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养生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家与道教不同,应当从实质上去辨别,要彻底弄清道家炼养功夫的内涵,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道家的所谓道,是以研究解决生死问题为核心的。
  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人类几千万年以来,总是不断地生,不断地死。有生必有死,这也是一个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例外。从这样看来,生死二字,根本不成为一个问题,生是现存事实,死也是必然趋势,我们根本用不着去考虑这件事情,持这样观点的人,就是所谓“乐天知命派”。中国过去的儒家,一般都是采取这样的看法。
  任何人都喜欢生,任何人都厌恶死,然而尽管你喜欢生,生不能永,尽管你厌恶死,死终要临。于是由情感出发,幻想有一个主宰者,我们的或生或死,完全取决于他的喜恶。我们要想长生,惟有靠近他,哀恳他,讨他的欢喜。这就是世界上一切宗教的起源。如中国的道教、欧洲的基督教、小亚细亚一带的回教等皆是。这完全是一种消极的、怯弱的、投降的表现,我们可以叫他为“吁天祈福派”。
  人身实际不过是一部复杂灵巧的机器。然而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以及因种种外在因素而引起的身体变化中,仔细观察,并不是一个不可测识的东西,之所以有病、衰、老、死等现象的发生、发展,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不是完全不能掌握或左右的事情。因之研究什么是对身体不利的,什么是对身体有利的,哪些情况能致疾病早衰,哪些情况能无病康强,并且由之进一步,要使完全掌握生死权衡,逃脱自然规律,与大自然的老、衰、病、死作斗争,这就只有中国的道家了。我这里叫他为“与天争衡派”。这是中国特有的学说,世界上从没有人敢提出这样的标帜。
  所以真正的道家,就是研究如何延长生命,并实践延长生命方法的有学问的人。如魏伯阳、葛洪、许旌阳、吕纯阳、张紫阳、张三丰等人,就是道家的典型人物。道家与道教不同;教,惟恐人不信;但家,则是隐晦的。即如上面所举诸人,他们并没有公开传教,而且就在著作里面,都是隐语譬喻,从没有明显说出他们的方法究竟,但他们对于生命的看法,则是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掌握,所谓“我命在我不由天”、“盗夺天地,逆运造化”、“改形免世厄,号之为真人”等等,在他们的著作里,到处都是充满这种气氛的。这是一种积极的、英勇的、斗争的姿态,与宗教家的姿态,恰恰是尖锐的对立。
  道家当中也有仙学、道学的区分。如我上面所讲的,正是道家当中的仙学南宗身外阴阳学派,是道家当中最高深、最隐密、从不公开传授的学说,所谓“虽愚昧野人得之、立跻圣位”,又说:“百二十岁,也可还丹”。至于道家当中的道学北宗,本身阴阳、性双修学派,则是纯赖自力苦修之渐法,一步一步,逐级上升,故传授比较广阔。但内中的某一些关键问题如玄关奥旨、药物先后、末后大着等,除了你功候已到,老师绝不会轻易传授。尽管他们的书上仿佛已经说完说透,其实诀中有诀,法外有法,如伍冲虚还切问20载于曹还阳呢!
  如偶有所得,妄自尊大,则一指之差,千山之隔,未有不半途而废者!
  道学一派起源,最早当上溯到《周易》、《老子》和《内经》。《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之象数,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以至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化化无穷。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复归于无极。此即天人一气,三才一贯之理,世间万事万物,有形无形,皆莫能外者。老子亦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则其中已隐含玄关一窍,本身阴阳入手之秘,其义深矣。《黄帝内经·素问》,整个第一卷之《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四篇,皆是修道之准则。从历史角度看,仙学与神仙、方伎、医经、房中、阴阳有一定瓜葛;道学与道家、阴阳家、医经、杂家、兵家有直接联系,二者是明显不同的两个系统。后来东汉魏伯阳作《参同契》,总结古代仙学炼丹与道学修道之精髓,明言大易、黄老、炉火之三者,如根茎枝叶花果之相连。盖大易明阴阳术数之理;黄老言养性调摄之玄,炉火赅三元丹法之秘,总摄内外二丹,事虽有异,其理一也。纯阳吕祖,继踵《参同契》。传至张紫阳,著《悟真篇》,号称南宗,其《外篇》虽亦强调见性,然犹是以身外阴阳之人元丹法为主。五传白祖玉蟾,则已有转重体内阴阳,并与佛法禅宗合流之势,而开北派七真清净法门之先河。
  金元之际,外族强盛,北派挺兴,广传渐法,并且教道并传,是其特点。再后至明之陆潜虚创东派,清之李涵虚创西派,则是南北二派之折衷学说,并且都不公开传授。此上是中国丹道家的主流,其他小派支流,真伪混杂,难为凭准,不去讲他们了。
  至于中国道教的起源,最早当远溯殷商之巫师,他们也是巫医,都是说神说鬼,带有特异功能的。到了汉末三国,于吉创“太平道”。张陵、张鲁祖孙创“五斗米道”,其四代张盛迁居江西之龙虎山,形成“正一天师道”,都是假托老子而创立的,带有严重迷信色彩,也带有政治色彩。唐宋两代道教都得到政府的支持。金元之际,本是道家的邱长春得元太祖的信任,奉为帝师,总管天下道教,于是道家与道教统一起来,道教中有道家,但究竟不多,道家中也有道教,但毕竟不以教为主。实际上,道家以出世为宗,借阴阳而修出阴阳,多带有独善其身的倾向;而道教则完全是世俗社会团体,以禳灾祈福,科禁符篆为主,种种活动,都离不开广大的社会群众信仰和支持为基础,是入世的,与道家的出世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道是一种途径,一种规律,也是一种方法,所谓诸子百家,皆各有其道。而这里所说道家的道,就是延长寿命的方法,不老长生的途径。他们是否真正达到了他们的目的,那是值得研究的另一回事。不过他们确实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并且沿着这一方向迈进,也就是他们所谓的炼丹和修道。因此他们可说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者,专门研究改造人体工程,揭开人体生命奥秘的导师,并不是装模做样地说神说鬼,持斋茹素等事如一般人的所谓道。
  严格地说,他们应当叫做“丹道家”,以与一般的道教划清界限才是!或者也许有人要说,你是随你的好恶,故意抬高道家的身份吧?好在他们的著作都还存在,请你去翻开《参同契》、《抱朴子》、《石函记》、《铜符铁券》、《入药镜》、纯阳诗词(内中乩笔及后人附会之作应除开)、《悟真篇》、三丰《玄要篇》及清净功梦中的《黄帝内经》、《老子》、《庄子》、《性命圭旨》、《伍柳仙宗》、《性命法诀明指》、《唱道真言》、《乐育堂语录》、《道书十二种》等(按刘悟元道书十二种也有《参同契》、《悟真篇》,但讲的是清净之事,此缘仙学与道学事虽不同,理则一致,宜知之),仔细看看,就可知道我不是随我的好恶,信口雌黄了。
其他文献
经脉的循行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的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年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人体的气机都讲顺其自然,从肺经开始,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就是人从静变为动的一个开始,也就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实的时候应该是后半夜3~5点,小偷偷东西常常是在后半夜里三四点钟。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为什么老人到这个时候恰恰容易早醒?实际上就
期刊
2009年12月6日,是海淀区冬泳队成立的第30个年头,为了庆祝这个纪念日,冬泳者来到清华大学的西湖游泳池,做游泳表演。从冬泳者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冬泳这项运动的喜爱之情。他们之所以热爱冬泳,是因为冬泳带给了他们靓丽的人生,教会了他们应该顽强地面对困难,为他们提供了把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展示给世界的机会。现在,就让我们带领您走进冬泳人的世界,感受冬泳带来的幸福。    冬泳给了我第二次人生  军
期刊
午时,手少阴心经最旺,是养心的时间。“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午时的特点就是午时阴生。一上午的运化全是阳气,到这个时候才生阴。中国人并不是全方位考虑阳的问题,而是考虑到这时候阴气开始升起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是阴阳的转换点,子时和午时是
期刊
未时,手太阳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所以午餐一定要在1点前吃完,有利于营养吸收。    1.午饭要吃好    午饭要吃好,就是营养价值要高,不见得要多,一定要好,午饭的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比如说有些女人长了蝴蝶斑,这就是典型的小肠的病,就是吸收不好,垃圾没有代谢出去,慢慢地堆积,这
期刊
卯时,手阳明大肠经最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蠕动最旺盛,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是吃早餐的时间。  1.天门与地门  这个时候天基本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如果晚上十点半睡的话,五点醒也是不早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叫肛门要开。  2.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
期刊
廖沫沙老人在迈过人生的第83个春秋之后,于1990年12月逝世。83年在人类历史上长河中虽不过只是一瞬,但对一个人的人生旅途却算得上寿星了。1988年元月16日,廖老81岁寿辰,在湖南同乡向他祝寿时,介绍了自己的养生之道。  廖沫沙老人曾是冤案“三家村”的成员之一,几乎人人皆知。其他两个成员邓拓、吴晗已在“文革”中先后罹难。因此,他在向我们叙说他的养生之道时,首先便从当时批判“三家村”那场劫难讲起
期刊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清心寡欲外,还在于佛家从古到今积累了—套独特的祛病健身良方。日本学者深入调查研究,将佛家治病方法编写成一本《佛门秘传除病健身法》,很受读者欢迎。该书所列秘方大多为常用食物,但却疗效卓著、简便易行。观选一部分介绍如下:    全橘治胃溃疡    金橘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铁、脂肪等营养
期刊
刘女士今年36岁,自诉颈部受限,不敢活动,稍微动则头晕、头痛。经检查确诊为“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但刘女士信佛教,长期素食,胆固醇也不高,为什么竟然也患上了颈血管硬化头晕症?  食素一向被认为是健康饮食之道,但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胡锦生教授的研究小组,早年曾对100名食素超过10年的人士进行跟踪研究,其中70%的人连鸡蛋、牛奶及乳酪制品都不吃,结果发现40%被访者颈血
期刊
最滋补的粳米    我们日常用来做米饭的普通大米又称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胀性小,但黏性大。作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及钙、铁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  用粳米煮粥以养生延年,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粳米粥最上一层粥油能够补液填精,对病人、产妇和老人最是适宜。同时,粳米粥有“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的
期刊
在国民党元老中,张群是比较少见的长寿者。晚年退出政界以后,著书立说,谈养生、论喝酒、品茶功、谈爱情,1991年12月14日在台北去世,享年102岁。  张群主张,养生首先要“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说,自己平生遇到很多身体强壮的朋友,但是由于生活不节,未能长寿。有的自负多情,纵情声色;有的自负体力,恣意口腹,结果,有的中年暴亡,有的未老先衰。因此,他认为养生之道,贵在节制、细水
期刊