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安全地区化:一个分析的框架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安全的地区化是当前国际政治结构性变化和国际安全新秩序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地区主义趋势加强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动力正在将地区内的国家安全利益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具有了特殊的安全互动关系。安全的地区化意味着地区内国家间安全互动的情势既影响着全球安全的整体走向,也构成了国家安全的主要环境、有层次的战略的重点,并决定了国家安全利益保障的程度。地区安全体系是由地区的秩序原则和国家间能力(权力)的分配状况所构成的,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地区安全复合体、安全制度和安全共同体。目前,单一的世界安全秩序越来越不清晰和难以把握,多样性的地区安全秩序则不断涌现和明朗。总的来看,安全的地区化是国际安全的基础,而非障碍。
其他文献
文化、文明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是决定和影响人类活动的长期的基本因素。20世纪是意识形态的世纪。在冷战时期,由于以意识形态、国家安全为核心的东西方对抗,文明、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冷战结束后,又有人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现在和今后的世界大的矛盾主要是文化、文明间的冲突。“9·11”事件使更多的人对此进行深入思考。纵观人类发展史,文明、文化确实是决定人类命运的基本因素或力量之一,并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是,各种文明、文化之间并不是敌对、对立的,文明、文化本身并不注定是冲突的。
意识形态是影响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从三个层次上认识意识形态概念,即世界观、思想和信念体系以及政策的掩饰和包装。意识形态作为看世界的方式,作为整合社会不同观念的工具,作为对外政策的合理化“证明”,在具体政策影响上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有其深刻的作用,但是不应超越历史,忽视历史内容的必要限度,而应从历史中去寻找根由。以美国为例分析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可以发现,美国对外政策中存在着“天定命运”、“美国例外”和自奉的“利他主义”等几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有时清晰,有时模糊,但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