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封闭空间气体取样过程瞬态模拟

来源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829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0.001 cc微小封闭空间内部气氛瞬态检测过程中的气体压力变化与质量歧视现象,本文使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结合简化伯努利碰撞对选择格式,针对由取样腔、毛细管、进样通道、离化室与质谱仪组成的典型检测系统,对不同分压比下的氮气与氢气二元混合气体瞬态检测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研究中取样腔压力的降低对于毛细管流导的影响可忽略,但毛细管对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流导会随质量较轻气体的占比增加而增加.离化室中气体压力在快速上升至最大值后在模拟时间内近似指数下降,同时气体分压比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剧烈变化,为准确获取样品内气体分压比带来挑战.文章提出了利用混合气体流导值与离化室压力下降曲线对气体质量歧视现象进行修正的方法,气体分压修正偏差小于6%,分压比修正偏差小于1%.研究结果为微气量瞬态检测分析与气体质量歧视的修正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为实现航空障碍灯产品长寿命及离线或在线通信,依据相关标准要求,采用红光LED光源设计了一种长寿命航空障碍灯.介绍了其AC/DC开关电源、DC/DC恒流驱动、环境光监测、闪光频率调节等电路设计,通过微控制单元(MCU)检测与控制、故障报警等功能设计,确保航空障碍灯长时间可靠工作.
依据GB/T 35626-2017《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光污染检测系统,主要由照度检测、亮度检测、光强度检测、激光测距等模块组成.叙述了该光污染检测系统的设计原理、仪器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计算方法,同时对系统的软件操作进行详细说明,以提高现场测量的准确性和测量可重复性,提高测量效率.
以旧瓦楞纸箱为纸基透水材料的纤维原料来源,浆内添加聚丙烯酸酯疏水调节剂,研究疏水调节剂对纸基透水材料力学性能以及透水性能的影响,并根据Washburn方程分析了疏水调节剂影响纸基材料透水性能的相关机理.结果 表明,适当添加疏水调节剂不仅可提高纸基材料的强度,同时可明显降低纸基材料的透水速率;疏水调节剂可在纤维表面和纤维之间形成膜状连接,随着疏水调节剂用量增加,纸基透水材料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降低,疏水性能提高.此外,研究还发现,材料的平均孔径降低及疏水性能增强是降低纸基透水材料透水速率的主要原因.
以杨木化机浆为原料,以柠檬酸(多元酸)为改性剂,基于造纸工艺技术,制备了低成本、易回收、高重金属离子吸附容量和高效油水分离的木质纤维纸基吸附-分离材料.柠檬酸改性可同时提高木质纤维之间的交联程度和羧基含量,进而提高纸基吸附-分离材料的湿强度和增加重金属离子吸附位点.研究结果显示,纸基吸附-分离材料的湿抗张指数可达其干抗张指数的40%~50%,羧基含量最高可达0.66 mmol/g.随柠檬酸浓度提高,纸基吸附-分离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显著提高,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均很好地拟合了准二级方程和Langmu
针对上肢外骨骼控制信号产生与外部设备响应存在时间滞后导致脑机接口(BCI)系统实时性差的问题,采集被试手部自主抓握前运动相关皮质电位(MRCP)?,提出基于非线性复杂度特征样本熵?(SampEn)与线性幅值特征融合算法的手部运动意图预测方法.?从时频、神经复杂度分析不同大脑状态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特征融合实现对手部抓握运动意图的预测.?基于特征融合意图离线预测准确率最高可达88.46%,可以在人体手部自主运动发生时刻?1400?ms实现对手部运动预测.?与平静时期手部静止状态相比,被试产生手部抓握运动意图
为了对比生宣纸和半熟宣纸在长期放置后的性能变化,对它们进行干热老化处理并观察干热老化前后的表面微观形貌和磨损三维形貌,分析并测定了干热老化前后这两种宣纸在不同浓度墨水配比下的静态接触角、吸附性、力学性能、耐磨性能,以研究2种宣纸在干热老化前后的性能变化.结果 表明,干热老化前后生宣纸对淡墨水的吸附性均比其对浓墨水的好,未干热老化的半熟宣纸更易吸附淡墨水,而干热老化后则更易吸附浓墨水;干热老化后生宣纸的吸附性比干热老化前差,干热老化后半熟宣纸的吸附性比干热老化前好;干热老化后2种宣纸的力学性能较干热老化前均
以水分散相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为主体,二甲基亚砜(DMSO)和异丙醇(IPA)的二元溶液为掺杂溶剂,研究不同配比的混合溶液(PEDOT∶PSS+DMSO+IPA)在涂布纸基上的棒涂成膜性,探究掺杂比例(DMSO∶IPA)对成膜效果及其导电性的影响.利用不同质量分数的酸(对甲苯磺酸、盐酸、丙二酸和冰乙酸)和不同醇(甲醇、乙二醇、丙三醇和异丙醇)分别对PEDOT∶PSS导电薄膜进行后处理,探究后处理对PEDOT∶PSS导电薄膜导电性的影响,并从PEDOT∶PSS主链
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开展三维数值分析,研究内隔墙对限制开挖前抽水引发基坑围挡变形的有效性,探究在不同抽水深度与不同围挡嵌固比条件下,内隔墙长度对基坑围挡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内隔墙长度增大,内隔墙对基坑围挡变形的控制效果增强.?在不同抽水深度条件下,内隔墙对基坑围挡变形的控制效率不同,当抽水深度大于20?m时,内隔墙长度须大于基坑宽度的0.75倍或者采用全贯通式内隔墙,以取得较好的变形控制效果;当抽水深度小于10?m时,可将内隔墙长度设置为基坑宽度的0.25~0.50倍,预期也可取得较可观的
为了提高太阳能烟囱的热效率,通过在烟囱内部增设构件,探究增加热边界层数量对烟囱通风的增强效应.?在高1.2?m宽0.4?m深0.5?m的太阳能烟囱实验模型中,插入玻璃板,通过测量烟囱入口段流速的变化,研究透明插板对太阳能烟囱通风量的提高效果.?实验在相对封闭的大厅中进行,并在烟囱入口处布置挡风板以排除环境风速的干扰.?从10月到12月间,共获得7组实际太阳辐射下烟囱的通风量,包括内部有无插板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烟囱流量主要与吸热板的得热量有关.?在太阳辐射强度几乎不变的情况下,插入1块普通玻璃板可使得
针对传统方法构建的患者病患部位的3D解剖结构模型与测试样本拟合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点分布模型的3D模型拟合方法(3DMFB-PDM).?对训练样本集进行数据处理,使模板样本与目标样本对齐,减小训练样本由于旋转及尺度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在训练样本间建立对应关系,用正态分布表示患者的点分布模型;计算测试样本中的特征点与点分布模型中对应点间的距离,通过引入Mahalanobis距离和转换非线性方程组,使点间距最小.根据最小间距不断调整点分布模型的形状参数,使点分布模型与测试样本拟合.选取30组左侧股骨作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