”不能给予正确导向的评价。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1、准确把握高中语文阅读水平标准的要求。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高中语文阅读水平标准, 才能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只是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的一个蓝本。对于一节有效的阅读教学来讲,教师不应是“照猫画虎”式地把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搬给学生,而是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处理。这个处理包括阅读内容重选或重组,或对阅读内容进行挖掘和拓展。而内容重选选什么,重组怎么组,挖掘多深,拓展多宽,要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阅读水平标准确定。因此,处理教材与课程的关系实质,就是要紧紧抓住学科的性质,依据学生阅读水平标准,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这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对阅读教学环节合理的设计,包括文本内容的解析、学生情况的分析、阅读目标的定位、阅读起点的选择、阅读结果的预设等,就是有效的阅读教学的必然过程。对学生阅读体验的关注,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和指导,以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必然会取得良好有效的阅读教学效果。在许多人打着新课程改革的旗号进行浮华的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更传统一些,更朴实一些,更有效一些.可能恰是自己个性的体现。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有所不为,但亦要有所作为,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站在主导者的高度,科学合理的引导课堂,鼓励学生的想象与创造。阅读中的想象与创造,并不是随心所欲、漫无边界的阅读和解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说的有创造性,才能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回答的好,一定要指出“好”在哪里,不要用“不错”“很棒”这样空洞的表扬。称赞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使他今后的阅读学习中更加主动、深入的探究文章的内涵。而在学生的阅读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的给予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得以顿悟。虽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不唯一的,但对与错之间还是有一定界限。
4、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本身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目标来看,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教学实施看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关注教学过程本身。教学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和谐发展,阅读教学要文意兼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教学文意兼顾的内涵是教学不仅使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思想、情感、道德、文化等信息,还应该让学生认识课文如何运用语言来负载信息,从中内化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表达技巧,积累语文感性经验.提高语文能力。
三、结语
阅读是高中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搞好语文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力提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 杨枫.提高閱读教学效率的几个环节[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3.
[2] 潘成红.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9.
[3] 尚晓巍.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